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堯居士:大慧宗杲禪法心要 一、決定信心

大慧宗杲禪法心要

明堯

大慧宗杲禪師宋代臨濟宗楊岐派高僧,圓悟克勤禪師之法嗣,字曇晦,號妙喜,安徽宣州人,俗姓奚。十七歲剃髮、受具。初依曹洞宗諸老,後謁湛堂文准禪師。文准禪師示寂後,參天寧圓悟克勤,發明大事。後奉克勤禪師之命,分座說法,一時名重叢林。後隱居雲居,既而結庵於福州長樂洋嶼,開法接眾。紹興七年奉詔住持山寺,法席大盛。後遭謗被革除僧籍,流放衡州(湖南衡陽)。其間,乃輯先德機語,成《正法眼藏》一書。紹興二十年,更被貶至梅州,五年後獲赦,恢復僧籍,駐錫於育王山。紹興二十八年奉敕再度住持山寺。隆興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五,僧臘五十八,謚號「普覺」。後人集其著述講說,匯編為《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等。

宗杲禪師繼其師圓悟克勤禪師之後,將「參話頭這一特殊的修證方法,進一步完善化和普及化,將臨濟宗的法運又推向一個高潮。他的書信集(《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九至卷三十,共八十四篇)集中地體現了他的禪法心要,篇篇見肝見膽,開人睡眼,醒人迷夢,是後代禪人修學不可多得的絕佳指南。

宗杲禪師提倡看話禪的歷史背景

「契理契機」、「應病與葯」,是佛法的基本特徵。一種修行理念方法的提出,必須與當時的社會現實信眾根器相適應。宗杲禪師的「看話禪」正是為了適應當時眾生的根性、糾正禪門中的種種弊病而設立的方便法門

禪宗本來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但是到了宋代,因為眾生根性方面的差異,宗師們為了方便學人登堂入室,開始以「代別」、「頌古」、「拈古」、「評唱」等形式,對古來大德悟道、接眾的一些著名公案,進行解說,點出其中的關節,從而誘導學人更好地悟入宗門的旨。這種接人和修習方法,後來便演變成了盛極一時的文字禪,成為宋代叢林中的一大特色。汾陽善昭、雪竇重顯、圓悟克勤等,就是當時宏揚文字禪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文字禪的創立原本是用來指月的,但在流布的過程中,其弊端也日漸顯露出來。越來越多的人偏離了禪宗「明心見性這一根本方向,開始沉溺於對公案意識知解,玩弄文字技巧,爭強好勝,徒呈口舌之快,不肯從心性真實地做功夫。這樣一來,文字禪最後變成了口頭禪」、「葛藤禪」,成了大眾禪悟道的一個非常大的障礙

另一方面,與宗杲禪師同時住世弘法的還有另一位高僧,就是曹洞宗的宏智正覺禪師正覺禪師,俗姓李,山西隰州人。自幼明敏,七歲日誦數千言。十一歲於郡內凈明寺本宗座下剃度。十四歲依晉州慈雲寺智瓊受具足戒。初參汝州(河南省)枯木法成,深受器重。後參丹霞子淳,言下大悟。建炎三年(1129)為明州天童寺住持正覺禪師住持天童寺前後達三十年,學眾雲集,世稱「天童中興之祖」。紹興二十七年(1157)示寂,世壽六十七。有《宏智覺和尚語要》(一卷)、《宏智覺禪師語錄》(四卷)、《宏智廣錄》(九卷)等書傳世。

宏智正覺禪師對當時盛傳文字禪所帶來的流弊非常不滿。為了幫助學人語言知解的「葛藤」中解放出來,將功夫落到實處,正覺禪師特地提倡「默照禪」,主張「忘情默照」、「照默同時」、「休去歇去」。默就是要離開心意識,遠離事緣。照就是般若觀照。正覺禪師的默照禪,注重禪定,注重真修實證,反對從分別思維中尋找出路,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達磨禪法的一種回歸,對扭轉當時叢林中崇尚文字知解、腳不點地的浮躁習氣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默照禪在流布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一些見地不到位的人,錯認一念不生的頑空之境,執為究竟,並住在上面,不肯放舍,最後成了「魂不散的死人」,喪失了宗門活潑潑的大機大用這就是所謂的「枯木禪」、「髑髏禪」、「黑山鬼窟禪」。

