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全教授:真禪法師與當代中國大陸漢傳佛教出版事業——以《佛教知識》的編輯出版為例

真禪法師與當代中國大陸漢傳佛教出版事業

——以《佛教知識》的編輯出版為例

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  李尚全

真禪法師「是上海宗教愛國愛教的一面旗幟」,在當代中國社會各界具有廣泛的影響,被媒體讚譽為佛教界的愛國愛教高僧、「民間外交家」、慈善家。其實真禪法師還是當代牛國大陸漢傳佛教出版事業的重要支持者,對漢傳佛教知識的傳承,漢傳佛教學術的繁榮,人間佛教思想的弘揚,作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理應給予學術關懷。

一、歷史回顧:真禪法師的生平

與《佛教知識)的創辦經過

1、真禪法師生平

真禪法師(1916—1995),江蘇台安豐鎮人,俗名王鶴樹,6歲時(1921年),由本鎮凈土庵凈修老和尚剃度為僧,取法名為真禪,字妙悟,號昌悟。在少年時代就能熟背《佛教三字經》、《論語》、《妙法蓮華經》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1931年在南京華山隆昌律寺依德浩和尚具足戒。從此以後在寶華山隆昌律寺、東台三昧寺啟慧佛學院、鎮江焦山定慧佛學院、鎮江竹林佛學院、泰州光孝寺佛學院上海佛學院上海圓明講堂楞嚴專宗學院、南京中國華嚴速成師范學院等大叢林習律學教,其中以親近應慈法師時間最長。曾先後任蘇州獅林寺和鎮江竹林住持,兼竹林佛學院院長。1951年到上海玉佛禪寺,先後任信眾部副主任、寺務處副主任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仍然堅守在玉佛禪寺,想方設法保護寺廟。1979年6月,被推舉為上海佛教協會會長,出任玉佛禪寺住持。1983年秋,任上海佛學院院長。1988年10月,兼任上海靜安寺住持。1992年11月,兼任河南開封大相國住持。1993年10月,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另外還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海外聯誼會理事理事上海慈善基金會副會長、上海兒童福利院名譽院長社會職務。著有《玉佛丈室集》10冊、小叢書若干本、以及在海內外發表大量的佛學研究論文。

2、《佛教知識)的創辦經過

佛教知識季刊創刊於1993年6月30日,在1995年11月30日經「編委會認真研究決定,並報甘肅省新聞出版局批准,本刊宣布自動停刊」。該刊是筆者在鐵道部蘭州機車廠教育中心擔任幹事期間,因工作閑暇無事,以研究佛學打發光陰,多次到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游說,由《甘肅社會科學》主編王步貴研究員擔任社長兼主編,全面負責編輯出版事宜,而筆者擔任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負責籌措資金,做具體的編輯工作,並借王步貴先生在甘肅出版界的影響,得到甘肅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徐仲碧先生、甘肅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楊效知先生、出版處處長孫季康先生和期刊處處長楊懷生先生的支持,由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主管、甘肅社會科學編輯部主辦,在佛教界和學術界內部流通。在家兄李尚秀居士贊助2000元人民幣的情況下出創刊號,停刊號虧損的1700元人民幣由洛陽白馬寺海法和尚資助,後又將其他讀者資助的800元人民幣,全部返還給海法和尚。共編輯3卷10期近80萬字。

