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是岸
梁乃崇教授
「回頭是岸」在佛教里常聽到,勸人不要做壞事,回頭是岸。實際上,這句話有非常深刻的含義,因為一般人在做壞事的同時,還在做另一件事——向外馳求。當然,做壞事是在向外馳求,做好事也在向外馳求。但佛法不要向外馳求,而要回頭。
怎麼「回頭」呢?這和禪宗的「本來面目」大有關系。「本來面目」表示我們有「本性」,在禪宗也稱它「無位真人」;若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無名真我」,簡單講即「真正的我」。那個「真正的我」,其實和「本來面目」是一體的,和所謂的「自性」、「佛性」、「本心」、「實相」和「知覺者」也是一體的,只是換了不同的名稱而已。
介紹了「真正的我」之後,再講怎麼「回頭」。我們的心思在運作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不向真我追求,反而向真我之外追求,即「向外馳求」。一用文字、語言,或是任何一種表示,通通在「向外馳求」。如果能夠放棄「向外馳求」,反轉向「真正的我」追求,就是「回頭」了。
用現在的話來講,「向外馳求」的意思是什麼呢?任何一個東西被你看見、被你聽到,甚至被你想到或是感覺到,那個東西就是被認知的,是不是?甚至像你的身體和手腳,也都是被「無位真人」知道的。各位可以省察一下,心中任何一個思想,或者是文字、符號,是否都是被你認知的東西?注意!這些被你認知的東西,就不是你的「無位真人」,對不對?「被你認知」和「你」是不一樣的!
任何被知的東西,以現代邏輯用語來敘述,都屬「被知的范疇」。我現在就問各位一個問題:既然這些都是被知的,誰來知道這些「被知的范疇」?必定有一個「主體」知道這一切,是不是?也就是既然有「被知的范疇」,是不是就必然有知道它們的主體——「知覺者」?這就回到禪宗一直在參的問題:念佛的時候,是誰在念啊?或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問:是誰在做?這樣子問「誰?」,就是在找這個主體、找這個「知覺者」。
而且這個「主體」不可以被講,不可以被你我認知,為什麼?因為一被講到或認知到,就是被知的,就落到「被知的范疇」中,而不是認知的「主體」了,所以一定有一個不能被知的「主體」存在。
因此,所謂的「佛性」、「本來面目」、「無位真人」,必定不屬於「被知的范疇」,不能夠再被知。如果沒有「本來面目」、「無位真人」,也就是所有「被知的范疇」如果沒有一個「誰」——「知覺者」來知道它們,這些「被知的范疇」存在與否,其實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說有被知的東西存在,一定要有一個主體——「知覺者」——在那裡認知,「他」是主動在那裡認知,但是「他」本身有個特性——不能被知。
我這個說法是用邏輯推理來演繹給你們聽的,但是你們並沒有真正體驗到「知覺者」、「本來面目」是什麼,因為一想到「知覺者」、「本來面目」,「他」就落到被你們知道的范疇,也就不是你們真正的「知覺者」或「本來面目」了,真正的「知覺者」或「本來面目」是沒有辦法被知道的!「他」沒有辦法被知,這是「他」的特性。
這個「知覺者」的存在,就是佛法裡面要講的「佛性」,也是禪宗裡面講的「本來面目」、「無位真人」,所指的都是這個意思。然而為了說明,就必須用到語言、文字,也就是要用到「被知范疇」里的符號來形容。因此雖然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被知的,但也只好用這些有形有相的符號來描繪,其目的就是要人能體悟到佛法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所以,當佛以手指月說:「月亮在那裡!」,你卻以為「月亮就是這只手」,那就弄錯了,因為佛要指的是月亮。這里也是一樣,我一直在用「本來面目」、「無位真人」、「知覺者」來描繪,還有用分析的方法來突顯這種狀況,都是希望各位能領悟到文字以外的意思。
雖然所有的文字敘述都落在「被知的范疇」里,不過都是想要讓各位從「被知的范疇」跳出來,領悟到確實有這被知范疇之外的「知覺者」。
「回頭是岸」的「岸」就是「知覺者」,就是「本來面目」,就是「佛性」。而如何才能「回頭」呢?——不要向外馳求,不去抓被知的東西,不要陷在「被知的范疇」里,因為一抓,怎麼都跳不出去,會陷在「被知的范疇」里。
各位要學習回頭,就是不去抓、不執著,所有被知的東西通通要放掉,因為都不是真正的你。各位若能覺悟:凡是能被你知道、被你了解、被你想到的,通通不是,當你有這樣的認識時,把原來抓的一放掉,你的注意力就不在這些被知的東西上,也就可以「回頭」去注意「知覺者」了。
因此所謂「回頭」,就是把這個向外馳求的心反過來找。像我們用手抓東西時,往往只注意被抓的東西,而忘了這只能抓的手;事實上用「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看宇宙萬象也類似這種情況,我們習慣把整個心思都放在宇宙萬象這一邊,而沒有注意「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甚至根本完全忘掉了,這就是「忘失菩提心」。
這樣一忘失,就不能回頭。現在不要抓,把「被知的范疇」放掉,這時候心思就開始轉回「本來面目」這一邊,一轉回去,如果回得徹底,你就可以體會到「本來面目」了——才知道原來悟道就這麼簡單,是比喝開水還簡單的一件事情。
為什麼佛家一直要用「無」、用「空」來引導人進入佛法呢?各位想想看,這個「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的性質是不可被知的,既然不被知,是不是和「空」、和「無」很接近?
