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良教授:漢月法藏論如來禪祖師禪

漢月法藏論如來祖師

張文良

漢月法藏(1573~1635),明代臨濟禪師江蘇無錫人,俗姓蘇,號漢月,字於密。晚年開法於蘇州虞山之三峰清涼禪寺,故世稱三峰藏公。法藏早年從雲棲袾宏受沙彌戒,讀《高峰語錄》而喜禪旨,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頭十載,一日聞折竹聲而大悟。天啟四年(1624),到金粟山參謁密雲圓悟,蒙其印可付法。但法藏自己卻一直認為,「我以天目為印心,清涼為印法,真師則臨濟也。」以承接義玄、慧洪和原妙的真傳自許。曾著《五宗原》,重新釐定五家宗旨,並對抹煞「宗旨」妄立門庭之種種邪禪進行了激烈的抨擊。一時諸方警疑,論諍遂起。其師圓悟曾致書勸誡,然不能奪其志。延至清代,雍正帝王之尊干預這一爭端,指其教為魔說,毀其書,黜其徒,三峰一脈遂絕。對此「御案」,此處不論,單就其對如來禪、祖師禪的辨析抉擇,略陳數端。佛說?魔說?具眼者鑒之。

如來禪與祖師

法藏於《聖恩寺普說》中曰:「參禪貴先決擇祖師禪、如來禪。」祖師禪、如來的說法在宋以後的禪林流傳極廣,但諸禪師拈提使用時,似乎並沒有對其內涵有過明晰的界定。如來之名似初見於《楞伽經》,經中有「此經所謂最上乘禪」之說。唐代宗密在《禪門師資承襲圖》中,將所謂「直顯心性宗」之第二種,即神會所承繼之慧能禪,稱為如來禪。但宗密並沒有於如來禪之上,另置一祖師禪,以相對稱。最早提出祖師禪,並以之與如來禪並舉的,似是仰山慧寂。《景德傳燈錄》載,慧寂謂香嚴會得「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貧無立錐之地,今年貧,連錐也無」名如來禪;而以「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出自《指月錄》)為祖師禪。但二者涵義之分別,實不清楚。後世禪家大體在「超佛越祖」的意義上使用祖師禪,在「四禪八定」意義上使用如來禪,並把祖師禪與頓悟禪、如來禪與漸修禪並提。在法藏看來,當時叢林流行的諸多「禪病」,皆因不明祖師禪與如來禪的區別、不明祖師禪的根本特徵所致。所以法藏專門把它們提出來,做一番勘辨。

法藏對祖師禪、如來禪的判析,與十法界說相聯繫,如來禪是十法界內極頂之見,而祖師則是直透十法界之出格之見:

祖師禪者,透十法界之外,不墮如來之數,故曰出格。如來禪者,起於九種法界,墮在十法界之頂,猶是格內。欲知格內格外之分,須在一事一物上分清。十法界諸種之見,直到極頂,方是如來地位。祖師禪,又從佛頂上透出,出格之外,又越兩種祖師外道。若是真正祖師禪,則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是已。(《三峰和尚語錄》卷6)

十法界」是佛教世間、出世間眾生境界高低所做的分類,由低到高依次為:地獄(眾生)、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十法界,每一法界眾生皆有其知見境界,同樣依以上次序可分別概括為我見、貪見、盜見、嗔見、仁見、施見、滅見、緣見、空見、即空即有見。前六種見為世間知見,後四種則為世間見解四種世間見解,又各自與特定的觀行與證量相聯繫,如聲聞眾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最終證得有餘涅槃;緣覺眾觀萬法緣生,無明本無,而入性空大乘之初門;菩薩眾觀諸法之空相,一切萬法性相平等,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緣生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緣生;初地菩薩次第漸修,直至十地,觀萬法即假即空即中,達到空不礙有,有不礙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的自在境界

