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施行六度是培養高尚人格的保證

施行六度是培養高尚人格的保證

林克智

六度菩薩必修之行,是度過生死苦海,到達快樂彼岸六種方法。它能普度眾生、培養高尚人格也能成就菩提,現分述如下:

一、布施梵語檀那,漢譯布施,就是「布己所有,施與眾生」。菩薩利益眾生應以檀那為先,所謂「未成佛道,先結法緣」。布施有三種

1.財施,即是飲食衣服金錢財物乃至自己身命一切內外之財,施與所需要的眾生。如釋迦世尊昔日「代鴿喂鷹」、「捨身飼虎」,就是資助眾生身命;

2.法施,就是將自己從經論中及善知識處所學得的世出世間法,耐心為人解說,從世間學問的教育,到出世佛道的傳布都是供養。《法華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故《金剛經》說:「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3.無畏施,指對遭受危難的人,解除其恐怖和不安的心理,使得無畏這就無畏布施。例如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故號為「施無畏者」。他人因事苦悶,喪失信心時,我們鼓舞起他繼續上進之心,也是屬於無畏施。

一切人都可隨分隨力而行布施,有錢者可以出錢,有力者可以出力,無錢又無力氣者如見他人行善,心生歡喜亦是隨喜功德,如此做去,就能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

二、持戒梵語屍羅,漢譯為戒。持是持守不犯,對於人天乘的五戒十善等戒,上文已有述及,這些戒不僅僅是佛教戒律,同時也是做人的道德根本。實施戒律,除依條文執行外,在內心上境界,還須逐步提高,此即是凈化人心

菩薩持戒有三聚之分,每一條戒,都具三聚,這是思想境界上的差別即是

1.攝律儀戒:這是釋迦世尊為防非而制定的律法和儀則,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其重點在於止惡防非。

2.攝善法戒:重在修習世間五戒十善之法和三學、六度等出世間善法。

8.饒益有情戒:指以利益一切眾生之事為戒,重在利益他人。佛弟子不利己而利人,這不是人心的進一步凈化嗎?菩薩戒就是重在饒益有情的。

學佛人對戒律是十分注重的,因為持戒者三業清凈,能使三業清凈則可去除惡業得到解脫釋迦世尊曾說過:「佛在世間,以佛為師,佛不在時,以戒為師」可見其重要性了。

三、忍辱梵語羼提,漢譯忍辱。就是內心能以安忍外所辱境界,包括受人之嗔罵打害而心不生嗔惱,對人於己種種恭敬慕仰之順境心不驕逸;安受世間寒熱、風雨、飢渴衰老、病死諸苦而菩提不退佛教中的忍辱是一種內剛外柔的忍,並不是懦弱可欺,也不是膽小屈服。因為在修行的道路上常會碰到各種挫折如果你沒有忍辱功夫,則很易中途萌發退心,故佛教忍辱是為了成全大我,是為成就道業、普渡眾生所修的功夫,是對治嗔恚之毒的有效方法。如能忍辱,對人的辱罵、諷刺,就會就不生氣、不報復,這樣就可一心修習善行了。

四、精進梵語毗離耶的漢譯,精是心無惡雜,進是前進而不懈怠。我們佛教修行真可謂任重道遠,若是一味忍辱,則可能被人譏為消極,故須抖擻精神,披精進甲,而勇往直前。「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故我們佛子要行一切善,經雲:「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行菩薩行就是為利樂有情精進精進能去懈怠,得不退轉,早成佛道

精進故,釋迦世尊超越九劫,於彌勒前,先成佛道歷代祖師亦是如此,迦葉尊者頭陀苦行,至年老仍不舍棄;脅尊者八十齣家而發誓言:「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終不以脅著席」。結果三年即成所願,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學佛者做世間事業時,同樣需要精進,絕不會有輕易得來事業成就,故精進是世出世法的必修之行

五、禪定梵語禪那,意譯為靜慮,是「心注一境,正審思慮」的意思。若能心止一境思惟研修,則得三昧故名禪定」。佛教禪定世間禪、出世間禪和出世間上上禪。就入世事業來說,因入定是開發智慧的前導,如人修習禪定,則有能力持鎮定,遇事能沉著應付,智慧也可隨著開發。在日本有些企業在招收新員工時,把在寺院中修習過禪定作為選才項目之一,是有其深遠含義的。

六、般若也是梵語,勉強譯成漢語的智慧它是指「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是不會發生偏差的智慧,故通常不譯,直稱「般若」。智慧能斷愚痴,因修般若,可以觀照而證實智,則得大覺悟而究竟成佛。而用實智施用權智,則能出善巧方便而廣度眾生

上面我們約略說了菩薩必須修習的六度,能修六度的人,我們認為是高尚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布施可以對治慳貪,培養仁愛之心持戒使我們遵紀守法,不出規矩忍辱可以培養我們寬容、謙讓的美德;精進能防懈怠禪定可以清醒思路,開發智慧般若則能用理智,明晰事理正確判斷。因此我們說依六度修習,是培養高尚品格的保證。

摘自《一生解脫之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