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華博士:佛教信仰的意義

佛教信仰意義

周貴華

佛教信仰作為佛教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僅反映在佛教立教的意趣方面,而且也反映在佛教學者修行實踐方面。作為凡夫的初發心者,佛教信仰的建立是他們成為佛教徒的標誌,也是他們走向修行之路的起點。

在不同階段,對信仰的顯示方式是不一樣的,即對歸依與信二者偏重各有不同,其中歸依以歸敬為所依,偏重情感方面,而信以忍可即勝解為所依.更偏重於智性方面。在眾生修行過程中,初期以歸依方面為顯相,在較後期則以信方面為顯相。在偏顯的情況下,它們一個是攝有另一個的。具體而言,當顯示歸依時,內在是攝信的,同樣,顯示信時,必然攝有歸依在內。

由此可知,最初進入佛門就以歸依為先。行歸依,也就是皈依。三歸依實際上就是信仰的確立,既表明了對佛陀的歸敬,又表明了對佛陀的凈信,以佛陀為指導眾生、覆護眾生滅生死流轉之苦恐怖的根本依怙者與根本導師。這種融攝了信的皈依,也是新的生命意義的確立,意味著皈依者的生命走向從此發生了轉折,開始學習以新的方式看待生命萬物。此時,皈依者應該而且必須以佛陀的追隨者,佛法修行者以及佛教的傳承者來要求自己。在此基礎上發起菩提心,由此明確樹立作為未來佛的意識,開始學做佛.並准備承擔起引領眾生走向菩提道的歷史性重任,最終通過菩提道而成佛。這種以皈依為特徵的信仰的確立,對佛教徒而言其重要性實在是怎麽強調也不過分

佛教智慧為本,因此,對信仰的顯示更多是從信角度而言的。在這情況下,歸依方面就攝在信中。《心地觀經》卷四雲:「入佛法海,信為根本。」此中將信喻為能入大海之舟,即以佛教之信為悟入一切佛法的根本方便。以信為能入在《大智度論》中也有直接闡述。《大智度論》卷一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若人心中有信清凈,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復次,經中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自在取實,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復次,佛法深遠,更有佛乃能知,人有信者雖未作佛,以信力故能入佛法。」此中將信喻為舟、手,皆是正方便意義上將信立為佛教之基本門徑。除去對信在方便意義上的強調外,在《華嚴經》中對信在發生意義上予以闡釋,如晉譯《華嚴經》卷六賢首品雲:「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凈信離垢心堅固,滅除惱慢恭敬本;信是寶藏第一法,為清凈手受眾行;信能舍離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信能轉勝成眾善,究竟必至如來處。」此中道是指發生意義上的因以及根據,表示只有信的生起具足才有菩提之道發生與展開,而作為功德之母則意味著一切佛教的果實——功德——不論是解脫意義上的還是菩提意義上的,皆是依據清凈的信而產生、成熟圓滿的。又說信是「寶藏第一法」、明確指明信仰佛教教法中的特殊位置。

總之,從「元」與「母」、「能入」等角度對信仰的強調?直接凸出信仰佛教當中的前提與基礎意義。換言之,證悟法而成就佛果唯有通過發起對佛教信仰有可能,無信仰是絕不可能證悟真理的。所以,不論是小乘還是大乘,從根本而言皆是聲聞教,即是佛陀運用其無上圓滿智慧隨順所證悟甚深微妙廣大的境界而為度化一切有緣眾生而宣說,並為其弟子聽聞、結集而成的。其中從發生形式看,教法佛陀親口所宣說或者加持、許可其他聖者所宣說的。

(摘自《宗風》2010年第2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