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天教授:永明延壽禪師小傳

永明延壽禪師小傳

(公元904-975年)

楊笑天

一、生平簡介

杭州慧日永明院(今凈慈寺)延壽禪師,是五代、宋初行化於杭州中國禪宗法眼宗的著名禪師,又被中國凈土教尊為第六祖,同時,他還留下了得等身的著作,所以,無論在在中國佛教史上還是在佛教思想史上,他都居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延壽俗姓王,字沖玄[1],號抱一子[2],賜號智覺,錢塘人[3],入寂於宋太祖開寶八年(975)[4],壽七十二[5],可推知其生於唐哀帝天佑元年(904)[6]。

傳說他在襁褓之中便表現出過人的天賦:生滿周歲時,有一次因父母爭吵,旁人勸阻不聽,便從高榻上奮身墜於地,使父母驚抱之,爭吵遂止,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孝順天性、勇氣和聰慧。少年時代,抱負遠大,曾慨嘆∶「大丈夫不可墜於凡倫,立身行道,光顯宗親,莫如為學」。遂為儒生,精進習文,晝夜不懈,學問日長,其詩句「江邊裏海濤深,蟾蜍徹旦光不沉」為時人所嘆服。十六歲向吳越王錢武肅獻「講德詩」、「齊天賦」[7]。

延壽少年時代時值五代初期,天下已處於戰亂割據狀態,不過,中原王朝依然存在,科舉制度也未廢絕[8],且唐亡未久,遺風猶在,所以,時人還有通過科舉而立身出世、光顯宗親願望。而且,吳越邊地之人慾參加中原王朝的科舉考試,除非天下統一太平,否則難以如願[9],說明五代之初世人天下不久會再度統一太平,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但是,世事的變化不盡人意,直到延壽二十歲時(923),中原王朝雖有更替,但天下仍然不見太平徵兆,而吳越王錢鏐是乘亂世發跡的一方諸侯,雖然深信佛教,但既乏修德之心,又無齊天之志,對少年延壽的才華未表示賞識,所以,延壽在吳越之地「立身行道」的希望也十分渺茫。這樣,延壽少年時代以來的「立身行道,光顯宗親」的夢想只有歸於破滅。

延壽自幼信佛,但真正覺悟到人生無常,還是在經歷了這個幻滅的警醒之後。傳說他從二十歲起開始轉而修學佛法,吃素誦經,十分精進,僅用六十天便將六萬九千三百餘字的《法華經》背誦下來,可見天賦非凡,佛緣深厚[10]。這樣一個人才,生於這樣一個亂世,理想不能實現,於國於家皆不能有所作為,難怪他要看破紅塵

不過,他的塵緣尚未了結。二十八歲時曾出仕吳越,為華亭(江蘇松江縣,今上海一帶)鎮將,後為督納軍需之吏[11]。

徹底斬斷塵緣,剃發出家是在大約三十四、五歲的時候。其時(天福二年,937),雪峰高足翠岩令參(生卒不詳)於龍冊寺盛弘禪法,他便禮令參為師出家受具[12]。關於延壽出家因緣,歷史上有一個「盜官錢放生獲死罪而出家」的傳說,但這個傳說有很多可疑的地方(當另文詳述)。

延壽跟隨令參出家後,先在龍冊寺習禪,非常刻苦。後來省悟到自己修道的因緣是在自己信仰的出發點――《法華經》上,於是,便去天台山修法華懺法,時間長達七年之久。通過法華懺的長期修行,不僅確立了凈土信仰,而且對法華懺的諸深法門也有了很深的證入,傳說他修行中曾九十日入定,乃至有鳥兒在他衣中做巢。法華懺的修行告一段落後,去參謁法眼宗二世天台德韶禪師(891-972),抉擇所見。德韶對他深為器重,秘密地授與玄旨(禪宗深奧的宗旨),並預言他∶「與元帥有緣,他日大興佛事」。這一段修證的經歷不僅是他自己人生中的大事,在佛教史上也是值得書上一筆的事件。因為他日後作為一個禪宗祖師被尊為中國凈土宗的第六祖,成為禪凈雙修的象徵性人物,便肇端於此[13]。

嗣法德韶,成為法眼三世之後不久,大約在後周廣順元年(951)前後,他離開天台,隱遁於雪竇山,「晝誦蓮經夜坐禪」(《永明山居詩》)。後來名聲遠播,四方學侶雲集,因而也時常上堂說法

北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趙匡胤即皇帝位,廢除了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以來的排佛政策(955-960),復興佛教這一年,吳越忠懿王錢弘俶決定復興靈隱寺,請延壽主持,於是,他又回到了久別的杭州

