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農教授:菩提達摩禪法是少林寺禪文化的精髓

菩提達摩禪法是少林寺禪文化的精髓

高振農

中國禪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對中國傳統文化起著重大影響。隨著禪文化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直到今天,中國文化在各個方面仍然反映出禪文化對它的影響。

所謂禪文化,應該說其含義是十分廣泛的。舉凡禪宗經典(包括《六祖壇經》及禪宗語錄等)、禪學思想禪宗寺廟建築和佛像雕塑、繪畫、音樂,乃至禪宗所傳的各種清規佛事儀式等等,都可以稱之為禪文化。而至今仍譽滿全球少林武功(或可稱之為少林拳),則是少林文化的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文化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影響之大表現在各個方面。特別是禪宗以其獨特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給予人們以新的啟發,把人們的精神生活推向了一個新的世界

博大稍深的禪學思想,曾影響了歷代大文學家的詩歌創作,例如唐代的大詩人王維和白居易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王維中晚年在仕途上疊經挫折,懊傷滿腹,後來從禪宗思想中得到啟悟,寫下了許多散發禪宗特有的淡泊寧靜意趣的詩句。其中如: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

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

叟,談笑無還期。

這顯然是受到禪宗思想啟發而寫出的如此淡遠空靈的詩作,它表現了一種自然的美、淡泊的美、寧靜的美、閑適的美。

白居易是在人世社會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憂患,從而對禪學思想有所欣賞。他的「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寬」,  「榮枯事過都成夢,憂喜心志便是禪」等詩句,都是一種進入禪定境界後的切身體會。

作為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禪師們所留下的一些語錄,對後世的影響也十分巨大。這種語錄體裁,對宋明理學就有很大的影響。那些理學家們,後來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語錄,可以說都是仿效了禪宗語錄而產生出來的。

不僅禪宗語錄體裁,曾被宋明理學家們所仿效,而且禪宗的一些重要思想,如「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見性成佛」等等理論,特別是「頓悟」說和「心性萬物」說等等,都曾為宋明理學家們所汲取。朱熹的「一旦豁然貫通」的工夫,就脫胎於禪宗的「頓悟」說,而王守仁的「心外無物」。也是禪宗心性萬物」的翻版。

禪宗中的禪定,對後世的影響亦很大。這是因為禪定使人清心寡慾,破除種種煩惱是一種修性養生、健康長壽的好方法。修禪入定,對於佛教徒來說,  固然是為了趨向真如,謀求解脫,但在客觀上卻起到了氣功所能起到的作用。它在強健體魄、適悅身心等方面,可說是大大超過了氣功作用

至於那些禪宗寺院建築,佛像雕塑,還有那些清規佛事儀式等,它們作為禪文化的組成部分,從古到今,無不在廣大佛教徒中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

以上這些事例,表明了禪文化不僅對中國的古代文化,而且對我們當代的文化仍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

位於河南登封縣中嶽嵩山西麓的少林寺,它作為中國禪宗的祖庭、中國文化的發源地,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逐步形成了一種少林寺禪文化。這種禪文化,可說是中國文化大成。而其中心部分,就是菩提達摩的禪法。除此之外,它還刻意創新,這就是聞名於海內外的少林武功,或簡稱之為少林拳。

一、菩提達摩的禪法

中國的禪法,開創於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的菩提達摩。因此人們常說,中國禪法發源於少林寺。

關於菩提達摩,其來華時間以及禪學思想,在學術界曾有許多爭論。但有一點是大家共識,即在我佛教史上,確實有菩提達摩其人,而且確實在當時的嵩洛一帶,教授弟子,傳播禪法。因此,菩提達摩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中國文化的創始人。

菩提達摩在我國嵩洛一帶教授弟子,傳播禪法,前後達50餘年(亦有說為100餘年的)。在這漫長的時間里,他所傳播的禪法,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相傳他的著作甚多,有《達摩論》、  《二人四行論》、  《釋菩提達摩無心論》、  《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  《證心論》、  《悟心論》、  《血脈論》、  《修心要論》、  《息諍論》和《安心法門》等。這些著述,大都已經散佚,現在留存的部分,內容有許多重複和交叉,想來有一部分是後人偽托。但是,現存的許多佛書中,都記載有菩提達摩關於「二入四行」的論述。由此我們可以肯定,  「二人四行」的學說,應該是菩提達摩禪學思想的重要基本理論。

