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曾文教授:中國禪宗的興起及其主要特色

中國禪宗的興起及其主要特色

楊曾文

  北魏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修行和傳法,傳二祖慧可後,經過僧璨,到唐代道信、弘忍創立東山法門,標誌著中國禪宗正式成立,到六祖慧能創立南宗以後,禪宗在全國迅速興起,到唐宋代以後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

  禪門五宗當中少林寺的地位何在?它也是曹洞宗的祖庭。元代著名曹洞宗禪師雪庭福裕在這住持傳法,天下三分之一的禪師都是他的弟子。後來的曹洞宗——北傳曹洞宗,一直傳到現在的江西、福建一帶。現在禪門五宗當中只有兩宗存在實實在在的傳承,那就臨濟宗和曹洞宗。

  禪宗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印度直接傳過來的,它是佛教傳入中國,經過相當時期的民族化以後,而且在一宗派成立以後產生的。所以它不僅繼承了印度佛教的基本思想,也吸收了在它以往成立的中國佛教宗派思想禪宗思想角上、佛法上並不是排斥別的佛教派別,它雖對某些佛教宗派思想做法批評,但同時也敞開大門,吸收一切對於禪宗,特別是民眾容易接受的有益部分。禪宗很重要的特點是適應不同時代社會民眾來傳播。

  下面我們要講一下佛教民族化的簡單過程。這過程當中造成了幾個結果,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佛教宗派,特別是禪宗。現在中國佛教提倡「人間佛法」,就是提倡與咱們現在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人佛教人間佛教中國最早提出者是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年輕的時候就感到中國佛教已經走到末路了,就是清末的那個狀態,他稱之為「死人的佛教」、「鬼的佛教」。為什麼呢?就是說佛教脫離了現實社會,只重視經懺、追薦法會,熱衷於誦經禮懺和超度亡靈法會,忘記了活生生現實,脫離了廣大的民眾,忘記了正在發展中的社會。為此,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也講過「人間佛教」。後來他的弟子印順法師覺得還是「人間佛教」更貼近,容易接受,突出佛教貼近民眾這么一個特色,便以「人間佛教」來倡導。實際上太虛已經提過「人間佛教」,寫過「人間佛教」建設方面的文章

  太虛中國佛教是很了解的,他如是對禪宗進行定位:「中國至晚唐五代以來,佛教可謂完全是禪宗佛教。」禪宗成為中國佛教主體了,「禪風之所播,不惟遍及佛教之各宗,且儒家明理學、道家之性命雙修,亦無不受禪宗之醞釀而成者」。到明代以後,天台宗有嗎?有。凈土也有華嚴也有,然而這些宗派也都受禪宗的影響。儒家明理學被看作是中國哲學發展的高峰。宋明理學,或稱道學,包括陸象山、王陽明的心學在內都是理學。「道家之性命雙修」,這個道家道教,叫「性命雙修」,也受禪宗的影響。「故禪宗者,中國唐、宋以來道德文化之根源也」。大家注意這個結論,「唐宋以來道德文化之根源也」。這個判斷非常簡單,希望你們掌握住,將來別人問禪宗在歷史上有什麼貢獻呢?可以參考這個提法。太虛說,「中國佛法之骨髓在於禪;中國佛教特質在禪」。

  再回過頭來,禪宗怎麼形成呢?就必須結合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的歷史來加以說明。佛教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在歷史的記載當中,曾經發生過一些混亂,就是因為佛教道教之間的鬥爭有一時間很激烈,所以西晉道士王浮就偽造了《老子化胡經》,說老子出關以後到了印度在那裡傳法教化胡人釋迦牟尼佛是他弟子之一。佛教當時為了反駁這個理論,除從正面加以說明,也造出文書進行辯駁,甚至把佛教產生的時間往前推。所以記載佛教成立乃至傳入中國的資料比較雜亂。近現代以後,中外學者結合東西方交通的歷史,把一些資料加以梳理,佛教產生的歷史就搞清楚了。古印度釋迦牟尼佛大約生活孔子所在的時期,即公元前五六世紀。這個時間定了,公元年五六世紀相當於中國什麼時代呢?相當於中國春秋時代。那麼佛教什麼時候傳到中國呢?這個也好搞清楚了。很清楚,中國的歷史有記載,據《三國志》記載,前漢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廬受大月氏使伊存口受《浮屠經》」。元壽元年是公元少年呢?公元前2年。大月氏原居中國敦煌、祁連山一帶,公元前2世紀因被匈奴戰敗,被迫西遷,征服大夏,占領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約在公元1世紀建立貴霜王國,並將所佔地域擴展到整個印度西北地區。後來,大月氏往往是指印度,他們遷居那裡之後很快接受了佛教。大月氏使者在西漢末年到了內地,向博士弟子景廬口傳佛經博士是五經博士,學儒家經典的,專門研究五經。博士本身地位不低,因為漢武帝的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博士,相當知縣地位。大月氏口授《浮圖經》,就是講佛教經典,估計所傳授的就是早期《佛經》當中關於釋迦牟尼佛本生傳記和傳法的這一部分。這標誌著佛法傳入中國的開始。

  到東漢明帝的時候,再次派使者求法,請大月氏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來中國,用白馬馱經而歸,翻譯的第一部經就是《四十二章經》。所建藏經地方,因白馬馱經而歸稱為白馬寺。然而,不能認為此時佛教才傳入中國。漢明帝有一弟弟,即楚王劉英,在這以前已經祭祀釋迦牟尼佛了,身邊出家沙門也有男女居士一塊在祭佛,把佛跟黃老的像一塊祭祀。早期人們不區別佛教中國本土方術或者是周圍傳來宗教的區別,按照中國傳統祭祀方法祭祀佛和黃老。這是佛教早期傳播的特點。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概括地說公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就可以了。我這說法是意味著公元前2年有文字記載佛教已經傳入,至於沒有文字記載可能更早,但是講話要有根據啊。所以說是公元前後印度佛教通過絲綢之路、河西走廊,到了當時的國都,西漢的時候是長安,東漢的時候是洛陽,就傳到了內地,這是第一個結論。傳入以後人們對佛教有一個認識的過程,最早的是社會的上層人士——最高上層自然皇帝。東漢桓帝就信奉佛教,在宮中祭祀佛陀跟黃老,也是一塊兒祭祀。他們想像佛教跟當地的宗教信仰並不矛盾。在跪拜祭祀佛陀的時候奏什麼樂呢?用祭天之樂中國祭天最高隆重的儀式,用這個禮樂,說明佛在他心中的地位極高。這都屬於初傳階段,兩漢魏晉的初傳。

