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教授:延壽《宗鏡錄·標宗章》讀解

延壽《宗鏡錄·標宗章》讀解

上海社會科學宗教所  劉元春

一、《宗鏡錄》簡介

《宗鏡錄》,一百卷,五代吳越國法眼宗三祖延壽大師(904~975)的代表作。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及《凈慈寺志》卷八所說延壽於後周太祖廣順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竇寺,從他參學的人很多,其中當不乏深明教理,宗眼明澈的學者,因此《雪竇寺志》有在雪竇寺寫成《宗鏡錄》初稿的說法。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延壽接住永明寺(即凈慈寺),忠懿王賜智覺禪師號,從學的多至二千餘人。《宗鏡錄》一百卷在此寺的演法堂定稿,因此改名為宗鏡堂。當時高麗國王抄讀了《宗鏡錄》,深受啟發,遣使航海來宋齎書敘弟子禮,並奉金線織成袈裟、水晶數珠、金澡罐等。延壽為隨同使者前來問道的學僧三十六人印可記,法眼宗旨因而弘傳高麗。延壽著作,除《宗鏡錄》外,又有《萬善同歸集》三卷、《唯心訣》一卷、《神棲安養賦》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警世》一卷,而以《宗鏡錄》對於後世的影響為最大。

《宗鏡錄》全書約共八十餘萬言,分為三章,第一卷前半為標宗章,自第一卷後半至第九十三卷為問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為引證章。所謂「標宗」,即「舉一心為宗」。此一心宗,「照萬法如鏡」,《宗鏡錄》的立名,即自此義而來。據卷三十四所說,教是《華嚴》,宗是達摩,因《華嚴》示一心廣大之文達摩眾生心性之旨,其實是發揚了法眼宗旨。因為法眼有《三界唯心頌》和《華嚴六相義頌》。《宗鏡錄》全書在詮釋「一心」處,引用《華嚴經》及賢首宗的理論最多。這是由於賢首宗興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後,法藏、澄觀博涉教誨而極意談「圓」,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的說教,與禪宗門下經常提舉的「佛語心為宗,無門法門」,互相呼應。有時禪家宗旨得到《華嚴義理的引證而愈益顯豁,所以禪宗五家宗派最後一宗的開山祖師法眼及其法孫延壽重視華嚴,乃是佛教發展史上必然會出現的現象

由於法眼宗重視華嚴,所以《宗鏡錄》卷二十四說:「此宗鏡內,無有一而非佛事。」又卷六十六說:「生老病死之中盡能發覺,行住坐卧之內俱可證真。」這與六祖慧能所說的:「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馬祖道一所說的:「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如今行住坐卧應機接物盡是道。」溈山靈佑所說的:「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並無二致。這「情不附物」的一念心行,可以說是禪宗的特色,也是歷代禪師們行持的心髓,所以他們之中,有的風標超逸,行誼可風,有的自在解脫,坐亡立化,都是從這種涵養而來的。《宗鏡錄》全書,雖然問答聯綿,引證繁富,而千迴百轉也是著眼於此,所以《宗鏡錄》畢竟是借教明宗的著作而不是混宗於教的書集。因此,在九十幾卷的問答章里雖然羅列了天台、賢首、慈恩的教義,而只是一味會通,藉以證明心宗的深妙,並沒有料揀異同,解決教理上的問題,這又是《宗鏡錄》的一大特色。

引證章引證了大乘經一百二十種,諸祖語一百二十種,賢聖集六十種,共三百種。其中保存了一些寶貴的文獻。例如: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的兩段法語,都未見於《景德傳燈錄》、《古尊宿語錄》等書。此外在問答章里所引用的《中論玄樞》、《唯識義鏡》等書,現在皆已失傳,幸而《宗鏡錄》保存一點資料,還能從而考見原書的大概。

延壽法眼文益的嫡孫,法眼在《宗門十規論》里鼓勵參禪的人研究教典,都是針對當時的禪師們輕視義學落於空疏的流弊而發,延壽編集《宗鏡錄》的動機,當然淵源於此。《宗鏡錄》在當時對於佛教界的教育意義很大。但《宗鏡錄》的卷帙太多對於一般佛教徒的參考來說,是有所不便的。因此,此書歷宋、元、明至清,閱讀它的人不多。清朝雍正皇帝 「錄其綱骨,刊十存二」,編為《宗鏡大綱》一書,以政治力量,廣為傳布。j