二、編輯學的視角:真禪法師

多識教授是《佛教知識》的靈魂

從編輯學的視角來看,《佛教知識》屬於同仁雜誌,沒有政府撥款,完全由筆者通過親朋好友來籌措,也沒單位來協調雜誌社與出版管理部門的關系,完全靠王步貴先生在甘肅社會科學院和甘肅出版界的個人魅力來維持。其實這只不過是佛教知識》編輯出版的「硬體」設施,而對一本雜誌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刊登稿件的質量。換句話說,稿件的質量才是雜誌的靈魂。如何約來好稿子,成為辦好《佛教知識》的關鍵所在。王步貴先生在甘肅出版界具有廣泛的影響,但問題是王步貴先生全面負責《甘肅社會科學》的編輯工作,對《佛教知識》的編輯出版只有把關、通讀每期稿件的時間,而組稿的具體工作就由筆者來承擔。在蘭州市的高校,筆者還能應酬一下,像王沂暖教授、多識教授學者處於提攜後學的考量,再加上筆者親自登門約稿,礙於情面,尚能得到稿件。但筆者與真禪法師素昧平生,他老人家遠在上海,與筆者相距萬里,然而非幸運的是在一出了10期的《佛教知識》里,前9期都登有真禪法師的稿件,茲表列如下:

表1:真禪法師發表在《佛教知識》各期的稿件

┌────────────┬────┬────┬───────┬────────┐

│    題  目  │卷  號  │期  數  │  頁  碼  │    出版時間    │

├────────────┼────┼────┼───────┼────────┤

│《馮煦與玉佛寺方丈」匾│    │    │  │    │

│額》    │第1卷   │第1期   │  第34頁  │  1993年6月30日 │

├────────────┼────┼────┼───────┼────────┤

│  《{無量壽經)淺釋(1)》 │  第1卷 │  第2期 │  第4--11頁   │  1993年11月30日│

├────────────┼────┼────┼───────┼────────┤

│  《{無量壽經)淺釋(2)》 │  第2卷 │  第1期 │  第10---12頁 │  1994年春之號  │

├────────────┼────┼────┼───────┼────────┤

│《真禪大和尚法語》(覺醒 │    │    │  │    │

│記錄)   │第2卷   │第2期   │  第1頁   │  1994年夏之號  │

├────────────┼────┼────┼───────┼────────┤

│《真禪詩文選載》    │第2卷   │第3期   │  第44頁  │  1994年秋之號  │

└────────────┴────┴────┴───────┴────────┘

┌───────────┬───┬───┬─────┬───────┐

│《佛法人生》    │第2卷 │第4期 │第3--6頁  │  1994年冬之號│

├───────────┼───┼───┼─────┼───────┤

│《在持松法師佛學思想研│第3卷 │第1期 │  第10頁  │  1995年春之號│

│討會上的講話》    │  │  │  │  │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第3卷 │第2期 │第3—12頁 │  1995年夏之號│

│淺釋(1)》 │  │  │  │  │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第3卷 │第3期 │第3--11頁 │  1995年秋之號│

│淺釋(2)》 │  │  │  │  │

├───────────┼───┼───┼─────┼───────┤

│《真禪大和尚佛學著作目│第3卷 │第3期 │第47--49頁│  1995年秋之號│

│錄》  │  │  │  │  │

└───────────┴───┴───┴─────┴───────┘

就表1所列的稿件而言,在筆者寫去約稿信後,真禪法師很快就把《馮煦與玉佛寺方丈匾額》的稿子寄來,充分說明他對佛教出版事業慈悲關懷和支持。尤其是對像筆者這樣沒有任何社會資源的「民間編輯」,更是充滿了愛心期待。甘肅省佛教協會秘書長包含章先生曾對筆者說,他在1995年上半年在北京中國佛教協會開會期間,把一本甘肅省佛教協會會刊《顯密》試刊第1期送給與會的真禪法師,真禪法師看到這本雜誌上有筆者名字,就對包含章先生說,「你們甘肅應該把李尚全好好培養一下」。當包含章先生把真禪法師的這句話轉達給筆者的時候,使筆者驚喜不已。但不久就接到覺醒法師寫來的信,說真禪法師在1995年12月1日圓寂了,得知這一消息,筆者感到悲痛萬分,因為《佛教知識失去了一根頂天立地的精神支柱。    』