而且在這被知的世界裡面,想要找到一個符號和這種特性最接近、也容易讓人了解的就是「空」、就是「無」,所以在經典裡面,釋迦牟尼佛經常用「虛空」來比喻「知覺者」、來比喻「本來面目」,原因就在這里。
我這樣說明,各位大概比較能體會了,但是你們會想:要如何才能證到「本來面目」呢?其實方法很多,然而一般人很難一下子就做到,因為累世以來,我們都一直習慣向外抓,這種「向外馳求」的習性已經根深柢固,一時沒有辦法改過來。
在無法改變的狀況下,曾經體驗過「本來面目」的人,就想出一個辦法來:既然大家開始時都抓得很多,他就教你只抓一個,不要抓那麼多。雖然你還是抓,但抓的數量減少,對你還是有幫助,所以先要學習只抓一個東西。
因此佛就常常教人專心持一句咒語或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不去想。但是一般人對這樣的教法信心不夠,會懷疑說:「一句咒語、一句佛號就有辦法解決那麼多問題嗎?」所以就想多學一點,如果你多學了一點,反而違背了這個教法的原意。
因為你無法一下子改變原來向外馳求、向外抓的習性,既然改不了,就專註地只抓一個,這一抓下去,對你達到體悟就有幫助了,這是佛法裡面最常用,而實際上也是最確實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個方法是:好!連這一個都不要抓,只是靜坐,什麼都不要想,但是這很難做到。你雖然說什麼都不想,但那時候想的可多呢!心念會到處亂轉,你要它不想,它偏偏要想,你怎麼辦?
講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的,因為你沒辦法掌握,所以不如就只是一句咒語或是一句佛號,非常專註地一直持、一直持,其他什麼事情都不要想。在持咒或念佛號時,心裡面只有這句咒語或佛號,其他心思通通打掉——這樣的練習還只叫「專註」,只是訓練自己專一的能力,與「空」、「無」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這樣對證入「本來面目」會有幫助。
即使你可以專心地持,但是心念還是會亂跑,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此時你就要警覺——要把心收回來,任何念頭通通把它變成佛號或咒語。
比如說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任何一個念頭跑出來後,不準它變成怪念頭,要把它拉回來變成「南無觀世音菩薩」,把全部心思收攏來。這個工夫一旦下下去,你對自己的心就漸能掌握,心思會逐漸收攏;若能持之以恆,其他的雜念慢慢地就會自動減少。
念頭少了以後,你會發現自己集中精神的能力越來越強,同時也會發現記憶力、思考力都有進步,原因在哪裡?——你已把原先分散出去的心力都收回來了。
平日我們的精神會比較不足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思用得太多,無形中耗散掉。當你把這些耗散的心力收攏時,慢慢會發覺自己精神的集中力、思考力、記憶力各方面都在進步,所以書也會讀得好一點。很多人常常坐立不安,那是因為心都散掉了。通常心很定的人,做起事來都是心平氣和的,讀書的效率也會提高。所以練習「專註」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辦法。
同時持咒的時候,最好不要心懷任何想法。很多人還沒有持的時候,願望可多了:希望能幫助自己這個會好、那個會好;還要幫助家人消災除難,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些想法都太多了。通常我們在教人持咒的時候都會告訴人家:若有災難,持咒就能解決。其實這只是一種善巧方便,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想念,讓他有機會多念,雖然他不專心,但總比不念要好一點,是一種鼓勵。
但教人持咒真正的用意是要讓人「專心一致」,就是要鍛煉心神集中,做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覺以前自己的心神真是耗散得很厲害——人看起來是在這里,其實腦子里轉東轉西的,早不知飛到那裡去了——當你越深入持咒時,就越曉得自己心神轉出去的頻率非常高。
這個方法如果練得很好的時候,你的「被知的范疇」就變成只剩下這一句咒語或佛號了,其他的都不在了,你精神集中到最徹底時就是這種狀況。這時候,要把你的「本來面目」拉出來就簡單了,不像原先要把它拉出來,那簡直像是有八萬四千條繩索從四面八方來捆綁,十分困難。
現在只剩下這一句咒語或佛號,事情就好辦了。這時你要回頭,只要把這句咒語或佛號放掉——就等於放掉整個「被知的范疇」——很容易就體會到「本來面目」,機會比以前增加了,不過這仍是要靠自己體會的。
