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平教授:佛教中的「真與俗」對立嗎?

佛教中的「真與俗」對立嗎?

李向平

任何一個宗教體系之中,必然會內涵有一個特殊的精神信仰結構,從而分離出神聖世俗之間的雙重關係,否則,它的基本信仰就難以被建構成功,宗教就不會成立了。

但是,對於這雙重關係的理方法,卻是格外的重要。可以說,處理這種雙重關係方法相異,在極大程度就會造就了各個宗教間的諸種差異。甚至可以說,宗教差異,即在於各個宗教體系在神聖世俗關係間的處理方法上的差異;或者說,任何宗教信仰面上差別,往往就是這些處理神聖世俗雙重關係制度組織所建構出來的。

佛教經典教義之中,本來就涵有對神聖世俗之別的把握方法佛教教義之中,本有真與俗二諦之別,表示了佛教神聖世俗關係的關注和處理。

真與俗二字乃相對而言的概念,故依相對而演為入世與出世、在家與出家等對應。真與俗二諦之意義,在大小乘諸經論之中所說不一。一般而言,真與俗二字,常有如下幾種彼此對應的涵義:

1、事與理的別名

2、在假空中三諦中,假是俗,空、中是真。

3、世間是俗,出世間是真。

4、在家是俗,出家是真。

大乘有宗曾經以本體現象二元的區分為標準,建立真與俗二諦說。其以事物的構成元素為勝義諦,以剎那存在的和合現象世俗諦,如同《順正理論》所說的那樣。

「有和合聚,雖破為多,彼覺非無,猶如水等。若以勝慧析出余法,彼覺方無,亦世俗諦。……若物異此,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滅,及慧析余,彼覺仍有,名勝義諦。」

「諸和合物隨其所有,總有二種性類差別:一可以物破為細分,二可以慧析除余法。謂且於色諸和合聚破為細分,彼覺便無名世俗諦,猶如瓶等。」

在這里,真諦又稱勝義諦、第一義諦,指真實平等之理;俗諦又稱世俗諦、世諦,指世俗差別之理。與此相應,真、俗亦為事理異名因緣所生之事理,稱為俗;不生不滅理性,稱為真。

印順法師指出,緣生有為法,安立二諦;它們之間,一是自相之實有,一是眾緣和合之假有。涅槃無為法,則約一切法的寂滅不生而說。它實根本沒有,連假有也談不上。它說明,眾生所執緣起個體事物的實在性,是第一性;第二性則是否定了個體實在性的、建構起來的普遍實在性。前者虛幻,後者真實,它們可以被處理為空有關係,整合在一種特別的處理方法之中。

大乘空宗對於真與俗關係的處理,則強調事無自性緣起性空,轉以空-有關係來處理。如《大智度論》主張:

諸法一性無二,一性所謂畢竟空。無二者,無畢竟不畢竟。一法性,即是無性畢竟空。」、「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滅無因緣,常不生不滅虛空。」

因此,世界上任何的存在皆為空無自性緣起性空。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一心三觀華嚴宗的「法界緣起」、理事無礙、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大致都在論說這樣一個現象,即「性本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我本元自性清凈,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甚至要明確指出,「性本清凈,是以無相為體。」

中國佛教諸宗,在主張世出、世入的關係處理層面,強調煩惱菩提凡夫即佛,即妄即真、即體即用,自在解脫。一念之間有迷悟,觸類是道,立處即真。隨順世間任運而行,最終做到平常心即道,努力把此二者的關係打通,不要使其相互分割。其所謂「真俗不二」, 真諦即俗諦,俗諦即真諦。此雖系中國佛教天台宗之別教、華嚴宗之終教以上所立之說,同時也是諸宗處理真與俗關係中國化路徑。其結果,真如隨緣諸法,故諸法真如真諦詮空,俗諦詮有,性空不稱相有,相有也不離性空,理事無礙,故為不二。

至於「空假中三諦」, 乃天台宗所判立「通教」之諦理。空者,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系依因緣而生自性空。假者,謂諸法既無自性,故依因緣而生,非實性之有;此系依因緣假名為有。然則諸法以空之故,非為假有;以假之故,非為實空;又以空諦之故,為實空;以假諦之故,為假有。如是非假有,非實空;亦實空,亦假有,即是中諦。

因此,佛教基本教義以「因緣生起」為核心,強調「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即以諸法由緣而起,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生起變化,都有相對的互存關係條件。「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於是,世間、出世間萬事萬物,皆由眾多關係普遍聯繫、相依相持而形成,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

真與俗二諦的關係,被處理為空有二諦。空有無礙,才是真俗二諦的正觀。世俗諦的有,是世間萬事萬物現象真諦的空,是世間萬事萬物本性緣起才能性空,性空才能緣起。實際上,真與俗關係,如同空-有關係是一種事物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對應而非對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