  到東晉十六國時期佛教開始普及了,從上層貴族、一些知識分子,到平民,一般的老百姓就開始信仰。當時的社會環境,北方有五胡十六國,五個少數民族從邊疆地區進入中原,在中原國王、當皇帝。西晉滅了,南下成立東晉政權,所以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一直到隋統一中國東晉以後,南朝宋齊梁陳,北邊有北魏,形成南北朝。東晉十六國時期佛教就開始在民間傳播了,到南北朝,南方、北方雖然有戰爭,但是相對穩定。最亂的時候就是十六國時期,北方朝廷走馬燈似的換,戰爭很多。佛教戰爭混亂局面當中有安撫人心功能很多人感到生前沒有希望,佛教能夠給人們以安慰,展現來世安樂景象,另外向統治階層傳播就是愛護生靈,不要亂殺生。比如後趙的石勒、石虎兄弟,把大和尚佛圖澄,不僅當作是大和尚,而且奉為軍政的顧問。打仗了問誰啊?問佛圖澄。佛圖澄告訴他們要愛護生靈,不能殺生,勸他們棄舍屠殺政策,提倡恢復農業,使民眾安居樂業。按照中國儒家理論,少數民族不能在中原皇帝,但是佛教講因果報應。佛圖澄曾對石虎說,你前生供養了很多和尚,你前生做了善事今生皇帝那是理所應當的。佛教用善惡報思想來對抗儒家的種族歧視,少數民族不能當皇帝觀點。在佛圖澄的時候,取消了禁止漢族出家的規定,所以那以後出家人裡頭漢族也多了,各民族都可以出家佛教在十六國時期得到空前發展。另外,佛教在民族大融合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社會混亂當中起了一個安撫人心作用,宣傳念佛死後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信仰

  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當中,往往與民族大融合密切相關。中國每一個朝代民族大融合以後,就有民族文化的大發展。這個我不想細講,因為我將來機會請一些研究中國文的人來講這個問題。南北朝時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經過南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溝通,出現隋唐盛世文化的大發展。後世又出現了幾次類似情況,推動了中國文化的南移,開發了南方偏遠地區。兩宋時期北方有西夏、遼、金、蒙元。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接受漢文化,促進文化的發展。到清的時候也有這個現象,清進關以後進一步接受漢化,接受了包括佛教在內的文化

  東晉十六國時期佛教的普及時期,南北朝是佛教的研究時期,因為有了普及,中國高僧學者,包括世俗學者,對佛教做了深入了解。怎麼了解佛法?對佛教經、律、論三藏深入研究,通過研究加以注釋,在注釋中把自己的見解寫出來,形成了很多學派老師弟子弟子再傳弟子。這些學派,有的圍繞一部佛經幾部經、一部論或幾部論。因為人一輩子精力有限,所以要把最重要力量用在一部經典或者幾部經典上。涅槃學派圍繞《大涅槃經》,特別是佛經的問題,不僅要講清楚,而且要將每一句,每一個字注釋。還有人研究三論,對《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進行研究,中心在今南京棲霞山。還有從少林寺菩提達摩開始對《楞伽經》的研究。菩提達摩認為,在漢地只有四卷《楞伽經》最適合傳播。達摩提倡讀的《楞伽經》的重要思想什麼呢?人人生就有清靜的「如來自性清凈心」,就是佛性人人都佛性,跟佛在本質上沒有區別;本性就是如來藏,生來就是清靜的。只是由於人有情慾、有煩惱、有污染,才把佛性污染,如果你把污染去掉,清凈佛性顯現,那就跟佛一樣。這是楞伽經》的基本思想達摩提倡坐禪、觀心,認識自己,講「理入「。理就是佛性如果你的認識和理相契合,達成一致,就是「舍偽歸真」。這個學派就是楞伽宗。

  這些宗派的興起說明什麼問題呢?中國的教內外學者中國傳統思想重新認識佛法,而且加以注釋,提出自己的見解,把佛教的民族化進程推進一大步,為隋唐時期在形成中國帶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創立了思想前提。當然還有別的,還有經濟方面的,最早的佛教寺院經濟依靠什麼呢?形成了不同於印度的,以土地經營為基礎寺院經濟中國南北氣侯變化很大,領域很廣,如果靠釋迦牟尼佛在世創立下來的靠施捨的方法,即乞食,帶著缽盂挨家挨戶的乞,要飯吃過午不食。按照這種方法,不能認為他富了我就每天去要飯吃,他窮了我就避開,不行!挨戶挨家走!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乞食。中國能那麼做嗎?中國的氣候環境印度差別很大,靠乞食是不可能的,只有靠土地經營。地哪來的呢?世俗信眾施捨的,包括國王貴族施捨的,包括自己開荒的。白天很多有勞動力,就是中青年的出僧眾下地幹活,晚上修行坐禪。大約在農歷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那個時候農活不是很集中,可以有一部分人完全固定下來安居。這個安居的過程不得了,同時也就是佛教進修的一個好機會,安居過程當中可以提高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和修養,經過打坐,各方面提高很大。所以在有寺院經濟這個情況下就可以支撐寺院照常運轉,而且不斷發展。這樣的話,寺院經濟為隋唐時期宗派的創立在物質上提供了前提。