持咒又比念佛號好一點,因為咒語沒有意義,用的心思可以減少;佛號還有它的意義,你的心思稍會復雜一點。但是開始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念佛號比較好,因為咒語表面上沒有意義,就容易變成嘴巴在念,而心卻跑掉了;不像佛號有意義,心就比較容易收攝一點。所以開頭的時候可以持佛號,念到一段時間再換成咒語,來幫助自己專註。
在還沒有悟到「本來面目」,而你專註的能力越來越強時,就會有一些感應出來,如果你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感應,會覺得很稀奇、很不可思議。不過不要太奇怪,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心神專註的時候,你心裡的束縛逐漸減少,原來被束縛住的一些能力,很自然就會呈現出來了。
然而,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就開始墮落——他很得意自己有這種感應、這類神通力,就驕傲起來,甚至玩起法術,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這就又陷入另外一種被知的狀況。你若不能擺脫,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的狀況下差不多。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脫的角度來看,你和他們是一樣的。因為這個狀況並沒有解脫,只不過是你心力專註後產生的一些現象;但光是專註還是不夠,重要的是要回頭是岸——回到「本來面目」的彼岸,才能究竟徹底地解脫。
所以,「回頭是岸」這句話非常傳神,並不是說我們這個身體的頭要向後轉過去,而是這個習慣向外抓的心要回頭。因為本來是向外馳求的心,現在不馳求了,收攝回來找「真正的自己」,所以這個「回頭」的意義是非常深刻的。
當然這句話也可以從淺的層次來說明:「你原來做壞事,現在不要做了,回頭是岸。」這也解得通;不過從深的層次來說,是可使人成道的。好,這個簡單的方法,各位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剛才您說禪宗要問是「誰?」,那個時候是回頭了嗎?還是……
答:問的時候並不一定回得了頭。
問:問的時候不一定回頭?
答:對!不一定。
答:「明心」是回頭,「現性」是到彼岸。
問:那前面只是在做?
答:在做練習。比如說以前有個僧人被關在牢里,他不念佛,只念「誰在念佛?誰在念佛?」,其實這樣還有點啰唆,真的要做,就只問:「誰?」,常常一下子就轉過來了。有的時候連「誰」這個音都不要了,「誰」只是為了表達一個意念,其實就是心的一個運作,那是一剎那之間的事,如果能轉過來,就成功了。
答:有的時候是外來的刺激,有的時候是機緣,像突然聽到杯子掉地的聲音,他一驚,那時候有人一下子就會莫名其妙把心回轉過來,他就曉得原來「回頭」是這麼一回事。
因為那個「頭」又不是這個身體的頭,到底指哪一個?又怎麼「回」?原先在那裡摸索來、摸索去,一直弄不通。突然間一個東西「」地一響,心一驚,一下子就轉過來了,他立刻明白:喔!原來「本來面目」是這樣的!就悟道了。
其實,如果沒有回過頭來,這個地方我也沒辦法說,因為這里已不是「被知的范疇」。禪宗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這個意思。一用了文字,就落在「被知的范疇」,就無法體會,心就會被綁住。
問:以前您曾經提過所謂「入流亡所」,入流是在做的階段就已經……
答:就是會回頭了,要會回頭才叫「入流」。那樣的「入流」就是「入法流」,就是懂得回頭了。但是,雖然會回頭了,卻還不到底,要到底才算成就。能回頭就是曉得「入流」,懂得怎樣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都是在那裡瞎摸亂撞。「亡所」就是放掉「被知的范疇」。
答:不是,那叫做「開悟」,就是懂得什麼是「本來面目」,曉得「本來面目」是怎麼一回事,但還沒有證入「本來面目」。
問:那叫做「入流」?
問:那禪宗講的還要更後面一點?
答:禪宗的「破三關」是在更後面一點,入流以後一層一層還要深進去,這種層層深進叫做「無為法的差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時候就無為了,而「被知的范疇」都是有為的。當你脫開「被知的范疇」,心運作的方式是向著「本來面目」深進去,這個時候只是叫做「向著」,回頭還只是「向著」,還不到「本來面目」。而因為向著的深淺有不同,所以果位上就有差別,也就有聖賢的差別。
問:是不是到了才能無我相、人相?
答:你只是把頭轉回來,還不見得就到達彼岸,惟有工夫下得深,回頭回得很徹底,中才能到岸,才算成功。當你一回頭的時候,就曉得什麼是無我、人、眾生、壽者相。
問:要到彼岸才知道,那剛回頭的時候呢?
