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學 第一章 天台佛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一、「一念三千」是「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命題

一、「一念三千」是「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命題 
 
  在西方,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的一個中心問題,就是探討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德國古典哲學的先驅康德在這個問題上走入了二元論的不可知論。繼康德之後,費希特、謝林、黑格爾都用正、反、合的辨證思維方式,論證了思維與存在之間能夠達到同一,認為人能力認識世界
  在東方,6世紀的智顗(538-597)創立天台宗時,就提出了「一念三千」,亦即「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命題,並用空、假、中的辨證思維方式,論證了心、物之間,能夠達到圓融,證明人有能力把握真理
  二者所不同的,只是德國古典哲學用清晰、明了的哲學語言來表達,而天台宗則用含混、簡約的佛學語言來表述而已。
  智顗的「一念三千」的思想,集中表現在他的代表作——《摩訶止觀》一書中。他的「一念三千」思想可展示為以下幾個層次
  首先,他認為主體客體是不可分割的(心在前不可,心在後亦不可);其次,認為主體客體的把握是通過圖式(三千)實現的;最後,認為思維與存在達到同一,必須通過正、反、合(空、假、中)三個階段
  智顗在《摩訶止觀》卷五中,把思維主體稱為「心」,把客觀的全體稱為「三千」。
  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心在後……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世界事象的客體,只有當主體認識發動時,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把握它。倘沒有主體也就無所客體,當然也談不上感受和把握客體世界。只要主體認識發動,即使是介爾的細心,同樣能感受和把握這個大千世界。在認識的問題上,不能把主體客體割裂開來,分為先後。
  智顗對主客體關系不可分割的看法正確的。現代的認識理論也告訴我們主體客體失掉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構成認識,無主體的認識和無客體的認識都是不可思議的。
  智顗的主客體不能分先後、不能割裂開來的思想是建築在他的「心物同一」本體論上的。他在摩訶止觀》卷五論述了「心物不分先後」之後,接著說:
  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念一切法者,此既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把大千世界看成是主體思維的產物,這是一個極端;倒過來認為主體思維是大千世界的被動反映,這又是一個極端,第一個極端不可取,第二個極端同樣不可取。這是因為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緣故
  智顗既反對執著於假有的「唯物」傾向,也反對真如派生萬物的「唯心」傾向,他堅持的是「心物同一」的思想,與德國古典哲學中費希特的「三個原理」極為相似。
  費希特的第一個原理:自我建立自我。他認為,在進行認識之前就要先設定一個知覺者存在,這就是絕對的自我。絕對的自我不同於經驗自我經驗自我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絕對的自我是純粹的。絕對的自我通過「理智的直覺」去察知有個主體的「自我」存在,即假定自我也就是肯定了認識主體
  第二個原理:自我建立非我。他認為,自我在認識「自我」時,由於把「自我」作為一個對象看待,就同時必然地產生一個對象意識,即與自我對立東西這就是「非我」。這個「非我」就是「自我」認識的客體
  第三個原理:自我與非我的統一。他認為,自我與非我、主體客體,都同一與自我意識之中,它們相互限制、相互決定,只因為有了自我與非我的同一,才有知識
  從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費希特和智顗都把主體的認識發動作為認識論的邏輯起點(這點很象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只不過是表述不同而已,智顗把它稱之為「一念」,費希特把它叫做「自我建立自我」。此外他們都主張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智顗主張「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費希特認為「自我」與「非我」同一。
  智顗不僅主張主體客體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提出主體客體的把握是通過圖式就是所謂「三千」。
  關於「三千」的構成,智顗先依《華嚴經所說,把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的客體世界分為十界,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界,又叫法界,即諸法分界,因為諸法各有自體而分居不同各界。「此十法界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但十法界又不是絕對「隔開」的,根據主體無明與法性兩種因素的勝衰消長的變化,這十界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包含,這叫「十界互具」,即成百界。然後,智顗把百界配以《法華經》的「十如是」。百界各有十如是,叫「百界千如」。《法華經.方便品》中有「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他再把「百界千如」配以《大智度論》所說的「三世界」(眾生世界國土世界五陰世界),即成「三千」。智顗認為,十界中的每一法界各與此三種世間相聯繫而存在,所以「百界千如」必須乘以三,三千之數即由此出。三千是個約數,代表客體世界的全域,是對縱橫交錯、重重互疊、處於普遍聯繫之中宇宙萬法的分類。主體認識一旦發動(一念),就把森羅萬象客體世界納入三千圖式之中,一念動處,通過三千這個網路,也就把握了客體的全部。