關於菩提達摩的「二人四行」理論,道宣在

《續高僧傳·菩提達摩傳》中記載得最為詳細。從這部傳記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二人四行」禪法,是他宗教理論和宗教實踐相融合的產物。其中「二人」即「理人」和「行人」。  「理人」屬於宗教理論部分,  「行人』』屬於實踐部分。由此可見,菩提達摩是極力主張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

菩提達摩的禪法,其主要內容是「二人四行」,這在道宣的《菩提達摩傳》中有明確的記載。所謂「人道多途,要唯二種,謂理、行也。」

所謂「理人」,在《菩提達摩傳》中說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

故,令舍偽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

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

寂然無為,名理入也。」

從這段文字來看,菩提達摩是十分重視研究佛教理論的。他首先提出要「藉教悟宗」,即必須依隨經教文字所說,來達到悟人佛教真理(真如佛性)。接著他又指出:必須毫不猶豫地相信這佛教真理就是含生(眾生)具有與佛同一之真性(同具真如佛性),只是由於被「客塵」所障蔽,因而不能顯示出來,即尚不能悟得佛性,獲取解脫修行者必須認識到這一點,通過修行來達到「舍偽歸真」。這裡的「偽」即指「客塵」,  「真」則指「含生」與佛「同一」之「真性」(真如佛性)。怎樣才能達到「舍偽歸真」呢?菩提達摩認為必須進行坐禪壁觀,也就是所謂「凝住壁觀」。通過「壁觀」,令心安定,專一觀想經教所說之理,達到認識上沒有任何分別,既不分自己和他人(「無自無他」),也不分聖人凡夫(「凡聖等一」)。到了這時候,就要「堅定不移』』地逐漸擺脫對經教文字的依賴(「不隨他教』』),達到認識與自身所實證的「理」,完全默然合一。這樣,認識全化為「理」,這就達到了

「與道其符」,忘象忘言,  「寂然無為」的境界菩提達摩認為,這就是「理入」。

這種「理人」理論,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要人們凝住壁觀,心如牆壁,摒除一切雜念,最後達到「與道冥符,寂然無為。」

菩提達摩的「理人」理論,就是大乘壁觀。菩提達摩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這種「壁觀」究竟是觀的什麼?根據以上所引的一段文字來看,菩提達摩所講的「壁觀」,實際上就是壁觀沉思,來把握佛經所說教理。這可以從他一開頭即提出要「藉教悟宗」,後面又說到要「不隨他教」(拋棄經教文字的依賴)等等看出來。因此,我們認為,菩提達摩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  「終日默然」,實際上就是學習佛教經典理論的九年。

禪宗一向標榜「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但從菩提達摩的「理人」理論來看,菩提達摩是十分重視研究經教文字的。可以說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教」,從來沒有離開過「文字」。後來禪宗提出「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的主張,顯然是在新的形勢下對達摩禪法的發展。

但是,從菩提達摩的「理人」理論來看,他顯然十分重視佛教經典理論的學習。在《菩提達摩傳》中說達摩禪師以四卷:  《楞伽》授可,曰: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  自得度世。」可以推想他所重視的經教,就是《楞伽經》),可並不是硬搬經典的條文,而是著重領會其精神實質。通過認真的思考,一旦掌握了真理(真如佛性),就拋棄經教條文,最後得出任何事物不分彼此,寂然無為的結論。

菩提達摩的「理人」理論,也就是「大乘壁觀」的理論。這一理論曾得到道宣的讚譽,說它是「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續高僧傳·禪論》)

菩提達摩的禪法,除了「理入」理論外,還特別重視「壁觀」起坐後的如理踐行,這就是所謂「行人」。  「行人」包括四項內容,所以又稱為「四行」。

關於「行人」,  《續高僧傳·菩提達摩傳》中說:  「行人,四行,萬行同攝。」這是說,所謂「行人」,就是「四行」,而大乘佛教六度萬行,都可包含在「行人」的「四行」之中。其具體內容是:

(一)報怨行  「初報怨行者,修道苦至,當今住劫,捨本逐末,多起愛憎。今雖無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無怨懟(亦作訴)。經雲:逢苦不憂,識達故也。此心生時,與道無違,體怨進道故也。」這是說,修道之人,如果在受到苦難的時候,應該想到,這都是我過去所造的惡業所致,所以應當甘心忍受,毫無怨訴。這也是佛經中常說的,要「逢苦不憂」。此心生之時,與真理要相應無違,體怨而進道,這就稱之為