答:剛回頭的時候可以曉得無我。
問:念佛或是持咒都是一種修定的方法,佛菩薩不是講戒、定、慧嗎?佛的「慧」應該是從自性中流露出來的?
答:像我這一套「回頭是岸」的說辭就是從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慧」,你能夠聽得懂也是。我把整個宇宙的問題簡要地釐清成兩種狀況——「知覺者」與「被知的范疇」,讓你能很清楚地了解,這就是一種自然流露的「慧」。你了解了以後,才曉得以後要怎麼做,不然很難修出來。許多人也都在努力修定,但他們即使拚命修,還是開悟不了,就是缺少了「慧」。
答:「定」與「慧」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沒辦法截然分成兩個東西,而是一個東西的兩種性質,這樣講比較好。
問:剛才說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不是到達「空」的境界?
答:是空無的境界。
問:那「空無」與「妙有」是什麼關系?
答:想要做到妙有,是要從「知覺者」——「本來面目」這里出來,而入世間,就是入這個「被知的范疇」。
當你能掌握「本來面目」、掌握你的「本心」、「佛性」,也就是能達到空無的時候,並不是就只能待在那個地方,不是的;當你證入「本來面目」,還是可以入世,而且不忘失「菩提心」。這時候你對世間一切事物的看法、觀感完全都改變了,與原來完全不一樣。當然別人看起來還是一樣的世間,但對你來講,觀感就不太一樣了。
答:既不執著在「被知的范疇」,也不執著在「知覺者」;不只是不會執著,甚至還會善用,別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就你看來是可能的、輕而易舉的。其實世間的事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問:也就是如老師您所說的,從一個「被知的世界」走到「不被知的境界」,透過這個過程,只是一個過程?
答:對!經過這個過程以後,並不是我就一直停留在不被知的境界——「知覺者」這里,我只有不被知的部份,而被知的部份都不見了,不是這個意思。我照樣可以回來,回到被知的世界來度化眾生,這就是「乘願再來」,是在「出菩提路」。
而前面先回到「知覺者」、回到「本來面目」,是「入解脫門」。我們修行的過程,是要先入「解脫門」,再出「菩提路」,這是「自度」和「度他」兩個不同的階段;也惟有這兩個不同的階段都圓滿了,才是究竟成道。
問:經典就好比一艘法船,等到了彼岸以後,不必再背著它,應該可以丟掉了?
答:對!要放掉!如果還執著在這些經典上,那就是不肯上岸,還要坐在船上。
答:對!還是,凡是能被你知道的都是!但它是一隻「指月的手」,是指出「佛性」的一個指標、一些敘述、一些符號,就像我今天的說辭也是。你想要體會「佛性」、「本來面目」或是「知覺者」,我的這些說辭可以幫助你去體會,但是並不是就是它。
答:對!如此才正確。
答:是!是有障礙的,對於即身就想要成功的人來講,那個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障礙。所以凈土宗對於根器低的人是有幫助的,但對於這一生就可能開悟的人來說則是一種障礙。
問:不過好像凈土宗的人對您剛才所講的,會有一些反駁的意見。他們特別列舉《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說大勢至菩薩也是在修念佛法門啊!
答:我也是修念佛法門的啊!我是針對他們所提出來的問題來回答。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裡面沒有說要往生凈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啊!
問:另外就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有些句子是叫人家要往生極樂世界:「速見彼佛無量光」,經文也描述到了以後又會怎麼樣,他們就是挑這些句子來支持他們要往生的說法。
答:經文那樣說也可以,並不是不好,不過這是對根器不高的人說的。
問:他們說連普賢菩薩都講這種話,所以大家應該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喔!不不不!不是這樣的。《阿彌陀經》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哩!但是我們必須了解:佛是看眾生根器而說法的,對不同根器的人,都要各給一個適合他根器的方法。
如果各位是阿公、阿婆,我也會說你們要抱著一個往生極樂的想法,因為只有這樣說,大家才覺得有可能解脫。所以我一定要說一個適合對方的修行方法,如果我說一個他覺得不可能的,那就白說了,也就不用說了。
我今天「回頭是岸」的這套說法,是因為你們會覺得這是可能的,我才說的;如果你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那我就會換一套說法。
問:我們再回到前面您所教的方法,我在念佛的時候會有您說的毛病,而且幾乎通通都有。我雖然在念,可是同時又有其他的念頭,並且常會東跑西跑,一會兒想起自己是在修行,又再把心念拉回來——這些問題慢慢可以克服嗎?
問:這樣和壓抑有什麼不一樣呢?
