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凌波居士
一 佛經結集
一代聖哲釋迦牟尼世尊,在拘屍那城外的牛角沙羅林涅中,於沙羅雙樹下大般涅槃,經典上說: [ 大地震動,流星晝現,諸方熾然,於是虛空中諸天擊鼓...... ]。
佛陀涅槃,隨行的弟子,大多數傷感異常; 只有少數證果的弟子靜坐冥想,默念佛陀教法: [ 成者必壞,盛者必衰,生者必死,合者必離。] 感嘆著雖佛陀亦不能逾此法則。這時有一個名叫跋難陀的比丘,他是 [六群比丘] 中的一個,竟當眾宣稱: [ 諸位同修們呀! 不必悲傷了,佛陀在世的時候,時時以戒律約束我們,使我們不得自由,如今佛陀不在了,從現在起,我們可以隨心所欲了。]
當時心情悲傷的眾比丘聽了都保緘默,而上座弟子大迦葉聽到卻十分憂心。他恐僧團戒律廢弛,[ 如來甚深妙法成灰燼 ],應把佛陀遺教,結集制為成典,庶可永久做弟子們的指導,於是在為佛陀治喪完畢後,發起遺教結集。此事得到摩揭陀國阿闍世王的支持,僧團中也選出五百名上座比丘,在王舍城郊外的畢波羅窟進行結集。
結集,我們想像中是[ 編輯 ]的意思,事實不然,那是五百比丘共集一堂,選出一名比丘,背誦佛陀說過的教法或戒律。一段一段的背誦出來,由上座長老鑒定無誤,再由全體合誦,如無異議,就算[ 定稿 ]。在這次結集中,由大迦葉任[ 主席 ],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誦出經藏----原始聖典< 四阿含經 > (即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 。為期三月結集完成。此稱為五百結集或上座部結集。
據說,在畢波羅窟結集進行之際,未與斯選的千餘比丘,亦別為集會,由師婆迦主,另行結出了經、律、論、雜、禁咒五藏,此稱為窟外結集,或大眾部結集。
佛陀滅度後,僧團由大迦葉領導。大迦葉苦行第一,齒德俱尊,眾無異言。二十年後,迦葉傳法於阿難。阿難這時已七十多歲,他多聞第一,眾人翕服。這以後,阿難傳法於末田地,末田地傳法於商那和修,商那和修傳法於優婆鞠多。佛經上說: [ 百年之間,五師相傳,法水一味。] 僧團仍然維持著佛陀住世時的教風。但在佛陀滅度後一百一十年的時候,由於[ 十事非法諍 ]事件,教團開始了第一次分裂。
----近代學者稱未分裂前的教團為原始佛教,亦有稱佛陀住世時的教團為根本佛教。而分裂後的佛教,後世稱之為部派佛教。
十事非法諍事件件,發生在毗舍離城,是該城比丘在戒律上的偏差行為。毗舍離城的比丘,於每月的八日、十五日等幾天,持著盛了水的缽,站在街頭向路人募化,聲稱投錢入水者可獲吉祥。路人有投錢者,亦有非議出家人不該向人募化財物者。據說的耶舍長老途經該地,獲知此種情形,不以為然,乃加以制止。該城比丘不服,反而共逐耶舍。耶舍奔走各地,欣諸上座長老。諸長老一致譴責,毗舍離比丘也遙為聲辯。
事實上,毗舍離城比丘違犯戒律的行為不止這一件,計有十項之多。< 五分律 >中記戴著[ 十事非法諍 ]的內容,其名稱是: 一,鹽姜合共宿凈。二,兩指抄食凈。三,復坐食凈。四,越聚落食凈。五,酥油蜜石蜜和酪凈。六,飲闍樓伽酒凈。七,作坐具隨意大小凈。八,習先所習凈。九,求聽凈。十,受畜金銀凈。
以上十條,都是不合戒律的,違犯者是不凈。而這些比丘們認為是 "凈" ,那就是化非法為合法。那時佛滅未久,竟有比丘提出這種主張,就難怪上座部長老們認為事態嚴重。最後雙方協議重行結集,以論是非。這次結集在毗舍離城召開,與會者七百人,由耶舍長老主持,雙方各舉出四人為審辯,會中重誦戒律,逐事審辯,結果斷定毗舍利城比丘非,上座長老獲得勝利。據說該城比丘不服,另行集合了上萬人自行結集,自此僧團分裂為上座、大眾兩部,各行其是。
又過了一百二十多年----西元前二五一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時代,又有第三次結集的舉行。原來阿育王崇信佛教,對僧伽的供養十分豐厚,一般外道窮於衣食者,也改換僧裝,混入僧團,一方面獲得衣食供養,同時把外道的教義混入佛法經義中。阿育王為辨別真偽,乃有第三次結集之舉。地點在國都華氏城----即早年的波吒離邑。由長老目健連子帝須主持,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參加。據說,這一次結集,會中誦出經、律、論三藏,目健連子帝須以會中辯論的記錄,編輯為一部 <論事> ,計有千條之多,記下了正反面辯論的意見。後來有兩百六十多條傳下來,這時上座部大眾部又各自分裂, <論事> 中已有化地部、犢子部的名稱。