二、《宗鏡錄》卷一「標宗章」結構解析

如果按現在已經標點的篇章算,卷一標宗章大致有6815字。原文中延壽已經把標宗章劃分出章節,分兩部分。k第一部分,從「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鏡凈心明本來是佛。」,有4339餘字;第二部分,從「問:如上所標已知大意,何用向下更廣開釋?……唯在玄覽得旨之時,可驗斯文究竟真實。」,有2476餘字。

延壽為何在卷一中包涵了「標宗章」和「問答章」兩部內容呢?按正常的段落劃分,似乎有點不妥。但認真讀了卷一後半章的內容之後,可以明白這種劃分歸攏,是有道理的。其實,從意義連貫上看,後半章是通過問答深化前半部分的,是進一步的「解題」的。雖然說是問答章」,實際上就一問一答。延壽的回答,洋洋灑灑2456字,並且引用了華嚴經》、《大涅槃經》、《信心銘》等經論,層層遞進。究其目的,文前已經明示:

問。如上所標已知大意。何用向下更廣開釋。答。上根利智宿習生知。才看題目宗之一字。已全入佛智海中。永斷纖疑,頓明大旨。則一言無不略盡。攝之無有遺余。若直覽至一百卷終。乃至恆沙義趣。龍宮寶藏鷲嶺金文。則殊說更無異途。舒之遍周法界。以前略後廣唯是一心。本卷末舒皆同一際。終無異旨有隔前宗。都謂迷情妄興取捨。唯見紙墨文字嫌捲軸多。但執寂默無言欣為省要。皆是迷心徇境背覺合塵。不窮動靜之本原。靡達一多之起處。偏生局見唯懼多聞。如小乘之怖法空。似波旬之難眾善。以不達諸法真實性故。隨諸相轉,墮落有無。如《大涅槃經》雲。若人聞說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聞相。不作佛相。不作說相。如是義者。名無相相。釋曰。若雲即文字無相是常見,若雲離文字無相是斷見。又若執有相,相亦是常見。若執無相,相亦是斷見。但亡即離斷常四句百非一切諸見。其旨自現。當親現入宗鏡之時。何文言識智之能詮述乎。

原來,與其他祖師一樣,是擔心「都謂迷情妄興取捨。唯見紙墨文字嫌捲軸多。但執寂默無言欣為省要。」而不厭其煩的,進一步解釋的。這倒類似於當今我們的「序言」中,介紹自己寫作的苦衷和出發點一樣的。對那些「上根利智宿習生知」的人來說,有點畫蛇添足,但對「迷情妄興取捨」的人就不是多餘的了。

延壽論述中,廣徵博引,進一步的依教顯宗,教導大家能夠籍教悟宗,而不執著文字相,「以迷心作物者,生斯紙墨之見耳」,「何局於管見而迷於大旨耶」。所以,延壽在最後總結他寫作《宗鏡錄》中有廣有略的目的是:

若實未得如是功。不可起過頭欺誑之心,生自許知足之意。直須廣披至教博問先知。徹祖佛自性之原。到絕學無疑之地。此時方可歇學灰息游心。或自辦則禪觀相應。或為他則方便開示。設不能遍參法界廣究群經。但細看宗鏡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諸法之要趣道之門。如守母以識子得本而知末。提綱而孔孔皆正。牽衣而縷縷俱來。又如以師子筋為琴弦。音聲一奏。一切餘弦悉皆斷壞。此宗鏡力亦復如是。舉之而萬類沈光。顯之而諸門泯跡。以此一則則破千途。何須苦涉關津別生岐路。

這可以成為我們奉讀《宗鏡錄》以及其它佛教經典的「法要」,也是在修行過程中處理好「教」與「禪」、「頓」與「漸」、「相」與「性」等之間關系的路徑。應該說,延壽在《宗鏡錄》中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引述不同教派經典,反反覆復,甚至有點嘮嘮叨叨,都是出於引導人們「一心為宗,照萬法為鏡」的,可謂「老婆心切」。

現在,回頭看看標宗章的「正文」部分。延壽在這里提綱挈領,言簡意賅,直接點出了自己思想宗旨。我們不妨把這一段的結構作個簡單的劃分,方便理解他的思想意義

根據內容,大致劃分出四個段落:

第一段:介紹本書章節劃分及其原因

從「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令菩薩成佛,是事尚不可得,何況凡夫顛倒有法?」

其中,第一自然段直接論述為什麼要列出「標宗章」、「問答章」、「引證章」,文字不多,但很有說服力。

詳夫:祖標禪理,傳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門,立詮下之大旨。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是以先列標宗章。為有疑故問,以決疑故答。因問而疑情得啟,因答而妙解潛生。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備最上之機。若不假立言詮。無以盪其情執,因指得月。不無方便之門獲忘,自合天真之道。次立問答章。但以時當末代,罕遇大機,觀淺心浮,根微智劣,雖知宗旨的有所歸,問答決疑,漸消惑障。欲堅信力,須假證明,廣引祖佛之誠言,密契圓常之大道;遍采經論之要旨,圓成決定之真心。後陳引證章。以此三章,通為一觀,搜羅該括,備盡於茲矣。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詞語。比如,說立標宗章的目的在於「則前賢所稟,後學有歸」,表明自己的「宗」只是秉承佛祖們的宗旨,為了引導後學們學有所歸。說立問答章的原因是「謂此圓宗難信難解,是第一之說,備最上之機。」,修道者可以「因問而疑情得啟,因答而妙解潛生」,而「若不假立言詮。無以盪其情執,因指得月。」說引證章的目的是「欲堅信力,須假證明」,是為了藉助佛祖們的聖言量,來堅定修行者信念的。

隨後,利用一問一答,說明他立宗設章都是教導修行者的方便法門,大家一定要正確對待,「切不可執方便而迷大旨,又不可廢方便而絕後陳。」提問中的觀點依據《楞伽經》「一切法不生不應立是宗,何故標此章名?」回答中依據的是大智度論》「畢竟空法,能破顛倒。」

第二段:根據經論,提出一心的涵義並闡述。

從「今依祖佛言教之中,約今學人隨見心性發明之處,立心為宗。……本立道生,如無綱目不立,無皮毛靡附。心為本故,其宗得立。」

其中,可以劃分出三個自然段。第一段是「約祖佛所立宗旨」,第二段是「又諸賢聖所立宗體者」,第三段是分析「如來光明智」的。這一部分是全書最為重要的,提出了他的宗旨,並闡述了宗旨的內涵和特點,是《宗鏡錄》的思想總綱,也是延壽禪學思想核心點。

首先,他表明是根據釋迦佛和中國禪宗達摩初祖的傳承,成力了自己的宗旨

今依祖佛言教之中,約今學人隨見心性發明之處,立心為宗。是故西天釋迦文佛雲:佛語心為宗,無門法門。此土初祖達磨大師雲: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則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已上約祖佛所立宗旨

這裡面的關鍵詞語是:「約今學人隨見心性發明之處,立心為宗。」,「佛語心為宗,無門法門。」,「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隨後,分析「心」的實質內容。他列舉了三種解釋。

第一,華嚴祖師杜順和尚根據《華嚴經思想提出的「自性清凈圓明體,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

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凈,故雲自性清凈。性體遍照無幽不矚,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凈;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斯即一切眾生自心之體,靈知不昧寂照無遺。非但華嚴之宗,亦是一切教體。

文中,論述了「心」的兩個突出特性,就是「自性清凈」、「圓明」。之後,通過五對排比句子,彰顯了心的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殊異、隱顯、所生、所了等特質,最後指出「斯即一切眾生自心之體,靈知不昧寂照無遺。非但華嚴之宗,亦是一切教體。」,把「心」歸結到「眾生自心之體」上。

第二,《佛地論》所提出的「一清凈法界體」:

論雲:清凈法界者,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凈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凈聖智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此清凈法界真如妙心,為諸佛果海之源,作群生實際之地

這裡面的關鍵詞有:「一切如來真實自體」、「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此清凈法界真如妙心」,歸結點是「為諸佛果海之源,作群生實際之地。」

針對以上的不同名義,隨即作了綜合分析:

皆是立宗之異名,非別有體。或言宗者尊也,以心為宗。故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或言體者性也,以心為體。故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或言智者,以心為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所以雲:自覺聖智普光明智等。若約義用而分,則體宗用別者,會歸平等,則一道無差。所以《華嚴記》問雲:等妙二位全同如來光明智者,結成入普,所以此會說等妙二覺。二覺全同普光明智,即是會歸之義

文中主要是先從三個角度即宗、體、智,指出「以心為宗」、「以心為體」、「以心為智」;後又「若約義用而分,則體宗用別者,會歸平等,則一道無差。」,並且依據《華嚴記》提出了「等覺」、「妙覺」以及「普光明智」 的概念

第三,用一問一答闡釋「普光明智」。

根據《楞伽經》、《涅槃疏》分析說,普光明智有以下特性

問。等覺同妙覺於理可然。妙覺之外,何有如來光明智為所同耶?