就表1所列出真禪法師的稿件來看,都是讀者喜聞樂見的法寶尤其是《{無量壽經)淺釋》和《(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淺釋》,都是大陸漢傳佛教高僧佛教知識的權威性闡釋,無論對學術界還是佛教界,對認識原汁原味的佛教,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事實求實地說,《佛教知識》之所以越辦越好,就是因為每期都刊載有真禪法師和多識教授的稿子,他們用如椽之筆寫出的大作,把整個《佛教知識》的版面激活。為了與真禪法師著作相比較,也把多識教授發表在《佛教知識》上的文章表列如下:

表2:多識教授發表在《佛教知識》各期的稿件

┌───────────┬───┬───┬──────┬───────┐

│    題  目    │卷  號│期  數│  頁  碼    │    出版時間  │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密│  │  │    │  │

│義淺解》  │第1卷 │第1期 │第7—13頁   │1993年6月30日 │

├───────────┼───┼───┼──────┼───────┤

│《佛法三根本要義》    │第1卷 │第2期 │  第1頁 │1993年11月30日│

├───────────┼───┼───┼──────┼───────┤

│《{佛法三根本要義)通俗│  │  │    │  │

│解說(1)》 │第2卷 │第1期 │第1---9頁   │  1994年春之號│

├───────────┼───┼───┼──────┼───────┤

│《{佛法三根本要義)通俗│  │  │    │  │

│解說(2)》 │第2卷 │第2期 │第9--18頁   │  1994年夏之號│

├───────────┼───┼───┼──────┼───────┤

│《駁所謂「六字真言『考│  │  │    │  │

│釋」』的荒唐言論》    │第2卷 │第3期 │第3---9頁   │  1994年秋之號│

├───────────┼───┼───┼──────┼───────┤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  │  │    │  │

│妙理剖析(」)  │第2卷 │第4期 │第10--13頁  │  1994年冬之號│

├───────────┼───┼───┼──────┼───────┤

│(時輪法修持儀軌)  │第3卷 │第1期 │第11--23頁  │  1995年春之號│

├───────────┼───┼───┼──────┼───────┤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  │  │    │  │

│妙理剖析(2)》 │第3卷 │第2期 │第26---36頁 │  1995年夏之號│

├───────────┼───┼───┼──────┼───────┤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  │  │    │  │

│妙理剖析(3)》 │第3卷 │第3期 │第12--29頁  │  1995年秋之號│

├───────────┼───┼───┼──────┼───────┤

│《愛心中爆發的智慧》  │第3卷 │第4期 │第9--11頁   │  1995年冬之號│

├───────────┼───┼───┼──────┼───────┤

│《破執斷惑慧寶(金剛經)│  │  │    │  │

│妙理剖析(4)》 │第3卷 │第4期 │第20---35頁 │  1995年冬之號│

└───────────┴───┴───┴──────┴───────┘

表2與表1比較表明,多識教授文章是介紹藏傳佛教的,而真禪法師文章則是介紹漢傳佛教的。由他們倆位代表佛教中國的傳承情況也就凸現出了佛教知識》的辦刊特色。因此,筆者作為《佛教知識》的實際創辦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真禪法師和多識教授是《佛教知識》的靈魂,讀者通過閱讀他們的文章就能吸收到漢藏佛教兩種營養,更加全面地認識佛教,同時也有利於漢藏文化交流和中華民族大團結

三、傳播學的視角:

真禪法師著作使佛教信仰復活

加布里埃爾·塔爾德(gabrieltarde,1843—1904)是法國社會學創始人之一,他在《傳播與社會影響》一書里說,印刷機的出現,開發出了「公共頭腦」,即「印刷報紙階段,印刷機才能夠使囿於一隅的東西變成國家的、歐洲的甚至是世界東西在此之前,地方東西固然可能是有趣的,卻只能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范圍而默默無聞……」其實,就漢傳佛教現代化的經驗來看,話也不說得這么死。漢傳佛教經典的私人雕版的出現,同樣是漢傳佛教現代化的一個標誌性的指標,因為正是鄭學川(1825—1880)在光緒年間(1875—1908)於揚州成立「江北刻經處」,才使囿於「寺院佛教頭腦」變成國家的、乃至世界的「公共佛教頭腦」,或者套用現在最時髦的佛教術語,就叫人間佛教頭腦」。從此以後,楊仁山在南京成立「金陵刻經處」(1897)、徐文蔚(?—1927)創立的天津刻經處和北京刻經處、常州天寧寺創立的「毗陵刻經處」、上海佛教人士創辦的佛學書局(1929)。就印刷機印刷佛教經典而言,在民國元年出現了宗仰上入主持出版的鉛印本《頻伽藏》,民國12年(1923)又出現了影印本《卍字續藏》,民國20年(1931)出版了影印本《磧砂藏》,民國21年(1932)出版了影印本《龍藏》,民國18年(1929)陸續出版的鉛印本《藏要》。至於民國年間用印刷機出版的報章雜誌,根據黃夏年的粗略統計,「至少有名可考的達180種,這個數目幾與今天大陸和香港台灣幾個地區的佛教刊物總和」。解放以後,佛教出版事業在1980年以前,基本上處於日趨沒落的趨勢,上海佛教協會主辦的《弘化》月刊在1958年7月停刊,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現代佛學月刊在1964年停刊,緊接著而來的「文化大革命」開始把佛教經典毀之一炬。自1980年以後開始出現復甦,相繼出現了在郵局可以訂閱的佛教界主辦的《法音》和《佛教文化),但大部佛教書刊是內部印刷品,有的還是「非法印刷品」,很難通過中國大陸特有的新華書店渠道由「寺院頭腦」變成「公共佛教頭難」。但到了1990年代初期,首先是真禪法師佛學著作的公開出版,打破了僧人著作只能在寺院流通的僵局。在這里我們先看以下《佛教知識》1995年秋之號上發表的《真禪大和尚佛學著作目錄》,對「上海佛寺頭腦有個初步了解。該目錄雲: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佛教協會會長、中國玉佛禪寺、靜安古寺、河南開封大相國方丈真禪法師,一生潛心佛典,對佛學深有造詣。近年來於修持弘法之餘,常在他的般若丈室,伏案寫作,積稿盈尺。已出版的著作有《玉佛丈室集》一至八集,《上海佛寺叢書》二十二冊。

玉佛丈室集(一):佛陀舍利中國華嚴宗簡論、玄奘法師傳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試論震華法師佛學思想上海佛寺震華上人塔銘、菩提達摩的生平和禪法、惠能三種法門——曹溪禪之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曹溪禪之二、百丈禪風千古傳——曹溪禪之三、談談禪宗、答胡培炯問禪、重印《正法眼藏》記、《金山規約》解、佛教孝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聖誕法會開示、怎樣行菩薩道、試論水陸法會不可思議功德、仁者壽、放下身心才能養身、從玉佛寺的新刻碑帖談董其昌的書法、偉大的創造、輝煌的宮堡、守護國界、上海佛教居士林的任務、重建崇明壽安寺記、滬港佛教友誼源遠流長、法侶重逢、友誼倍增、港滬相通、佛教一家、上堂法語上海慈修庵佛像開光偈語、在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第二期開學典禮上講話祝詞、對青年僧人的幾點希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常隨佛學」、略說培養合格的僧才、對上海佛學院學僧講上殿威儀偈、在歡迎鑒真和尚回國展出協議團宴會上的祝詞、東渡西遊相映媲莢、讓友誼種子開花結果、訪問日本立正佼成會庭野日敬會長、萬里香花結法緣「美國佛教總會」成立二十周年誌喜、美國大乘寶塔落成祝詞、金玉黨居士七十壽序、中印文化交流的光輝篇章、中國禪宗印度佛教、佛國巡禮漫記。

