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方田教授:曹洞禪

曹洞禪

華方田

彈宗五家宋代以後,只有曹洞、臨濟許行滅下,但曹洞法脈偏盛一隅,而臨濟卻廣傳四方,故有「臨天下,曹一角」之說。

曹洞禪學全部理論討論的是事理關系,其認為「背理就事」與「舍事入理」都是片面的,只有理應眾緣(事),眾緣應理,「事理雙明,體用無滯」,才可達到「用而不動,寂而不凝」的境界

曹洞禪是洞山良價禪師和曹山本寂禪師師徒共同創立的禪法,良價和本寂分別為六祖慧能門下青原一系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傳人。

良價禪師(807

869),俗姓俞,趙州諸暨(今浙江紹興)人,從婺州(今浙江金華)五世靈默(馬祖弟子)剃度。二十歲時,往嵩山具足戒後,開始諸方遊學。先參南泉普願,次參溈山靈祜。經靈佑推舉,投於湖南澧陵雲岩曇晟門下而得悟。大中末年(860)來到新豐山,後移居豫章同安(今江西宜豐)的洞山,禪門大開,廣闡玄化。嗣法弟子二十六人,其中以曹山本寂最為著名。

本寂禪師(840—901),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俗姓黃,十九歲時入福州靈石出家,二十五歲具足戒。不久,即參謁洞山良價,深受良價器重。

曹洞禪的禪學思想,奠基於洞山良價和曹山本寂。縱觀曹洞禪的思想淵源,可上溯到石頭希遷「即事而真」的禪學理論,即由事顯理並以此來指導禪修實踐。希遷在著名的《參同契》中著重說明理事參同回互,每一門都有一切境界存在,這樣看待一切事相就能圓融無礙,而人的行為也可隨緣出沒。良價即由涉水睹影而大悟「渠(事相)正是汝(理體)」。此後,曹洞禪的五位功勛、偏正回互等禪學思想皆源於此,這也是曹洞禪密傳之旨。

曹洞禪門為廣接三根,因勢利導,從事理各別交涉的關繫上用種種五位的說法來接引、勘驗禪者的修行深淺。所謂五位是根據《周易》的卦爻之理建立起來的。以陽爻(——)為正、為體、為君、為空、為真、為理,色黑;以陰爻(——)為偏、為用、為臣、為色、為俗、為事,色白。五位又分正偏、功勛、君臣王子四種,其中偏正五位和功勛五位是良價的創說,君臣五位王子五位則是本寂的發明。功勛五位用以判別禪者修行的深淺,君臣五位用以說明理事交涉的道理,正偏五位用以顯示理事的回互,是五位說的基礎

事理關系是曹洞禪學全部理論討論的基本問題。有僧問本寂「五位君臣旨訣」,本寂是這樣解釋的:「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正」即「空界」,也就是「理」,「偏」即「色界」,也就是「事」。本寂把「理」和「事」截然分開,二者成為孤立的存在。因此,不論是一三兩位的「背理就事」,還是二四兩位的「舍事人理」,都是片面的,無法達到最高境界的。只有第五位理應眾緣(事),眾緣應理,非正非偏的「兼帶者」,才能體驗「大道」,契於「真宗」。本寂把「君臣五位」視為「吾法宗要」。曹洞禪門之所以建立種種五位,在於認識「事理雙明,體用無滯」,以此達到「用而不動,寂而不凝」的境界

曹洞禪學很明顯的帶有儒佛道三者融合的痕跡,更傾向於玄學化的禪學,這種思想也深受石頭希遷的影響。曹洞禪的產生時間臨濟禪不差先後,但二者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家風叢林中素有「臨濟將軍,曹洞士民」之說,這意思是說臨濟家風似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曹洞家風似精耕細作的農夫綿密回互,妙用親切。

禪宗五家宋代以後,只有曹洞、臨濟並行天下,但曹洞法脈偏盛一隅,而臨濟卻廣傳四方,故有「臨天下,曹一角」之說。

出自: 《競爭力 》 2010年1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