答:和壓抑不同,這只是把心抓回來,不準亂想;同時還有變化的意思,把念頭抓回來,變成「觀世音菩薩」的這個心念。因為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時,心裡面除了這個聲音和意義之外,還有一個意念是和「南無觀世音菩薩」相印的,你就把那些跑出去的意念都化成與觀音菩薩相印、相合的意念。
問:為什麼我們的心念會同時產生數個?
答:是的!這就是分身法。原因就是一分二,二分三,就這樣子變成無量無邊。心一分別以後,就會變成這樣。
問:可是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
答:就是因為「分別」嘛!一開始,任何一個想法你就想要分別它。像電腦裡面,要弄成on和off,這就是一種分別。所以當你的心一分別的時候,就會有心念跑出來;一旦回到「本來面目」、「本心」或「知覺者」的時候,就變成無分別。
所以禪宗裡面說「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不分別法門,也就是不要分別。我們現在的科學、現有的知識文化,所有的成就都是分別出來的。想要找無分別的境界,只有在佛經和禪宗裡面有,老莊也有一些,印度教有些東西也有點接近,而在其他的文化裡面就不易找到了。
問:我們實際上做,或是模擬去做的時候,盡量不要再用思惟來分析嗎?
答:不是,是可以用思惟分析的。因為沒有開悟的時候,你只有去思惟分析,才會比較了解。我的經驗是雖然用了思惟分析,但是與現在科學、哲學一般用的方式稍有不同。像科學多傾向演繹,而我傾向於反省。
例如幾何,它開頭定了幾個公設後,根據公設演繹出定理,再從定理演繹出新定理,結果一大堆東西通通是這樣衍生下來的。但是有一些開創大師擅長另定新公設,結果衍生出另外一套東西來,像非歐氏幾何就是。
而我習慣的思維分析方式則是從定理回頭反省找出它的公設,再從公設回頭挖掘隱藏在背後的公設,這樣一直回頭找下去、一直反省下去——我還是一樣用「回頭是岸」的方法,回頭去注意它的公設源頭。你可以注意物理學上一些重大的進展,都是在公設上面做了重大的改變,全都如此。
問:我們在反省一般問題時也要這樣去做?但我自己常感覺走不通、走不下去。
答:那當然不容易,開始時我也是選擇一、兩個能把握的問題去反省,做多了以後才習慣,才慢慢熟練每一個問題,發現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這麼做。
答:與專心的程度有關,也和自己是不是開悟有關。因為我們最大的一個公設就是「要向外抓」,所以連這個公設都要放掉,回頭,悟到「本來面目」原本就是什麼都沒有!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公設都沒有了,可要,也可以不要,思惟到了這種狀況,就叫做「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先有一個公設,依據公設然後才想出東西來,思惟是不是住在這個公設上面?這就是「有所住心」。如果心可以不依據任何一個公設而生出來,那就成功了,這叫做「無住生心」,是非常深的。我習慣這樣子多走一些路,然後回頭,再透過這些公設看事情。
像平面幾何的這些定理,一般的想法都不會超越它的公設,不敢超越,因為他們都是住在這上面,依此為根據來思考,所以只能在這個范圍里打轉。現在破了原來思考的習慣,才能超越原來的范圍。
問:我們知道一般咒語都沒有什麼意義,但咒語有短有長,短的像「六字大明咒」,長的像「大悲咒」、「楞嚴咒」。究竟咒語的長短有沒有什麼意義?較長的咒語有很多,其中一些音我們平時很少用,要念的話,都要經過一番學習,這意思在裡面……
答:長咒有它的作用,在念短咒的時候,有些人的心思會亂跑,讓他學比較長的咒,他要用心背,反而會變得比較專註。
問:我看有些咒語還有翻譯,是不是咒語都有梵文的意義,但有些中文沒有把它翻出來?
答:是的,譯也可以。當你的心已經很自在時,有意義和無意義都已不受限制。當然沒有意義有一個好處,像六字大明咒你會念,當你專註以後會有很多感應,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感應,而且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感應——它會自己生出一些東西來。如果你賦予它意義,就會把自然要生出來的東西給限制住了;當你心裡不曉得它是什麼時,就會生出一些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感應。
問:您說的「本來面目」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那一剎那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那「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我們的「佛性」?
答:對!
問:我們說無分別心屬於「佛性」,是不是與我們的「本來面目」一樣?是不是也等於「赤子之心」?
問:如果我們想知道真正的「本來面目」,那麼像初生的小嬰兒或是還不會走路、不懂事的幼兒,是不是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答:不是。「赤子之心」是最純凈的心,也就是「本來面目」,而嬰兒的心已經不是了。
問:對!我只是說已經接近了。
答:是比較接近。
問:就和那些小孩一樣有很可愛的面貌,人的「本來面目」應該就是那樣子?
