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楞嚴說通卷九(劉道開)

楞嚴說通卷九 

  巴縣了庵居士劉道開纂述

  成都昭覺沙門方 示鑒定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慾。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此下明色界四禪十八天而此先明初禪第一天也。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凡迷冥修。各各自謂真正修心。然而不假禪那。無首楞嚴定。無有智慧。無金剛慧。但以有漏靜慮為因心。制彼淫習。而執身不淫。或行或坐。於一切時。想念俱無。愛染不生。夫六欲縱強忘情。不免身犯。此身全遠。梵行方成。由彼身心俱潔。下無卜居。故臨終時。應念而生梵世。為梵民。如是一類。名梵眾天。而較之欲界穢濁。又高出一層矣。

  ○通後十八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謂已離欲染也。通號四禪。為已離散動也。欲天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禪定感生。然特有漏禪觀。六事行耳。六行者。厭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色界是凈是妙是離。此則凡夫伏惑。超欲界道也。問。前天亦間有禪定。而此界方名禪者何故。答。以前結雲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以上。絕無女人。心跡俱離。無所交接。兼無食眠。三欲俱忘。稍覺飢倦。即入禪定。出定則飽滿精明。是但以禪悅為食為息。而稍離粗重身心也。又此天獨顯戒德。而未彰定慧。後二天略顯定慧。至文自見也。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此明初禪第二天此天戒與定共也。夫前天欲習雖除。心相未至顯現。此則離欲清凈。心相現發著明。於諸梵行戒品。愛樂而悅豫。隨順而輕安。此即與定共之相也。是人臨終。宿習不妄。應念而行梵德。不但清凈身心。亦且弘揚德化。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而能匡弼梵王矣。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此明初禪第三天此天戒與慧俱也。夫初天由執身而攝心。次天由心現而行德。此則雙攝身心得一如無二之妙。滿足分量之圓。於是行住坐卧皆妙圓。而威儀不缺。以此清凈禁戒。而又加以明悟。從定戒中。發生智慧。此即與慧俱之相也。由其慧勝前天。堪為梵主。是人臨終。應念而生梵天。統攝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為大梵天。其德皆足以長人矣。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此統結三天名初禪也。阿難。此三天者。皆勝欲界諸趣。同名勝流。已離欲界八苦。故苦惱不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去首楞嚴大定甚遠。然彼戒心清凈。漏雖未伏。亦自遏抑不動。初得禪定。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故統而名之曰初禪焉。

  ○禪有四類。一有漏禪。即今四禪也。二無漏禪。謂九想八背等也。三亦有漏亦無漏禪。謂六妙通明等也。四非有漏非無漏禪。即今經首楞嚴大定也。以上三天。疑非豎分。夫天民天臣天王。各居一層。何成一統。且臣民若許眾多。而天王滿天。獨居一層。彼此皆王。何所使令。或是以德之優劣相較。堪為民。為輔。為王耳。故列為三者。非一天盡臣民而無王。一天盡王而無臣民也。又初之二天。尋伺皆有。第三天無尋有伺。由內有尋伺。故外感火災。而火災壞初禪也。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此二禪初天也。阿難。其次二禪。即此大梵天統攝梵人者。而能圓滿梵行。至於澄心不動。則寂湛之極。而生光明。但光明尚劣。未極其量。如是一類。又升梵天一層。名少光天。所謂泰宇定而天光發。但非周遍湛寂之比耳。

  ○此天疑從彼天中修來。蓋躡前行而但加圓滿。則升此天矣。問。此與菩薩寂照何殊。答。人法二執。毫髮未動。但以離欲得定。定深生照而已。此其別也。又前有覺觀粗動。發生三識。今內凈一心。已無覺觀。惟緣內塵。不同初禪有三識也。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此二禪第二天也。從前少光。更發多光。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成琉璃色。此雖已極其量。猶未成音。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然非如凈琉璃內含寶月之比也。
  ○按此天雖不能映諸大千。而於本界。亦覆小千。當滿一千個四天下十方界也。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凈。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此二禪第三天也。夫光光相然。則成圓光矣。由是吸攬保持此圓光。即以光明代其言音。而成就教體。於以闡揚梵教。發清凈化。隨機開示。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謂其不假言詮而以光為音也。

  ○按此天已無尋伺。故無語言。而但用光明佛事。然亦非盡無語言也。如世間紙墨文字。雖代言教。豈盡廢其言語哉。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懸不安也。或作愁字之誤)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此總結三天名二禪也。阿難此三勝流。當定生時。與喜俱發。以有定喜。滅世間憂愁。故憂懸不能逼。雖非正修三摩。去楞嚴大定尚遠。然而清凈心中。已伏粗漏。較初禪之漏心不動而未能伏者。已進一籌。故統而名之曰二禪焉。

  ○地持論。目第二禪名喜俱禪。此三天總名定生喜樂地。憂懸與苦惱不同。苦惱乃粗重。切於身心。憂懸輕細。但涉於念慮而已。粗漏已伏者。謂以定力前五識。由伏前五。故無尋伺。未伏第六。故有喜樂。內有喜水擾動。故外感水災。而水災壞二禪也。前三天以戒勝。此三天以定勝也。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凈天。