十法界中,六道眾生皆被我執、法執所系縛,流浪生死,無有出期。欲求解脫,須聽聞佛法,從頭修起。出世間四種法界,因各有知見與證量,故皆可納入「正思維」或說「禪」的範疇。於是與四法界相對應的則是四種禪:聲聞禪、緣覺禪、菩薩禪、如來樣。如來樣是出世間樣法的極致,但猶墮在十法界中,屬格內之禪。祖師禪則反是,摧山碎岳,透脫身心,一超直入,迥出格外。「格內」、「格外」的內涵,法藏雖只籠統地概括為十法界之內外,但結合他在別處的闡發,它們實際上是指知見之內外、思量之內外。參學雖上臻如來境地,猶存知見,仍未跳出思量分別的窠臼,雖說空有雙遣雙照,融通無礙,但畢竟仍有空有知見分別,由此分別而導致凡與聖、善與惡、生死涅槃世間與出世間的分別。而這些分別雖然只以殘存習氣方式存在,但猶使人不得擺脫生死羈絆,獲得徹底解脫祖師禪則離四句,絕百非,去有無,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分翻轉身來,當下洞徹本地風光,認取自家本來面目。故祖師雖為如來弟子,但祖師禪比之如來禪,不特超塵拔俗,更以淋漓痛快之風,逸出青霄之外,非真正出格漢子,不能窺其涯岸也。

法藏明言「欲知格內格外之分,須在一事一物上分清」,如果真能於一事一物上將十法界之歧見看得透徹,並進而討個出格之路,於九種知見之外,再覓一分新天地,則稱為看話頭

法藏曾拿眼前一片瓦為例,來說明十法界之歧見及如來祖師之分。現前一片瓦,當人們未見之前,人人心無事,不涉生死。即使見此瓦而思量不起、現量未分,亦無煩惱歧見。待人問道「這是什麼」或「此瓦是誰的,」無量事端驟起,歧見煩惱紛至沓來。有一等人見瓦便曰:「此瓦我要」,便與人爭,甚至不惜拔刀相見,打殺他人,奪瓦而去,此等即墮地獄眾生;另一等人雖不至殺人,但貪心不足,重如飢渴,百計攘求,此等為墮餓鬼眾生;又一等見瓦而起盜心,墮畜生道,生生還債;又有一等瞋心熾盛,奪瓦而行布施,福大氣大,墮修羅道;又一等知瓦有用,惠施於人,因仁義心而生人道;還有一等,以瓦蓋佛殿供佛,感大福報往生天界

以上六道眾生見瓦而著相,或生貪瞋痴,或起人我見。但其見地歸納起來,皆不出四種見解:見瓦是有即有見,見瓦是無是無見;前有後無,前無後有,是即有即無見;知有是無,則無之亦無,即非有非無見。凡夫眾生對一具體事物見解,總不出此四端。其中有見是肯定,無見是否定,即有即無見是矛盾,非有非無見是不定。眾生識見紛飛,隨事轉換,不能執定,總不出四句

同樣是眼前一片瓦,出世間法界之歧見,也判然有別。聲聞眾見此片瓦而諦觀苦集滅道,以修小道而見得有餘涅槃,此瓦上之聲聞禪。又有一等見此一片瓦起於無明眾生不知,故有十二輪回;今見一切緣起性空,無明本無,故無老死憂悲苦惱,此瓦上之緣覺禪也。若見此瓦起於微塵,水調火鍛,虛空與諸相因緣和合,假名為瓦,既為因緣和合,不壞此瓦而自性本無,則照見緣起即是空,空即是緣起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即是諸法之實相,此為地前菩薩之禪。於此更進一步,則因緣生而性空不得,因性空而緣生不得,兩頭俱斷,此是八地禪。不坐八地死水,抖擻精神再上一層,則緣生與性空雙照雙遮、互生互礙,相互交織「如織錦迴文,並無罅縫」,此即如來禪結頂處。到此時面對眼前一片瓦,「沒奈何地喚作瓦又觸,不喚作瓦又背,如銀山鐵壁,千推不能,萬劫不得」(《三峰和尚語錄》卷6),到此地步,正處於如來禪與祖師禪相抵相交之際。若有具眼禪師將瓦一腳踏碎,有見無見,一齊拋卻,緣生性空,當下截斷,凌跨十法界諸種之見,一超直人,與威音王佛把手共行,才算是入祖師格外樣之初門。

真正祖師禪,除超十法界諸見之外,還須謹防落入邪魔外道及「出格聲聞禪」。

法藏所指的外道與具縛凡夫不同。「凡夫四句,隨事轉換,不能執定,不名外道。若外道之人,巧生知見,執一不變,心外有法,故名外道。」(《三峰和尚語錄》卷6)就是說凡夫雖然著相而生我見,起心動念,不免墮於「凡夫四句」,但皆不執定,可以隨時隨處改變或轉換。外道則不同,他們往往將某種知見固定下來,作為不變的信仰外道之見有四種:常見、斷見、亦有亦無見、空見。還以看眼前之瓦為例,若執瓦有生滅而見瓦之見無生滅,或言此瓦即我之原體本性,雖空即有,即是常見外道;若執萬物無常,終歸敗壞,瓦終散滅,人死畢竟性空,即是斷見外道;若執瓦性本無,而又執無即是瓦,亦有亦無即是矯亂外道;若執瓦有是無,其無亦無即是說此瓦存在本身就是不存在,「不存在」也不存在,此即是空見外道。教典中還有其它形形色色的外道知見,共有九十六種之多,但大體上皆可歸於以上四種知見之內。