  隋唐時期佛教宗派,有的實際就是在南北朝的基礎上建立的,比如天台宗、三論宗都是如此。禪宗也是這樣形成的,追根溯源就追到少林寺達摩了。了解隋唐時期形成佛教宗派,應當了解有這么幾個前提。我們什麼時候都要著眼於歷史。我是學歷史出身的,深深感受到把一個問題搞清楚,沒有對歷史情況的梳理,不理解歷史的空間、歷史的環境,對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思想什麼也搞不清楚,說出來自己不滿意,別人聽了也是糊里糊塗,所以請大家要有歷史的意識。今天如果沒有歷史的意識時代意識佛教要往哪兒發展啊!在大的寺院當一個住持不容易,日理萬機,而腦袋裡首先要辨認的是時代定位的問題。我們處在什麼時代?有的人確實不注意這個,所以總是感到困惑。有了時代意識,但又不是趕時髦,應看到歷史的主流,或說是主旋律。古代也是這個問題啊。這個不能太發揮了,這實際是個審時度勢的問題。

  隋唐時期有一些人能夠有這個時代意識。南北統一了,佛教不能停在原來的階段,把南北的佛法的特色匯總起來,建立自己的學說宗派。他們當初沒有想到成立宗派,幾代以後才說這是某某宗派,當時只有學說。比如說天台大師智顗創立了天台宗,他本身沒有說我要創立天台宗了,沒有這個想法他在說法當中貫穿了很多的想法,就是把南北的佛法加以匯總,其他的法師也是這樣。南北朝時期佛教研究推進了佛教中國化,結果促成隋唐時期帶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創立。到現在為止,我個人認為隋唐時期奠定的民族佛教格局還沒有完全打破。佛學院講課,還是要講八宗,現在講佛學思想還是講什麼宗什麼宗。中國佛教宗派擴展到外國韓國日本、越南也是這樣的,他們當然也有他們的佛教民族化的過程,但是佛教宗派主要是來自中國佛教的移植和發展。

  在隋唐所形成的宗派當中,實際上過去有一個分法,受日本的影響,後來日本也不怎麼提了,就是把研究《俱舍論》的叫俱舍宗,研究《成實論》的叫成實宗,加在一塊有十大宗派。實際研究《俱舍論》的也是法相宗的學人,研究《成實論》的學者一般就是三論宗的學人,所以就是八大宗派。在八大宗派當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有三個:一個天台宗,一個華嚴宗,一個是禪宗禪宗的產生比較晚,但不是最後,禪宗跟密教成立的時間差不多,但正式形成要再向前追溯,比密宗要早,相當於高宗武則天時期我們現在一般就是說佛教禪宗的發展有幾個階段第一個是醞釀期,就是菩提達摩中國面壁、傳法,然後傳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這是一個醞釀期,大體延續到隋朝。到了唐代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當時在雙峰山傳法,五祖到了東山,現在有五祖寺。那個時候他們開創的禪法叫「東山法門」,標誌著禪宗正式形成。那個時候很明確的就認為初祖是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然後第三個階段南北禪的並立期,五祖門下神秀跟他弟子普寂等人傳法於北方,受到了朝廷的直接支持,在以東西兩京(唐代西京長安、東京洛陽)為中心的廣大北方地區傳播北宗。北宗的歷史不能被忽略,你不能否認它,它確實是在北方傳播了,不管從文字記載或者是考古資料,特別是碑文都是有記載的。但是特別是近代以後,上個世紀敦煌禪籍的發現也證實了這個說法,北宗曾經很盛行。六祖慧能從黃梅弘忍門下受法南歸,在曹溪傳法,長期間影響很小。到了他去世以後,他的弟子神會北上,經過跟北宗辯論,南宗影響擴大。因為神會在「安史之亂」當中通過授戒、賣度牒籌集軍餉有功,得到了皇帝的嘉獎,南宗地位得到朝廷的承認。「安史之亂」以後,依靠朝廷的北宗迅速衰落下來。後來藩鎮割據,中央朝廷勢力越來越小,北宗失去朝廷支持而逐漸衰微。南宗因為得到皇帝的認可,禪宗進入第三階段——南宗都盛期,北宗衰落,直至湮滅不聞。最後在唐末五代,進入「禪門五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並行發展。宋代以後,只有法眼宗、雲門宗、臨濟宗、曹洞宗,後來發展到只剩下臨濟宗、曹洞宗二大宗派

  禪宗為什麼能夠傳播到現在呢?那是因為它有特色,簡單來說,它最適應社會,適應現實,貼近普通民眾簡單易行,孕育著強大的生命力。這個下面解釋的時候要講的。

  剛才對佛教民族化基本是講完了,下面是結論了。結論就不細講了,作出結論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準確的表達。

  一、佛教民族化的歷程

  進入南北朝(420年~589年)時期以後,隨著佛教的深入普及,在南北方陸續興起研究佛教經論的風尚。在佛教經論中,主張人人可以成佛的《法華經》、宣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大涅槃經》、論證諸法性空和中道的《般若經》及《中論》等、論述「三界唯心」的《十地經論》、講心性轉變的《楞伽經》等大乘經典,以及講述早期佛教解脫理論和系統的名相分析的阿毗曇(小乘論書)等,都被普遍研究、注釋和講解,形成以講一部或多部佛教經論為主的眾多學派。這種對佛教經論的深入研究和著述,促進了佛教傳統儒、道思想和民間信仰、習俗的吸收,將佛教中國化進程向前推進一大步

  下面我要幾個結論了,這幾個結論也是多年研究的結果,經過深思我認為下面三個結論最重要。這個也是方法論,我們研究歷史的目的是從中得到一些結論性的東西,這個結論的東西就是通過觀察過去的、現代的一些現象,提供一個方法論,一個指導。

  第一個結論:通過對佛教各種經典教義的研究比較,確定以大乘佛教作為中國佛教主體

  現在不是光中國佛教佛教不完是一個宗派的,一個體系的,至少有南傳佛教,有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在我們可以看到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這些國家流行。這些國家佛教曾經有過大、小乘並傳的階段,但是後來還是回歸於「小乘佛教」,他們稱為南傳上座佛教。因為釋迦牟尼佛,涅槃一百年左右到二百年之間,佛教生了分裂,形成了上座部、大眾部兩大系統,後來兩大系統不斷的分裂,進入了十八部派或者是二十部派。因為南北傳佛教資料記載不一樣,部派數目記載不同。

