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梁乃崇教授

「我們讀這部經的時候,要從它所呈現的非常神奇、變化萬千的景象,去了解他心中的結構,究竟是什麼地方抽離了,才會那樣變化多端?不是去追逐景象的變化……」

華嚴經》的內涵莫測高深,其中不可思議境界,非親身經歷者無以明了,我們當如何看待這部經典並掌握其中精髓?且聽梁教授別具慧眼的見解……

華嚴經》的來源

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世間文字一時讀盡,發心龍宮看藏,見華嚴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遂記得下本回歸中土。自西土傳到此方者,乃八十卷經,三十九品

我們只看現在看到的《華嚴經是怎麼出現的?這部經出來時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六百年,有一位龍樹菩薩來了他是個很聰明很有學問的人。他把當時的書都讀完了,覺得還不夠,就發心龍宮藏書的地方去看經書,於是就看到了《華嚴經》。

他看到的《華嚴經》有上本、中本、下本三種。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那麼多的偈子。一個世界微塵數的偈子就不得了,何況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偈子!「一四天下微塵數品」,品目有這麼多的微塵數,這是上本;中本呢,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兩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他在龍宮記下來,並且帶到了人間這部經典是他所帶來的《華嚴經》。

他先是帶到印度,後來又把它傳到中土。所謂八十卷經,三十九品──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本,所以這部經是很神奇的。那龍宮相當於天宮,有天龍(龍宮天上、水中的宮殿),所以《華嚴經》既是天上的藏書,也是龍宮的書,並不是人間的。現在這一本還不是全部的十萬偈,是下本的一半多,大概只有五萬幾千偈,這已經夠多了。如果有人跟他說:怎麼不把上本帶出來?即使他帶出來了,我們也看不完的。《華嚴經》的來源是這樣的。不只《華嚴經》是這樣來的,後來的大乘經典都是這樣來的。有人因為它是這樣來的,就.認為它是偽造的、不是從釋迦牟尼佛來的,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如何看待《華嚴經

我們怎麼看待這部經呢?我的看法是:龍樹菩薩說他進入龍宮,把鐵塔打開,看到裡面的書,然後把它拿出來──這一事情可以看成他是進入龍宮也可以看成他是進入自己的佛心。他從自己的佛心裡面讀到這部佛經。如果我們這樣詮釋,有人會問:這個是龍樹菩薩佛心,應該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心,為什麼說是釋迦牟尼佛呢?對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回答的:佛心是無法分別的。釋迦牟尼佛的佛心,和龍樹菩薩佛心是無法分別的,說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心也沒有錯。

大家可能會說:既然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從他的佛心讀到的,為什麼當時不說是釋迦牟尼佛的經呢?再說為什麼他說了,卻不把這部經留在民間,而要留在龍宮呢?我的看法釋迦牟尼佛不覺得這樣的經典要留在民間,他要的是南傳的那些經典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當時不把它講出來?既然他已經講了,為何還是留在龍宮,要等到龍樹菩薩把它拿出來?我的看法是:釋迦牟尼佛以為這樣的經典留在人間不適當;對人間比較適合的是南傳的經典,這樣的經典對天比較適合,所以把它留在龍宮,等於留在天宮

在六百年後,社會起了一些變化,,和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又不太一樣。那時印度社會需要這樣的經典,所以龍樹菩薩把它拿出來。釋迦牟尼不拿出來,應該是有一顧慮:不要把它呈現在人間使人著相。然而釋迦牟尼佛的顧慮是不是已經消失了呢?我的看法是:他的顧慮直到現在都沒有消失。所以我們要有這樣的了解,才不至於談《華嚴經這類大乘經典的時候,陷入釋迦牟尼佛所顧慮情況。這樣子聽得明白嗎?我們就說到這里,翻到153頁經文的部份: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

〈世主妙嚴品第一〉共包括五個部分,我們先看之一:「世主」是世間主人,「妙嚴」就是美妙莊嚴。這個「世主」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樹下四十九天,然後成道也就成佛、成無上正等正覺了。這一段一開始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無上正等正覺莊嚴美妙。我們先來看這一段: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菩提場中,始成正覺

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成無上正等正覺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凈摩尼以為嚴飾:

釋迦牟尼佛成正覺的所在地是非堅固的。「金剛所成」,就是金剛所作成的,「金剛」就是很堅固了。「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凈摩尼以為嚴飾。」上面有美妙寶物裝飾的輪子和許多珍貴的花朵,以及清凈的摩尼珠寶作為裝飾。