  此三禪第一天也。阿難。由前天人。既以圓光而為教體矣。披光即披音也。披音。則妙理自露。然有喜心。分別亂動。能障定樂。此天能依此妙理。發成精行。而通寂滅樂。離前喜動。而生凈樂。恬泊寂靜故名寂滅。由伏第六識。故相似二乘之寂滅。非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之比也。如是一類。名少凈天。定樂才通。凈空初顯。故名少凈也。

  ○能通而已。尚未能成。以猶劣故。名少凈焉。

  凈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凈天。

  此三禪第二天也。由伏六識。而似得人空。故凈空現前。前但得凈。此更發空。漸以虛豁。至無邊際。且前通寂滅。但樂內心。此則身心內外。皆得輕安。積中發外。廓然廣大。則寂滅已成。凈空無量。如是一類。名無量凈天。而升少凈一層矣。

  世界身心。一切圓凈。凈德成就。勝托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凈天。

  此三禪第三天也。前天凈樂。止在身心。未名為遍。此則合世界身心。觸處無非妙樂。是謂一切圓凈。既世界身心圓凈。豈非凈德成就乎。然雖凈德成就。原非可托可歸之地。此天人便認此為終身托宿之地。而勝托現前。認此為清凈極樂之鄉。而歸寂滅樂。將謂安身立命。唯此已而。由前未融世界。雖凈而不遍。今並融之。故如是一類。名遍凈天。又升無量凈一層矣。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此總結三天名三禪也。阿難。此三勝流。隨順凈樂。至無量周遍。其為隨順也大矣。且初二禪心有喜受。故多散動。不得身親受樂。今則喜受既除。身心安穩。自在受用。無量妙樂。此雖非正得真三摩地乎。而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夫喜者動心所發也。樂者靜心所融也。若在飛動心。縱樂而仍是喜支也。若在安穩心。縱喜而仍是樂支也。今歡喜而出於安穩。是謂離喜之喜。妙樂之樂。離喜妙樂。故統而名之曰三禪焉。

  ○地持論目第三禪為樂俱禪。此三天總名離喜妙樂地。蓋前二禪雖有樂支。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故得其名也。又此三天已伏意識。雖無喜受。尚有出入息擾亂。故外感風災。而風災壞三禪也。

  阿難。復次天人不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舍。粗重相滅。凈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此下明四禪九天而此明第一天也。然天雖有九。而四禪報境。但有三天。第四無想。乃廣果別開。是外道報境。此四之上五不還天。乃聖賢別修靜慮。與凡夫不同也。阿難。復次三禪天人。初苦禪惱離。二禪憂懸盡。皆能不逼身心。苦因已盡。第三禪則無苦有樂。然而樂亦不當受之也。蓋樂非常住。久必壞生。壞即成苦矣。此天既已離苦。亦不受樂。將苦樂二心。一時頓舍。樂既不受。壞亦不生。苦壞雙超。故粗重相滅。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而清凈福性。油然發生。由捨生福。名福生天焉。可見不能舍樂。則壞生矣。苟能舍樂。則福生矣。舍不舍之間。此天之別於前天也。

  舍心圓融。勝解清凈。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此四禪第二天也。前天初專於舍。未免偏空。此既純熟。漸不礙有。是謂舍心圓融。前以舍樂為清凈。此則樂受既空。復不礙有。是謂勝解清凈。以勝凈生勝福。故福無遮限。有所願求。無不如意。得妙隨順。直窮於未來際焉。然雖受報無窮。亦非真得常住。如是一類。名福愛天。謂諸天之福。惟此天為最可愛也。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

  此明四禪第三天而先別其有二路也。阿難。從是福愛天而升焉。有兩條岐路。一直往而趣廣果。一迂僻而趣無想。心念行業。各自不同。學者可弗辨耶。

  ○賀雲。二岐路者。一精進。一斷滅也。不取苦樂亦不苦樂。但以四無量心。薰修福德。證廣大果。名廣果天。若以苦樂為可厭。而執著舍心。精研不斷。所謂苦樂心滅。厭舍心生。全是生滅之因矣。從此窮極舍道。獲受灰心之果。彼自以為不生不滅。豈知生滅之因。必不能發明無生滅之性乎。初生此天。未全無想。經半劫始無。後半劫復生矣。

  若於先心無量凈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何謂二岐。一者。若於福愛天中。圓融舍心。所發無量凈光。於是光中。但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至於增盛圓明。克取修證。以為常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蓋福德圓明。則證果廣大。色界諸天所感福報。至此為極。故名廣果也。要知四禪報境。惟此三天。第四無想。是福愛之差。及五不還天。乃三果聖人之別寓耳。

  若於舍心。雙厭苦樂。精研舍心。相續不斷。圓窮舍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生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二者。若於福愛天中。舍樂之心。雙厭苦樂者。而精以研之。深搜細索。相續不斷。而勤勇無間。圓窮舍道。而必求究竟。不惟樂受舍。而舍樂之心亦舍。以舍定滅除舍心。至於身心灰滅。渾成晦昧。冥然一空。如所謂槁木死灰者。其壽經歷五百大劫。若是其長。不知其所謂灰凝者。非真不生滅也。如夾冰魚。如壓石草。其微細生滅流注。何嘗止息。蓋是人本以生滅為因。錯依六識生死根本為本修因。強令灰凝。安能認取識精明元。而發生圓湛不生滅性乎。所以初生此天。習定半劫。始得滅想。此天報盡。至四百九十九劫半後。想心復生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而並廣果為二岐矣。