  現在的南傳佛教稱「南傳上座佛教」,按中國的史書來說,稱是「小乘佛教」。因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開始的時候是帶有貶義和褒義,就是說你是羊腸小道,我是陽關大道你是小船小車,我的是大船大車,你們是一部分得到解脫,我們是全部得到解脫,本身帶有貶義、褒義。現在我們有時雖然也稱大小乘,但已去掉褒貶義,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講的。那麼在國際場合,特別是少林寺現在的名聲很大,你跟南傳佛教僧眾交往,要注意尊重對方,要避免講你們是小乘佛教,我們是大乘佛教

  中國佛教跟南傳佛教不一樣。因為佛教傳到中國的時候,同時把大小乘佛教經典傳到中國來了。開始的中國人並不區分哪是小乘佛教,哪是大乘佛教。為什麼呢佛教上第一句話都是一樣的:「如是我聞」,我當年聽佛是這么說的,然後是「佛一時」在什麼地方、跟什麼人說法的。既然是佛說的,怎麼能有小乘之分呢?佛經是按照阿難口氣,我聽佛這么說的。可實際呢?佛教是不斷發展的,大小乘佛教思想不完全一致。中國經過初傳、普及,到研究階段,在鳩摩羅什翻譯出大量的大乘經典,特別是在翻譯《三論》、《維摩詰經》以後,大、小乘自覺意識中國僧眾當中得到加強。有意識地認為自己應當接受大乘,因為《維摩詰經》當中有批評小乘的話;《三論》當中也有批評思想。所以從那以後中國就逐漸選擇了大乘佛教。南北朝時期,這種選擇的結果通過判教理論得到體現。什麼叫判教?就是把佛法加以分析、分類,然後加以排比,哪一個高,哪一個低,什麼關系這叫判教學說。比如說天台宗的「五時八教」就是判教學說。這些判教學說,如果根據天台宗智顗《法華玄義》的介紹,南北朝時全國形成十家著名的判教學說,叫「南三北七」——南方三家北方七家。它們的判教內容雖有不完全一樣之處,但是有共同之點,都把以《阿含經》所代表小乘佛教放在了低的地位,把《般若經》、《法華經》、《大涅槃經》、《華嚴經》都放在很高的地位,最高的地位,有的把《法華經》放在一地位,有的把《涅槃經》或《華嚴經》放在第一位。這說明什麼呢中國佛教徒認為大乘佛教最能代表釋迦牟尼佛的說法,所以將它作為中國佛教主體。這個選擇一直沿用到現在沒有改變。後來中國有人想提倡小乘,但沒有成功。中國的八大宗派都是大乘經典主體,為主要的依據,天台、三論、華嚴都是大乘宗派,甚至道宣的四分律宗也是如此。《四分律》本來是小乘律,但是道宣在解釋當中把它納入了大乘佛法體系。他將戒分為四科:戒法、戒體、戒相、戒行。「戒體」就是納戒法於心,雖然受戒人看不到,但是經常受到它的制約,實指受戒以後形成的對戒律的一種意志信念,制約你一生嚴守戒律佛教界以往對戒體有所謂色法,非色非心的說法,道宣用法相宗的阿賴耶識中的清凈種子來解釋戒體,這樣的話,便把《四分律》戒的解釋納入了大乘佛法體系。所以我說八大宗派是以大乘主體的。

  第二個結論:經過南北朝時期的研究,將般若中道思想作為中國佛教的重要理論基礎

  沒有這個理論基礎禪宗成立不了,其他宗派也成立不了。寺院為什麼每天念《般若心經》呢?《心經》裡面的學問大了。「心」就是精要、綱要,是般若經典中的根本精神所在。古來的《般若經》有小品大品之別,最早的有小品經,如東漢翻譯的《道行般若經》、三國吳翻譯的《大明度無極經》、後秦有《小品般若經》,皆是小品般若的不同翻譯。大品的翻譯,晉朝的時候有《光贊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後秦有《摩訶般若經》,最為流行。「空」就是虛幻無實,不等同於沒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可分的。般若思想成為中國佛教的重要的理論基礎,也是後來中國各宗,特別是禪宗傳法的一個重要思想。我難以想像,如果沒有般若、沒有不二思想禪宗怎麼傳法?所以六祖慧能在圓寂以前講三科法門、三十六對法,講說法時「出沒即離兩邊」。什麼叫兩邊呢?邊見,常見、斷見都不行,不常不斷,不生不滅才是正法。所以這個是一個理論基礎。為什麼中國這么選擇?中國也有思想基礎啊!玄學,魏晉以後,講三玄——《周易》、《老子》、《莊子》,玄學經久不衰,與玄學相似的就是佛教般若中道思想。所以最早成立的學派就是六家七宗,這是對《般若經》當中的空的不同解釋而形成。什麼是空啊?萬法皆空,一切法的本質是空的。什麼叫空?因為解釋不同就形成了七家,為什麼叫六家七宗?其中一個跟道安那個本無宗相似,叫本無異宗。這是般若經》的普遍傳播,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思想的發展。比如說僧肇的《肇論》,就是闡釋般若思想的,特別講不二思想的。後世禪宗說法經常引用《肇論》的思想

