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廷傑教授:因明始於何時

因明始於何時

韓廷傑

廣東佛教》五期連載了剛曉法師的《因明傳播史》,引起讀者對因明學的關注。

因明始於何時?傳統意見認為:彌勒的《瑜伽師地論》卷15首次使用「因明」一詞。筆者中國佛學院、九華山佛學院講因明課的時候,都是這樣講的。剛曉法師的《因明傳播史》沿用其說「彌勒菩薩特意給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因明,因為彌勒菩薩的影響很大,所以從此以後,人們就用因明這個名字了。」(《廣東佛教》2006年第1期第27頁。)照此說法,「因明」這個詞大約出現於公元四、五世紀的唯識產生時期

因為做課題的關系,近來筆者很關注巴利文作品,巴宙翻譯的《南傳彌蘭王問經》卷上提及彌蘭王熟悉因明:「他熟悉種種技藝,諸如:傳說,俗諦、數論、瑜伽正理、勝宗、算學、音樂、醫學、四吠陀、古典、歷史、天文、幻術因明、咒術、兵法、韻律、指算,稱為十九項。他是一位難勝難降伏的辯論者,他被稱為諸宗開山的始祖。」(《序語》第4頁)

彌蘭王是曾經統治印度北部的希臘國王,從本段引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知識淵博、能言善辯、精通因明國王

史學家普遍認為:歷史上確有彌蘭王其人,但對其生活年代學術說法不一。本段引文說明他不僅熟悉因明,還熟悉六派哲學。六派哲學的產生時間大約是公元前後。由此推斷彌蘭王應是公元的人物。希臘歷史學家蒲魯塔克(plutarch』)說他的生卒年是46——120年,即公元一、二世紀,與本段記載基本相符。此時或略早就應當有「因明」這個詞。

關於《南傳彌蘭王問經》這本書也很復雜,其名為「經」,說它是「論」亦無不可。佛經開頭都是「如是我聞」,本經卻是「據傳聞」。其形成過程也很復雜,先由俗語寫成,後又轉譯為梵文、巴利文、僧伽羅文,內容也不斷擴充,巴宙認為:此書的最後形成要到公元十二世紀,包括《序話》在內的前五部分是本書原樣,形成時間學術說法不一,應當是與彌蘭王的生活年代同時或略晚。    由此推算,「因明」這個詞的出現,比傳統意見要提前幾個世紀。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有道理有根據的。眾所周知,因明是五明之一。五明是要求佛教徒必須具備的五種學問。「五明」這個詞最早出現於何時?已不可考。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把「五明」這個詞的出現和公元四、五世紀唯識的產生聯繫在一起,難以立足。由此斷定「因明」這個詞的出現肯定早於唯識本論《瑜伽師地論》。

因明的創始人是誰?玄奘高足窺基的《因明大疏》稱:「劫初足目,創標真似」。窺基把因明的形成推至正理派創始人足目,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足目「創標真似」。「真」意謂正確;「似」是似是而非,即錯誤因明的全部內容可以高度概括為「真」、「似」兩個字。遵守因明規則立量就是「真」,違背因明規則立量就是「似」。

看來,窺基對足目的評價是完全正確的,他的意思是說目的古因明理論已很完整,他就是古因明的創始人。我國的因明學者只是把這句話理解為因明探源。就象唯識學者把阿賴耶識的形成探源到部派佛教的有分識、細意識、補特伽羅、一味蘊、窮生死蘊等一樣。筆者認為這種理解是不對的,正理系統論述古因明的宗、因、喻、合、結五支作法佛教經典,如《方便乙論》、《中論》等,只是零星提及古因明的某些問題,如正理派那樣系統論述古因明的作品,一本也沒有。佛典系統論述因明理的是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及其弟子商羯羅主的《因明正理論》,這是因明著作,所以陳那是因明的創始人。古因明的創始人是誰?因明學界至今無人對此表態。

正理派對因明學的貢獻,不僅在古因明,也提及新因明的某些問題,如公元四世紀筏蹉衍那給《正理經》作注的時候,就提出同喻體、異喻體的問題。毫無疑問,陳那創立的新因明吸取了正理派的某些觀點。在新因明領域中,正理派只是零星提到某些新因明理論,正理派不可能是新因明的創始人。佛教論師陳那系統論述新因明理論,所以把陳那作為新因明的創始人是理所當然的。

儘管正理派對因明學的產生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但於正理經典中,從未發現因明」這個詞。看來,應當是佛教經典首先使用「因明」這個詞,所以窺基說「因明論者,唯源佛說」。究竟哪一部佛典首次出現「因明」這個詞,傳統所說的《瑜伽師地論》卷15肯定不對,因為《南傳彌蘭王問經》早於這部唯識論典。

順便議論—個問題中國龐大的漢譯佛典都是梵文翻譯過來的,我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位譯經師翻譯巴利文經典梵文和巴利文兩種文字近似,如玄奘法師那樣的譯經師,其梵文水平在中國是空前絕後的,他用梵文印度人辯論。我們所處的時代和他大不一樣,梵文成為死文字,只能用來看文獻,不可能再用它作口語,所以後世人的梵文水平不可能和玄奘法師相比了。

譯經師有那樣高水平的梵文知識要想學巴利文是很容易的。他們為什麼不學呢?這只能從他們的宗教信仰解釋。這些譯經師都是虔誠大乘佛教徒,致力於弘揚大乘佛教,對純屬上座佛教的巴利文經典感興趣。他們翻譯過小乘佛教經典,如《四阿含》、《俱舍論》、《成實論》等,這些經典也是梵文的。它們雖屬小乘經典,但已出現某些大乘內容。我國譯經師為了大乘佛教探源,為了說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進一步發展,才翻譯了這些著作

這樣的歷史情況使我佛學界出現一個偏差:看問題片面,不重視巴利文經典。如《南傳彌蘭王問經》有一品講因明比量,我國的因明學者沒有任何一人提及此事。我想借這篇短文,呼呼我國佛學界,重視巴利文經典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看問題更全面更準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