  ○按廣果天厭苦樂而增修福慧。此天則厭苦樂而精研舍心。此兩天所以分岐也。橫列岐路。則亦非豎分矣。問。此無想定。與滅盡定。有何差別。答。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染分。無想但滅六識分別見。而諸邪見。尚未能盡。何況其他。問。身界俱空。與下四空何異。答。出定則有。故不同也。又按三界總有二十八天。二惟凡位。五惟聖位。其餘皆是凡聖同居。二凡位者。謂大梵天。妄說能造天物人物。憍慢輕蔑。故聖賢不居。此無想天。惟是外道修無想定者生之。受五百劫無心之報也。五聖位者。即下五那含也。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此總結四天名四禪也。阿難。此四勝流。同修雙舍。故世間苦樂二境。所不能動。以其不能動也。而遽謂之不動地焉可乎。夫聖位第八。證真無為。名不動地。斯真不動也。此天雖非此地之比。而有所得心。有為功用。至此已覺純熟。故統而名之曰四禪焉。蓋真不動地者。以其滅六盡七也。有所得心者。但能伏六識也。聖凡疆域。判然不濫矣。

  ○以上禪天。初禪伏鼻舌二識。無段食故。三禪伏前五識。三禪伏意識分別現行。故得妙樂。四禪伏意識分別種子。故得妙舍。總是伏第六分別見惑耳。然則孟子之四十不動。庄生之死生不動。較之禪天不動。已隔天淵。況如來真三摩地不動之體。便欲竊而擬之哉。

  ○地持論。目四禪為舍俱禪。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忘。下無卜居。故於舍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此明五不還天寄居廣果之由也。阿難。此廣果天中。復有五不還天。為三果聖人所居。蓋三果阿那含。於下界五趣雜居地中九品思惑。俱已斷盡。故苦忘而欲界無卜居。復將斷上三地各九品。故樂忘而色界三地無卜居。惟四禪舍念清凈。是其同分。故獨於此中。安立居處。住此已斷七十二品最細貪嗔痴慢。希成阿羅漢矣。

  ○梵語阿那含。此雲不還。謂不復欲界受生也。亦名五凈居。習氣。即思惑種子。思惑。謂貪嗔痴慢。任運而起微細之惑。非同分別中粗惑也。由彼難除。故分八十一品斷之。蓋於三界分九地。欲界共一地色界四禪分四地。無色界四空分四地。地各分九品。共九九八十一也。五不還天。既有勝劣。豈不均斷惑之淺深而分居之。是則前四天。似以次而斷色界四地之惑。第五天。似斷無色界四地之惑也。然五天之所以異於四禪者。五天是聖。四禪是凡。凡夫伏惑而不能斷。聖人斷惑而不止伏。此其所由分也。五天斷惑。雖漸斷四地。至其寄居。止在第四禪之廣果。以舍俱禪。與舍念清凈地。獨為同分。而三禪以下。皆非同分也。俱舍論雲。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凈居天。雜修者。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也。靜慮者。定慧均等之謂也。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也。五天既皆從劣向勝。則按品分之。似亦無差也。

  阿難苦樂兩亡。斗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此明五不還天第一天也。阿難。人當苦樂未亡。則厭苦欣樂。交戰胸中。心豈不鬥。今苦樂兩亡。則斗心不交。入於清冷。有何煩燥。如是一類。名無煩天。准五品當在下品。准斷惑。應斷初禪離生喜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賀雲。斗心指苦樂交戰之心。非謂心與境斗也。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此不還第二天也。念之放。謂之機。念之收。謂之括。此天惟一舍念。或放起。或收止。更無餘念雜於其間。是謂機括獨行。前雖斗心不交。尚有交地。今並其交地亦復研盡。則心如冰壺。清涼透徹。何熱之有。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准五品。當在中品。准斷惑。應斷二禪定喜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內無能交之心。尚覺外有所交之地。至於機括獨行。則往來自由。研窮所交之地。了不可得。此二種天。依希塵既不緣。根無所偶矣。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此不還第三天也。煩熱既除。內心澄瑩。發天眼通。見量遍十方界。觸處皆妙。為妙見圓澄。外焉觀境。更無障礙。是無塵象也。內焉觀心。更無留滯。是無沉垢也。心境兩亡。所見皆善。如是一類。名善見天。准五品。當在上品。准斷惑。應斷三禪離喜妙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塵象。指境界言。沉垢。指煩惱言。至此。依希十方國土。皎然清凈矣。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此不還四天也。前天定體圓。而定用未勝。此天即前之精見現前者。而天眼所通。隨心成就。惟我陶冶鎔鑄而無所礙。亦同摩醯首羅。隨心造化一切萬物。而特不同其貪權妄宰也。如是一類。顯具變現之用。名善現天。准五品。當在上勝品。准斷惑。應斷四禪舍念清凈地中九品思惑也。

  ○按此天正與四禪同分。故合前三天。後一天。而卜居廣果焉。

  ○陶鑄無礙者。鎔煉諸惑。不作障礙。能起十四變化自在。如陶人范土。冶人鑄器。隨心轉變也。至此。依稀所謂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矣。所以與彼不同者。彼我法二執俱空。此尚未得我空也。舊注以陶鑄為造化萬物。不知此帝釋天之事。非聖人事也。

