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平教授:佛教人間 心心相印

佛教人間 心心相印

李向平 

提要:和諧世界,從心開始。這是一種具有時代要求、中國特色、亞洲特徵、國際影響的「全球文化意識」。它作為一種文化對話與合作的路徑,能夠為中國社會和平發展奠定文化精神資源,塑造一個和諧共享的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同時,它還可與其他宗教文化體系展開對話與合作,以深入批判「中國威脅論」,倡導國際文化新秩序。主題詞:全球文化意識對話與合作國際形象

buddhism in mundane world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li xiangping

abstract: that 「a harmonious world begins in the mind」is a kind of international consciousness, a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an asian feature and if will exert an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s a way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t could provide culture and spiritual resources for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building up an international image responsibilities to share harmony in the world.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uld commence dialogues and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religion culture systems, in order to deeply criticize the theory of china threat, and propose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new order.

兩千多年之前,佛陀拈花微笑,弟子迦葉心心相印,建立了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特徵的佛教信仰;兩千多年之後,單邊全球化扭曲了人人之間曾經共享之知識紐帶,形成精神斷裂。當下的芸芸眾生,亟需一種人我之間無差別的溝通與契合,如同全球化亟需一種「全球文化意識」(global cultural awareness),以構成國際文化新秩序。

一、佛教論壇 對話合作

20世紀40年代以來,文化的跨國界行動,即已成為國際社會關系處理的一個重要方法。它制約著全球各民族、國家政治經濟利益關系的表達,成為國際政治為了達到其外交目的而運用的一種特殊政策和有效工具,以至於文化間的對話和交流能夠影響全球秩序。它作為思想的輸出,文化價值觀念的交換,最能反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特質和國際形象

作為新中國建國以來首次舉辦的第一個制度性國際宗教多邊論壇,它的世界意義,是以宗教文化交流構成各國之間的和平友誼與合作,發揮中國佛教對外合作、對話的「黃金紐帶」作用,凝聚台、港、澳佛教力量,塑造當代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形象這是中華文明進步到一定階段政治要求,同時也是中國社會邁向國際文化對話與合作的一大標誌,以致力於展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國家文化特質和價值依託。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明進步,正是文化對話與合作能夠大展宏圖的重要時機。日益強大的中國,已能把文化看作是「採取行動和自組運作的基本動力」。

佛教論壇所展現的對話與合作的力量,充分呈現了當代中國文化權力佛教能夠成為當代中國社會施行文化對話與文化合作的重要手段

如果說,和平共處五項外交原則最初就出自於佛教 ,那在當今世界三大宗教體系之中,以佛教主體文化對話與文化合作,能夠以佛教直指人心理事圓融之法,倡導心靈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化文明之沖突為文明的和解。此乃全球過程中的人心贏得工程,同時也是全人類無法抵禦、普遍認同的國際對話與合作的方法。所以,首屆佛教論壇的主題「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正是這樣一種具有時代要求、中國特色、亞洲特徵、國際影響的「全球文化意識」。它的運作和展示,就是為實現和表達這一全球文化意識」的對話與合作。

二、心心相印 普世倫理

當代國際關系中,文化交流歷史上曾有文化輸出、文化殖民、文化制裁、文化帝國主義,甚至有「和平演變」之伎倆,各種形式功能不一。然而從「心」開始的佛教文化對話,基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精神原則,主張心無強弱、超越三界平等惟心。它將致力於世界各國公民心靈溝通,並保證自己的國家與國際間保持有效的文化聯繫。

與強調政治、軍事、經濟等「硬實力」的現實主義對話方法比較,佛教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其施行的對話與合作即是一種「軟合作」方法,直指人心,爭取國際文化認同,並以心靈之契合,為天下國家構建一種「軟和平」國際環境,進而亦為當代中國和平發展印證一種難能可貴的中華文化氣質。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契理契機,呈現對人、社會世界的最大關懷,採取了一種生命社會取向,把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作為一個不可消解的存在進行佛學反思,在當下世界裡體現佛教信仰應有的神聖性。它強調人心的凈化和覺悟,能夠把世界所有的公民,集中在一個正義、和平平等文化秩序,或以「心」為象徵關系核心的「世界文化同體」,共享天下人的精神利益

從「心」開始的佛教文化對話,實際上也是對中國國際形象的一種再塑造。它可以將中國當代的政治經濟影響,通過佛教精神心心相印的方法而令人信服、感同身受般地表達出來,可以當代中國人的價值思維模式,如春雨潤物般浸潤到各國公民思維方式價值判斷之中,被他們所接受、理解、認同。它能夠昭示天下中國作為一個在東亞地區負責任的大國,能夠繼承協和萬邦、文化天下文化傳統,從「心」開始,自覺地融入世界文化同體,相互依存,共生共享。

倡導世界倫理的漢斯·昆先生曾認為,要麼我們在21世紀中——根據歐洲的榜樣——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和平的「普世宗教」,要麼我們根本沒有一種「普世宗教",連有人「居住的地球也不復存在了 。這種號稱為「普世宗教」的歐洲中心主義,實際上不可能為一個為世界和諧發展承付其應有的宗教責任。這僅僅是一個歐洲榜樣,本我之心,如何能夠「普世」,做到國家、民族、宗教之間的「心心相印」?!