問:如果有人問「本來面目」是什麼東西,要拿一個實品給他看的話,嬰兒的心是否可拿來作比喻?(旁答:可是「本來面目」本來就不能被看的啊!)對!但比較接近,因為若要找一個可看到的東西,這是一個不得已的比喻。當然這是不可說,妙不可言的。
答:如果要說哪一個比較靠近「本來面目」,以嬰兒時比較靠近,但那還不是。
問:是不是嬰兒執取得比較少?
問:持咒會有感應,那感應是來自我們心裡很專註的時候,還是咒本身……
答:這和我們的「本心」有關,因為佛菩薩在創這些咒語時是從他的「本心」發出來的,所以和「本心」有關。
問:一般人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佛國凈土,是無形無相的。我們成佛回去要做什麼事?那無形無相的世界,已無一切有形相的東西,是空無的境界,回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答:如果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還到不了你所講的「空無所有」的境界,因為只有極樂世界四土中最高那層「常寂光土」——也就是「本來面目」的地方——才「空無所有」,其他三土都不是。
一般像凈土宗《阿彌陀經》所講的狀況,那是極樂世界四土中最下一層「凡聖同居土」的境界(下品下生至上品中生,共八品人的去處),是帶業往生的。
比凡聖同居土再高一層的是「方便有餘土」(上品上生、初地到七地菩薩和四果羅漢可以到此土),是凈業往生的,這兩個地方都是往生的境界;再上一層是「實報莊嚴土」,要八地以上的菩薩才進得去,不是往生去的,而是禪定安住,但還有形相;最上一層就是「常寂光土」,那裡才無形無相,是佛的境界,要破無明,才能證入,不是往生的人去得了的。
欲知詳情,請參看我師父華藏上師——即吳潤江居士——的《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問:除非到達那個境界才能說?
答:那個境界無言說,要從那裡出來,出到一個有相的地方才能說,說它是「無形無相」、「空無所有」、「常寂光土」或「毗盧性海」。
問:因為只看到人去,沒看到人回來,所以並不知道那是什麼?那是無解的。
答:你曾看到人去嗎?
問:只有看到一個修行人去到那種境界,就是說他成道回去了,只有看他去,沒有看他回來……
問:但他乘願回來……
答:就要混得和大家一樣!他乘願再來,如果變成一個你看不見的人,那就不叫回來!而且他也不能變成一個好像天神一樣的人站在那裡,這也不算回來!因為這樣子你還是把他當作與你不一樣!
所以有一種回來叫做「現等流化身」,所謂「等流身」,就是和你我一樣、和大家一樣的人身。開始時他可能還不見得知道,當他修好一點、稍微深一點,就會知道原來自己是再來的。
問:他知道他的過去?
答:對!一般人想他會知道過去,一定知道他前一世怎麼樣,再前一世又怎麼樣。不是的!所謂「知道過去」,就是知道「本來面目」,知道那個萬法的「源頭」。
問:不是會知道他過去是什麼嗎?
答:不是,不知道那些東西,他知道的是「本來面目」,也就是知道「佛性」、「知覺者」。當他回到「本來面目」,時間、輪回對他來講就沒有意義了,已經沒有生死。
問:回來的情況,他會不會一世都不知道就去了?是不是老的時候他比較容易知道?有沒有可能一世都不知道?
答:喔!他再來的時候,也有可能墮落,但是機會不大。因為當你了解「本來面目」時,就知道:人生一場,和做一個夢幾乎是一樣的。
答:對!就是這樣,當然這還是比喻。我們人生一場,站在佛的角度來看,就是做了一場眾生夢,但是,並不像我們現在以肉身的狀況說:「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只是類似,但不完全一樣。
問:我的意思是說:在不連續的觀念中,它是一個不分別的狀態。這個不分別的狀態和佛法無分別的關連是什麼?
答:它的關連就是「測不準原理」,測不準就是沒有辦法分別。
問:您覺得「測不準」沒有辦法突破?
答:不是說沒有辦法突破,「測不準」是和「無分別」相應的一個具相的東西。
問:就佛法來看,是不是一定會測不準?
答:是會測不準。所謂「測不準」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就是無分別的意思,也是「如來無有定法可說」——我是把這些物理都用佛法的觀點來看。
答:愛因斯坦在宗教和哲理的層次還不是很高的,哲理的層次還是海森堡比較高。你去看那些科學與哲學史的發展,就可知道。
問:我有一個感慨,就是基督教和佛教傳教的方式很不一樣,基督教在聚會或是讀聖經時,他們會唱一些詩歌,他們和佛法強調的重點不一樣。在佛法中,這些事好像會變成干擾,所以傳教時沒有辦法像基督教那麼活潑。
答:你說佛教比較不活潑,基督教比較活潑,是吧?那是你沒有看到真正的佛法,像唐朝那些修行成功的大禪師,才活潑得不得了,真可說是生龍活虎。
問:我想這是學校社團中,傳法或傳福音的方法不同,才讓社員感覺基督教好像比較活躍一點,佛教好像比較出世。
旁答:我去看過「空中英語教室」在清華大學做表演,節目很精采,也有人順便打基督教的廣告。
答:你站在社長的角度來看,會覺得佛教的社團怎麼那麼冷冷清清的,是吧?