色相海,無邊顯現。

「 諸色」,各種色,就是各種景象。「諸色相海」,各種景象像海一樣廣大豐富。「無邊顯現」,各種的景象無量無邊的顯現出來。

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恆出妙音。

這里詳細說明「諸色相海」的狀況:「摩尼為幢」,以摩尼珠寶裝飾旌幢;「常放光明」,經常放出光明,像燈光一樣;「恆出妙音」,還不斷地發出美妙的聲音,不只是放光而已。

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

「眾寶羅網」,很多寶物羅織成網狀;「妙香華纓」,以美妙芬芳的纓帶作為飾物。「周匝垂布」,這些寶物都垂掛在周圍。

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

摩尼珠寶裡面最大顆的叫做「摩尼寶王」,它變現自在,會生出東西來。「雨無盡寶」,出來的寶物,像下雨般無法計數。「及眾妙華,分散於地」,又變現出各種美妙的花朵,紛紛散落在地面。

寶樹行列,枝葉光茂

寶樹行列」,在地上有很多寶貴的樹木,整齊的排列著。「枝葉光茂」,寶樹的枝葉都很光亮、茂盛。

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佛神力故」,因佛神通力的關係,使得阿蘭若菩提道場,一切莊嚴的景象得以顯現。

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干,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暉發焰,與華間列。其樹周圓,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那菩提樹非常的高大特殊。「金剛為身,琉璃為干,眾雜妙寶,以為枝條」,以金剛做成它的身,用琉璃做成樹榦,枝條是各式各樣的妙寶做成的。「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樹的葉子長得很濃密茂盛,像雲一般四垂分布著。「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樹枝上長滿了五彩繽紛的花朵,枝條繁多分布;又以摩尼珠寶作成它的果子。「含暉發焰,與華間列」,果實透亮、發出焰光,與花朵間雜排列著。「其樹周圓」,這些樹木的周圍是很圓的。「咸放光明」,都在發光。「於光明中,雨摩尼寶」,在光明中,如雨般落下摩尼珠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摩尼珠寶有很多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菩薩多得像雲一樣,同時出現。

好,讀到這里,對於這種景象有沒有什麼問題?這整個狀況是很神奇的,好像只有在神奇的影片里,才會有類似的狀況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庄校,諸莊嚴具,流光如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又因為如來有威神力的緣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那菩提樹一直發出美妙的聲音,說出種種的佛法。「無有盡極」,沒有終了。「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如來所住宮殿樓閣十分廣大、莊嚴和美麗。「充遍十方」,布滿在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是以各種顏色的摩尼珠寶建構而成的。我們的房子是用磚塊、鋼筋水泥作為建材;他的宮殿樓閣是用各種顏色的摩尼珠寶建成的。「種種寶華以為庄校」,用各種珍貴的花朵裝飾。「諸莊嚴具,流光如雲」,一切莊嚴具足,流出來的光像雲一樣。「從宮殿間,萃影成幢」,在那些宮殿之間流出來的光,像雲一樣的聚集,成為一個圓柱的形狀。「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有無量無邊的菩薩,都聚集到這道場來了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

以希望能出現佛的光明,和不可思議聲音

摩尼寶王而為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

「摩尼寶王而為其網」,以比較大顆的摩尼珠寶作為網子。「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如來自在神通力量,所有的境界都從這當中呈現出來。

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從其中現其影像

一切眾生的居處房屋、所有的境界都在摩尼寶王做成的網中間,現出它們的影像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

又因為諸佛神力的加持,一念之間,這個摩尼寶王所形成的網,能夠把整個法界一下子都含攝起來。

獅子座,高廣妙好,摩尼為台,蓮華為網。

獅子座」,就是他座位。「高廣妙好」,又高大、又美好;他的座台是摩尼珠寶做成的。「蓮華為網」,蓮華織成為網。

清凈妙寶以為其輪;

