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用「庵摩羅識」觀想

用「庵摩羅識」觀想

梁乃崇教授

金剛經有一個偈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從這個偈子,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有一個問題:我們念咒、觀想是不是有毛病啊?

念咒、觀想如果弄不好是有毛病的。所以大家在持咒觀想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邪道。那麼如何持咒觀想才不是行邪道?我只能用一句話來回答,然而大家聽了以後,一定會覺得我沒有回答——那就是我師父 華藏上師所說要用「庵摩羅識」來觀想(吾人第八「阿賴耶識」清凈後的識,即「庵摩羅識」,亦名「第九識」)。如果用「庵摩羅識」觀想,就沒有行邪道

在對「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尚未清楚的狀況下,如何用「庵摩羅識」觀想呢?我們可以從感覺(feeling)下手,從我們的感覺來了解——假如你有真實感覺,那麼這就是真實的;你有正確感覺,那麼就是正確了;你覺得虛妄,那麼就是虛妄的——也就是要以「感覺」作為判斷的依據。

我們學佛不可以脫離感覺(feeling);如果脫離了感覺,那所有的成果就會建立在一些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假設上面,所有的成果也就會虛浮不實。如果有人說佛講的真實都是佛所體證到的;而我們現在還沒有成道、沒有體證,所以就沒有真實的感受。其實不然,我們仍會有真實感覺

那要如何走上正道呢?就是要從你自己的感覺去體會,從感覺通入「庵摩羅識」。「庵摩羅識」代表「實相」,也就是真正的真實

你對「真實有什麼感覺呢?它有真的、不變的、實在的感覺。對「虛妄」又有什麼感覺呢?就是讓人覺得是騙人的、不真的、沒有這回事等。譬如說鏡子裡面的花,我們雖然看到了,眼根感覺真實的;但是摸不到,身根感覺它是假的,就曉得它仍是虛假的。

所以對於真實」與「虛妄」的判斷,我們本身就有感覺(feeling)可以辨別;如果你沒感覺,那真的說不下去,真的就沒辦法了。如果我們沒有感覺只會推理,凡事立基於完全不知道的假設上面而作推理、推測,那真的是真實絕緣了。所以要談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是以你「能感覺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為前提,認定你對「真實」的感覺是有的,對「虛妄」的感覺是有的。

那麼我現在要問各位:所有的相是不是給你一種虛妄感覺我想各位所得到的答案不是虛妄感覺,而是真實感覺;尤其在苦惱時,更加感覺「相」是真實的。

然而修行人卻可感覺到「相」的虛妄,不是推理認為「相」是虛妄,而是實受的,不是猜測的。一般人做不到,是修行工夫不夠的緣故。對凡夫來說,「相」是真實的;但對修行人而言,「相」則是虛妄的。我把「真實」與「虛妄」的定義都定在以你的feeling為標準,以實受的feeling作判別,而不以推理或推測作判別。

下面我們就要談「用庵摩羅識觀想」是什麼意思?庵摩羅識的觀想和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或者是這些眼、耳、鼻、舌、身這些根的關係是什麼?

大致上我可以這樣子講:我們的feeling有三種層次,第一種像我眼睛看到顏色、看到形相、看到……,這也是感覺,也是一種feeling。所以眼、耳、鼻、舌、身都有feeling,是不是?

另外一種就是用意根的識心去感覺的,不用前五根,沒有真的把眼睛睜開看、用耳朵去聽、……,但我們還是可以感覺一些心念形相這就是「意根」,所以眼、耳、鼻、舌、身通通可以有感覺,而意根本身——「識」也可以有,它不必透過眼根,直接可以有感覺

然而這些感覺都不我要講的最好的feeling,我要的是三種「庵摩羅識」的感覺,是最沒有毛病感覺。用「庵摩羅識」去感覺,也等於是用自性感覺;惟有從自性所得到的感受,才是理想的。當你用「庵摩羅識」去感覺時,就不是行邪道了;不然的話,多少都會有一點缺失。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做到那種沒有缺點感覺,但仍可以從「根」上的感覺觀想持咒,從「意」上的感覺觀想持咒,漸漸地做到以「庵摩羅識」觀想千萬不要放棄從「感覺」下工夫原則,否則是不可能修成的。

而先行點邪道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事實上一般人天都在邪道,只不過這樣做的話,不會「見(現)如來」(「如來」指我們的自性佛性,它不能被見,只能顯現,所以「見」要讀成「現」)罷了;能夠不行邪道的時候,那麼「如來」自己才會顯現。

如來」顯現,是因為如來本性被蓋住,現在不被蓋住了,這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如來」並不在「相」中現出來;另一個則要從「相」中現出來,就是要做「出菩提路」的工作