  第三個結論:受儒家人性論的啟發,以大乘佛教佛性論作為眾生超凡入聖覺悟解脫的理論依據。這是中國佛教第二個主要理論依據,一個是般若,一個是涅槃佛性論。

  中國做什麼都要追根溯源,講內在依據。儒家講人人都會成為聖賢,為什麼呢有什麼根據嗎?孔子提出性善論,說人生就有善的本性,後來孟子有很大發展,認為人如果按照本性去發展,再一修養就可以成為聖人賢人。當時有的人提出來水可引之向東向西,哪有性善性不善。還有主張性惡論的荀子,比孟子稍微晚一點,他說人生好逸惡勞不愛幹活,就愛享受,這種惡的本性人人都有。既然人人性惡,那怎麼成為聖賢啊?你不是性惡嗎,那就要靠外在的禮制,進行強制性教育、管教;還可以用法來強制你遵從社會規範、規則。荀子有兩大弟子韓非子、李斯,都是法家。還有性有善惡論,說人性兼有善惡,發展善的方面成為聖賢,放縱惡的方面成為惡人

  不管怎麼樣,中華民族的思維有一個特點,凡事總要要追溯根源,那麼成為聖賢的根據是什麼?儒家佔主導地位的性善論認為是生來秉有的善性。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大乘佛教成佛的問題,解脫最高境界成佛。那麼,成佛又有什麼內在的根據呢?《大涅槃經》里講人人都佛性,人人可以成佛,善性滅絕者「一闡提」也能成佛。最早的傳播是六卷本,東晉的法顯帶回了早期的六卷本《涅槃經》,講一闡提不能成佛,沒有佛性。後來北涼四十卷本《大涅槃經》翻譯出來,經文講一闡提也有佛性也可成佛中國人看到這個,覺得和中國性善論是相似的。然而在《大涅槃經》中對佛性的說法很不一致。什麼叫佛性啊?眾生佛性、十二因緣也是佛性,等等。有的經文佛性就是「菩提種子」,就是覺悟基因。中國學僧對此加以發揮,南朝研究佛性的形成很多家,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竺道生的佛性見解,認為佛性就是「理」,就是人生來秉有的本性。有的講佛性神明,即靈魂,說它的清凈的部分就是佛性。梁武帝寫《立神明成佛義記》,說神明中有體、有用,「用有興廢,體無生滅」,神明之體是清凈的部分,是永遠存在的。佛性問題受到中國人的重視,盡管解釋不一樣,但是把佛性論納入中國佛教體系並作為重要理論基礎。現在我簡單的回顧一下這三個結論,它們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佛教宗派

  第一個是以大乘佛教主體;第二個般若空的思想中道不二思想,是中國大乘佛教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第三個涅槃佛性思想中國佛教的另一個理論基礎。後面的兩點,或者是三點加一塊,禪宗表現最為突出。禪宗自信,自修、自悟的主張,立足點就是大乘佛法,特別是依據了佛性思想,而禪法的靈活性、應變性,它就是發揮了般若不二的思想

  為了講禪宗的特點,必須回顧一下禪宗以外各宗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這樣的話就容易領悟禪宗的特點。禪宗以外有什麼宗?第一個天台宗,第二個三論宗,第三法相宗,第四華嚴宗,第五律宗,第六密宗,還有一凈土宗。禪宗以外的宗派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各宗派按照自己的判教學說都有一部或者是幾部佛經論述作為本宗依據的基本經典天台宗以《法華經》,華嚴宗以《華嚴經》為基本經典法相宗有「六經十一論」,實際有的沒有傳譯進來。

  第二,各宗創始人都撰有卷帙浩繁的論述本宗教義理論的著作天台宗有《法華玄義》等三大部華嚴宗有法藏的《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五教章》等等。

  第三,按照各宗教義,雖然修行方法不一樣,但是都提出一個比較嚴格的修行程序天台宗提出「一心三觀」的理論,通過觀空、假、中三諦得到三種智慧,體認最高的中道實相,達到覺悟華嚴宗提出了觀想以真如法性為宇宙萬物本體本原的法界法門法相宗通過體悟一切是唯識所變的認識,通過轉識成智,達到解脫。舉一個例子天台宗有三觀,觀空、假、中三諦,認為一個事物有三個方面:一是從本質上講的,因為它是各種緣分形成的,所以它是空的;第二是說,雖空但有假相存在,有外相,有現象;第三是說空、假相即不二,空的方面跟有是不分離的,用《般若心經的說法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三諦,觀此三諦來斷三種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煩惱惑,然後達到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其中一切種智最高,是佛智。天台宗有此修行程序,其他宗也有自己的程序,然而禪宗不講這些。

  第四,各宗都強調寫經、讀經、講經和坐禪,做各種善事,積累功德等,禪宗不是不講,但是作為修行來說,最重要的是「識心見性」,達到心性覺悟,認為離開自性,向外求佛求法,永遠達不到解脫

  下面進入禪宗本身,禪宗跟各宗相比有什麼鮮明的特性呢?

  第一,它自稱教外別傳,以心傳心。佛教各宗都有教理論,禪宗本身沒有系統的判教理論,但是在南宗興起以後,特別是與禪宗以外的各宗加以比較的時候,自稱為宗、宗乘,然後稱其他各宗為教,也稱各宗為教乘。禪宗自稱所傳不屬於言教,是超越於語言文字之教,所傳是佛心。因此禪宗也稱「佛心宗」。到宋代以後形成一種看法,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有一天在靈山說法,各大弟子都在,他沒有說話,手拿一個青蓮花,拈花示眾,也不說話,下面的弟子都說佛怎麼不說法都很嚴肅的看著佛。這個時候只有大迦葉,突然一笑,叫破顏微笑。釋迦牟尼看到很高興,說,好,我這里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現傳授給你。大迦葉一笑,表示他已經從佛那裡受法。受了什麼法呢?源於佛的心法心地法門這就是以心傳心,所以禪宗後來將大迦葉奉為「西土第一祖」。西土二十八祖,第一祖是誰啊?大迦葉,最後一祖是菩提達摩,兼東土六祖中的第一祖。列祖傳什麼?傳心法

