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群教授:《惠能評傳》的基本特色

惠能評傳》的基本特色

董群

中國佛教史上,惠能無疑是最為重要人物之一,在中國哲學史上,惠能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一個基本的原因是,在中國文化中,惠能做了承、立、傳的工作,當然他不是以學者式的方式去做,而是以實踐家的方式去實際體現。承,是繼承和融通,對於印度佛教思想中國佛教的歷史經驗中國傳統思想,特別是儒道兩家的思想,都加以融會貫通;立,是以中國文化的立場,創立中國禪宗南派的傳統,從禪宗中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經濟生活傳統思維方式傳統文化心理傳統,從這個角度,吾人稱惠能禪宗是最具有中國化特色的;傳,是惠能禪宗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包含了對於中國佛教自身的影響和對更廣泛的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哲學藝術、美學等方面。正因為如此,海內外對惠能的研究一直是非常重視的,惠能可以說是被反覆研究的人物。洪修平教授、孫亦平副教授合作靳著《惠能評傳》(以下簡稱洪著)為這種研究增添了最新成就筆者拜讀之後,覺得在學術上優長頗多,基本特色可以初步歸納為如下幾點:

l、揭示惠能禪學所處的大文化背景。洪著指出,禪宗雖然淵源於印度佛教,卻是形成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之中,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而惠能開創的禪宗南宗,是中國化最為典型的佛教宗派惠能中國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把佛教中國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並使其最終完成。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這種分析也十分必要,也顯得視野之寬闊。

2、探索惠能禪學思想的理論淵源。具體觀點是:惠能的禪學以自安世高的以來禪法傳統為前提,漢魏時期譯介的禪學思想和禪法方便,是惠能禪的深遠的源頭;魏晉般若學和南北朝的佛性論是惠能禪的兩大理論基礎達摩至弘忍一系的禪學思想和禪法方便則成為惠能禪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和禪行基礎。其中的每一層表述,洪著都結合了佛教史來說明,顯現出豐厚的歷史感。

3、梳理惠能的行履,對許多有爭議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於了解惠能生平的依據,洪著主張主要依《壇經》,因為《壇經》的記載一般認為比較接近歷史事實,同時,也主張要重視《曹溪大師別傳》,此傳的有些記載還是有參考價值的。在另一處,洪著又講到對於惠能思想的研究,不能僅僅依賴《壇經》,還有許多相關資料以及碑銘石刻等重要的參考資料,但在分析惠能思想時,應以早出的敦煌本為主要依據,在此前提下,也參考其他本子的《壇經》。這一立場,對於惠能思想的研究來說,具有指導性的意義對於《壇經》突出《金剛經》而《別傳》突出《涅槃經》的現象,洪著認為這反映了惠能門下的不同派系對惠能思想中包含的般若佛性兩種思想傾向的強調程度的不同,也可能與惠能門下互爭正統有一定關系。這種觀點很有啟發性的。對於弘忍授法衣惠能一事,洪著贊同呂瀓的看法,認為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對於惠能得法後在南方隱遁的時間,歷史上曾經形成多種看法學術也有不同的觀點,洪著主張三年比較恰當,這一判斷和王峰宗密的記錄是相符的。對於皇室詔惠能一事,洪著也認為大體上確有其事。洪著還對不同資料中對於惠能出家時奉母的細節描述加以比較,郭朋先生也曾注意到這一點,洪著特別說明,這些資料,是為了突出惠能孝心,也是中國佛教講究孝道的特色在惠能身上的具體表現。這種理解是十分準確的,體現出禪宗倫理在一些基本觀念上和儒家倫理的相通性,也是回應了歷史上儒道兩家,特別是儒家批評佛教違背孝道觀點,至於佛教之孝和儒教之孝的異同,是由圭峰宗密完成的,對佛教之孝的系統分析,則由明教契嵩完成。