座位的輪子是用清凈妙寶做成的。

眾色雜華而為瓔珞

以眾多五顏六色的花朵作為垂掛的飾物,

堂榭樓閣階砌戶牖 ,凡諸物像備體莊嚴

廳堂、台榭、樓閣、階砌、窗戶,這些建築物的形象都完備莊嚴

樹枝果,周回間列。

「寶樹枝果」,這些長滿了枝葉和果實的寶樹,間雜排列環繞在四周。

摩尼光雲,互相照耀。

所有的摩尼珠寶流出像雲一樣的光,互相照耀著。

十方諸佛化現珠王,

十方諸佛都變現成摩尼珠寶王,也就是大顆的摩尼珠寶

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

所有菩薩頂上的那顆寶珠,也放出光明。但放出來的光明,比摩尼珠寶弱,所以就來「瑩燭」──以燭光回應。

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

再以諸佛加持的威神力,這些放光珠寶都在演說如來的廣大境界。他美妙的聲音,非常流暢地傳播出去,遍及每一個地方

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

世尊在這個獅子座上面、在一切法中──這麼莊嚴、豐富、神奇的環境背景之下,成了無上正等正覺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他的智慧能夠進入三世,沒有差異(「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也就是進入「現在」和進入「過去」,或進入「現在」和進入「未來」是一樣的,並沒有甚麼不同。像我們會進入「現在」,若要進入「過去」或「未來就有困難,這樣就不平等、有差異他能「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其身充滿一切世間

「其身」,也就是他法身。他的身體充滿在這個世間

其音普順十方國土

他的聲音傳遍了所有的國土,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

這個情況好像虛空含攝所有的物像,就像我們現在的天空,把整個宇宙都含攝了。「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對於這個宇宙不同的星球、銀河系他是沒有分別的。

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

又好像虛空滲透進入所有的國家,一律平等的進入,沒有一國家虛空不去的。

身恆遍坐一切道場

他的身永遠在一切的道場中運作。

菩薩眾中威光赫奕,

他在菩薩眾當中,特別光亮耀眼。

如日輪出照明世界

就好太陽出來的時候,眾生的光都被他遮蓋了,他把整個世界照亮了。

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凈

「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凈」,他所做福德全都清凈了。

而恆示生諸佛國土

而經常示現生在各佛國中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

「無邊色相圓滿光明」,所有的景象都是圓滿光明的,「遍周法界等無差別」,布滿整個法界,沒有甚麼分別。

演一切法,如布大雲

他演法的時候,好樣布雲一樣,是一大整片的。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

在心中探索何以釋迦佛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毛的尖端是很小的,他每一個毛尖能含攝一切世界,沒有一困難

好,我們到這里。他在這個獅子座上成無上正等正覺,以後他的智慧「入三世悉皆平等」,他的身是充滿一切世間,他的音聲「普順十方國土」,就好虛空含攝了整個宇宙,「具含眾像」,應該就是整個宇宙。「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又好像虛空一樣,他能夠進入所有的國家國土,所有的國家國土都有虛空,他的身永遠坐在一道場中,他在菩薩當中是威光赫奕,是最閃亮的。就好像日輪一出來,所有星辰的光輝都不見、都被蓋過,他把整個世界照亮了,他三世所行如大海一樣的福德全都清凈了,他又經常出現在所有佛的國土。他「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演一切法如布大雲,他演法的時候聲勢浩大,好像一下子天空就布滿了雲。「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在一個毛尖上面,能夠把一切世界裝入毛尖上面,毫無困難──這就是在描繪成無上正等正覺狀況

我們看到這些文字所描繪的景象時,當從何去了解呢?「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我們會想不通,當你想不通的時候,不要勉強;你要去了解為什麼他的一一毛端,能夠含攝整個世界你要這個地方去想而不是想這個毛端怎麼能夠含攝一切世界?否則你會打結,你會覺得毛尖這麼小,世界那麼大,怎麼可能裝進去呢?我們讀這樣的經典讀到這里不容易懂,看到這樣子的景象,也是匪夷所思,那麼我們怎麼去理解它呢?我們要去理解釋迦牟尼成道的時候,他的景象為甚麼是這樣?為甚麼他能夠做到?要在自己的心中探索為何沒有辦法把一個世界在一個毛尖上?

為我們有大小的觀念執著當我們對大小有一個固定的看法,就做不到了!他為什麼能做到?因為他的心已清凈。所謂清凈就是「法」,他心中沒有大小的觀念,所以他能做到。我們心中大小的觀念是很復雜的,你要檢查自己的觀念,檢查透徹清楚了,然後再把它抽離掉,這個就不是很困難。「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非常簡單,像「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也是一樣的。我們有過去、未來、現在這樣的時間觀念,這個時間觀念就是我心中認知結構,可以說是執著也可說是認知,當你有這樣的認知時,你的過去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你的現在和未來也是不一樣的,這個時候你就沒有辦法進入平等境界如果你能夠把時間觀念障礙抽離掉,把它清凈了,你要進入過去現在未來,一點也不困難