  什麼叫「教外別傳」呢?在佛的言教之外的傳的心,就是「教外別傳」,不立於文字。認為心法是任何的文字沒有辦法描述的,說不清楚,怎麼說都有缺點。這種思維方法佛教以外有沒有?類似的也有老子道德經》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說的,但是說出來的「道」就不是原來存在的那個「常道」,有距離就好象我們畫一幅畫,畫月亮,畫的很像,但畢竟永遠不是原來的月亮。按照這種邏輯,文字可以表述佛的本懷,但是永遠不可能完全表述佛的本懷。所以後來叢林間禪話中的「何為祖師西來意」,即達摩為什麼到中國來啊?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回答,任何一個回答都不完全,都不準確,最好的回答就是不回答。後來唐宋之間參禪當中經常問的就是「何為祖師西來意」?回答沒有完全一樣的。有的禪師聽此一問,便一棒子下去或大聲一聲,迴避回答。

  這里舉一個例子。比如法眼宗創始人文益在《宗門十規論》中說:「祖師西來」,祖師是誰啊?菩提達摩祖師,「非有法可傳」,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不提倡讀經,著書立說。這樣便與禪宗以外的宗派劃清界線。後來有各種說法,到宋代的時候歸納出四句,作為禪宗的基本宗旨希望大家能背下來,說禪宗是什麼宗旨啊?「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別人問你不文字,怎麼禪宗文獻最多啊?禪宗雖然講不立文字,但是又主張可以藉助文字來傳法。這實際是真諦和俗諦的關系。光有真諦沒有俗諦,佛法就斷了,不用俗諦也就永遠沒有辦法描述真諦了。真諦是遠離文字,不可描述,不可講的。但如果真的沒有文字你怎麼知道真諦內容呢?所以真諦與俗諦尤如兩條腿,應該並行。

  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禪宗第一個特色。所以很多禪宗語錄、史書記載,如果一個禪師進入寺院,不知道禪門規矩,每天關起門來讀經、坐禪,就受到師父批評,認為他沒有抓住根本。禪師目的是引導弟子自修自悟本性。唐代著名的禪師馬祖道一,在南昌傳法,弟子上百人,把禪宗進一步推向全國。然而馬祖道一開始在南嶽懷讓禪師處學法,他就是抓住一個理——「坐禪」,早上起來吃完飯就去坐禪,一有時間就坐禪。懷讓一看,後生有發展前途,但是方法有問題,沒有掌握要領。便在他經常經過的地方磨磚,每天磨。馬祖開始不知道師父磨磚幹什麼,不好問,一次、兩次、三次,「師傅,你每天磨磚幹什麼?」「哎呀,我要磨一面鏡子啊!」古代的鏡子不是玻璃的,是銅的,銅越磨越亮,磨磚磨著磨著就沒有了,怎麼會磨出鏡子呢?這正是懷讓要引導的入手之處你不問我嗎?馬祖說了,「不對啊,沒有聽說磨磚可以磨出鏡子來!」懷讓說:「好了,磨磚既然磨不出鏡子來,你坐禪可以成佛嗎?」佛絕不只是一個坐相,只坐禪也不成佛關鍵是你對心、你的心性有覺悟嗎?譬如你坐牛車牛車不走,你拿了鞭子打牛還是打車?他說,「當然打牛了。」「好,那你修行成佛,就要在覺悟心性功夫啊!」又給馬祖講一些道理,他聽了以後大悟。這樣,馬祖道一以後成為一個著名禪師這是第一,講心性覺悟

  第二,禪宗人人都佛性,都可以成佛,引導信眾自修自悟,識心見性,頓見本性,不主張到處求佛求法。或者說「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就是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佛教平等,但是禪宗更講平等。佛不是高高在上,脫離民眾民眾也不是跟佛有不可跨越的鴻溝,關鍵是對自性是迷還是悟。自性迷的話,佛即是眾生自性悟,眾生就是佛,佛和眾生處於流動的過程之中。所以禪宗不講修行階次的「十地」等,不講從一個境界到另一個境界,然後才達到成佛過程禪宗是講頓悟的,也不講一悟永悟,悟了就永遠悟了。要保持自心清凈,不斷地悟。世界之大,法門之多,哪能一悟就永悟了?所以禪宗鼓勵不斷地自修自悟,自成佛道這是第二個特色。

  第三,禪宗主張「定慧不二」。初創時期禪宗以神秀、普寂為代表的北宗,針對當時佛教界熱衷讀經、講經和著述的風氣,曾提倡觀心。北宗不是不講佛性,也講佛性,但是它講通過坐禪這個形式,從淺入深,從外到內,從現象到本質,來觀察、再觀察,認識外在皆空,再觀察你的自性自性也是空,然後達到解脫。是講漸次,像上樓梯似的,一步一步地進展。敦煌文獻發現一個文件,叫《大乘五方便北宗》,講修行方便之門。其中講大和尚引導弟子們坐禪,是先受大乘戒,然後坐禪。大和尚說諸位「和子」,「注意,往遠看,再往遠看,看見什麼了嗎?」回答:「沒看到。」「再看,上下看,四方八面看,看到什麼了嗎?」「沒看到。」引導弟子體認空、一切事物空寂無相然後再引導斷除心性當中的一切執著,斷除情慾煩惱,達到入悟。這種方法叫「拂塵看凈」,屬於漸教法門。後來在五祖門下的神秀作的偈頌就是:「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對自己的心要跟擦鏡子一樣地擦,莫染上塵埃修行要不間斷地進行。

  慧能的南宗提出「定慧不二」,坐禪是可以坐的,但是坐禪跟智慧不是分開的,不是「依定發慧」,定與慧是一個事的兩面,好象燈跟光是一樣的,有了燈就有了光,看到光也就看到有燈,不能分開的,所以叫「定慧不二」。你只要體悟自性,「慧」本身也就是「定」。提倡「無念為宗」,「於念而不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要人取消對任何事物好惡、取捨等觀念,做到自然無為,將修行置於日常生活之中。禪宗宗旨有三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無相、無住,是什麼意思呢?大家知道,念,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人除非死掉,總是有念的,念念不斷,關鍵怎麼引導。六祖慧能不希望人們把念斷掉,把念斷掉不是死了嗎?那不行啊!要於念而無念,雖然不斷的念,但是你無住,你不執著於一點,沒有取捨之心。我舉一個例子,人在鬧市,看到這么好的相機,這么好的電視機,能做不動一念嗎?看著表好,就想買一個,看著電腦就想配個好電腦,看到這個好就買一個好的。如果雖看到、想到,卻沒有產生取捨之心、貪取之心,就是無念,「於念而無念」。