「報怨行」。

(二)隨緣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苦樂隨緣,縱得榮譽等事,宿因所構,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違順風靜,冥順於法也。」這是說,修道之人,要以眾生無我佛學原理為依據,認識到一切眾生本來都是無我」的,都是由「業」所轉起,一切苦受與樂受,都是隨同因緣而生起。所以即使是得到了榮譽等事,也都要看成是由過去的宿因所構成,今天方始得之。待到一旦緣盡之後,仍然還歸於無有,有什麼值得歡喜的呢?如果能夠做到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對於迷境和順境都能象風平浪靜一樣。認識到這一點,就可冥/頃於法,故稱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    「三名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道士悟真,理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三界皆苦,誰得而安?經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也。」這是說世間之人常常迷失本性,處處貪著,這就名之為「求」。有道之人悟得真理之後,就與世俗人相反,能夠安心於無為。認識到一切萬法皆空三界一切都是苦,就能對之無所願求。就像佛經所說的那樣,有所求都是苦,無所求才是快樂故名「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    「四名稱法行,即性凈之理也。」這是《續高僧傳·菩提達摩傳》中所載之文。在《楞伽師資記》、  《略辨大乘人道四行及序》等的記載中,在內容上有所補充:  「性凈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這是說,性凈之理,稱之為法。此理的眾相都是空無的,而且無染無著,無此無彼。如果修行者能夠相信、理解此理,就應當稱法而行。為了破除一切妄想,雖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  「稱法行」。

菩提達摩的「行人」即「四行」理論,總的說來,是屬於他的禪學思想宗教實踐部分。但如果把「四行」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則「四行」中的前三行,即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又是屬於宗教實踐。最後的稱法行,則是屬於宗教理論。  「四行」之間的關系是,稱法行是對前三行的總結,同時指出,前三行都應在認識「性凈之理」的前提下進行。換句話說,宗教實踐必須在宗教理論的指導下進行。

綜觀菩提達摩二人四行」的禪法,其特點是特別強調「理」(宗教理論)與「行」(宗教實踐)的結合。在他看來,  「行人」必須以「理人』,為基礎,即「行人」必須在「理人」的指導下進行。當然,在「理人」時,也必須結合「行人」,而「行人」到最後,還是要用「理」(性凈之理)來檢驗,看一看這個「行」是否是「稱法」(合乎性凈之理)而「行」。

根據這一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菩提達摩

二人四行」禪法理論,基本上可以分為下列三個步驟:

第一步,  「藉教悟宗」;即讀經明理這是作為禪定思維的理論依據的,屬於「信解』』階段

第二步,在「信解」的基礎上,即進行「壁觀」,它是實現主體認識同讀經明理所學習到的理論直接契合的一種方法,最後達到「悟道」的境界。這種境界也就是「現觀」的完成。

第三步,將認識把握了的佛教真理付諸實踐,這就是「行人」,是宗教實踐階段

菩提達摩的「二人四行」禪法,把宗教理論和宗教實踐合為一體,統一地納入他的禪法的軌道,是當時一種創新的而又完美的禪法。它符合我們常講的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真理等等重要原則。而這種禪法,是他宗教理論為指導,經過多年的「壁觀」和踐行逐步形成的。這種禪法一經形成,就為中國禪法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菩提達摩的禪法,不僅對禪宗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禪法的發展,都起有一定作用,而且其「二人四行」禪法中的某些因素,對後世亦有相當影響。如「大乘壁觀」,菩提達摩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學習、思考佛教理論等等的一些做法,就對後世的禪僧有相當影響。近代有些高僧大德,常常在某一寺院閉關閱藏,或三年,或五載,最後悟解藏經的秘奧,然後出關行道。這也是先學習宗教理論,然後再進行宗教實踐。這種做法,雖和菩提達摩的「壁觀」並不完全相同,但受其「理人」理論和壁觀的影響,這是可以肯定的。