以人的立場讀《華嚴經

所有的事情,大致上就是包含時間、空間、事物,這三種類似的相,他都沒有障礙了,他不覺得中間有好多規則、關卡。這邊呈現出來的相,沒有甚麼關卡,而沒有這些關卡原因是什麼?我們讀這部經的時候,要從它所呈現的非常神奇、變化萬千的景象,去了解他心中的結構,究竟是什麼地方抽離了,才會那樣變化多端?不是去追逐景象的變化,神通變化不是去追逐的,如果讀這部經去追逐神通變化,就走錯路了,這個就是釋迦摩尼佛當時並不把《華嚴經》留在人間,而是六百年以後,龍樹菩薩才從龍宮裡面取出來的原因釋迦牟尼佛當時為什麼不把《華嚴經》留在人間,而留在龍宮呢?我想他的顧慮是在這里,他不希望大家去追逐景象中的神通變化,我們如果能夠從他所描繪的景物變化中,去找到把心清凈的線索,釋迦摩尼佛的顧慮擔憂就不發生了,這就是我們讀這部經需要注意地方

我們要以怎樣的態度看這樣的經典這部經典天宮的、龍宮的,不是留給人的。我們如果以人的角度來讀,不要勉強自己要變成天來讀它。我們仍然以人的立場來讀這部經。你讀南傳經典小乘經典就會發現它是為人而設的,我們讀起來很能夠感受到是一個人的行事作為,但是像大乘的《華嚴經》,我們一讀就看不到人,人在這裡面完全消失了!換句話說是比較沒有人味,卻有很多的神味。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要變成神來讀它呢?不必了,我們是人!我們要以人的立場來讀它,可是裡面有神味,其間的距離又怎麼把它彌補起來?就是從心上下手來看這部經。

在「心」上修,不在「相」上修

我們以人的觀點來看,就採用《金剛經所說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相還是虛妄的,不管說得怎麼神奇偉大,多麼豐富廣博,還是虛妄,因為它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它是這樣的虛妄,把虛妄的相說得這樣神奇,我們需要讀它嗎?我們還是可以讀它,我們讀的時候,從心上面下工夫,我們去了解他為什麼會覺得一個毛端就能夠包含整個世界?他的心做怎麼樣的調整,才能做成這件事情?我們得把注意力放在怎麼去調整我們的心,而能夠達到一個毛端含攝整個世界當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這里的時候,那我們人和這麼神奇的經典之間的距離就拉近、消失了,所以我們仍然要以人身的立場來讀,在心上面來談它,來檢討、來觀賞,來追查我們的心要調整到怎樣的情況

我們也可以做到這部經典所描繪的現象,但不是追求我要比你變得更大,不是在相上面追逐、比哪一個相可以弄得更神奇,不是的!那樣子比下去,就會發生一個問題很多人會著魔。有的人不會,但有的人會,至少有一事情發生,它即使不著魔的話,也修不成,因為他著相了,他沒有辦法成無上正等正覺。更糟糕的是的人會著魔,會因此精神分裂,這不是我們願意見到的結果。我們尤其不願意見到因為學佛,而落得這樣的下場。所以我們還是要堅持在心上面修,而不是在相上面修。即使有這些相,也是給我們一個方便、一個工具,讓我們可以在「心」上面下工夫,作為下工夫的依據、幫助,而不讓我們在「相」上面下工夫

華嚴經》的內涵是清凈

另外我還要再補充說明,要讓我們的心清凈而不讓我們得很華麗、很豐富、很不實、或者很廣大,都不是;而是要清凈清凈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這部經沒有脫離清凈,但是很多人在模擬其中的內容時,或者是走入天界、有了天眼;或者有天的神通力時,多半會像這部大乘經典一樣,非常的華麗充實,可是就是少了一個清凈。但是這部經典讀下去,我沒有感覺到不清凈它是清凈的,這個是要點。你如果要跟這部經典來比賽,最好跟它比賽清凈。像這部佛經是有願的,它也鼓勵發大願,就這些願而言,我最喜歡的是圓覺經》的「無始清凈大願」,就是「清凈」和「無始」這兩個字而不是「大願」這兩個字這是它的內涵。

清凈」釋義

什麼叫清凈呢?「無相」就是清凈,「有相」就是不清凈;「無為」就是清凈,「有為」就是不清凈。「心」上面就是清凈,「相」上面就是不清凈;「因」上面就是清凈,「果」上面就是不清凈。有的人發大願,可是沒有辦法脫離一個偉大的相,如果他沒有辦法脫離那個偉大的相,這個願就有問題,就會毛病。所以很多人發願要度無量的眾生,這樣子也是不對的,為什麼?無量無邊眾生是一個很清楚的相,所以你要發願眾生的話,要怎麼發呢?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樣你度眾生的願還是清凈的。因為「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這兩個句子變成一個句子,還是無相。它沒有偉大的相,這樣才能夠眾生才是真正的清凈大願。不然的話,這個願不清凈;只要不清凈就有危險!所謂危險,就是你修行不但沒有修好,還修成精神分裂,這樣子太悲哀了吧!我們真的很怕這樣的事情,很不願意修行者落入這樣的問題。好,關於這部經典講到這里,今天講的部分有沒有問題?