  類似這種思想在《老子》裡面有,但是不完全一樣。《老子》講不看到這個東西便沒有對它慾望。比如說我再電視機,現在電視機升級很快,原來不是平板屏幕的,現在是平板的,又有好多類的,有掛在牆上的,像放電影一樣的。看了以後就會追求貪取之念,得不到就會不滿足。鄰居都有了我沒有,覺得心理不平衡。《老子中有句話叫「不見可欲而心不亂」,說我沒看到東西就不對它產生慾望禪宗不這樣,看了不亂這就是「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禪法是以「無念為宗」。《金剛經》講「應無所而生其心」。清凈之心的產生不應該離開現實,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無所取捨。

  第四,就是因機施教,這就是「門庭施設」。禪宗特別重視因機施教,就是在正面傳法之外,藉助手勢、動作,乃至棒打、吆喝等做法提示弟子提示弟子自己努力,自己修行,自己達到覺悟,不要靠別人,不要依賴別人。唐末五代形成禪門五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後來臨濟宗又分了黃龍和楊岐兩派,成五家七宗。各宗在禪法根本的理論上沒有差別差別主要是引導的方法有所不同,這就是「門庭施設」。臨濟宗有「三玄三要」等,曹洞宗有「偏正五位」等。

  這里簡單回顧一下,從禪宗創立,並不是說各個禪師都沒有作正面的言教,是有的。比如說道信、弘忍、慧能都有正面的說法,不是迴避,向門下講了很多話。六祖慧能如果一句話不講,哪來的《六祖壇經》呢?後世禪師在開法普說中也有正面說法,除此之外就是平常地引導弟子中,經常是有問有答的。從總體上來看,南宗從慧能到他的弟子神會、懷讓、行思等人,主要是採取正面說法方式引導前來參禪的學人,然而在慧能下二代道一、希遷以後,往往採取暗示、反詰語、動作,乃至棒喝的方式來啟示學人

  現在舉例說明,先舉暗示。唐代有位龐居士,原是準備進京趕考的,中途改變主意想投馬祖出家,但最後沒有出家,成為在家居士。他的身份不一樣,經常到各大山門參禪,受到歡迎。龐居士始見馬祖時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意為超越於萬法之上的是什麼?實際上講的是真如佛性的問題。真如佛性被當作一切萬事萬物的本原、本體,相當於過去所說帝王。曹洞宗就把真如概念,空的概念當作「理」,稱為君,把萬事萬物稱為臣,提出「君臣五位」之說,講的是理事關系。理和事,萬事萬物關系如何啊?是問這個呢!如果馬祖說,是真如佛性、是理不就完了嗎?不能這么回答的,要啟發本人覺悟說你一口把西江的水喝完了我再給你說。回沒回答?西江就是贛江啊,南昌附近有個贛江,說「一口飲盡西江水」。龐居士一聽就明白,哦,讓我自己覺悟啊!這就是說佛與真如佛性是不能用語言文字加以表達的。

  還有一個隱喻的方法百丈問:「如何是佛法旨趣?」百丈懷海是馬祖道一的弟子馬祖回答:「正是汝放身命處」,這是暗喻的方法,說佛法本身就是你安身立命之處。還有動作,龐居士「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說我已經體悟自己的本來的面目,如果您認可請將眼往高處看,然而馬祖不認可,只往下看。這不也是回答嗎?還有動作。有位水老和尚馬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說菩提達摩祖師當初為什麼到中國來啊?真正的原因何在呢?馬祖沒有回答,抬起一腳踹過去,水老和尚個子不高,當時就被踹倒了。他倒了以後沒有生氣,當即大悟。起來鼓掌哈哈大笑,「大奇,百千三昧,無量妙義,只向一毛頭上,便識得根原去!」這里講了《華嚴經》中的圓融思想,一個毛頭可以放進大千世界而綽綽有餘,因為理事是互融的、大小是互融的。

  另外比如說打手勢、走動、禮拜,拿下拂子,放下拂子等等都是一種傳法的語言。這些能做到嗎?這些原是來自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不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意思。你在家裡與人說話孩子放學回來,你點點頭,招招手他就懂了。有的「啪」打一下懂了,喊一聲也懂了。但是後來禪宗在發展當中過度使用這些,甚至自身不深明佛法,動不動就棒打弟子,打得弟子更加糊塗。到了明清以後,有一禪師不高明,動輒棒打。嚴師出高徒,如果嚴師本身不高明,如何出高徒!

  另外,喝,就是大聲喊叫。百丈懷海講「佛法小事」,我當年被馬祖大師一喝,震得三日耳聾。馬祖長的個高,身體魁梧,百丈可能問的是何為祖師西來意」,馬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大喝一聲有一僧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馬祖沒有回答,舉棒就打,說我不打你別人就要笑話我了。棒打吆喝,統稱棒喝。

  第五,是玄學化的思維。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玄學有它的功勞,這個功勞我一說大家也就理解了。漢武帝的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者地位提高了,儒學屬官學,成為正統思想,學習和研究五經,不僅是一種學問,還是為官之道。所以五經博士弟子,對《易經》、《尚書》、《詩經》、《儀禮》、《春秋》這些經典研究一輩子,研究來研究去,不斷擴充注釋,幾個字注幾萬字,弄的五經蘊含的原義支離破碎。後又有今古文經之爭,爭來爭去,問題沒有解決。於是應運出現魏晉玄學。玄學的做法就是改變過去那種做法,從整體上、從思想角度來詮釋和概括一部經的思想文字講究簡而約。當時稱《周易》、《老子》和《莊子》為三玄。玄學講本末、動靜、體用,認為在現象背後有本(本體、本無),本體現象是本與末的關系,以本制末,以靜制動。本體現象、無與有,是主從關系禪宗實際也就吸收了這種思想,因此士大夫樂意接受。所以唐代、宋代的士大夫很多人接近禪宗,像蘇軾兄弟黃庭堅都是這樣。我剛才講的龐居士叢林對龐居士評價,說他穿著儒者衣服,但是他的心卻超越俗世人間,稱之為「心游象外」,「曠情而形符真趣」,性情崇尚自然,一切表現符合本來的實相;「渾跡而卓越人間」,雖然在人間,但是超越一般的人;「實玄學之儒流,乃在家之菩薩」。