旁答:來這邊大多是比較年長的學長,學弟、妹好像就沒有那麼多。
旁答:基督教比較重行銷。
旁答:基督教比較能打動人的心。
答:唱唱歌,交交朋友,當然也是一種傳教方式。現在的佛光山好像就在做這一類的事。
旁答:慈濟也很多。
問:基督教有些方法,像禱告,在這方面他們比較偏重用感情去相信上帝,他們對於上帝是什麼,並沒有再去探討。
答:然後就盲目地接受了。
旁答:前不久我去參加某大學的社會團契,確實像他所說的那樣。很多去參加的人,並沒有去思考為什麼要信基督教,他們只覺得去了那邊大家的感情都還不錯。
他們分組聚會,就找我去聊,並問每一個人有沒有什麼事需要他們幫忙禱告的。多半的人都說最近要考試,或實驗做不出來等。那個老師在總結時說:「可能你們第一次來的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禱告這些,因為我們在連絡感情……」
答:佛教也可以有這個層次,只看我們要不要做而已。就我而言,我沒有時間來做這件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實在很多;但是我不反對有人做這一類的工作,應該鼓勵一些人去做這一類的事。
問:在某些方面我們是不是還要活潑一些?
答:是可以的,尤其是站在社團辦活動的立場。我們也可以來一個請觀世音菩薩加持、加持,讓大家腦筋聰明一點。我可以教你們文殊菩薩的咒語,讓大家比較聰明。其實這是一種善巧,只不過讓大家專心持咒而已。
問:像您會選擇教某菩薩的咒語,您在做這樣一個選擇的時候,是憑直覺,還是考慮了當時的因緣?
答:這些不是憑考慮的,而是靠直覺。
答:自己會出來,根本不是學的,你看《楞嚴經》裡面,那些人一開悟,得到羅漢果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會說他是無學。一般人都是有學,到了無學就不必等學了才會。修行成功以後,都是無學的;像「聲聞」就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學。「聲聞」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聽課」,那些愛聽課的就叫「聲聞」。真正成功的話,就是無學。
問:沒有學是不是孔子所講的「生而知之者」?生下來就已經知道了。
答:不是,修成了才是無學。所以你看很容易吧!一點都不辛苦,不像念博士要念得那麼辛苦。他修成,是修成一個無學,不是有學。
答:不是什麼知道不知道,但你問他時,他會有直覺。他等於是讀出自己的感覺。你們現在學東西,是要學了以後才會知道,但他不是,回答問題時不必去找書,而只是讀他的心,他只是把這個心的反應讀出來而已,只是這樣子。
問:我想到一個例子,有一次莊子和惠施在溪流上看魚快不快樂。莊子說:「你看那條魚好快樂。」惠施說:「你又不是那條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就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施說:「你不是魚,所以肯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被弄得沒辦法,就說:「你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就是看魚在那快樂地游來游去,直接就知道的。」
答:就是這樣感覺到的。你看到魚游得活蹦亂跳、悠遊自在的樣子,就知道他快樂嘛!
問:可是我看到書後面別人的解釋,就弄不太清楚了。有些人解釋說惠施用的是比較邏輯推論的方式,站在這樣的角度來看,所以肯定莊子無法知道魚的快樂。他們把莊子解釋成什麼形上學啦,又是什麼的,我越看越不懂。我想我雖然沒有看到那條魚,不過我曾看到路邊有兩只小貓在那裡玩耍,我看到它們,就直接感覺它們很快樂,還需用到什麼形上學嗎?
答:形上學還是屬於有學,無學是不要學的。事實上我們人原本都是無學的。但現在我們要用電腦就必須去學,不學就不會用電腦。而人腦比電腦還厲害復雜,我們並沒有學過怎麼操作,但就會用啊!
答:哦!它沒有上過學,也沒有做過學生(一片笑聲)!但當軟體輸入時,是不是等同上學?
問:有些基督徒會說:電腦雖然厲害,但卻是人腦造出來的。而人腦又是由誰造出來的呢?是上帝。不知您對此事的看法如何?
答:我沒有這種看法。如果他們一定要說人腦是由誰造的話,我就要根據佛法來問:那上帝是誰造的?