  究竟群機。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此不還第五天也。夫前天曰精見。曰妙見。見猶有色也。此則窮色而至於幾微。且不但窮色而已。復能窮色性之性。從何處起。則知性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故入無邊際。如是而究。方知色之究竟。故名色究竟天。准五品。當在上極品。准斷惑。應斷四空四地中三十六品思惑也。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人所不能見。

  此結示五天惟是聖居也。阿難。此五不還天者。惟三果聖人。得生而居之。雖不離廣果一天。而彼諸四禪。即四位天王。亦但欽聞其名而不知其處。不見其形。天王且然。況天人乎。所以然者。以四禪修有漏凡定。五天修無漏聖定。斷惑與伏惑。粗細懸殊。故但仰嘉名。而不知其受用。不見其依正也。其不知不見者。譬如今之世間。凡曠野深山。如天台竹林峨眉五台。皆是道場地。皆有阿羅漢。於中住持。特世間粗人。自不能見耳。五天之寓廣果。何異道場之寓世間哉。

  ○細玩五天。未嘗豎分五層。似但居廣果一天。如聖寄人間。但聞而不見耳。若豎分為五。上下懸絕。自然不見。何必雲此。況佛初只言此中。而未言此上。尤可證也。

  ○昔雲居膺。結茆三峰。經旬不赴堂。洞山問曰。子近日何不赴堂。曰。每日有天人送供。山曰。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等見解。汝晚來。膺晚至。山召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膺回庵。寂然晏坐。天人尋覓。三日不見。乃絕。四王之不見五天。亦猶天人之不見雲居也。

  ○唯識謂二禪以上。不分王臣。此言四王者。或推尊上首。略似於王耳。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色界

  此總結色界也。阿難。此十八天者。俱無情慾。故獨行無交。尚有色質。故未盡形累。自此色究竟天以還。直至梵眾天。同名色界而已矣。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若於舍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此標聖獨出也。復次阿難。由前究竟天。居色之頂。故曰有頂。與無色鄰。故曰色邊際。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上升。復有二種岐路焉。何謂二岐。由三果人。根有利鈍。其根利者。若於舍心。發人空智。思惑盡而空智滿。慧光圓通。便可超過無色。橫出三界。而直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謂回其欣上厭下之心。而頓出三界。回其舍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也。然此等根器。豈可多得哉。足知鈍根者。亦由舍心欣上厭下。生無色界。漸斷漸證。而豎出三界矣。

  ○此亦順序而談。故就便直約色究竟天。其實凡夫廣果。外道無想。俱與空鄰。俱可上入四天也。

  ○賀雲。二岐路者。一即色會空。一厭色入空也。

  若在舍心。舍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此下明無色界四天而此第一天也。四天皆依偏空修進。初厭色依空。二厭空依識。三色空識三都滅。而依識性。四依識性以滅窮研。而不得真滅。是皆有為增上善果。未出輪回。不成聖道者也。以無色界第一天言之。大阿羅漢。不可得矣。若在前舍心。舍厭成就者。覺有身為質礙。而不自在。即修空觀。而滅身歸無。是謂銷礙入空。蓋厭色身如牢獄而必欲出離。以其厭色依空。故報生空處。名空處定焉。夫不悟性色真空。而勤劬於銷礙。豈知舍有而歸無。何異逃峰而赴壑乎。

  ○長水曰。舍心有二。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惑入空。即樂定那含也。二者。若於廣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此無色界第二天也。前天諸礙既銷而無。則不依於色。此天無礙之無亦滅。則不依於空。其中惟留第八阿賴耶識全分俱在。及第七末那識半分微細。良以色空若在。全分末那俱在。今色空既盡。故惟半分末那入微細也。以其厭空依識。故報生識處。名識處定焉。在彼固自以為離色離空。即性真也。而豈知迷實同於無想乎。

  ○問。末那賴耶。羅漢未了。凡外那含。何以知之。答。此自佛眼了見。與之作名。非許彼知也。法華雲。眾生住於種種諸地。惟有如來如實知之是也。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此無色第三天也。前天空色既亡。惟留識在。此天厭患於識。憑深定力。二識現行。俱伏不行。識心都滅。但見十方世界。寂然迥無。不復前進。所謂杳杳冥冥之處。昏昏默默之鄉。外道執為冥諦。老莊呼為混成。皆在於此。以其厭識歸無。故報生無所有處。名無所有處定焉。只是前天更進深定。能所緣息。暫名都滅。豈同羅漢現行種子俱斷之謂乎。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此無色四天也。前天方亡識心現行。未亡識性種子。故識性堅確。不曾動搖。此天強憑滅定之力。窮之欲盡。研之欲透。然而決不可盡也。於無盡中。強以發宣。必欲盡其識性而後已。於是二識如殘燈然。半滅半明。良以滅定所逼。故如存不存。似燈半滅也。種體莫動。故若盡非盡。似燈半明也。由其如存不存也。則非有想矣。由其若盡非盡也。則非無想矣。如是一類。報生非想非非想處。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焉。行人至此。可謂極矣。豈知依然未出三界乎。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此總明聖凡出墜之地也。此等天人。初天窮色而歸空。次天窮空而歸識。三天窮識心以歸無。四天窮識性以歸盡。前二窮境。後二窮心。欲令心境皆空。故總名窮空。如此窮空。豈惟不達圓頓性色真空之旨。即人法二空之理皆所不了。而妄欲起心銷之。空之。滅之。盡之。豈知終不能銷空滅盡也。故自五不還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尚正。名不回心鈍根阿羅漢。與前回心大阿羅漢相反。俟其八萬劫滿。斷盡思惑。而亦出三界矣。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原邪。以彼迷有漏天。作無為解。故八萬劫後。受報已滿。無所歸托。仍入輪轉矣。可不畏哉。