答。說等覺說妙覺,即是約位。普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由自覺聖智,超絕因果。故《楞伽經》妙覺位外,更立自覺聖智之位。亦猶佛性有因有果,有因因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果佛性。然則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復如是。體絕因果,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雲:如來光明智,或稱為本者,以心為本。故《涅槃疏》雲:涅槃宗本者,諸行皆以大涅槃為本。本立道生,如無綱目不立,無皮毛靡附。心為本故,其宗得立。

這一引文是需要認真分析的。他把「普光明智」與「佛性」、「大涅槃心」等同的,都是「體絕因果,為因果依,果方究竟。」歸結點是:「故雲:如來光明智,或稱為本者,以心為本。」「心為本故,其宗得立。」——這實際是整個標宗章乃至全書的歸結點。這已經是明白的推結到「一心為宗」上面了。

第三段:列舉幾位著名禪師的言說,進一步論述經教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確的對待經教。

從「問:若欲明宗……初心安可暫忘。」如果說上面是延壽依據佛祖經教提出了自己的宗旨,那麼,下面他開始論述經教對於修禪者的作用意義也就是論述「籍教悟宗」價值的。這是宗派別中爭論最多的問題,也是法眼宗立宗的特色。延壽旁徵博引,突顯出他精通經教的非凡功底。他首先設問,十分尖銳:

問。若欲明宗,只合純提祖意,何用兼引諸佛菩薩言教,以為指南?故宗門中雲:借蝦為眼,無自己分,只成文字聖人,不入祖位。

延壽回答這個詰問,主要通過列舉了葯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經》手不釋卷的故事、圭峰宗密禪師以及法眼文益、德韶等人的語錄,肯定了經典言教的對於禪修開悟的重要意義。最精要的結論,

一是「本師」(文益或德韶)的話語:

令因言薦道,見法知宗,不外馳求。親明佛意。得旨即入祖位。誰論頓漸之門見性現證圓通。豈標前後之位。若如是者。何有相違。

二是圭峰宗密的話語:

謂諸宗始祖即是釋迦。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諸祖相承根本,是佛親付。菩薩造論始末,唯弘佛經

另外,不論印度中國禪宗祖師都是「並搏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聖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至教為指南。依憑有據。」所以,「所以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設證聖果亦非究竟。」

基於上述認識,再進一步提出禪宗著名祖師們重視經教,並如何正確把握教禪關系,最後悟徹「一心之法」的。可以說,這一段也是再次論證上面所標顯的「宗」的。他引述了四位禪師語錄

第一位,洪州馬祖大師馬祖道一禪師在他的《馬祖語錄》l引述《楞伽經》等教義,發揮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禪法思想。在延壽提煉的語錄中,大多還是提取馬祖引用經典觀點。其中的關鍵詞連綴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邏輯層次,不妨分列如下:

1、何故佛語心為宗?佛語心者即心即佛,今語即是心語。故雲:佛語心為宗、無門法門者,達本性空,更無一法。性自是門,性無有相,亦無有門。

2、隨生諸法處,復有無三昧門。遠離內外知見情執,亦名總持門,亦名施門。謂不念內外善惡諸法,乃至皆是波羅蜜門。

3、今知自性是佛,於一切時中,行住坐卧,更無一法可得。乃至真如不屬一切名,亦無無名。

4、即無心之心無量之量。無名為真名,無求是真求。

5、經雲: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不取善不作惡,凈穢兩邊俱不依,法無自性三界唯心。

6、經雲: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故經雲:見色即是見心。

第二位,南陽慧忠國師。作為慧能弟子中著名人物,他比較注重利用教義啟發弟子覺悟自性的。但他主張佛性是「身心一如」的m,批評一些禪僧不學經教而又亂引經教的做法。因此,他主張:

禪宗法者。應依佛語一乘了義,契取本原心地。轉相傳授與佛道同。不得依於妄情及不了義教,橫作見解。疑誤後學俱無利益。縱依師匠領受宗旨。若與了義教相應即可依行,若不了義教互不相許。