4、分析《壇經》對於研究惠能禪學思想意義。第一,考察《壇經》的形成與版本的流變,指出現存《壇經》真正有代表性的本子只有敦煌本、惠昕本和契嵩本三種。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前,作者中國日本學術界有關《壇經》的研究加以系統的回顧和總結,並指出目前對於《壇經》的校勘和整理,都存在著不同程度不完善,對《壇經》的整理工作,還遠未完成,這顯現出作者更高的學術視野。洪著特別收錄了方廣鋇先生關於《壇經》的一封信,此信詳盡說明了海內外關於《壇經》研究的資料,對於惠能研究,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上佳的學術專著,其實有時也帶有明顯的資料性,提供較為豐富的研究資料,學者們循此,可以作更進一步的研究。第二,總結本世紀以來學術界圍繞《壇經》而進行的各種爭論,並歸納為如下的問題:《壇經》的作者問題,敦煌本與惠聽本的關系問題,是否有敦煌本之前的祖本存在問題,契嵩本及其來源問題,等等。對這些問題,作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體現出對《壇經》研究的深入。第三,討論《壇經》與惠能南宗的關系。基本觀點是,《壇經》奠定了南宗禪的主要理論基礎,離開《壇經》就無從研究惠能思想。從另一個角度下定期看《壇經》的流變,實際上也反映了南宗思想的一些變化之處。唐人的對一些問題的理解,關注的重點,宋人的理解相關注的重點,在相應本子的《壇經》中部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5、突出對惠能禪學思想的研究。這是全書的中心,洪著以三章的篇幅來展開,分別探討惠能的唯心觀、解脫論和修行論。

對於惠能的唯心論,洪著的提法是「唯心禪學新論」,基本原理是:在空和有相結合,即以般若實相會通涅槃佛陸,將實相無相心性本凈結合起來的條件下,形成現實的當下之心,整個禪學就以這當下之心基礎這是堅持了洪修平教授博士論文《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第一版)中「新的唯心論」的觀點,唯當下的現實之心。在惠能禪學的「唯心」問題上,大陸學術界曾經圍繞「主觀唯心主義」或「客觀唯心主義」性質展開爭論,也就是側重於惠能禪宗哲學本體論立場,洪著認為,惠能禪學理論的核心解脫論,一切討論都是圍繞人生解脫問題而展開的,在唯心問題上也是如此,惠能並不一般地涉及宇宙生成或構成問題,不涉及本體論問題,而是在解脫論的論述中透露出「唯當下現實之心本體論預設」,這種條件下的唯心論就不能以「通常上意義的主觀唯心論或客觀唯心論來簡單概括」。這一基本觀點,言之成理,特別是突出了惠能禪學的解脫論特徵,也為研究宗教思想提出一種方法論的思路,即不是從一種現成的框架出發來套宗教問題,而是堅持一種如實觀,如禪宗之實。禪宗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生一個善的念頭,就去行善事,生一個惡的念頭,會去做惡事,像這  的討論,是日常的宗教修行問題,倫理性問題,並不一定帶有本體論的意義

對於惠能解脫論,洪著認為,在解脫論上,惠能是一個佛性論者,也就是說佛性論是解脫論的基礎,至於惠能的具體的解脫思想,洪著大致從三方面展開討論,一是檢視惠對於解脫之境的陳述,二是分析惠能的即心即佛思想三是研究惠能的自成佛道理念。惠能解脫之境,以及由此體現的實現解脫方式,洪著總結為將人心佛性般若智慧結合起來,並將終極的解脫理想與當下的實際努力相結合,在平常生活中依自性般若之智實現解脫這一歸納無疑是準確的,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即人世而出世的宗教觀,強調在此岸,在現世實現解脫惠能的即心即佛思想意義,洪著總結為通過對人人皆有佛性的強調,進一步把理想目標落實到人們當下的現實生活之中。洪著還分析比較了惠能佛性論與傳統中國佛教佛性論,具體地說,比較了惠能和道生的佛性論,惠能和儈肇、吉藏的佛性論,雖然篇幅不多,但卻是重要的論述。在惠能研究中,人們一般能比較和道生的關系,但更廣泛的比較卻是較少的。惠能的自成佛道理念,體現為自悟、自修、自度、自成,是一種自力解脫論,與凈上宗的他力解脫相反。對於惠能這一思想,洪著繼承任繼愈先生從中國小經濟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角度探討其深層原因的研究思路,並加以發揮。事實也正是如此,惠能中國文化關系,根源就在於這種經濟生活之中。對於惠能強調的這種解脫方式評價,洪著的分析也是很到位的,可以說相當精闢,既看到這種佛性論體現的平等觀具有的鼓勵人們爭取平等與解放的合理成份,對於人們修身養性的可取之處,可以帶給人們的心理安慰,又指出其空想性,精神麻醉作用。因為,人的解脫問題最終還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靠個人的修養就可以完全實現的,這需要依靠人們的社會實踐。這就堅持了唯物的歷史觀。