所謂「出菩提路」,就廣義來講,是從佛的位置又回轉入這個世間,來建立報、化二土,救度眾生,從大的角度來講是如此。而從個人狹義的角度來講,就是讓「自性」透過「識」、透過「根」,在「塵相」上現出來,也就是在「相」上現出,即所謂「現龍在田」之意。

這種努力有一個要點,就是「自性」一往「塵相」這邊現出來,它本來不分別的,這樣一做以後,就分別了;本來無相的,要變成有相;本來不斷滅的,就要斷滅——也就是說要在有分別、有斷滅、有相的狀況裡面,現出無量無邊、無分別那種特質的「相」來,這當然還是在「相」上面去表現。就個人狹義的角度來講,過程是這樣子的。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就是說從佛位入到這個世間,來度化眾生,建立報、化二土;或者用另外一句話來說,即從佛性化現出金剛心菩薩再入世。一旦變成菩薩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個體,有了一個形相。其實它本來沒有分別,根本沒有相,它什麼東西也不是!然而你把它透出來,就有了個體、形相、分別,那種「透」的過程與步驟就和眾生入胎的程序是相似的,但「自性」、「佛性」並未迷失,所以實質上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問:請問教授佛經裡面常說:釋迦牟尼佛每次說完法以後,有多少人會得什麼果,有多少人當下就開悟這是佛的認定?還是旁觀者認定的?

答:佛沒有認定,他曾講過:「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沒有認定。

問:那大乘人在看事情,和小乘人不一樣?

答:對,因為大乘的心無量。

問:那是不是要練習這種無量的涵養?

答:對,那樣才叫「發菩提心」,所以法本剛開始除了要你先「皈依」外,都要你發「四無量心」。「無量」就是無限,無限量的意思。譬如前一陣子,我看到有人用entropy(譯作「火商」或「能趨疲」)處理世界經濟問題,起先還覺得人家講得道理,沒有辦法不覺得好。

後來慢慢檢討,就發現原來他們有一個認定:「火商」(entropy)一定要在封閉系統(close system)下才能成立;如果封閉系統這個概念不成立,他的說法就都是廢話。檢討到這里,我就知道他的說法不可能成立。

因為若真封閉,一定要嚴格要求,不能像他們那樣馬虎,那麼我們應該沒辦法知道封閉系統裡面的情況,這樣才叫「封閉」;如果裡面的情況我們可以知道,怎麼叫「封閉」?它對我們來講就是開放的了。

但是現在它這個系統規定要封閉,但又可以知道裡面的情況,以為這樣並不會損害這個封閉系統也就是說他認為這樣子去知道、去探測,資訊進進出出,並沒有影響這個封閉系統的「封閉」,這種擾亂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我要問:怎麼知道可以忽略不計?它真正封閉時會得到什麼結果,沒有人知道,那怎麼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後來就把原先受他們影響而產生的想法給甩了,entropy的觀念就沒有辦法再影響我。「封閉」是一種有限量的心,不是無量心。

(註:「火商」是一個字,不是兩個字。因為倚天字型無此字,故以「火」和「商」拼湊而成。)

從這個角度就比較能欣賞《華嚴經》裡面講的,這部經實在是一層比一層復雜,頭都給他講昏了,像「十地品」,釋迦牟尼佛一地一地講,講到後來,覺得佛應該已經沒東西好講了嘛,怎麼還講得下去?所以到第十地的時候,當時聽的人就起了念頭:十地菩薩境界都這麼好,佛又是什麼狀況呢?佛還有什麼狀況可以比十地菩薩境界更好?

釋迦牟尼佛解答這個問題時又講了一大堆——他一直都在表現那種「無限」,不但是無限的寬廣,而且是無限復雜的狀況。而做科學研究的人絕對不去處理無限,因為怎麼處理呢?根本無從處理起。所以一定是要弄一個有限的來做;拿一個無限的東西來做,是不可能的。

像我上次講「涌升流」一樣,有人做了實驗,但都不敢做開放系統的——不要圍起來,管它散到哪裡,就到哪裡——這個想法沒有人接受,因為怎麼知道是你做的?不能判斷啊!所以他們要做就怎麼辦呢?一定要把海水抽到陸地上的池子里,看有什麼效果。這樣才能確定啊!

