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
一般人常講,皈依佛教是「度人空門」,從此便是「五大皆空」了。但這其中不乏調侃甚至誤解,認為是空無所有了,實際有否定一切,消極逃避現實的意思。本文試依三論宗根本經典之一的《十二門論》(另有《中論》、《百論》),對「空門」的真實含義作一分析,以資大家正確理解。
《十二門論》是印度大乘佛學家龍樹(公元三、四世紀)所造。其宗旨大義是解釋大乘真俗二諦的道理,重點在於以十二種教章破斥十二類妄執,引導人們悟人諸法性空的真諦之理。因這十二章教是悟證的途徑,故稱之為「門」。十二門歸納起來,就是空、無相、無作之解脫門,其目的是讓人倡人我空,有為法空、無為法空三空,實際就是一切法空的真理。為此,本論從不同角度分析一切法皆空,內容豐富淵深。其中,論「空門」是其核心。
本論首先從因緣人手,談一切法皆從因緣生,而因緣所生法皆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其偈語是:「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在,雲何有是法,」如人的身體都是色、受、想、行、識五陰與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的,若五陰四大分散則無「我」的存在,因「我」無自性,故本性是空。這是佛教緣起論為基礎的理論實質,空,無我等均建立在緣起之上。
因緣分外因緣與內因緣二種。外因緣指宇宙間一切無情世界的森羅萬象,內因緣指組成有情世間的生命主體。再細分起來,所謂內外因緣都是無窮盡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自生自滅,或機械地由一個事物直接生出另一個事物,或是毫無關系地就生存在一個時空來,都是由無數內外因緣組成的巨大的有機聯繫的整體,相和相依相生。一個事物的存在與否,離開因緣和合都是不可能的。因緣之中,相對於某種生命主體或有機體來講,他們或許有不同的作用,但本質上是絕對平等的。比如,講緣有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他們次第相依,共同成就事物的主體。這種事實,便是佛教講「空」的理性思維脈絡。空,是萬事萬物的體、性,是哲學上本體論論題。
但是,由於人們習慣上的認識,講空便意味否定一切。講空本為破有執,但反而執空,其危害更大。因此,在《十二門論》中用真俗二諦來教化眾生。真諦是從體性上講,俗諦從相用上講,也就是實質內容不變,但觀察分析的角度不同。對眾生來講,世間萬象歷歷在目,由於根機淺薄,缺乏相應的智慧證悟,你直接講空無,他便容易悲觀失望,無所事事,反而阻塞了佛教利世之法。所以,以俗諦來肯定事物相對真實,引導他們逐步在實踐中悟人真理。但若永遠讓眾生沉迷在「真實」之中,便容易生出種種執著;而且,這種注重外相的執著,必定有諸多的矛盾和痛苦,結果仍是悲觀失望,不得超撥。於是,佛教最終還是以真諦教化,權巧利導,使眾生明白事理。這樣,眾生僅勿需逃避現實生活。在實踐中,在明悟真理之後,使生命升華到高級的最幸福快樂的境地。將真俗二諦融通起來,既不違事又不違理,最終達到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便是三論宗樹立的中道思想,也是《十二門論》講「空」的真實意圖。
因此,我們不妨這樣講,佛教所謂「空門」其成就的理論基礎是緣起論,用因緣生法否定事物的自性存在,從而強調宇宙萬物要建立一種「相親相愛」的合睦關系;作為人類,不能自尊自大而排斥甚至侵害其它生命主體(不單指人類,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因為大家本是相依相存的有機體,缺一不可。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度入空門」,理解了「五大皆空」。佛教空門的真實意義,對我們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和追求高尚的人生價值,具有很好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