世界倫理構想之中,各國宗教領袖曾經就宗教人性關系,將人性視為宗教的基本標准,進而提出「沒有宗教和平,則沒有世界和平。」

然依據佛教以心為本價值講求,能把句話改為:沒有心靈和平,就沒有宗教和平;沒有宗教和平,就沒有世界和平。在心心相印的佛教象徵結構中,其價值關懷作為道德創造、生命意義以及終極自我轉化之根源的佛心,構成了佛教信仰的顯著特徵。這種精神信仰,基於人們對生命的崇敬、對工作的信守以及對終極自我轉化的奉獻,以至於可以在情感的強烈和目標的嚴肅上,堪與世界上任何偉大宗教相予比肩,成為當代世界宗教倫理構想中必不可少的構成。所以,我們的主張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心此理,方可普世倫理

三、以心比心 公共理性

以心為象徵核心佛教價值取向,可以描繪為「對世界的調整與適應」。它注重的是人人關系、聖俗關系、人際關系之協調,是個人和群體的關系基本和諧方法

價值預設是:我們越是能夠拓展自己去包容他人,我們就越是能夠深化我們的自我覺解;而我們的精神覺悟精進堅守,又為我們在人我關系之間進行富有成效的人互動提供了基礎,從而將佛教與現代公民社會之協調關系,構建成「以心比心、表達佛心」、富有東方文化特徵的公共理性。從心開始、以心比心的佛教精神是一種世界觀,一種社會倫理,一種學術傳統,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既非一種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宗教,亦非一種以崇拜為中心的(worshipcentered)宗教。在人心轉化和佛心養育的過程中人類精神能動性,即轉成為凈化人心、本真佛心之間的和諧互動,是人間之道德律令對佛心聖境之感召與回應,促使人人同心,成為天下文化宗教生態的共同守護者。

世界上所有大型宗教之中,它們都要求一種倫理的基本準則,以及指導行為的原則。這些原則常常用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東西來做解釋,所以也絕對適於億萬人民。如不殺人、不欺騙、不偷盜、不淫亂、尊老愛幼等,即是在經濟政治也有著無數次的應有。這些金科玉律,舉世奉行,當然要輔之以全人類的基本人性原則要有從心開始的絕對尊嚴,以及對個人、社會人類及其良心精神的絕對呵護。

眾所周知,佛教天下和諧,始於從心開始的「六和敬」行動規約。它主張身和同住(行為禮敬)、口和無諍(語言和諧)、意和同悅(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見和同解(思想統一)、利和同均(經濟均衡)。它不僅是佛教僧團的和合,亦應當被視為當代世界社會宗教之間對話與合作的行動原型。它根據「緣」的哲學,視宇宙為一個普遍聯繫而交互作用過程,將世界社會、人的行為和倫理洞見整合。而作為這種普遍聯繫、心心相印的佛教普世精神天地宇宙社會人間道德良心,始終就能展示出應有的統一性和能動性,最後呈現「人心天下契合無間」的最高理念

此當為「同其心而和合為尚」的「價值關聯模式」,能夠為不同的國家、民族和宗教信徒,提供一個處理國家社會、個人和群體之間的基本理路佛教社會信念在於,通過作為一種共同行為模式的個人修持,可以改善人類的精神景況,通過人的心靈完善而改進人類存在的整個外在情形。所以,構建一個彼此負責的「世界文化同體」,乃是當今世界一個大國的基本責任。它不在於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強大,而應當致力於對他國人民、其他文化、其他宗教的認同和尊重,是國際責任的承當和利益的共享,提供和諧世界急需的公共物品。

四、從心開始 融入天下

宇宙萬有,一心為本。一心之本即是真如,一心之變相即是生滅。它說明,心為世界之交往中介,「心外無法,此心即法」;它期待宇宙之中,唯人也得佛心為最靈。

人性自賦、佛性人成的佛教理念,連同對於人性在日常生活中真實貫徹的關注,使本心佛心呈現出一種特有的面貌,它能夠跨越了神聖世俗國家與民族以及不同宗教間的種種藩籬。唯有真心以對,世界你我關系就將本心自現。

它的行動邏輯是:心地能夠真正的和平,必有和平處事的外在表現;社會不和不平,或極度的暴力沖突,卻不妨礙個人心地和平的實現。因為人靈性及其精神活動,前後延續之中有著極大的不易被破壞的統一性和能動性,並表現為個體生命活動的獨特性

如果,心不起貪、瞋之念即戒殺,心不起貪念即戒盜,心不起貪、痴之念即戒淫。那麼,人乘、五戒十善、革心之法,實為救世治本之法。它以攝心為戒,救正人心而匡護世道,足以福國利民,世界不求和平而自和平矣。

在這里,佛教所理解的個人及其人心,絕非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處於宇宙世界國家社會之普遍聯繫的中心。心性凈化、個體精神自信自立的強調,無形中就等同於加強了心性個體在形形色色關系網路中定位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人間佛教以其為宗旨,從心開始,以三界惟心的結構展開在人間世界,強調了心的改造,並把這種改造的方法,深入普及為對整個宇宙世界的構造。

世界倫理構想之中,人們已達成共識,以構建一個人人都擁有同等權力、有效地共同生活社會。為此,這個世界必然需要的,是一種福利的秩序、多元的秩序、夥伴式的秩序、提倡和平的秩序、愛好大自然的秩序、一種普世宗教的秩序

。然而,依據佛教心性哲學,我們還需要補充一條——那就心心相印的世界秩序。因為,缺乏了人我之間、心心相印這一人類行動的基本準則,將沒有一世界倫理價值秩序能夠存立!

今世界,不僅中國人需要從心開始,整個世界亦需要從心開始。從心開始,才能通過全球文化的碰撞而建立一種「創造性和平」,使形形色色生活方式在相互容納與彼此補充中結成的生命同體,超越那種以某種知識意識形態為中心的絕對一元論。從心開始,才可看出當今之中華,不愧是一個天下為己任的國家

佛教之心宇宙人類共在共性之根基

四海之內皆兄弟,普世同心。此乃中國佛教世界佛教步入第三個千年之後,能夠為全人類提供的宗教良知、普世倫理,並為中國佛教履行其和諧世界、對話合作的崇高使命而義不容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