直到今天,菩提達摩二人四行」禪法中的某些因素,仍對一些學佛者有啟示作用。如在

「理人」中提出的「籍教悟宗」、  「舍偽歸真」、  「不隨他教」等等,要求學佛者既要重視學習經教,以便獲得佛教真理,用以指導宗教實踐,又要不為經教所束縛,要進行獨立思考等等,對廣大學佛正確領會和掌握佛教經典精神實質,有很大的啟發。而在「行人」中提出要正確對待苦與樂、冤與親,提倡不怕苦、不求樂、不貪著等等,對廣大學佛者更好地凈化自己和利益眾生,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因此,菩提達摩的「二人四行」禪學理論,直到今天,仍然值得繼承和發揚。

二、菩提達摩所傳少林武功

當今少林武功,有人說是源出於菩提達摩,因而稱菩提達摩武術家之祖。這種說法,雖然在禪宗典籍中找不到明確的證據但也不是毫無根據之談。因為菩提達摩在華弘傳禪法數十年,曾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根據這些傳說來考察,似乎菩提達摩確實是一位懂得武功的人物。

首先,菩提達摩來華時,曾有踏一葦而渡長江的傳說。這種傳說雖有誇張的成分,但卻可以推斷菩提達摩似乎是懂得一點輕功的。

其次,菩提達摩在篙山面壁九年,修習禪法,為解除身體的勞累,防止野獸的侵襲,因鍛煉身體的需要而創造出一些拳法,這也是可能的。後人說他創有「羅漢十八手」,著有《內功圖說》、  《易筋經》、  《洗髓經》等武籍,也不會完全出於編造。

還有,他在嵩洛一帶傳授禪法,遭到他人的嫉妒,曾被五次下毒。為了對付他人的陷害,因而鍛煉出一套功夫來保護自己這也是可能的。

所有這些,都可以說明菩提達摩可能身懷武功。因此,說少林武功,是菩提達摩所創,也未嘗不可。

菩提達摩以後,嵩山少林寺規模日漸擴大,僧眾日益增多,僧人們繼承菩提達摩傳統,在誦經參禪之餘,以習武鍛煉身體為常事,以致多少懂得一些武功。

到了唐初,秦王李世民舉兵討伐王世充割據勢力,進兵很不j頃利,幸得少林寺以曇宗為首的13名僧人的援救,李世民才反敗為勝。李世民對之賞賜有加,還准許少林寺養兵五百。從此少林寺威名大振。少林寺武功亦由拳術向槍、刀、劍、棍、戟、鞭等多方面發展,形成了多種形式和套路的少林功夫

近年來,少林寺東側新建了一座少林武術館,辦有長、中、短期的「武術學習班」。現在,這裡已成為中外武術好學武術的中心。

我們認為,少林武功,肇始於菩提達摩,後來不斷發展,以致名揚中外,成為少林寺禪文化的一部分,對之加以繼承和發揚,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

但是,少林武功,在整個少林寺禪文化中,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應該是菩提達摩所創造的禪學思想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達摩禪。趙朴初會長於1992年視察少林寺時,曾說少林寺的禪文化「是禪不是拳」,這是非常確當的。因此,我認為要發揚少林寺的禪文化,應該大力發揚菩提達摩的「二人四行」禪法,亦即是達摩禪。因為菩提達摩的「二人四行』』禪法,對於我們學佛者來說,有許多地方值得借鑒。特別是「二人四行」禪法中的一些奧秘,至今我們仍尚未完全掌握和領會,有待進一步去探討、研究和發掘。例如,菩提達摩在「二人四行」禪法中所講的「壁觀」  ,  以及他在嵩山九年的『『面壁」,究竟是什麼意思?直至現在還仍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達成共識。有人認為「壁觀」主要是喻人心如牆壁,中直不移。有人認為「壁觀」是?面壁而觀」的略語,所觀的當是牆壁或石壁的顏色。也有人認為「壁觀」所觀的應該是默思經卷文字,即四卷《楞伽》。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有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價值

還有,菩提達摩二人四行》的禪法,將宗教理論和宗教實踐融為一體,強調以宗教理論指導宗教實踐。為什麼後來禪宗又提出: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到後期禪宗,為什麼又有禪師提出「禪教一致」的思想,這與達摩禪法有無聯繫。像這樣一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

總之,致力於研究少林歷代禪師的禪學思想,繼承和發揚他們禪學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應該是我們今後對少林寺禪文化研究的一個主攻方向

(原載《中國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