他還又一個突出的觀點,就是主張「無情佛性」說。他發揮《大般涅槃經》、《華嚴經》等義理,明確提出了「心」也包括「無情心」。這豐富了「以心為宗」的涵義。當然,他的心,已經是「法性」的意義了。他的觀點是很鮮明的,比如,關於「心」與「性」的異同問題,他認為:迷人即別,悟人不別。……眾生迷時結性成心。悟時釋心成性。汝定執無情之物非心者,經不應三界唯心。

第三位,鵝湖大義禪師。作為馬祖道一的後世弟子他也繼承了傳統的洪州禪法。他反對分別執著心的有無,認為不可形相分別。n他長期在京城長安傳法,其思想多從對答中反映出來:

因詔入內。遂問京城大師大德汝等以何為道。或有對雲。知見為道。師雲。《維摩經》雲。法離見聞覺知。雲何知見為道。又有對雲。無分別為道。師雲。經雲。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雲何以無分別為道。又皇帝問。如何是佛性。答:不離陛下所問。是以或直指明心。或破執入道。以無方之辯。祛必定之執。運無得之智。屈有量之心

第四位:思空山本凈禪師。他依據《圓覺經》、《楞伽經》、《維摩經》等經典,論述了「理非教而不圓」的思想。他著眼點在於引導初學者,依教奉行。他說

是故初祖西來,創行禪道,欲傳心印,須假佛經。以《楞伽》為證明,知教門之所自,遂得外人息謗、內學稟承,祖胤大興玄風廣被。是以初心始學之者,未自省發已前,若非聖教正宗,憑何修行進道。設不自生妄見,亦乃盡值邪師。故雲:我眼本正,因師故邪。西天九十六種執見之徒,皆是斯類。故知木匪繩而靡直,理非教而不圓。

他特別強調了不僅要奉行經教,而且要選擇良師從學。他的觀點,更加傾向於籍教悟宗了。

延壽最後綜合各位禪師觀點,作了結論。指出,各位禪師「終不率自胸襟違於佛語。凡有釋疑去偽顯性明宗,無不一一廣引經文備彰佛意,所以永傳後嗣不墜家風。」因此,後世的禪修者、尤其是學者,必須不要妄想執著,要腳踏實地的依教奉行:

又若欲研究佛乘,披尋寶藏,一一須消歸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執義上之文,隨語生見。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前,天真之道不昧。如《華嚴經》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暫忘。

第四段:全文總結,明確自己的主張。

從「細詳法利無邊。是乃搜揚纂集。……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鏡凈心明本來是佛。」他認為,「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但為了一般根基的人就不厭其煩的問答列舉,「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宗鏡,助顯真心。雖掛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被群機。但任當人,各資己利。」諸多的論述,完全是方便法門。但是,他認為自己的論述是廣披群機的,「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如何才能正確的理解教理,並指導自己開悟呢?他用華嚴祖師們的思想,諸如「六相十玄」等義理,來論述教禪、教觀等的關系

須以六相義該攝,斷常之見方消。用十玄門融通,去取之情始絕。又若實得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即胡假言詮,無勞解釋。船筏為渡迷津之者,導師因引失路之人。凡關一切言詮,於圓宗所示,皆為未了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迷一切諸法真實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見者,今還將文字對治,示其真實。若悟諸法本源,即不見有文字及絲毫髮現,方知一切諸法即心自性。則境智融通,色空俱泯。當此親證圓明之際,入斯一法平等之時,又有何法是教而可離,何法是祖而可重,何法是頓而可取,何法是漸而可非。則知皆是識心橫生分別,所以祖佛善巧密布權門,廣備教乘方便逗會,才得見性,當下無心。乃葯病俱消,教觀咸息。

簡而言之,對待教禪、教觀等問題,我們要有這樣的認識:

第一,   文字般若是為了對治迷執,引導悟徹諸法本源的,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   證得一法平等心中就不會橫生教禪、頓漸分別了,這是禪修的目的

第三,   華嚴六相該攝、十玄融通理念用於禪觀,能發揮一聞千悟的功效。

j 參見巨贊《宗鏡錄》,《中國佛教》(四)頁35-38,中國佛教協會編,北京知識出版社1989年5月。

k 延壽《宗鏡錄》,三秦出版社1994年10月。

l 見《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古尊宿語錄》等史籍中的《馬祖傳》。

m 《祖堂集》等《慧忠傳》。

n 《景德傳燈錄》等《大義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