  下面簡單講一講禪宗為何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唐宋時代禪宗的興起得到了各地儒者的支持,特別得到了身穿官衣的士大夫,包括擔任地方州、縣長官和觀察使,甚至唐代節度使禪宗興起幫助很大。一個大的寺院,過去州縣大的寺院一般都是官家的,不是父子廟(師弟私相傳授)。佛教界可以推薦僧人擔任寺院住持,然而最後決定是地方最高長官,經報請朝廷後再任命。普通寺院、民間寺院是不要報請官府、朝廷批准任命住持的。蘇東坡到了杭州,曾選任僧官來幫助他處理佛教事物。大寺院住持的任命他得過問;有的大寺院住持朝廷召請到京城去當住持,他要去送行等等。唐宋以儒者主體的士大夫禪宗的支持和理解,對禪宗的傳播興盛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剛才講了龐蘊居士,以及丹霞天然,原來都是儒者這兩個人本來要到京城趕考,走到了湖北漢南,大概就是襄樊附近吧。在一個旅店,看到有個僧人在那兒介紹馬祖道一在南昌傳法的情況講得活靈活現,說馬祖出世了,在那兒說法門下出了八十多位善知識,個個都是不得了的人把他兩個感動了,經過商量,不到長安了,決定「不求選官,而求選佛」,回過頭來到南昌投到了馬祖門下。後來馬祖對天然說,你應該南嶽石頭希遷那裡學法。所以天然後來到那邊去了,成為希遷的弟子。龐居士後來一直是個居士。到現在為止,禪宗寺院禪堂上寫著「選佛堂」,意為坐禪是為了選佛、修補成佛

  禪宗儒者關系很密切,與普通民眾也接近。禪宗平等,《金剛經有一句話「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是法平等」?一切事物現象是由各種因緣的聚合來形成的,它的聚就是生,就是存在,它的散就是滅,就是亡,離不開因緣的聚散。既然因緣形成的東西都是平等的,所以沒有高下之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禪宗依據在這價值觀,不把一些人看得或者是低。用這種觀點對待平民,哪怕是普通的,不識字的、打柴的、種地的、放牛的民眾,皆一樣看待。這樣,禪宗民眾之間就不能形成隔閡,所以當時禪師農民關系都很融洽。在理論上沒有障礙,不因為他不識字,甚至偶爾殺生而鄙視他。他不殺生不行啊,他要是不宰五畜,怎麼換來錢啊?他不下地,不鋤地怎麼辦呢?所以在理論上、在佛法上,禪宗民眾關系比較融洽。禪僧尊重一切人在宇宙中擁有的尊嚴地位,追求最高精神境界的權利,人人皆可以成佛嘛!按照大乘佛法修行者最高的境界就是成佛。我尊重你,你有達到這個境界的權利,至於達不達得到就是你的事了。所以普通的民眾禪宗面前沒有感到自卑,自然拉近眾生禪宗距離

  第二,禪宗百丈懷海制定清規,規定有「普請」的做法。普請,就是一塊幹活,干農活。「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幹活就沒有飯吃。這樣就減輕了農民負擔。不是全靠農民施捨,主要靠土地農耕、靠經營山林來滿足寺院的需要。這樣的話便容易與農民搞好關系。不僅如此,在災荒之年,寺院還可以把自己剩餘糧食施給農民救災,或者是借給農民禪宗也勸你出家慧能講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如東方人修善。但願自家修清凈即是西方。」六祖慧能認為,東西方的差別關鍵自性,不要只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把我們東方看的很低;即使你在西方,如果你不修行,就是西方心惡之人如果你修行,那麼當下就是西方。後來禪宗凈土的結合講的是「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既然自性是佛,佛在自心,當然阿彌陀佛也在自性當中。明清時期中國有很多凈土法門有的是禪凈結合,既可坐禪,也可念佛,但是立足點你首先要修善,自凈自心

  禪宗因為能符合儒者大夫和普遍民眾利益、情趣,能夠適應,所以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能夠得到傳播和發展。到現在為止,禪宗還是中國佛教當中最有生命力的一個宗派

  我再說一下,明代以後,實際形成了禪宗主體的融合性佛教。一個寺院雖可稱為禪寺,但是它已經跟各宗融合了,禪跟凈土天台華嚴密切融合,特別對華嚴思想已經充分吸收了。這與日本不一樣,日本外在因素日本中國傳入的宗派,它的寺院永遠屬於這個宗派中國不是這樣,大寺院任用住持不是這個寺院決定的,不受宗派制約。另外,日本17世紀進入江戶時代以後,為了反對基督教的傳播,幕府下達民眾改宗制度,每家每戶必須到一個寺院登記成為它的信徒,每一個寺院必須確定自己的本山是什麼?所以各宗形成了上下等級,如同金字塔式的本山末寺的制度,還有嚴格的寺院信眾的「寺檀」制度信眾家裡死了人,首先要等寺院來驗屍之以後才能火化,遺骨要安葬所屬寺院,定期給寺院施捨,寺院信眾先祖法會。如果到日本去,不僅可以打聽到一個出家人屬於什麼宗什麼派,就是問一個在家裡的人也可以了解他的祖上是奉什麼宗什麼派的。中國佛教雖也講宗,但是側重於佛法思想的角度。

  楊曾文(1939- )山東省即墨縣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佛教學者。他先後遊學日本美國等地,致力於中外佛教學術的交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