  現代的認識理論也表明,主體客體認識的過程也就是模式識別的過程。即人們把輸入的刺激(模式)的信息與長時記憶中的有關信息進行匹配,並辨認出該刺激屬於什麼范疇的過程。對物體、圖象、語言文字元號等等的識別,都是這樣。當客體(模式)的特徵與主體認識結構中先前獲得的有關知識相匹配時,這個模式就被識別了,主體客體的把握也就成了。當客體以新異的刺激模式出現,而主體在已有的「模式庫」中找不到之相匹配的模式時,主體就會出現識別困難
  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康德的認識論被成為圖式理論。他認為知識是由兩種成分配合而成:一種是外來的感覺的雜亂無章的質料,一種是內心的有條理的形式(圖式),二者缺一就不會有知識。這好比必須有一個模具之內,然後才能鑄成銀元一樣。當我們感官受了自在之物的刺激,一方面產生了表象,一方面促使我們的知性活動起來,對這些表象進行比較,把它們聯繫起來,或把它們分離,使感性印象的材料成為「關於對象知識」,這就是所謂經驗主體在沒有經驗之前,在觀察事物以前,內心中已經有了一套先天形式(圖式)。因此,在觀察事物的時候,主體就普遍地必然地會把觀察到的感覺材料防如這種形式中去。這樣主體就得到了知識
  康德雖然承認「自在之物」的存在,但又認為人們是沒有能力認識自在之物的,主題的認識對象只能是由形式加質料而形成的經驗內容現象
  智顗的圖式理論和康德的圖式理論雖然非常相似,但還是有區別的:在認識的對象上,智顗認為認識對象就是大千世界事象的本身;康德則認為人對於事象本身是沒有能力認識的,認識的對象只能是經驗內容現象。由此決定了智顗是一元論的可知論者,康德是二元論的不可知論者。
  最後,智顗認為要達到思維與存在的同一,認識必須通過正、反、合三個階段。所以他在摩訶止觀》卷一中說
當知一念,即空即假中,即空、即假,即中,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三者皆空者,言思道斷故;三種皆中者,既是實相故。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們應當明白,認識到的事象的現象和事項的本質是圓融同一的,現象、本質、現象和本質的同一,三者是不能分離的,它們雖然有三個名稱,它們呢之間互不妨礙,我們之所以說它們都是空的,是因為事象本身是不能用名言概念描述的;我們之所以說三者都是假的,那時因為它們的名字都是權且施設的;我們說三者都是中,這是因為事象的現象和本質是同一的,事象的真實相狀能夠被我們認識。
  智顗雖然認為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主體認識能夠達到與客體相符合的境界,但認識的進程卻要經過正、反、合三個階段,這便是他著名的「一心三觀」。
  第一觀,空觀。智顗認為,主體不能執著於大千世界的生動、具體的現象上,應該去把握事象的本質,這樣才不至於被表面現象所蒙蔽。
  第二觀,假觀。空觀雖然打掉了對事象的執著,破除了世俗迷信見解,認識從具體進入抽象。如果認識光停留在這一層面就會空空如也。認識必須進入抽象的具體,才能在「看破紅塵」的制高點返觀事象的生動具體的種種差別
  第三觀中觀。「初觀用空,後觀用假,是為雙存方便。入道時能雙照二諦。」智顗認為空觀和假觀都只是為了「雙存」的方便,即認識必須經過的階段。但這二觀不能「雙照」、二諦,都存在片面性。只有進入第三階段中觀,才能消除兩邊偏見,使主體的認識與事象的實相達到一致,亦即使思維與存在達到同一。
  在智顗看來,只要從現象進入本質,再從本質返觀現象,最後達到現象和本質的辨證統一。通過這個正、反、合三階段主體的認識和客體的實相相符合。智顗是一位可知論者,認為人能力認識客體世界
  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康德客體世界分成現象世界(此岸世界)和本質世界(彼岸世界),認為主體只能認識現象世界,沒有能力認識本質世界,把認識本質世界的任務留給了信仰,陷入了二元論的不可知論,從而否認了思維和存在的同一。康德否認思維和存在同一的思想遭到了黑格爾的批判,黑格爾運用正、反、合的辨證思維,論證了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黑格爾哲學主體就是「絕對精神」,絕對精神在最初階段是作為純粹思維的存在,在運動中把自己「外在化」為自然界,建立了自身的對象,最後又揚棄了自然界而回復到自身。所以絕對精神發展的三個階段就是正、反、合的辨證運動過程
  絕對概念辨證運動的第一階段,即正(肯定)階段。黑格爾認為,任何一個最初的、最直接的概念在自身中都包含有對它自己的否定方面,每一個概念都既是它自身又是另一個概念
  第二階段,即反(否定)階段。由於第一階段的「正」自身已包含著「反」,正、反引起內在矛盾,因而促使「正」轉化為自己的對方「反」。
  第三階段,即合(否定之否定)階段。合是正、反兩個方面的結合,這種結合不是機械的相加,而是辨證的同一。在這種統一中,主體客體思維與存在達到了同一。
  智顗的三段論和黑格爾的三段論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他們都主張肯定與否定的對立統一關系。如黑格爾認為,在第一階段的肯定中已包含對自身否定的因素,在第二階段的否定因素中又包含了否定因素,在第三階段達到對立的統一。智顗也強調空觀與假觀相即不二(機對立統一),認為它們既相互包含又相互排斥,所謂「無假則空難立,無空則假亦淺」,要把握空觀和假觀的對立統一關系,必須進入中觀。其次,他們都把意識作為第一階段自然界作為第二階段,把思維與存在的同一作為第三階段。黑格爾把絕對觀念作為肯定階段,智顗把空觀作為第一觀。黑格爾把絕對觀念外化的自然界作為否定階段,智顗把假觀作為第二觀。黑格爾把合看成是肯定與否定的辨證統一,智顗把中觀看承是對空觀和假觀的「雙照」。
  以上,通過對智顗「一念三千」思想三個層次的分析,以及與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費希特、康德、黑格爾的哲學思想作了比較,說明智顗的「一念三千」是哲學上「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命題。倘若這個立論成立,那麼中國哲學上「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的探討,比西方要佔先一千多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