  ○問。前於色頂。已判思惑斷盡。不審斯人在四空中。何所修斷。答。前約利根。鈍豈能同。鈍根在五天時。前四斷惑。同於利根。至第五天。不回欣厭之心。但加功銷礙。求生四空。後半之惑。期於彼天斷之。四空四地。每地九品。故至非想。劫滿方盡也。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此段經文。錯簡在後。今正而前之)。

  此總結無色也。阿難。是四空天。前二天全無身境。是身滅盡。後二天伏識現行。是心滅盡。身心俱滅。故定性現前。在定時。有定果色。隨化依正。自在受用。非若欲色二界。業報所感根身器界。皆業果色也。始從空處。終至非想。統名無色界焉。而三界備矣。

  ○結名無色者。但憑定力二十萬劫。暫無依正。非真蘊空。永絕業果也。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此段錯簡在前。今正而後之)。

  此通結三界天人天主凡聖各別也。阿難。從四王天。以逮非想。是諸天上。有臣有民。則天人也。有君有主。則天王也。是各各天人都是凡夫。因中修十善八定。而以六欲四禪酬之。酬答既盡。又入輪回。所謂勢力盡而箭還墜也。若彼諸天天王則是菩薩寄位進修。不落輪回。如華嚴初地為閻浮王。二地為輪王。三地為忉利天王。四地為夜摩天王。乃至十地。為摩醯首羅天王是也。

  ○問。上界無惡。何亦有直墮三塗者。答。藏識雜種。遠劫不忘。次第而熟。不能逾越。故天福報終。隨彼熟種。任運而墮。此如來所以苦勸念佛。而求橫出也。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迦羅。各從其類(補特迦羅。此雲數取趣。即中有身也)。

  此總結三界皆妄也。合而言之。此三界二十八天。皆由不能了達本有妙覺明心。從迷積迷。妄生三界。中間天人。業報既盡。不免又隨七趣沉溺。數數受生。取於諸趣。補特迦羅。各從其類。不得休息。若能了妙覺明心。則三界盡空。七趣皆滅。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又安有積妄沉溺之苦哉。

  ○諸天趣竟。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渾標三界。其實但居欲界耳)復有四種阿修羅類。(阿修羅。此雲非天。以其多嗔有天福而無天行故。亦雲無端正。以夫丑而婦美。故亦雲無酒。以嗔無和氣釀酒不成故)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鬼道是前因言彼原從鬼趣發心護持經咒禪戒。以此法力。乘神通而入空界。與三夜叉天為鄰。卵生飛空因果類鬼。故入鬼攝也)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天中是其前身。彼在天中。或有損德。或天福已盡俱同貶墜。居鄰日月。生從胎出。故人趣所攝也)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四種之中。此為最勝。故稱王。以別執持世界者。驅役鬼神興災作福也。力洞無畏者。力量廣大。通貫人天無所恐怖也。既能司禍福。但其專權不及諸天。故每怒而爭之。經稱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手撼須彌諸天震恐。帝釋四天。常與戰斗。今言梵王亦爭者。或帝釋不勝。則梵王以下俱助力也。化生福力。俱等於天。故天趣攝也)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但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須彌入水八萬四千由旬。修羅分四級而居。即此類也。以居水底是濕生類。以下劣故。是畜生攝。經雲。修羅衣食自然。冠纓服飾。純以七寶。鮮潔同天。所餐飲食。隨念而生。悉皆百味。惟彼凡所食時。末後一口變為青泥。故不如人也)。

  (○修羅趣竟)。

  (○詳明七趣已竟)。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及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此總結虛妄也。阿難。如是地獄等七趣。若精細而研究之。皆是昏沉之惑。發為有為之業。而妄想又惑業之因。故隨妄想而受生。亦隨妄想而受報。惑業苦三。如惡叉聚。然於業果不縛之妙。空有不墮之圓。惑障不覆之明。不由取捨修證之無作。而同名本心者。在此心中。直如空中之華。全無著落。惟是一概虛妄而已。豈有根蒂頭緒之可得哉。

  ○七趣皆病。而此經大定是葯。如來所以深明病態者。意在激其速用葯也。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回。經無量劫。不得真凈。皆由隨須殺盜淫故。反此三種。則又出生無殺盜淫。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回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淫。雲何更隨殺盜淫事。