建隆二年(961)慧日永明院的開山祖師道潛入寂,忠懿王又請延壽繼其法席。從此,他便徹底告別了山居隱遁的生活。《山居詩》[14]也從此絕筆∶

三度曾經游此地、隨緣權順世間情。登山雖有謝安志、遁跡慚無慧遠名。

翠疊寒枝松未老、景深幽徑竹新成。莫言去住關懷抱、雲本無心水自清。

這首詩當是初入永明時寫的,詩中表示,自己雖然有終身山棲隱遁的志趣,但內心已經達到了雲水無心境界,可以隨順世間因緣去興隆佛法了。

延壽自移錫永明院後,直到入寂為止的十五年間,一直住在那裡。這時期情況,根據《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新修往生傳》《禪林僧寶傳》《樂邦文類》《人天寶鑒》《釋門正統》《永明道績》等的記載,大致可以整理歸納如下∶

1、受忠懿王之請,修方等懺;

2、上堂說法,受行者參問;

3、度人出家

4、常講律文,常行布薩,常為四眾乃至七眾授菩薩戒;

5、施食放生,奏請西湖放生池;

6、常勉勵信眾營造塔像;

7、每日六時散華行道

8、誦《法華經》達一萬三千餘部(遍);

9、撰寫「大乘悲智願文」代眾生每日發願一遍

10、日課百八事;

11、日暮往別峰行道念佛行人聞螺唄天樂,忠懿王聞而感嘆,為造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

12、著《萬善同歸集》、《宗鏡錄》及詩、文、偈、賦等數千萬言;

13、名聲播於海外,高麗國王讀其著作感動,遣使致書,申弟子之禮,贈金線織成的袈裟等;

14、高麗國僧求法而來,有三十六人親承印可授記,先後歸國,各化一方。

延壽入寂後,最初塔於大慈山,樹碑建亭,後來荒廢。至明代,凈慈寺僧大壑將其移至凈慈寺(永明院於宋代改稱凈慈寺)東,建塔院[15]。塔於文革中毀,今已重建,筆者於2000年10月訪之,狀如天台智者大師之塔。

--------------------------------------------------------------------

注釋:

[1] 《釋門正統》及《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作「沖元」,《佛祖統紀》等作「沖玄」。按,當為「沖玄」,「玄」當因避宋諱(太祖諱「玄朗」)而改為「元」。參見《歷代避諱辭典》(王彥坤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玄」條。

[2] 此號始見於《釋門正統》卷八及《咸淳臨安志》卷七十。

[3] 「本錢塘人」出《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作「餘杭人」,餘杭與錢塘大體上可視為同一個地方,即現在的杭州一帶。從《龍舒凈土文》開始,又有了「本丹陽人、後遷餘杭」的說法,根據不明。《人天寶鑒》更有「先丹陽人、父王氏、因縻兵寇、歸吳越、為先鋒、遂居錢塘」之說,根據是「實錄等」。「實錄」現存1160年的宋版,與《龍舒凈土文》成書同年,其成書雖不可能晚於《龍舒凈土文》,但無法確定《龍舒凈土文》所說是否根據「實錄」。

[4] 此據《宋高僧傳》卷二十八及《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等絕大多數延壽傳。唯《佛祖統紀》卷二十六作「開寶七年卒」。

[5] 《釋門正統》卷八作「壽七十四」,《歷代法華持驗記》卷下及《凈土晨鍾》卷十作「年九十八」,今依《宋高僧傳》及《景德傳燈錄》。

[6] 延壽生年的推算,陳垣的《釋氏疑年錄》(中華書局,1988),畑中凈園的「吳越の佛教――特に天台德韶とその嗣永明延壽について」(《大谷大學研究年報》七)、石井修道的「永明延壽傳――法眼三祖と蓮社七祖――」(《駒澤大學大學佛教學研究會年報》三)、森江俊孝的「永明延壽の生涯について」(《駒澤大學大學佛教學研究會年報》八)、孔維勤的《永明延壽宗教論》(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十二年)等皆相同。

[7]《人天寶鑒》、《釋門正統》卷八。

[8]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中華書局、1959年)1135、1136頁。

[9] 依唐制,參加科舉須由地方官保薦,故稱為「貢舉」。

[10] 《釋門正統》卷八∶「二十一、悟世無常、從釋誦蓮經」,《景德傳燈錄》∶「總角之歲,歸心佛乘。既冠,不茹葷,日唯一食。持法華經七行具下,才六旬,悉能誦之」。

[11] 《景德傳燈錄》∶「年二十八為華亭鎮將」,《宋高僧傳》∶「兩浙有國時為吏,督納軍需」。

[12] 《宋高僧傳》∶「屬翠岩參公盛化、壽舍妻孥、削染登戒」,《景德傳燈錄》∶「屬翠岩永明大師遷止龍冊寺、大闡玄化。時吳越文穆王知師慕道、乃從其志、放令出家」。

[13] 詳細請參見拙論「永明延壽凈土信仰之確立」,《佛學研究》1998年號。

[14] 現存光緒乙酉年(1885)江北刻經處的刻本,版存南京金陵刻經處。

[15] 事載《凈慈寺志》及《永明道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