因此怎麼樣都要弄成一個有限的情況,限制出一個范圍來。如果說根本沒有限制,這麼一大片,可以隨便進進出出的,就定不出「涌升流」的成果,所以做科學研究的人不會去處理無限的問題。

生意也是一樣,任何公司一定要是個有限的系統,圈成一個范圍,那麼所有支出的和賺進的,在這范圍裡面一算,才能知道是否有利潤;如果把這范圍界限拿掉,哇!那要怎麼去看賺錢沒賺錢?根本沒辦法。所以人要做事情都是如此,必須圈出一個范圍來;不過這並不是「封閉系統」,和外界還是有溝通的,像是生物體一樣。

問:再請教您,修行過程中如果起了一個念,就是說我想得什麼什麼果,或者得什麼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起這樣子的心還是有相?

答:對!

問: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肯定真的是證到了實相?就是說這些都是相,要一層一層破,那到什麼時候才肯定證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就是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在那種情況之下,已經不是用思維方式

答:是不用斷滅的那種想法,不是有相的想法

問:到那個時候,是不是自己會懂,還是……。

答:自己會懂。

問:但是一旦會懂還是相,因為你肯定了。

答:你問到關鍵了——自己會懂一個不是相的。那個時候的懂,是無相的肯定,和現在大家講的那個有相的懂不一樣;若警覺到這個差異,就是懂了。

問:從今天您所講的內容就會發現「相」不止一個,還可以隨意變。

答:是隨你的看法變。

問:心願意變什麼相,就是什麼相?

答:不是願意變什麼相,而是隨你內心看法不同,你的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問:請問一下,假如要入世的話,相是不是可以取?

答:可以,讓他取相,取相也沒關係

問:這個時候心很清楚。

答:不是啊!沒有清不清楚的問題,像十地菩薩就是在這世間起無量復雜的相。他是可以起啊,但並不會耽於那些相;也不是想要和人比,認為別人比不上自己的相多——我無量了,你卻有限——也不是這樣子的。

問:經典裡面記載地藏菩薩要度盡地獄所有的眾生,而《金剛經》卻說:「實無眾生得度」,這和今天您所講的意思相同?

答:對。

問:成佛的人會懂這個道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這個問題

答:對,這點佛當然懂,不懂他怎麼成佛

問:但是為什麼經典還要記載?為什麼還要說我們要發願度盡眾生?為什麼又刻意在做這個工作這是互相矛盾的。

答:其實並不矛盾,它已超越了矛盾。因為沒有先要度盡一切眾生,後面怎麼能說:實無一眾生得度?怎麼能展現這個狀況?如果前面不這樣子演一下,怎麼展現?就展現不出來。

問:前面您講到feeling有三個層次,以前您也講過關於真愛,一定要有feeling。我們修行人修到一個程度以後,會感覺和以前不一樣,對事情、對人、……,也會有feeling。但這種feeling 並不是您講的「庵摩羅識」的feeling,那這種feeling的層次在那裡

答:那些層次也可以從庵摩羅識來感覺啊!

問:那個感覺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樣?

答:對,但還是會有感覺,當然做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我也沒辦法講,只是把feeling劃成三種層次來表達,讓你以後能檢討自己的feeling到底在什麼層次給你一個檢查的方便。

問: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像庵摩羅識的feeling,如果意識心不加上去,它會讓你清楚;若愈要去看清楚,它反而就模糊了。像觀想的話,如果是用庵摩羅識觀,你的心不放上去的時候,它在那裡;但是若想要用意識心去把它看清楚,它反而就模糊、消失了。

答:有點這樣。大家都有用意識心的經驗,其實滿多練氣功的人都有這種經驗道家的人常常會提出,不要用「意」去導啊,否則會毛病等等。因為你用「意」去導,就是等於用「意」去感覺,這樣會出毛病的,不可以隨便用。

是說自己要清楚什麼是「根」,什麼是「意」,什麼是「本來面目」,能夠掌握到這些層次的時候才會用。當然,沒有掌握到「本來面目」,至少「意」和「根」還是可以掌握,一般人應該都會的。

通常練氣功人說要放鬆,事實上「放鬆」就是不要用「意」,它本來就在那裡;或是你放鬆了以後,氣自己會長,慢慢地自己就培養出來了這是要一段時間的。

問:像剛剛講的,是不是類似做攝心內證的時候,定得不錯,你是被知,不能,那個時候認定……(註:錄音帶不清楚,致不能全部寫出,敬請原諒。)

答:不是「被知」分不清楚,「攝心內證」時是有混沌的感覺的。道家說的一些話也有一點道理的,所謂「道如混沌」,它還是有所指的。但是不是「被知」的地方要模糊。你講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你本身改變了,再去看被知的部分,發現那部份在起變化,也會有這種模糊感。

問:今天講這個無相道理,在成道的人看來,這些眾生都是幻化的?所以很多佛經都這麼提到:本來眾生就都成佛了。

答:本來是佛,但現在還沒有成。

問:這之間我還是沒有辦法弄通——從佛的心來眾生和從眾生來看佛。

答:那當然了。除非你自己是佛,從那裡看過來,你就會知道佛的心好像是一個沒有定型的東西一樣,無邊無際,彈性很大。

今天我並沒有用非常抽象、抽象到你們沒有辦法感覺東西來講解,我講的東西都是在你們可以感覺到的范圍裡面的。

問:feeling跟身體的覺受有沒有關係

答:和「覺受」很有關係。「覺受」就是feeling。

問:就是在胸中洋溢著?