法藏所說外道知見主要是由外境而生偏執一端,不肯放舍,而墮佛法正道之外。邪魔則由修法眾生之心而生,因見地不到,修有偏差,而生種種魔障。此魔廣說千萬,略說有五:若厭患身心世界,坐見身心世界與瓦齊空,了無一法,以此為得,便是色蘊魔。(若入禪定見外世界變化多端,無所不至謂之剎說、無情說,亦是色蘊魔,前者是色空為蘊,此是色有為蘊。)若見現前種種境界,便心生領納,是受蘊魔。若因好境入心,不能忘置,而生邪想,是想蘊魔。因想著邪,無師救正,展轉遷流,是行蘊魔。若將以上種種塵識妄念認作佛法即為識蘊魔。

以上邪魔外道,皆屬十法界,不可定指,六道眾生或可墮入,修出世間眾生亦或不免。祖師禪超十法界處,自然也包括斷滅種種外道知見及諸種修行魔障。若一念不慎,墮入外道,或被邪魔系縛,則如來禪猶不可求,何況格外之祖師禪耶?

但即便跳出十法界,仍不能保證就能證得祖師禪,在真正跳出知見案臼、坐脫立亡之前,仍有兩道關隘。首先是雖忘知見、起疑情但疑情未破。此時已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境地,無下語處,也無思維卜度的餘地。但萬境仍然是萬境,虛空仍然是虛空,心識雖停息日常的思維活動,但並沒有在八識田中完成根本的轉變。整個身心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此時若用心真切,自然會體證到「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光明匝地」的徹悟境界。但如果根性不利,機緣不熟,用心不切,就可能「墮在死水,全沒用處」,雖有超十法界之趨向,而終墮格內。

第二道關隘是已打破心物之間的隔礙,達到了心境互融的境地,但復墮死心空滅之見,耽空滯寂,一味清凈,法藏稱之為出格聲聞禪:

你道畢竟如何?時鴻侍者將瓦一腳踏碎,師雲:於此見得,即入祖師格外之初門矣。如更進之,則頭尾並完,直至後句,方是了手。若不見得,則但入如來禪格外之一半,出言吐氣,便要落聲聞境界,未有出頭分在。為何?聻,以其得體不得用。只為心小,要在極妙處躲根,不能出得妙處作用。問頭答語,分不清楚,陷在坎中。好好將祖師禪,枉作出格聲聞禪矣!(《三峰和尚語錄》卷6)

法藏於此重拈仰山勘香嚴的公案,來進一步說明祖師禪與如來禪的法式,以及祖師禪的真正內涵。昔香嚴聞擊竹聲響而大悟,有偈曰:「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又「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其「一擊忘所知」、「不墮悄然機」,似乎是既不墮有見,又不墮空見,又頗有一棒打殺,一超直入的大家作略,故溈山聞之大喜,以為香嚴已徹悟。仰山則認為香嚴雖已做到「掃蕩一切,一法不立」,但是否做到「建立一切,一法不廢」則還有待勘辨。於是問香嚴:「聞師弟發明大事,你試說看」,香嚴舉前偈,仰山不允。香嚴復有「去年貧,無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之頌。仰山當下即知香嚴只到空空天地,未有出頭,只達體而不知用,還未到不立一法而又無法不立,不廢一法而又無法不廢的自由境界。但香嚴畢竟超越了心物對立、能所分別,故仰山只許其得如來禪,而「祖師禪則未夢見在」。顯示出古德不以佛法人情,為學人負責的嚴肅態度,不似後世妄稱禪師者拿冬瓜印子胡亂印證。香嚴畢竟是上上根機,一經仰山點化,當下悟出機要,從空空天地轉身,出得妙處,應機作用。所謂「我有一機,瞬目視伊」,即不存知見又不廢視聽,應緣接物,一如無心道人。正所謂悟後非舊時人,而不異舊時行履處。