  此因病切葯而勸修大定也。上言無根緒矣。而此又指病根者。蓋妄雖無體。起固無因。而妄理相應。續非無故。故復指也。阿難我所謂妙圓明無作本心者。人人皆有。個個不無。無奈此等眾生不識此心。自有而自昧之。如持燈覓吹。衣珠行乞。所以受此輪回。經無量劫。不得真凈。欲界固不凈也。即色界色界。自謂已凈。而尚有隨眠。亦非真凈也。揆厥所由。豈無其故哉。彼殺盜淫。所謂三惡也。眾生隨順三惡。習矣不知。其下墜三塗。無足怪者。及稍有根器之人。反此三種惡道。則又以無殺無盜無淫為貴。而出生三善。庸詎知有之而成三惡。固是鬼倫也。無之而成三善。亦但天趣而已。於是奪有成無。從下升上。奪無成有。從上墜下。傾奪不已。正是輪回之性。而輪回所從起者。豈知不思善。不思惡。乃本來面目。正所謂本心乎。欲識本心。更無別法。惟是克體對機耳根圓通三摩提一門耳。若得妙發此三摩提者。則聞性三德。應時呈現。妙矣。而無七趣系縛也。常矣。而無七趣生滅也。寂矣。而無七趣流轉也。蓋能反聞。常住此性。則有之三惡。無之三善。二俱遠離。曰有無二無。此先得人空。而出三界矣。無是二者之無。亦復銷滅。曰無二亦滅。此成法解脫。而越二乘矣。當此之時。尚無不殺不偷不淫。如金屑不留於眼中也。輕病且無。何況重病。而更隨殺盜淫事哉。是則欲識本心而免輪回。信非修大定不可矣。

  ○賀雲。從上段至此。又歸重持戒。作七趣結尾也。上雲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已揭出受病元因矣。恐人疑雲。天趣持此三戒。何以不免轉回。不知此非持戒之過。乃以有漏心持戒之過也。無漏學中。纖塵不立。尚無持戒。何況毀戒。正痛絕三業之語。蓋此經始終重戒。豈肯作游移之說也。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除。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此結答問詞而戒勖真修也。阿難。汝問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乎。自我言之。造業則私造也。受報則同分也。既曰同分。非無定處矣。然此定處從何所來。元是自妄之所招感。既所生是妄。實無有因。故不可究其起處也。然則汝今勉而修行。欲得菩提者。當遵何道乎。夫三惡三善。總皆是業。而由不達此三為系縛之本。障智之端。故又名三惑。汝之修行。須要除此三惑。不但只除有三。而無三亦除之。何以故。以三惑不可不盡也。若但除世惡。而不除世善。則對待不盡。縱得神通。如天仙之類。皆是世間有為功用。伏現行而不種子習氣不滅。遇緣復起。而終落魔道矣。既落魔道。雖有明眼人。欲其除妄。彼且自謂得無上道。而倍加虛偽。乘通造業。違遠圓通。背涅槃城。枉費功力。翻成惡因。如來說為可憐憫者。且汝初問佛體真實雲何復有諸趣。得非以諸趣之有。歸咎菩提乎。今而知種種諸妄。皆汝自造。則非菩提之咎也明矣。菩提無咎。佛體安咎哉。信乎。三業之不可不斷。三惑之不可不除也。若使末世。勸人離此三種者。此人即為佛說。若贊此三種以為無礙者。即魔王說。其尚著眼辨識。無使群言亂聖。魚目混珠可也。嗚呼。三摩之妙如此。而不肯勉力。七趣之苦如彼。而不思厭離。眾生眾生。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勸離七趣竟。

  第二大科無始生死流轉根本竟。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幾。回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阿難言。汝等有學。(無學四陰已破。但余第五識陰。其天魔鬼神等粗外魔境皆已不至。故此全談五陰魔曲為有學。是以特舉也)緣覺聲聞今日回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此下詳辨魔境也。當機但知請定。而定中所發微細魔境。非其智力所及。故無問。佛既開導大定。而魔軍勝敗。實大定成壞所關。利害非細。故動深慈。將罷復留。不待問而自說也。即時如來說法已畢。將罷法座矣。猶有不盡真慈。故攬幾於床。回山再倚。普告大眾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回心向大。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指示反聞一門矣。然汝猶未識修奢摩等性修二定者。中有許多微細魔事。此等魔境。不知不覺。忽爾現前。皆能契合人心。使汝不能識其為邪為正。若汝胸中有一邪心。未曾洗盡。彼則乘此一毫之隙。便能勾汝落於邪見矣。何謂諸魔。或汝陰魔。如色陰中十種。方是初心自現。尚無外魔。受陰中十種。雖已召外魔。猶且潛入身中。而魔未現身也。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則想陰中十種也。正當魔現之時。全要辦得一副辨龍蛇眼。方不為彼所惑。若道眼不明。為彼身轉。則認賊為子。立使家寶盡劫矣。或自認為聖。或認魔為聖。皆認賊為子也。又有行陰所發十種心魔。識陰所發十種見魔。皆無外境。但是自心邪見。得少為為足。試舉一以例之。如第四禪無聞比丘。但修無想為極則事。自謂成無上道。及天報已畢。衰相現前。想心復生。不知自己本非證聖。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而佛言不受後有者為妄。以謗法故。遂墮地獄。其毒如此。可不畏哉。汝等回心趣大菩提。豈可不知其利害耶。故我為汝仔細分別。非草草也。於是阿難起立恭敬。並其會中。有學諸人。歡喜頂禮。而復聽如來之慈誨焉。