問:我也碰過這樣的問題,他們說:「上帝本來就存在,本來就有的!」
問:有些人有神通,社會上有一些刑案查不出來的時候,為什麼不請有神通的人看一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答:是有這樣的事。我們的刑事局曾經請有神通的人幫忙,很多案子查不出來,後來都查出來了,這樣子破的案很多。
問:這樣子是不是造了孽?
答:不算造孽。
問:算正當的事?
答:是,因為這些都是刑事案子。
問: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說任何人都有神通,一般人有五通,出世的聖人則有六通,因受後天的影響,一般人都把這些本能喪失了。如果我們能經由修行的道路,把束縛一層層脫掉,是不是就如您說的當我們的本性慢慢顯現以後,這些能力自己就會出來?
答:是的,開悟了。
問:像小孩子往往能看到成人所不能看到的東西,他們是否真能看到?
答:是這樣,沒錯。但我對「神通」的定義是很簡單的,一定要是人家不會,而你會;人家如果會了,就不是神通。如果你跑到一群瞎子里,你就是有神通了。
因相對於瞎子來講,你就是有神通,你能看見東西,這不是很神奇嗎?所以我給它的定義一定要是你會,而別人不會,才叫神通。我們若把時間倒回兩百年前,你看看現在天上的飛機可真是不得了!牆壁上這麼一按,燈就會亮,也真神奇!遙控器一壓,電視就演起來,這也很了不得——這些也是神通啊!
問:我有一個朋友,他也在修佛法,但是他很喜歡講法術。他告訴我,他見過一些高僧具有法術。他舉例說某某大師只要手這麼擺著,那人家怎麼走,都走不到那位大師的跟前;甚至於拿一盆水往大師潑,就是潑不到那大師的身上,他說這就是法術。
問:他甚至於談一些奇怪的事,比如說驅魔、招財之類的。我不太了解佛家是不是有很多得道的高僧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而他們卻不太願意公諸於世。這世上是不是真有法術?
答:哦,是有這種事,但是會這些東西的修行人,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莫名其妙地會了。他會這些東西的時候,對他來講,一點都不稀奇。不會的人就把它當作很稀奇,會的人則覺得:奇怪!這是當然的事情,你們為什麼不會?
我認識一個人,他有天眼,從小就會看,長大了以後,這方面的能力當然就越來越強。當他小的時候,總以為人家和他一樣,都是這樣子;到後來才曉得別人都不會,他一直搞不清楚為什麼人家不會?
問:有一次聽到一個節目,主持人請了一個道家和一個佛家的修行人蔘加。那位道教徒一直引以自豪的就是佛家要成佛,必須要在坐化之後,也就是要肉身毀滅之後,才能成就真我;但是道家的肉身可以成仙,不像佛家要等坐化之後才可以成佛,那是怎麼一回事?
答:成仙仍只是在天道的境界,但是道家修得好的有到羅漢的程度。
答:那就是羅漢,是廣義的羅漢,和佛教講的羅漢,水準是相通的。
問:基督教說:「信耶穌,得永生」。在我們佛教來講,壽命好像並不是無限的,「永生」這樣的定義是不是有問題,還是有另外的意義?
答:基督教的天是有的,是三界中欲界的天。所謂「三界」,是指無色界、色界和欲界。其中無色界層次最高,欲界最低。
無色界天有四層,色界天有十八層,欲界天有六層。基督教的天在欲界最高一層,但還沒有出欲界,所以有很多和欲有關的事情,他們都滿提倡的,也就是沒有脫開欲界。像道家就已超過了欲界,而在色界。三界天人的壽命是一層比一層要長,越高的越長,但無論再怎麼長,都還不是永生,壽命仍有結束的一天。
惟有超出三界,證入涅槃,方能不生不滅——我們佛教的分法好像這樣比較高,有欲的話就比較低;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有欲就比較有味道,他們要大家多聯絡一下感情,一般人會覺得比較有意思,才比較願意去。他們也不是亂講的,他們的天堂確實有那個水準。我對耶穌本身還是滿欣賞的。
問:那摩西呢?
答:我不太了解。
答:是,他瞋心很重。
旁答:降大水、大火啦!
答:對。有一個說法認為耶穌曾經到印度學過佛教,然後回去再把原有的宗教改過,他有很多東西和佛教很像,這個說法我想有很大的可能。
問:我也聽我的朋友說過,耶穌能徒手治病,這跟我們的氣功很類似嘛!
答:他大概功夫已練得滿到家了,那還是很了不起的,這種情況通常都是菩薩的性質,耶穌有菩薩的性質。如果要算的話,我想他是在七地菩薩以下。
像極樂世界四土中「凡聖同居土」,是凡夫去的地方。從初地直到七地菩薩則可到「方便有餘土」。「到天堂」其實與「往生」是相同的性質,並沒有什麼差異,所以一定是在七地以下,而八地以上的菩薩不談往生,現前就是,不需要往生。
問:這些我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