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迦居士:唯識研究 第二十四章 禪、凈土、密、律宗與唯識之比較

唯識研究

周叔迦

二十四章 禪、凈土、密、律宗唯識之比較

禪宗自達磨傳來中國,便用楞伽經作唯一修行的規則。楞伽經是相宗的六根本經之一,所以達磨便是唯識宗中的實踐者。禪宗所修的,便是加行位的四尋思、四如實智。到後來禪宗有曹洞宗、臨濟宗、雲門宗、鴻仰宗、法眼宗五派不同。但是所解的全不離無分別智。

㈠「曹洞宗」:立五位君臣

①「正位」:即是空界,就是圓成實性。又叫做「君位」。

②「偏位」:即是色界,就是依他起性。又叫做「臣位」。

③「正中偏」:是背理就事,就是無分別加行智。「君視臣」:是正中徧。

④「偏中正」:是合事入理,就是無分別根本智。「臣問君」是偏中正

⑤「兼帶」:是冥應眾緣而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就是

 無分別後得智。「君臣道合」是「兼帶」。

㈡「臨濟宗」立四料簡:

⑴「奪人不奪境」:就是唯物論。人指前七識,境指十一色法。因為色法是第八識的親相分,前七識是虛妄有覆的。

⑵「奪境不奪人」:就是唯心論。這人指阿賴耶識,境指色法。因為色法從第八識種子生,而第八識本源。以上兩位是無分別加行智。

⑶「人境俱奪」:便是無分別根本智。

⑷「人境俱不奪」:便是無分別後得智。又有「三玄三要」。

「三玄」:

①第一玄:便是無分別加行智。

②第二玄:便是無分別根本智。

③第三玄:便是無分別後得智。

 「三要」:

①相無性

②生無性

③勝義無性

宋朝臨濟宗的和尚省念法師,有人問如何是學人著力處?師曰:嘉州打大像。曰:如何是學人轉身處?師曰:陝府灌鐵牛。曰: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西河弄師子。若人會得此三句,已辨三玄。更有三要語在,切須薦取,不是等閑,與大眾頌出:「三玄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勿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這第一玄嘉州打大像,便是說無分別加行智:也就如韓退之答李翊書中所說的;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這第五玄陝府灌鐵牛,便是說無分別根本智,也就如韓退之答李翊書中所說的,唯成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這第三玄西河弄師子,便是說無分別後得智,也就如韓退之答李翊書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之於心。這「得意忘言道易親」便是說相無性;這一句明明該萬象便是說生無性,這「重陽九日菊花新」便是說勝義無性。

 ㈢「雲門宗」:有三字禪。他每呼人,人若是回顧,他便說「鑒」。人若是要問他,他便說「咦」。這便是斷人分別心的方便。他有句話:「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第一句便是究竟位,第二句便是見道位,第三句便是凡夫位。

 ㈣「鴻仰宗」:用九十七個圓相,這也無非是斷分別的方便。

 ㈤「法眼宗」:依據華嚴經,所說與賢首宗相近。有「三界唯心頌」、「華嚴六相頌」。六相就是「總」、「別」、「同」、「異」、「成」、「壞」。這六相便是解釋依他起性。也就是說明無分別後得智。㈥「凈土宗」:的念佛法門便是成就習所成種的佛性最簡便方法。也是唯識觀的一種修法。雖然這法門唯識宗不相關係,然而它的原理卻仍然建立在唯識學上。因為熏習的力量自然是以遍行心,所以力量為最大。凈土宗的心念口言,一心不亂,便是使遍行心所專註在佛上,所成就自然凈土了。所以宋·永明師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二句話便可瞭然了。

㈦「密宗」:是主張持咒的。他的用意和凈土宗相彷佛,不過密宗復雜罷了。密宗與顯教最特殊的便是唯心唯物的不同。顯教說「唯心」 ,所以說「即心是佛,即心作佛」。密教主張唯物,所以說即身成佛。但是心物本是一家。說用第八識的見分來熏習修道,和用第八識的相分來熏習修道,是一樣的。

 ㈧「律宗」:與唯識哲學關係最深,律宗是司法部,唯識哲學是立法院,不明了立法的原理,這法也無從守。所以初唐的律師,多半是奘師的弟子。而唯識哲學喪亡之後,律宗也下興盛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