  ○世尊一往指示真修行路。而阿難等尚未親歷。不知途中艱阻。世尊是過來人。險阻艱虞。歷歷自試。故將罷座。而回身復留。一一指明途中所遇。令其自識。預備不虞。如愛子遠行。慈母於臨行時。囑付途中利害。教其萬分保重。如來不盡之慈意。亦如是也。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痴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悉皆銷殞。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此言動魔之由也。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知魔之所由來而惱汝乎。汝等當知。世界眾生本覺心體妙明圓者。原與諸佛無二無別。謂眾生即佛可也。謂佛即眾生可也。良由妄想一動。遂迷此覺圓之理。而成過咎。於是業相為痴。轉相為愛二種無明。瞥爾發生。既一生已。則覺體遍迷。迷成空性。所謂晦昧為空也。既將全法界俱迷為頑空。於是化迷不息。遂生世界。所謂依空立世界也。是則十方有漏微塵國土皆是迷頑妄想之所安立。妄想。總體也。即根本無明也。迷則能有情見分。頑則能無情相分。故皆彼立也。當知虛空之生汝心內也。不過如片雲之點太清耳。況諸世界之在虛空者耶。可見其虛幻微茫。易以銷殞矣。且舉世之人。盡皆發妄不息。循聲逐色。未有一人發真者。若汝等眾中。有一人焉。住大定。入圓通。真顯妄破。而發真歸元乎。將見此十方虛空。應時粉碎。皆悉銷殞。何況虛空中所有之國土而不振蕩分裂者耶。蓋內動外感。凡事皆然。又何疑於大定也。

  ○問。自古至今。發真不少。何故世界宛然如故。答。世界元是眾生共業所感一人發真。一人世界銷殞。若舉世界人發真。則舉世界皆銷殞矣。然而安得有此。此世界所以宛然如故也。

  ○道開曰。此方聖人雲。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西方聖人雲。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皆悉銷殞。乃孔子大聖。何嘗位育春秋釋迦成佛。亦未銷殞世界。固知存其理者。不必著其事也。

  ○賀雲。眾生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一人發真。眾復感結。暫雖震動。旋復凝結耳。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吻。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即無想天也)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河精海精之類)陸(山林土地之類)飛騰。(大力鬼王飛行夜叉之類)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惟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此言動魔致惱也。夫一人發真。而十方銷殞。國土振裂。魔宮其先受之矣。汝輩修禪。於行住坐卧中。嚴飭三摩。或反聞。或休歇。不昧不斷。毫無滲漏。正當發真時。與諸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氣味相投。心精通吻。混合為一。故當處湛然。清凈不動。汝不動。而魔動矣。於是上自天魔。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而崩裂。大地無故而振坼。於是魔王之在水居陸居。及空居飛騰者。無不驚怖。惟下界凡夫。瞢然不覺。見大地動搖。或訛言陰陽失度。或謬傳神鰲動目。而無驚恐耳。夫彼驚懾之魔王等非他。皆得五種神通。而但未證乎漏盡一通者也。五通既具。必知是汝定力所為。況皆戀此塵勞。必獲所居之處。如何甘心。令汝摧裂其處乎。既不令汝摧裂。故決定不容。於汝入三昧時。彼眾同來惱亂。意欲亂其禪定。彼始得安居也。魔來之故如此。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秪毀一戒。心清凈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此言御魔之方悟則無咎迷則受邪也。然雖如此。行人不必懼也。彼諸魔者。雖有大力而發大怒。終是塵勞中物。豈若汝為妙覺中人。湛然空廓。周遍十方乎。縱慾加害於汝。如風吹光。如刀斷水。終不能令光水之有動損也。不但不能加害。而汝反能化彼。汝喻如沸湯也。彼喻如堅冰也。沸湯若近堅冰。則暖氣逼而冰自銷殞矣。吾何畏彼哉。且彼雖恃其五通神力。而實勞擾無停。暫留不住。但為其客耳。所以成就其破亂禪定者。不在於客。悉由汝心中五陰主人。若使主人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客則乘間而入。為惱為亂。若使主人當處禪那。惺惺了了。不受顢頇。則彼魔事雖強。無由動汝。其奈汝何。譬如賊劫主人。若主人深居不動。賊乃莫測。愈近愈恐。俗雲強賊怕弱主是也。若主人自守不定。驚慌出走。鮮不為賊所執矣。夫其無奈汝何者。非汝力能勝彼也。良由明能破暗耳。蓋汝住禪定。陰氣已銷。已入大光明藏。彼則咸受幽氣。住於昏沉冥漠之鄉。以暗近明。正如梟之入晝。羅剎之向陽。自然銷殞喪魄而去。安能久留。擾亂汝之禪定耶。信乎。惟覺悟者為無惑也。反是而若不明悟。則必被陰所迷。於彼虛幻境界。欣怖憎愛。亡失照理。不惟不能化彼。而反墮彼類。汝阿難如是。必為魔子。而成就魔人矣。即如摩登伽。其人殊眇劣也。縱能咒汝。祗破一戒。其害尚小也。且汝心猶清凈。未至淪溺也。若此等魔王。豈登伽之比哉。汝為魔子。而成就魔人。彼乃隳汝之寶覺全身。壞盡道果。入無間獄。喻如宰臣之家。忽遭天王籍沒。則不但失官罷職。而身且不免於形戮。展轉飄零。無可哀救矣。魔害如此。可不警懼而慎察哉。

  ○此下詳分五魔境相也。上科知動魔由於定切。則於魔之發端不驚。而預防無患。知成亂由於主迷則於魔之究竟不動。而自守惟堅。然而所現境相多端。不詳剖析。未必其不迷也。故今詳與分辨之。此雖談魔。而進修下手之旨存焉。學者不可不盡心也。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坐八角壇等是事道場。反聞專注心不流逸是理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即寂寂也)則諸離念(起信所謂心體離念等虛空界也)一切精明(即惺惺也)動靜不移。憶亡如一。(識忽起而為憶。如影現鏡中。識忽滅而為忘。如影滅鏡內。鏡體如故。故曰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散心之人。但對目前現境。惟覺一區光明。曾不知余處皆暗。譬如黑夜對一室燈光而室外無邊昏黑也。今一旦不顧目前現境。專注聞中無邊法界。此定成就。則現境都失。方覺十方悉皆黑暗。譬如吹滅室燈連室也沒了。通天徹地。渾成黑暗。故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籠潭吹燈發明德山。正令入此三昧耳)。