祖師禪與看話禪

法藏繼承了宗杲參話頭傳統,但又有改造和發展。在他看來,古人本來沒有現成話頭,師徒在問答中間,師家說出「乾屎橛」、「麻七斤」等無頭語句,學人當下生起疑情,著力參究,即有個人處。後世具眼宗師少,師家不能隨機接引,不得已舉古德現成話頭讓人蔘去,但眾生根性各不相同,機緣遭際又各異,讓他們共持一個話頭顯然是不合理的。實際上,參話頭不過是為斷情識、起疑情,如果能達到起疑情的目的,則不僅古人機緣語句可作話頭,今人言句可作話頭,而且面前的任何事物皆可作話頭去參。所以法藏稱「所謂話頭者,即目前一事一法也。」法藏又謂:「凡人平居無事,隨心任運,千思百量,正是無生死處。只為將一件物事到前,便生九種見解,所以流浪生死,無有出期,故祖師家令人於一事一物上坐斷九種知見,討個出格之路謂之話頭。」(《三峰和尚語錄》卷6)這樣法藏就剝去了有關參話頭的種種神秘外裝,使學人更易尋到入手處,而不必枯守趙州「無」字或「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類而不能自拔。

話頭只貴用心真切,把得話頭,去有無,離四句,絕百非,直到無出頭處,昏天黑地,一點雜法不得入心,待疑到極處,迷悶到極處,忽然如太山崩虛空,碎得個前後際斷,便透得一分真消息。做工夫、參話頭,除向迷悶處著力外,別無容易方便。但學人常因見地不到,或根性不利,在參話頭過程中知見紛飛,而又勘不破,結果不特祖師禪參不成,連如來禪的境界達不到

法藏分析了看話頭時容易失墮之處有一等人看話頭,坐到身心空處,見個歷歷分明,便言是我本來面目念佛主人公,其實不過落神我外道禪。又一等見得空空,本來無物,身心世界蕩然不存,以此為是,又不過是落於空亡外道又有一等人只管於「本來面目」、「彷彿者是誰」等話頭上,討個本性妙心,於是用盡肚皮里知見,千思萬想,而不能離心意識去事上參究,結果自認為勇猛精進,豈不知始終為五蘊蓋覆,轉求轉迷,去道愈遠。此類人用功既久,魔業已成,有人正言相勸,亦難省悟,甚至生大我慢,或罵或謗,反污他人未曾親證一番,而不生生世世墮魔業中而不得出離。又有一等於話頭上參究日久,忽得前後際斷,身心世界蕩然一空,於是掃蕩一切諸法,什麼三玄三要君臣賓主、棒喝語句,一齊拋向虛空外,只求一味清凈。其出語則滾滾虛浮,全無意旨,此墮聲聞禪也。或於話頭見得無明本無,便陷溺「無」處,自求快活,此墮緣覺樣也。又有一等參話頭至緊要處,猛地有個省發,見得一切法空,一無障礙,若身若心,如空中聲,如鏡中影。在此空相中行履,如鳥飛空,然腳跟未點地,死水不藏龍,墮在空靜理上。又有一等於話頭上透過知見不為法縛,得口頭三昧機鋒轉語,靈利快捷,但說得行不得,見地雖到而行履不到,故語時稱法稱旨,而事上常露罅漏,此即達體不達用之出格聲聞禪。

對於如何對治以上禪病,法藏亦有說法那就是不於八識用功,而只在心地著力。以上種種禪病,或穿鑿信第六識,放縱六根,塵識妄念不絕;或抱守養第七識,不知轉著相我見,結果不是悟些好光景墮五蘊魔,就是落分別知見窠臼;或靜歇養第八識終日坐在死光影中,自謂快活,不知沒頭死水,永無出期。而所謂心地上著力,指不涉雜修,絕情絕想,咬著話頭,一味在心地上念茲在茲,茶里飯里,喧寂不分,凈穢莫辨,一味奮力求出,直至有無雙遣,是非全忘,人法雙亡,一真不立,才是真正安身立命處。可見,若於八識用功,則處處用心,頭頭著意,識見紛飛,煩惱熾然,永無出期。如果於心地著力,則能轉識成智,拔除煩惱情識之根,作大自在人。

法藏雖然主張眼前一事一物皆可作話頭參,並不執定某一特定話頭,但他對宗杲日常所舉「竹篦」話頭似有偏愛,時時向人拈提。其典型說法是:

拈起竹篦子雲:喚著竹篦則觸,不喚著竹篦則背。不得有語,不得無語,如將泥團塞卻七竅,氣急不過,自然憤之又憤,疑之又疑。疑得切,悶得深,於穿衣吃飯處,迎賓待客處,屙屎送尿、搬柴運米處,或堂里,或堂外,或出或入,目前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若本性,若妙心,總是個背觸不得。到這里,若稍涉遲回,恐落冷窟,直須拚命,再添一憤,如太山崩虛空,碎得個前後際斷。……直到恁么時,方與威音未名、父母未生以前一段大事相應。(《三峰藏和尚語錄》卷6)

法藏在此對如何參話頭講得比較具體。總之是從分別思維中抽身,以一種由疑情而起的禪悟思維去把握本心宇宙的實相。不過許多人雖知參話頭、做工夫,而且看起來也講求勇猛精進但卻不能悟道。法藏分析了幾種原因,有的脅不著席,夜不倒單,結果精神漸疲,昏沉逼發,如高峰原妙三年不倒,日夜打坐終日凝滯沉相中,愈遣愈疲,話頭轉不親切,雖參狗子「無」字,難起疑。對治方法是當睡則睡,當起則起,養足精神,「精神若旺,便得專志猛烈,話頭便有精彩,便得躍然活潑參情,從此發而真疑起矣。」(《三峰藏和尚語錄》卷7)有的急於求悟,於意根下卜度,將教乘極則語,宗家玄妙句,置於八識田中,百般索解,但即便索解得出,亦與生死無交涉。對治之法是塞卻智門,專意起疑。有的用功猛烈,忽得前後際斷,見個光景,話頭便不猛烈,自求安樂。到此田地,自己便無主宰,必得憑借一個話頭從中抽身。又有一等,雖透得大法,而操養未深,亦不可得少為足,而應善加保任,直至無悟無法,無操履,無習氣,無作佛,無利生,任運騰騰,騰騰任運,做工夫至此,才稱見些氣息。

如來禪與默照禪

法藏在闡釋自己的看話禪、祖師禪的同時,也對當時禪林流行的「枯木禪」、「默照禪」進行了抨擊。對兩種邪禪的批駁,尤其是對曹洞宗的主要參禪方式默照禪的批駁,又與對如來禪缺陷的分析結合在一起。法藏示眾雲:

單坐禪,不看話頭謂之枯木禪,又謂之忘懷禪。若坐中照得昭昭靈靈為自己者,謂之默照禪,以上皆邪禪也。坐中作止作觀,惺寂相傾,觀理觀事,雖天台正脈及如來正禪,然猶假借識神用事,所照即境。所以命根難斷,不能透脫,多落四禪八定,及生五十種陰魔,以識神在故也。(《三峰藏和尚語錄》卷7)

關於枯木禪,法藏認為太過拘系,缺乏祖師禪隨處是道場自由精神永嘉玄覺雲「行亦樣,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雖然講的是悟後的境界,但其灑脫精神也應該貫注於修行過程中行住坐卧威儀,大可不必偏執一端。並且長時間枯坐則精神疲弱,神弱則疑情必不猛烈,做功夫反倒難以有進展。高峰原妙枯坐三年而未悟,馬祖坐禪謂之磨磚作鏡,皆是前人之殷鑒。另外,法藏認為參禪又不專在靜處,也不專在鬧處,必須靜中鬧中,任緣任事,只要認定個話頭不放即是。基於這種認識,法藏主張「看話頭」與「參請」結合起來,即向內反省與向外參究並行不悖,只要宜於發明心地,則一切皆是方便。

至於默照禪,與天台宗的止觀法門一樣,病在於「假借識神」用事,此「識神」即「人我見」或說一種分別思維和分別意識。按唯識學的觀點,「人我見」是「末那識」的現行,「末那識」為第六「意識」所依,故亦稱「意根」。此意根決定前六識的取向。因眾生在獲得自我意識的同時,就同時具有了分別意識,在生活中總是重復著「我的、我的、我的」,久染成習,在第七識「恆恆執認八識謂自內我」,在意識層面則分別人我是非善惡性起,這是眾生流浪生死、不得出頭的根本緣由。看話禪的功用就在於當下截斷意根,在第七識完成由識到智的轉變。法藏緊接上段引文雲:

大慧一出,掃空千古禪病,直以祖師一句話頭,當下截斷意根。任是疑情急切,千思萬想,亦不能如此如彼,有可著落。既無著落,則識心何處系泊?令人於無系泊處一迸,則千了百當。可見才看話頭,則五蘊魔便無路入矣。(《三峰藏和尚語錄》卷15)