葛藤禪和枯木禪,被宗杲禪師稱作「語默二病」。這兩種禪病在當時的禪門裡非常盛行。宗杲禪師的看話禪,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提出來的。

今時學道人,不問僧俗,皆有二種大病:一種多學言句,於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種不能見月亡(忘)指,於言句悟入,而聞說佛法禪道不在言句上,便盡撥棄(棄置一邊),一向閉眉合眼,做死模樣,謂之靜坐觀心默照,更以此邪見,誘引無識庸流曰:「靜得一日,便是一日工夫」。苦哉!殊不知盡是鬼家活計。去得此二種大病,始有參學分。……語默二病不能除,決定障道,不可不知。知得了,始有進修趣向(達到目標)分。第一莫把知得底為事業,更不求妙悟,謂我知他不知,我會他不會,墮我見網中,為我相所使,於未足中生滿足想。此病尤重於語默二病,良醫拱手。此病不除,謂之增上慢邪見人。(《示真如道人》)

宗杲禪師認為,相對於文字禪和默照禪而言,話頭禪有自己明顯的優勢:既可堵「葛藤禪」之漏,又可解「枯木禪」之毒,而且能給學人一個「不可把捉的把柄」,讓學人有個下手處。通過參話頭,一方面可以將學人心意識逼進死衚衕,將他的意識知解心、投機取巧心、分別執著心,統統掃蕩乾淨,令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伎倆全無;另一方面,又可以藉助話頭力量,使學人保持靈動的智慧覺照,避免落入舍動趣靜、不得活用的枯寂狀態

宗杲禪師稱贊「參話頭」是「盲人手中底杖子」、「破生死疑心底刀子」、「摧許多惡知惡覺底器仗」。因此,他極力地向他的弟子們推薦這一禪法。

下面,我想從決定信心、決定志願、用功原則、參禪方法、禪病種種等方面,來介紹一下宗杲禪法的主要內容

一、決定信心

華嚴經》中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信是深入佛法、修證佛法的前提。無論修什麼法門,信都是第一位的。有人認為,信在凈土法門中是第一位的,但是,在禪宗里,信卻不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一位的當是明心見性。這種觀點錯誤的,因為見性成佛恰恰是建基於對「即心即佛」這一觀點有決定信心

禪宗修行的一個最大特色,就是強調「直下承擔」。承擔什麼呢?就是承擔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佛,無二無別。這個承擔不是簡單知見上的認同,而是念念之間對信心的落實。當信心落實在念頭上的時候,它同時就是觀,就是證。

宗杲禪師認為,參禪的首要條件就是要發起決定的信心。為了幫助學人樹立堅固信心,宗杲禪師幾乎在給每一位弟子的信中,都談到了信心的問題。宗杲禪師所說的「信心」,大致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相信自己現前一念無住無二之心性即是佛,更不必向外尋覓。

(2)相信自性遍一切時一切處,須臾不曾離,在煩惱功夫不上路時也不必對此產生懷疑。

(3)相信諸佛祖師開示的方便法門真實語,依之修行,決定可出生死塵勞。

(4)相信自己只要念念信得及、念念向腳跟下覷捕,亦必能成佛

自性本具,自性即佛,自性不二,自性遍一切時處,這是禪宗最基本的觀點。宗杲禪師在他的書信集中,始終不渝地在宣傳這些觀點。宗杲禪師很少使用「自性佛」這個詞,更多的時候稱之為「自性菩提」、「真空妙智」、「這個道理」、「此事」、「本命元辰」、「本來面目」、「父母生前」、「空劫以前」、「威音那畔」,等等,名稱雖然不同,但含義卻是一樣的。如,宗杲禪師講——

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凈,不變不動,無減無增,各各當人日用應緣處,頭頭上明,物物上顯,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蕩蕩無礙,了了空虛,如水上放葫蘆,拘牽他不得,惹絆他不得。(《示徐提刑(敦濟)》)

這個道理只為太近,遠不出自家眼睛裡,開眼便刺著,合眼處亦不缺少,開口便道著,合口處亦自現成。擬欲起心動念承當,渠早已蹉過十萬八千了也,直是無爾用心處。(《答劉通判(彥沖)》)