玉佛丈室集(二):般若波羅蜜心經講義、玄奘求法之路禮記、緬懷禪門尊宿虛雲老和尚、紀念太虛大師誕生一百周年、應金玉堂居士美國佛教、玉佛寺可成和尚塔銘、遠塵和尚行業碑、緬懷先師,振興佛教——震華法師圓寂四十周年紀念感言、止方和尚傳、葦一和尚傳、葦航和尚行業碑、心岩和尚行業碑、一代師表——紀念常惺法師忌辰、繼往開來,更上一層樓——祝賀《香港佛教》創刊三十周年、《常樂文叢》第五輯序、《旅美新證》序、《玉佛禪寺》畫冊前言、《玉佛禪寺》序言、重修靜安寺大雄寶殿緣起

玉佛丈室集(三):大方廣佛華嚴普賢行願品淺釋、天竺紀行、遠涉重洋為弘法、緬懷華嚴座主應慈老法師、喜讀《圓瑛大師年譜》有感、厚寬老和尚傳、實踐佛陀遺教廣作福利事業、佛指舍利再現人間的前前後後、90年代邁新步不斷宣流妙法音、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願寧瑪派密法在莢發揚光大、玉佛禪寺禪七開示法語、三十二觀音像刻石跋、崇明壽安寺重建天王殿碑記、論「人生一切皆苦」思想意義和影響、全家信佛教一心愛祖國。

玉佛丈室集(四):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西藏朝聖記、雲南參訪記、澳洲弘法紀行、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僧教育史上的新紀元、回鄉弘法散記、支持社會福利事業關心愛護傷殘兒童、發揚佛教救苦救難的慈悲精神、介紹一位熱心弘法的法師、五百羅漢乘願到美國

玉佛丈室集(五):無量壽經淺釋、九華山弘法講經記、普天同慶樂無涯、馮熙與玉佛寺方丈匾額、盂蘭盆會的由來和發展、《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序、關懷社會造福人類、重修靜安古寺碑記、白聖法師舍利塔銘、難忘的記憶,深刻的懷念、論人間凈土、記鎮江金山江天寺霜亭和尚守山事、重刻觀音像題記、十六尊者碑刻前言、十六尊者碑刻跋、行久先生、玉堂居士八秩雙慶壽序、法派淵源記、關於觀世音菩薩信仰、在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摘要)、慶祝玉佛寺建寺一百一十周年述懷自勉。

玉佛丈室集(六):《華嚴經》與華嚴宗、上海佛教日本佛教友好關系略史、釋迦牟尼略史、祝賀美國紐約東禪寺建寺二十周年紀念文、祝賀美國紐約妙覺寺建寺十三周年紀念文、怎樣學佛、在靜安古寺文物書畫展覽會上講話、致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一封信、虔誠信仰,昌盛的佛教佛教資生福利事業精神文明、普賢精神上海佛教、深刻的懷念,難忘的教誨、弘傳佛法,發揚正義、培養青年僧人中國佛教界的當務之急、獻愛心,送熱情,出力量,積極慎重地開展國際友好往來活動、發揮佛教文化傳統提倡人間佛教思想、在復旦大學佛學研究班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玉佛丈室集(七):葯師經淺釋、大相國寺簡史、《憨山大師自傳》英文版跋、三星高照中日共慶、在上海佛教居士林第三屆代表大會上的講話、在上海佛教居士青年學佛組紀念會上的講話、修佛修學樂此不疲、在新加坡天竺山毗廬寺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法會上的一次講話新加坡天竺山毗廬寺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法會獻辭、新加坡天竺山毗廬寺同戒錄序、青年佛教的希望、沉痛悼念根造上師、深刻的懷念難忘的友情、舍利光照玉佛寺自利利他為法忘身、化悲痛為力量、1993年迎春茶話會上的講話、《國際佛教書畫作品精選》序、在親近圓瑛大師日子裡、在「圓瑛大師佛學思想研討會」上的講話、在常州天寧寺迎見趙朴老時的講話、浴佛節的由來和發展、在上海兒童福利院捐款儀式上的講話、葦宗和尚小傳、葦乘和尚小傳。