對於惠能修行論,洪著也作出了全面的概括,這就是,以明心見性或識心見性修行原則,以頓悟成佛為根本觀點,以「出沒即離兩邊」的對法原則為教學方法,以農禪並作為日常修行生活的具體體現。惠能禪學是悟修一體的,從哲學的立場看,明心見性、頓悟論,也是涉及認識問題的。

6、展示惠能禪學的革新。惠能的禪學對於傳統佛學來說,有「革命性」的變革和創新,洪著從四個方面討論這一點。需要著重提出的兩點是,第一,關於惠能對於傳統佛學的革新,洪著通過惠能在讀經、坐禪、出家持戒等問題上的革命性觀點來說明。第二,關於惠能對於佛教中國化的繼承與發展,洪著概括為以佛教為基點,融攝儒家的人精神心性學說,老莊玄學的自然主義和人生態度,這可以理解為儒學化相庄學化的結合,也可以稱之為三教合一。儒學化和庄學化是學術界的一般提法,洪著在此的概括,更有新意,更為準確。當然,如果從更廣泛的文化范圍來看,惠能的自度自悟自修自成佛的主體性精神,也和先秦墨家的自力原則桐一致。洪著還從如來禪和祖師禪的比較來說明惠能禪學的革新,關於這一點兩位作者合著有《如來禪》一書,但在此處的討論,又有超出《穴如來禪》之處

7、評價惠能禪學的地位與影響。這里特別提出三點,第一,洪著簡要地提出了惠能禪學對於中國文化,比如哲學倫理、文學、藝術書法、繪畫諸方面的影響,這些內容本身就可以寫成不少書,事實上也已經多種相關的專著出版,洪著在此以高度的概括性來理清這種影響。第二,揭示惠能禪學在海外的影響,涉及到自唐代以來對越南禪、韓國禪、日本禪以及在南洋、歐美的影響,將這些資料匯集起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費心思的工作這是惠能影響的國際化。第三,說明惠能禪和當代世界禪宗熱的關系,指出所謂禪宗熱,主要是惠能南宗熱。以上是筆者以個人之惠能研究感想,觀照洪著,所感到的精當之處,並不認為洪著是對惠能研究的終結,任何學者恐怕都難以做這種終結性的工作事實上對惠能的研究還在繼續,有的研究被列為博士學位論文,但至少可以這樣說,洪著既集成學術界長期以來的研究精粹,又有著新的創見,因此達到了當今學術惠能研究的新高度。至於洪著有些具體觀點筆者也有下贊同之處,比如洪教授的「新的唯心論」觀點,在博士文中提出後,曾引起下同的爭論,筆者將在二ooo年末出版的《惠能中國文化》一書中,從禪宗哲學的角度討論,對此也是持商榷態度的。許多問題還有拓展的空間,比如惠能禪學的「承」的方面。又比如惠能心性論,實際上也含有如來思想。近年來國際間(主要是日本)對如來思想提出一種批評,基本觀點是「如來思想佛教」乃至認為講佛性思想中國佛教也不佛教,洪著如果能對此有所回應,也是很有意義的。

(本文作者:董群,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