在佛陀入滅後六百年間,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時代,還有一次第四次結集。以世友菩薩為上首,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薩( 在家優婆塞 )參加,造出注釋經律論三藏的釋文各十萬頌----即< 優婆提>十萬頌以注鐓一釋經藏,< 毗奈耶毗婆沙 >十萬頌以注釋律藏,<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十萬頌以注釋論藏。後來只有< 大毗婆沙論 >流傳下來,其他的已失傳了。
這一次結集有了文字記錄,據說是鏤於銅片之上,封於石函之中,不許妄傳國外。
由佛陀滅度後一百一十年,以[ 十事非法諍 ]導致佛教分裂( 另一說謂佛教分裂系大天五事所致 ),到西元一世紀中葉,這四百年左右,在佛教史上稱為部派佛教時代。
在第一次結集時,就有上座部和大眾部名稱的出現,但真正分裂是第二次結集以後的事。所謂[ 上座 ]二字,是以比丘出家久暫計算的。由初出家到九年以內名曰下座,出家十至十九年名曰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名曰上座,五十年以上則稱長老。而上座比丘及長老,,多為老成持重,思想較為保守者; 至於[ 大眾 ]二字,則多為下座年輕比丘,人數眾多,多為思想較開明而進取者。最初分裂,只分為上座大眾兩部,後來這兩部又各以對法義見解之不同,由大眾部中又分裂出八部,由上座部中又分裂出十部,加上座大眾本部,共有二十部之多,一般之為小乘二十部。此處限以篇幅,不能一一細述,略舉具有代表性者如下:
在上座部中,以最早分裂出來的說一切有部為代表。上座部本來是繼承大迦葉的遺教,首弘經教,次弘律論。佛陀入滅後三百年間,長老迦多延尼子,為對抗大眾部盛倡新說,強固本部理論,他主張首弘論藏,經、律為次,以此與上座部分裂,自成說一切有部。他造< 阿毗達磨發智論 >,組織有部教義。第四次結集時所造的<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就是以< 發智論 >為主依,< 六足論 >為旁依而編纂完成的。有部哲學理論,主張[ 我空法有 ],並且是[ 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最具體扼要闡述有部理論的著作,是世親菩薩所造的< 阿毗達磨俱舍論 >,也就是中國俱舍宗所依的論典。
大眾部的理論,與上座部是對立的。例如該部最早分裂出來的一說部,認為[ 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實體 ]。而 "名" 就是 "說" ,故名一說。大眾部還分出了一個說出世部,認為佛說的法,都是出世間之法,故名說出世部。大眾部還分出了一個多聞部,後來在多聞部出家的訶梨久跋摩,造< 成實論 >,其學說就是[ 我法皆空 ],也是後來中國成實宗所依的論典。
佛陀滅度後五百年頃,大約在西元第一世紀間,大乘思想興起,大乘經典逐漸出現。所謂大小乘的 "乘" ,是?#092;載的意思。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如鹿車羊車,只能用以自載; 大乘如牛車象車,自載兼以載人。而所謂小乘,是大乘佛教興起後,所加給以前佛教貶抑性的名稱,而不是部派佛教自居為小乘。
大乘思想的興起,自歷史觀點來看,仍是從部派佛教發展出來的。當然並不是由部派佛教演變為大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受到部派佛教的影響,這其間,受到大眾部的影響尤大。大乘思想的特徵,在於其利他精神----即所謂菩薩乘的精神。照大乘學者看,小乘之所以為小,在於其思想保守,墨守成規,對經典的解釋固定化,對戒律的條文一成不變。
具有大乘思想的無名學者認為:與其追求經典文字表面的意義,無寧追求經典文字背後的精神。在這種觀念思想影響下,大乘經典逐漸出現,而最早出現的是般若一系的經典。如此說來,大乘經典豈不是非佛陀所說了么? ?#092;然如此,[ 大乘非佛說 ]不是新課題,它在國際學界已討論了數百年之久。不過,當初編纂經典,冠以 "佛說" 的那些無名天才學,他們並沒有偽造經典的意識,他們充m信心的認為:唯有這樣說,才是佛陀的本懷。在出現於四、五世紀間的< 大乘莊嚴經論 >卷二中稱:[ 有人嶷此大乘經典非佛所說,雲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決彼疑網,成立大乘真是佛說.....]。論中列舉出了八點理由,其中有一條大意說:如此深廣的妙法,不是佛說,誰能說得出呢?