玉佛丈室集(八):台灣弘法記、香港弘法記、在上海玉佛禪寺建寺一百十周年慶祝典禮上的講話、在慶祝上海玉佛禪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盛典圓滿宴會上的講話、《上海玉佛禪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紀念特輯》前言、在開封大相國佛像開光,迎奉藏經方丈升座剪綵儀式上的講話、在慶祝大相國寺盛典宴會上的講話、《河南開封大相國佛像開光、迎奉藏經方丈升座紀念特輯》前夜、奉命兼主大相國寺詩以自勉、《迎江寺名人書畫藏品精選》序、上海佛教四十周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祝詞、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會議的精神、為范梅僧老居士圓頂法語、為慧梅佛子大道心掩關法語佛教文化新加坡觀音救苦會觀音慈善醫療院落成大典志慶賦詩、熱烈祝賀新加坡佛教施診所成立二十五周年銀禧紀念題詩、《大相國寺》序、《佛教格言》序、《上海佛學院院刊》發刊詞、1993年《上海佛學院院刊》刊頭語、1993年在上海佛學院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在佛學院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對佛學院學僧的一次講話、在「上海佛教部分青年法師居士學習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一代宏范後生楷模、在日本相國寺中日兩相國寺友好紀念碑揭碑儀式上的講話、贊頌釋迦牟尼大會獻辭。上海佛寺叢書目錄:一、玄奘求法之路巡札記,二、般若波羅蜜心經講義,三、玉佛禪寺簡史,四、虛雲和尚上海,五、華嚴經行願品淺釋,六、天竺紀行,七、華嚴經華嚴宗,八、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九、西藏朝聖記,十、雲南參訪記,十一、無量壽經淺釋,十二、九華山講經弘法記,十三、上海佛教日本佛教友好關系略史,十四、舍利光照玉佛寺,十五、莢法澳弘法記,十六、大相國寺簡史,十七、葯師經淺釋,十八、香港弘法記,十九、台灣弘法記,二十泰國弘法記,二十一、歐洲七國弘法記,二十二、佛說父母因重難報經淺釋。

真禪大和尚其他著作:《真禪禪藻集》(詩詞)、《玉佛禪寺》畫冊三種、《上海玉佛禪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紀念特輯》、《河南開封大相國佛像開光、迎奉藏經方丈升座紀念特輯》、《持松法師論著選集》、《持松法師紀念文集》。

上述真禪法師著作,絕大多數公開出版,使「上海佛寺頭腦」,通過新華書店的發行渠道,成為「國內一些文科大學及省、市級圖書館館內藏書」,率先在大陸變成「公共佛教頭腦」,為凈化社會人心,構建和諧社會出了巨大貢獻

四、結束語真禪法師是一位具有平民性格的當代漢傳佛教高僧,擁有一顆同情弱勢群體的大悲心,能夠用高僧特有的平常心為人處世,為世人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與此同時,真禪法師還熱心於佛教文化出版事業,十分關心西部地區的佛教文化事業,為甘肅社會科學院主管的《佛教知識季刊惠賜漢傳佛教稿件,資助出版經費。真禪法師發表在《佛教知識》上的大作與多識教授撰寫的藏傳佛教稿件,相得益彰,既溝通了漢藏佛教文化交流,又促進了漢藏民團結尤其是在1990年代首先把《玉佛丈室集》公開出版,使「上海佛寺頭腦」通過新華書店的傳播渠道成為全社會的「公共佛教頭腦」,不但繁榮了寺院佛教學術研究,而且還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精神財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