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良教授:外在舍利與內在舍利

外在舍利與內在舍利

張文良

據說,建築大師梁思成在外出考察寺院建築師偶然發現一塊佛足石,於是帶回家,高興地給別人說,「以後遇到危難時,我至少還可以抱抱佛腳」。對佛足的崇拜至少比佛舍利崇拜一樣久遠。它們都是在涅槃之後,弟子們慎終追遠、寄託哀思的一種方式

日本學者平川彰最早提出在僧伽之外的、護持佛塔居士團體大乘佛教產生的社會基礎。後來下田正弘通過對《涅槃經》的研究又提出不是所謂護塔的居士團體,而是過著行吟詩人般生活的林居者才是大乘佛教的催生者。但無論是居士團體還是林居者,他們都與舍利信仰不開。這些林居者追慕佛陀人格,將佛塔、佛骨視為佛身加以崇拜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對後世大乘佛教徒有深刻的影響。
但在娑婆世界裡,任何美好、崇高的東西都難免在現實利益糾纏中被扭曲、被變形。《菩薩處胎經》講到佛滅度後,八王欲興兵爭奪舍利,乃至天龍八部也「皆與奪心」,這似乎暗示了佛舍利宗教價值之外有著種種潛在價值。在漫長的佛教發展史中,固然不乏像阿育王那樣虔敬的國王,借分發舍利而弘布佛教於四天下也不乏那些終身守護、信仰舍利,以彰顯自己的虔誠佛教徒。但也有如唐憲宗那樣荒廢國事、糜費錢財、把舍利信仰變成一種政治鬧劇的走火入魔者。韓愈提出將佛骨舍利「投諸水火,永絕根本」,固然顯出他對於信仰無知,但任何信仰一旦和狂熱、和世俗利益考量結合在一起,其破壞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幺,怎樣才能保持舍利信仰的純潔性和神聖性呢?早期的大乘經典出現內在舍利的說法可以給我啟發。如《涅槃經》的主旨在於說明佛陀超越肉身存在的永遠性,但仔細檢證可以發現涅槃經》的內容存在著由對實存的佛陀崇拜到對內在佛性崇拜的轉變。如「如來性品」中迦葉提到三皈依就是皈依自身的如來藏·佛性,最後提到禮拜佛塔不如禮拜自己「內在的佛性」等,就顯示出在價值層面上內在的佛性高於外在佛塔

如來思想的出現,最初被表述為眾生自己的身體具足舍利。可見,從佛身常住思想如來思想的發展,是與佛舍利信仰外在舍利(佛塔舍利)信仰向內在的舍利(佛性)信仰的轉變過程相一致的。「「若禮舍利塔,應當禮敬我。我與諸眾生,為最真實塔。亦是真舍利,是故應敬禮」。因為眾生皆有內在的佛塔(佛性),所以若欲禮拜佛,就首先應該禮拜自身具足佛性,而禮拜外在佛塔就變成引導眾生禮拜內在佛性的一種方便。

《寶積經·摩訶迦葉會》甚至提到,佛曾對迦葉道,五百年後,將有惡友與意志薄弱的菩薩們對如來舍利行種種供養這是愚蠢者的行為,比丘應該修止觀行等。這就表明,從佛教無我空觀的立場來說,對外在舍利信仰崇拜終究是不究竟的,是需要超越的。如果把舍利供養視為究竟法門,進而放棄其他修行就是愚蠢的行為。當然,作為一種方便手段舍利信仰在培養善根方面也有積極作用,不能否定。

一般認為,自佛陀入滅之後,佛教沿著兩個方向發展起來,並由此形成兩種信仰形態:一是以奉持佛陀的教說、將佛的教法視為終極真理教理佛教一是追慕佛陀人格、將佛塔、佛骨視為佛身加以崇拜信仰佛教。但無論哪種形態都離不開定慧修行,如果沒有真修實證教理可能變為所知彰,而信仰也難以帶來解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