本來,佛法不一定須由佛親口所說,因為宇宙間本然的理則,是佛所證悟,而非佛所制定。佛陀曾說:[ 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法住,法界安住。] 佛說的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與佛所證的真理,程度上雖有不同,而真理的本質無異。佛弟子以其所證悟的真理對眾宣說,也可稱之為佛法。因此,佛經中載有佛法系由五種人所說,即佛說,佛弟子說,天人說,神鬼說,化人說。
不過,編纂大乘經典的學問僧們,以婆羅門種姓出身的學者居多,他們自幼都受過婆羅門教育,以後才皈依佛教出家,所以後世的佛經有明顯的 "梵化" 傾向。並且對佛陀的聖化也逾趨明顯,這就饃糊了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
西元第一世紀興起的大乘佛教,一般都把他分為三期。首先是大乘經典次第出現,繼般若一系的經典之後,寶積、華嚴、法華、維摩、及凈土經典也先後出現了。
而在西元三、四世紀間,以龍樹菩薩創立的 "中觀學派" 為大乘佛教的主流。中期大乘,約當西元五、六世紀二百間,涅槃、勝鬟、菩薩藏、解深密等經先後出現,無著、世親的 "瑜伽行學派" 成為此一時期的主流。晚期大乘,約當西元七至十世紀,此時期內密教經典出世,密宗盛行,到了西元十一世紀末期,印度佛教就滅亡了。
印度一代大哲龍樹,住世年代約在西元一五零至二五零年之間,他是南印度婆羅門種姓,自幼受婆羅門傳統教育,後來皈依佛教。當時南印度已有大乘經典流行,他讀之不以為走足,傳說他遊行北印度時,自雪山地區一個老比丘處得到一部分大乘經典,又在大龍族聚居之地得到許多大乘經典,這樣就更充實了他的大乘理論。他回到南印度,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組織起來,完成了 "緣起性空" 的宗教哲學體系。
原來龍樹住世時代,印度思想界的潮流,一方面是外道的諸法或常或斷思想,一方面是小乘有部的 "我空法有" ,且 "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思想。他造諸論典, "破邪顯正" ,這種思想表現在< 中觀論 >一書中。如 [八不偈] 所稱:
八不,其實就是全盤否定----自諸法空性上,否定小乘、外道的生滅、常斷、一異、來出諸戲論。諸法空性,亦表現在 [三是偈] 上。即所謂:
關於緣起,見本文第五講,此處不贅。龍樹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論主之稱,除 <中觀論外,主要的尚有 <十二門論> , <大智度論> 等。繼承龍樹學說的,是他的弟子提婆。提婆所著的 <百論> ,與龍樹的 <中論> 及 <十二門論> ,合稱三論。是後來我國三論宗所依論典。而龍樹、提婆這一系的理論,在印度被稱為 "中觀學派" ,亦稱 "空宗"。
車龍樹、提婆的空觀,是以諸法無自性立論,並非徒持空見,妄計一切皆空。惟傳至後世,則流為 "頑空" ----學者執一切皆空,於世俗諦,不施設有; 於勝義諦,真理亦無。此謂之 "惡取空" ,亦稱 "沉空" 。佛滅後九百年傾,無著、世親兩大論師出世,為矯治當時沉空之弊,而標示 "有" 義。此有,非是小乘外道之諸法實有,而是破我法二執後所顯示的 "真空妙有" 。這在印度稱為 "有宗" ,亦稱 "瑜伽行學派" 。
無著住世年代,約為西三九五至四七零年之間。據說天宮兜率內院的彌勒菩薩,應無著之請,在中印度阿瑜遮那國,為無著說 <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 、<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 、<金剛般若論> 五部大論,無著承彌勒之說,與其弟世親把五部大論做了一番綜合整理工做,依此建立 "瑜伽行學派" 。但彌勒不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也許世間另有一個名叫彌勒的人。或者,五部大論根本是無著的著作,假託彌勒之名行世的。更可能的是,早在無著之前,就有許多無名的飽學的瑜伽師,而無著是繼承他們學說而加以發揚的。