聽眾:請問龍樹菩薩為何要取出這部經典

龍樹菩薩取出《華嚴經》的緣由

教授我想龍樹菩薩是應當時印度社會的需要,取出這部大乘經典印度社會崇尚比較神奇、具神通力一類的事情,像婆羅門教和釋梵天、大梵天有關,關於神奇這一類的事情就很多,也可以說當時有神通的人越來越多,這種需要就多了。龍樹菩薩就應這種需要,把這部大乘經典取出來。一般人士不一定能以清凈心來佛經,如果還帶有一點貪嗔痴,你的願就可能是貪嗔痴變現,而不清凈的本願,但是你自己不會察覺,你會以為是自己的願,這個是最困難地方。我們要看省察力,如果省察力不夠,那是不適合的。但是如果你的是小乘佛法也可說是南傳的佛法,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貪嗔痴還沒有省察得很清楚,學這樣的佛法有沒有問題?不會有問題。所以學大乘佛法是要很小心的,也可以說大乘佛法基礎要打得比較扎實,才不至於出亂子,這個一定要自我檢查,你一定要清楚自己。別人有我執、還有貪嗔痴,我看得清清楚楚,問題就是看自己不清楚,真正的要害和困難是在這里。所以我一再提醒:讀這樣的經典時,要以怎樣的心態方法去讀,才不會出毛病才能夠得到這部經典好處。要讀之前,一定要打預防針。好,還有甚麼問題?

聽眾:我們要不要神通這些東西

修行體系需講求基礎階段

教授:我們佛教一直有不主張搞神通傳統,但是經典裡面又透露出那麼多神通很多人忍不住朝這個方向去發展。你問我們要不要這些東西我覺得禪宗行者好了再來這部經典,是沒有問題的,這可以讓他更豐富,所以不是問題。問題在你讀這部要有什麼作基礎。我們佛法就現在修行的體系來說,缺少階段基礎你有什麼基礎就可以開始學甚麼,你到某個程度又可以學什麼,這里就是亂了,大家好像是隨心所欲,隨便亂學,這樣會出一些問題。就好你是學生,但你去博士班,那不是亂讀一通嗎?我們如果把次序定位清楚,把它定得嚴格明確一點,這些問題就可以避免了。

你剛才提那個問題,使我想到另一個問題,像剛才我們看了這一段《華嚴經》,小乘經典也有寫他坐在菩提樹下四十九天怎麼成道這一品也是在講這個,像《大般若涅槃經》和南傳的《涅槃經》講的狀況完全不一樣,後者敘述釋迦牟尼吃了最後的晚餐──那是鐵匠窮達供養食物,好像是菇、蕈類的東西釋迦牟尼吃了以後就瀉肚子,之後就圓寂了。《涅槃經》提到的窮達是個鐵匠;可是在《大般若涅槃經》里就不得了了!他是菩薩,多偉大!一直被稱頌著。但是在南傳的經典,窮達只是一個鐵匠而已。我當讀到兩部同樣是《涅槃經》,一部是南傳小乘的,一部是大乘的,感受強烈的對比!最強烈的對比是小乘經典有人味,是我了解的人;但是一讀大乘經典,我本來了的人──鐵匠窮達,就變成不了解了,到底是甚麼緣故?我也不清楚了。我當時讀這部經典就有這樣的感覺,讀《華嚴經也有類似的感覺。因為第一品的情節,跟我們讀南傳的經典,講佛陀菩提樹下成道是同樣的事情,但是講出來的情況給你的感受就不一樣。它們的表現方式是不同的,也可說是採用不同的詮釋。我現在有一個問題,我來自問:我們現在是不是有三種詮釋?我想可以有第三種。南傳的小乘經典,當時是由印度人來詮釋;大乘經典是由六百年後、或者是一千年後的印度人來詮釋。我們現代的人又需要新的詮釋,我們可以有另一套詮釋,那麼我們需不需要朝這樣的目標來詮釋呢?這就要看家了!我們是不是已經做了呢?說不定也做了。好!今天就到此。

資料記錄-顏玉珠 劉振龍

資料整理-呂秀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