所謂的「立決定信」,就是要堅定地相信這些道理

(1)相信自性十法界而能遍現十法界,非凡聖而能凡能聖,非垢凈而能垢能凈,非善惡而能善能惡,不生不滅不離生滅,非見聞覺知卻不離見聞覺知;

(2)相信這個能生一切而不即一切、圓明自在、遍一切時、遍一切處、無相無住的,正是我們當人的自性佛;

(3)相信累劫以來,因為我們對這個自性佛迷而不覺,故長劫流轉於生死中,現在,我們想要獲得解脫,也必須從覺悟這個自性佛開始。

上述道理說起來很容易,但是,要真正信到位卻很不容易。所謂的「信到位」,就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即便是在顛沛流離、生死交加之際,仍然能堅定地相信自性菩提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處、見聞覺知處、煩惱疑怒處、絕望郁悶處放光動地,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不懷疑,不動搖,如「渾鋼打就,生鐵鑄成」的一般。

順境中,在我們的身心感覺到輕安的時候,要我們相信「自性就在眼前」並不難。但是,在逆境中,在塵勞煩惱中,在身心躁悶的時候,要我們相信這一點卻非常困難。因為受無始以來無明習氣的影響,修行人在證得平等性智之前,很容易落在動靜、染凈、善惡、凡聖、迷悟、得力不得力、知不知、生滅等二邊處,往往錯誤地認為——自性菩提清凈處不在染污處,在輕安處不在粗重處;在順境中和寺院里,道好象離自己近些;在逆境中和塵世間,道好象離自己遠些,等等。由於事先就有了這些不到位的先入之見在心中頓放,所以,臨到實際用功夫的時候,就不生起強烈的好惡取捨之心,將修行生活打成兩截。

實際上,在打坐過程中,正感到昏沉掉舉的時候,正感到四大不調的時候,正在喜怒哀樂的時候,正在塵勞煩惱中打滾的時候,正在為生計而奔波繁忙的時候,正為自己的慾望不得滿足而身心煩躁的時候,正為前途暗淡而郁悶絕望的時候,正為自己的根性太鈍、一時入不了禪而苦惱的時候,自性菩提並不曾離開當人一絲毫許。設若離開了我們,我們的根身當即散壞,如同無情之物,又如何能感受到上述這些所謂不好身心狀態呢?只是我們信不及、不肯回頭而已。

修禪的人最可貴的一點,就是要能夠坦然面對一切負面東西,並把透過這些負面東西一一看成是發機悟道的關棙子。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處,或順或逆,或喜或憂,或得意或不得意,均是與自性打照面、參禪用功的好時節。當我們煩惱的時候,若能一念回光,反問一下,煩惱從什麼地方生起?它現在何處?那個能知煩惱的畢竟是個什麼?如此覷捕來覷捕去,必能見道。

由於在煩惱逆境當中,很少有人能相信——現前這一念能知逆順、能知煩惱自在圓明的,決定是不生不滅不動不搖、不垢不凈的,它就是我們本具的自性佛,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免向外馳求,求真覓實,舍動取靜,舍染求凈,卻不肯一念迴光返照。此所謂「騎驢覓驢」、「井底叫渴」、「含元殿里問長安」是也。參禪的人多而得力的人少,根本的原因在這里。

宗杲禪師有一位在家弟子,名呂居仁,悟道之前,因為對這一點信不及,疑心很重,一直陷在向外馳求和意識領解的窟宅里,所以修行一直不得力。為了幫助呂居士得個入頭處,宗杲禪師開示他道:

此事決定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文字相,能知離諸相者,亦只是呂居仁;疑他死後斷滅不斷滅,亦只是呂居仁;求直截指示者,亦只是呂居仁;日用二六時中,或嗔或喜,或思量或分別,或昏沉或掉舉,皆只是呂居仁。只這呂居仁,能作種種奇特變化,能與諸佛諸祖同游寂滅大解脫光明海中,成就世間世間事;只是呂居仁信不及耳!若信得及,請依此腳注,入是三昧,忽然從三昧起,失卻娘生鼻孔,便是徹頭也。(《答呂舍人(居仁)》)

修禪的人如果能夠在現前這一念上信得及,肯回頭轉身,歇卻馳求心、分別心,當下便是歸家穩坐之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