公元七世紀,玄奘大師游學印度,帶回此學派經典,依此建立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印度的大乘佛教,以此中觀、瑜伽二派為代表。唐代義凈於 <南海寄歸內法傳>稱:
[ 所雲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 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近代歐洲的佛學研究者,以印度為中心,把佛教區分為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南傳佛教,最早是以錫蘭為中心,包括以後傳布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區; 北傳佛教最早是以中國為中心,包括著以後的西藏、日本、朝鮮等地區。所謂南傳北傳,只是地理上的區別,並不以大小乘佛教為區分,大致上說,南傳者為小乘佛教----他們自己則稱為上座部佛教; 而北傳者則均為大佛教。
南傳佛教中心錫蘭之有佛教,始於西元前三世紀中葉,阿育王在位時代。阿育王時代曾有第三次結集,結集之後,阿育王派遺了九組傳教師赴國內外各地傳布佛教,其中派往師子國 (錫蘭古名) 的一組,是摩泗陀長老。摩泗陀是阿育王之子,在上座部出家,所以傳入師子國的是上座部經典。當時也是以口傳口的說誦,並沒有文字記錄。到兩百餘年後,才以文字記錄下了摩泗陀長老口的三藏。到西元五世紀中葉,中印度大學者佛音到了錫蘭,把原來的三藏經典譯為巴利文,並加以注釋,就是流傳到現在的 "巴利文聖典" 。
加巴利文下聖典
律藏: (一) 戒本篇: 1、波羅夷----破門罪。 2、波逸提----贖罪。
(二) 戒因緣篇: 1、大品----大集。 2、小品----小集。
(三) 律藏後篇: 附屬。
經藏: 又稱巴利五部。
(二) 中部經典: 一五二經
(三) 相應部經典: 七七六二經。
(四) 增支部經典: 十一集,九五九七經。
(五) 小部經典: 含< 法句經 >等十五分。
論藏: 含< 法集論 >、<分別論 >、< 界論 >、< 雙論 >、< 發趣論 >、< 人設論 >、< 論事 >等七種。
藏外: 含< 彌蘭王問經 >、< 大王統史 >、< 小王統史 >、< 島王統史 >、< 凈道論 >、< 善見律注 >等六種。
北傳佛教,最早是經由西域諸國傳到中國,時間約在西漢末年----西元世紀開始之初。
而佛經的翻譯,一般是認為東桓帝時代,安息國沙門安世高抵洛陽 (西元一四八年) 後開始的。自此之後,歷經魏晉時代佛經的翻譯,南北朝時代法義的傳播,到隋唐兩代開花結果。大乘八宗次第建立,教理宗義燦然大備,完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
惟自唐武宗會昌法難以後,佛教盛極而衰。唐代末年,沈鎮割據,烽火四起; 五代十國,王朝交迭,戰亂頻仍。這時佛寺荒廢,經籍散逸,隋唐兩代鼎盛三百年的教,至此零落殆盡。宋代建國,太祖有意復興佛教,唯此時 (西元九六八年以後) 印度可供傳譯的經典已少,中土弘揚法義的高僧漸稀,以致後繼乏力,成就有限。宋室南渡,佛教益發不振。元人入主中國,崇奉喇嘛教,中土僧侶,唯有摳亦接足,丐其按顱摩頂而已。
明季以民間秘密宗教盛行,政府為鎮壓邪教,法令嚴苛,以此也限制了佛教的發展。
滿清入關,繼元人作風,崇奉喇嘛教以?#092;絡邊疆民族,中土佛教益發衰微。清季乾嘉之世,北方有川陝楚三省教匪之亂、天理教之亂; 咸同年間,南方有太平天國之亂,兵連禍結,舉國蕩然,佛教亦受到無情摧殘,不絕如縷,幾到了瀕於滅絕境地。
清末民初,緇素兩眾中人才輩出,法義之學重見弘揚,僧侶教育蓬勃日上,佛教重見復興之望。磶裝四昕筅鴇l,繼之內戰復起,以至大陸變色,佛教遭遇空前浩劫,迄今尚未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