所以,「當下截斷意根」,就是將有分別之識心,轉變為平等性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而以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為正因,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而前五識則轉為成所作智。至此則大事了畢,千了百當。

唯識學角度看,枯木禪、默照禪之病在於只在「心」即第八識用功,法藏在《離心意識辨示禪子》一文中說

夫心者,即第八識之一分有知,一分無知者是。有知者,靈靈不昧,了了常知,以知為體而湛然者是。無知者,湛極無記,在三性則不涉善惡昏沉者是。(《三峰藏和尚語錄》卷15)

枯木禪所執認即第八識無知分,而默照禪所照得「昭昭靈靈」者,不過是八識之有知分。因沒有第七識上的根本轉變,故第八識未離心體,未得清凈,起心動念,仍落分別,故此「心」動則為生死不動則為生死根本,求寂求靜或認得靈靈,皆是大患,不能出離生死。聯繫超凡人聖之如來禪,法藏指出在「心、意、識」上參學的根本缺陷:

心照生明,墮在明白里,正是無明生死根本也;意根把捉,墮在我相里,正是無明生死根苗也;五識起,明了外,攬生明,六識起,分別內,攬計著,同為無明生死枝葉也。「知」之一字,便落心意識,非縛即脫,非善即惡,非凡即聖。著相則結縛而凡,離相則解脫而聖。著相離相是對待法、兩頭語,全是生死,何由出離耶?

法藏由此主張「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而唯有參話頭,才可望頓棄平生心意識,直超凡聖路。

對看話頭在轉識成智方面的功用及次序,法藏亦有說明。如「竹篦子」話頭,喚著則觸,不喚著則背,兩路去不得,兩路罷不得,六識不能分別,七識不能執認。以不能分別故,得妙觀察之質,以不能執認故,得平等性之質。因參話頭,先得以上兩種質地,然此時猶未悟,尚須儘力參究,愈求愈無路,轉參轉不得,到此時以自識殺自識,迴光返照,六識絕而七識亦殺盡。到此即為前後際斷,空空田地。不過此時尚不到家,不可坐空立亡,仍需把話頭死參,忽然撞著,則桶底脫落,光明頓發,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再不落凡聖差別境,永離心意諸法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藏把祖師看得高於如來樣。如來禪種種,有般若,有實相,有寂照,有定慧,有空智實智,有種種名相、種種修法、種種境界,其妙法妙道,亦非中根聰智所能臆測。真實修來,亦有諸多受用,三乘二乘菩薩以至如來,次第修而次第入,至極頂處,緣起性空,雙照雙遮,戳瞎有功用眼,謂之如來禪。然從此門入,出凡入聖,總不出凡聖差別境界。其根源在於於第六識照了,第七識上指認,第八識上摹擬,以「心、意、識」不能一時截斷,故心光尚在,不能從頂門無眼處以無光之光照徹天漢。故雖於生死大事有所了悟,但只能證得生死依稀本無,而不能拔除生死根本。故遇緣應物心平氣和時,尚把持得住,「但決不能於睡中夢中、正睡無夢無想處、死來昏悶處、跌倒悶絕處與淫怒痴正發處,坦然一如,自在無礙,作快活人。」(《三峰藏和尚語錄》卷14)

不過,法藏並沒有摒絕如來禪之意。如來禪,作為應病與葯的一期方便,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法藏在答一位病中孝廉的書中說

病中工夫且歇卻,看話頭郁遏費力,難與病情支遣,不若明明白白,一看透底,便自肯心休去。第一先看此身凝濕動暖,四大從來,無有實體。……其二,看色身既不交涉,其身外骨肉恩怨,功名利養,一切我所皆是虛妄。……其三看破內外色空,何處更有妄心領受?……到此則身心世界一法無可當情,當下脫然放舍,便與法界平等,無一塵一法不是我自心真心真心者,無心也。無心便當成佛。(《三峰藏和尚語錄》卷14)

我所」是空,觀「心」無受,諸法平等,屬於定慧止觀傳統禪法范圍。修此類禪法,雖不證得究竟,但對於病魔纏身的人,猶不失為應病之葯。從應緣當機的意義上看,此時參此三乘二乘禪,比參祖師禪(看話頭)更易得受用。

而且,若是真達不思境界,則於出格處,腳下無私,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頂立,凡與聖俱斷,空假中皆了,生死不二,生佛無間。此時再以頂門「摩醯眼」回觀如來禪、祖師禪,皆是無夢說夢,但有假名,何有實義?若一味執持祖師禪,則不特祖師禪不可得如來禪亦未夢見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