答:這是一種,但狀況實在太多了。其實feeling是非常復雜的,我也沒辦法說清楚,但我知道我們中國文化關於feeling這方面是非常非常的貧乏。大家若想要培養,是要下點功夫的。尤其現在的教育制度更是沒有feeling。

問:「feeling」把它翻成中文,要用什麼字眼比較妥當?

答:我就是用「感覺」啦。

問:用「感動」可不可以

答:不是,不是感動。

問:如果用「感覺」的話,像唱歌唱不好,那也是一種感覺」呀!

答:對,所以我又不出來了。到這個地方就不知道用什麼字了?feeling這個字,我們翻成中文是「感覺」,但是西洋人用的時候,有我要講的意思。只是我們中國人卻找不到一個恰切的辭彙來翻譯。有人翻作「感性」。

問:「心有戚戚焉」是不是?

答:有一點,還不完全。所以中國很糟糕,你可以知道我們文化這一方面有多貧乏,連這個辭彙都沒有。人家產駱駝地方,光形容駱駝某一個性就有八十幾個辭彙。而我們想形容feeling,卻找不到一個恰當的,就可以知道我們的文化在這方面有多貧乏了。

問:那愈有feeling的人豈不是把「我」的范圍更擴大了

答:嗯,有一點這樣。

問:那些音樂家、美術家好像很有feeling,那一定比較好嗎?

答:那也不見得啊,他們那個層次的feeling和我這層次的feeling又不同,有很大的差距。

問:有時候太有feeling的人又有點糾纏了。

答:對,所以我在這里真的不知怎麼說。

旁答:他說的那個是糾纏,不是feeling。

答:不,他們那些音樂家有的是有些feeling,和我要說的feeling是有關係的。但我的是把它純化、提升到庵摩羅識的feeling,他們常常只是在情慾上的feeling。這個feeling是和同情心有關連的,同情心強的人比較有feeling。

問:請問你們念物理,也可以念出feeling來嗎?

旁答:做實驗都可以有feeling。

答:做實驗的人如果沒有feeling,實驗做不好的。

旁答:這個feeling也許翻成「直覺」更好,比較能表達它是直接從更深的心發出來的。

問:演員演戲有兩種派別。一種像他們歐美的叫「方法演技」,就是說他們演一個悲傷得需要掉淚的角色時,不必像我們國內這種「土法鍊鋼」的方法,是先想一段自己的傷痛往事,或放一段悲傷的音樂,然後陷入悲哀的狀態中,才能演出的。

歐美演員運用「方法演技」,可以只抓住那個感動人的訣竅就演出了,並且收工回家後也不會繼續陷在那種悲傷的情緒中出不來。那我在想,按理「土法鍊鋼」的國內演員應該優於歐美演員啰,因為他們把自己弄到真正悲傷的狀態中?

答:講到演戲倒是和feeling比較有關係。不過你所講的那種狀況是要落在那種悲哀的情緒裡面,那還不見得是feeling,當然有一部份feeling在裡面。主要還是他們先得把自己陷在那種悲哀的情緒裡面,然而「情緒」與feeling中間還是有不同的。所以這實在太復雜了,我不知道怎麼說明。

而你所講的那種「方法演技」,可能還是屬於我要講的feeling。演員只要抓到了什麼東西代表feeling,他雖然自己不在那個feeling裡面,但是他知道什麼東西代表那個feeling他把那個符號抓住了、feeling的符號抓到了,然後他就用這些feeling的符號直接表演,人家就會被他感動,就像找到了電燈的開關一樣!修行成佛也需要掌握成佛的開關。

問:feeling如果翻成「體會」怎麼樣?

答:嗯,好像好一點,或者用「體悟」好了

問:「感同身受」呢?

答:也許「體悟」比較接近。好,我們今天就到這里。謝謝各位。

——張嘉發、蔡素鈺、袁安若等居士記錄

【編者的話】

修行方法人不同,而覺受又人言言殊,究竟如何方符合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所囑而不致落入邪道,實值得吾人探討。梁乃崇教授曾就此問題發表看法,名為「用庵摩羅識觀想」,祈能引導大眾走上正修行路。本刊特將此講詞選作本期內容,以供讀者參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