  (○又目前朗見山河等境。乃無明幻出。能見所見無明所為。以其聚見於眼。開眼則明。合眼則暗。見不脫於根塵。光全居於黑暗。執之為實。何有悟期。如夢中人不知是夢。但見目前明朗謂實明了。全不覺在昏沉黑暗之中。豈有醒時。今入三摩地者。要須頓舍目前幻身幻境。絲毫不緣。努力反聞。當在此中。方覺無邊黑暗。即同夢中人。覺知是夢。舍彼夢境。不更復緣。努力求醒。方覺昏沉黑暗覆壓迷悶也)精性妙凈。(離念自體精而不雜曰精性。迥脫根塵曰妙。雙超空有曰凈)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暗室區覆曰區。牆字局滯曰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洞達一界或至小千)無復幽黯。名色陰盡。(如五重衣服。初脫最上一重也)是人則能超越劫濁。(常途劫濁。以人壽百歲時運入劫濁。總統五濁而名惡世。今此自晦昧為空。結暗為色。即入劫濁。無量劫來。長眠黑暗生死之中。然此濁體。全依色陰幽暗為之故。今色陰盡時。晦昧即開而超劫濁也)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堅執固結妄情痴想。於外四大。堅執為身外實有。於內四大。堅執為心所住處。由是固結不解。成此色陰黑暗之體也。十一色俱是色陰。皆屬堅固妄想)。

  (○觀其所由。說者謂惟盡乃能觀之似不必然。只是出色陰之由。補上節之略耳)。

  此敘色陰始終之相也。阿難當知。我所謂魔。不出色受想行識而已。先以色陰言之。汝坐道場專注反聞。銷落諸念。所謂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其念既盡。是名離念。此離念相。猶如虛空。於一切時。惺惺不昧。故曰精明。於是與動靜之境無干。而動靜不移。與憶忘之識無預。而憶忘如一。此正打成一片時也。當住此離念精明之處。便可入耳根圓照三昧。此之定境。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眼所不見固暗。眼之所見亦暗也。眼之所見固暗。能見之眼亦暗也。此緣色陰所覆。精性妙凈之心。未能發光。故目前所見。惟是黑暗。此黑暗相。即是色陰區局性真。如屋宇然。故名色陰區宇。此即色陰未破之相也。若使心光發泄。障礙皆通。即肉眼所見。明明朗朗。十方洞開。而前之黑暗。皆化成光明。內徹五臟。外徹山河天上人間。悉如指掌。名色陰盡。此即色陰已破之相也。是破色陰之人則能超越劫濁。以劫濁乃空晦暗中。結暗所成。離此色陰。原無體故。所以盡則遂超耳。自今觀之。始知色陰之由。元從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如伐樹者。去其覆土。方見本根。今劫濁既開。觀見色陰之由。亦自然之理矣。

  ○問。諸色尚見。何以言盡。答。圓融中道。豈盡色成空耶。但盡陰不蓋覆而已。良由真心元能隨緣現色。而色不異心。本自明徹。如珠有光。還照珠體。但從無始迷己為物。遍成障隔。又認物為己。而聚見於眼。是以永沉黑暗。盡失其遍界之明。豈惟不知本明。兼亦不覺現暗。彼時有學者。尚屬比量而知。方以覺得現暗。未能現量而見。豈即親證本明。到此躡解成行。入三摩地。於幽暗中。忍住一番。功夫到日。忽爾色陰雲開。親證本明。一切堅頑暗昧根塵。皆如琉璃。內外瑩徹。且不聚見於眼。而六根皆見。遠近皆如目前。是之謂色陰盡。豈壞色成空者。可比其萬一哉。

  ○此下色陰中間十境也。中間者。即色陰將破未破中間。所謂交互之處也。良以藏心統含四土。不離當處。不越毫端。秪因色陰所覆。豈惟不見上三。即同居一土。現前朗見。能幾何哉。克論現見。特塵剎中一剎。一剎中一界。一界中一洲。一洲中一國。一國中一邑。一邑之中。亦但於所住所到之處。一區之明而已。一區之外。悉皆不見。悉是黑暗之境。然此黑暗中。一國一剎。乃至塵剎四土。無不包含。今入定者。既復舍彼一區之明。而全處無邊之暗。當色陰未開之際。反聞逼拶之深。心光所流。或近徹身境。或遠照十方。或淺射同居。或深臻三土。所謂忽遠忽近。乍淺乍深。皆色陰將開之前兆暫爾。非常有此十相。行人於此作證不作證間。魔佛異路。可不戒慎而加察哉。

  ○四土者。同居穢土。同居凈土。方便土。常寂光土也。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鍾雲雖是善相。取著成邪。任是惡相。若不取著。邪亦成正。境隨心轉也)。

  此明外徹也。阿難行人在此幽暗之中。正好著力。精究研窮此妙明聞性。著些精彩。挨排將去。由斯研究。故得四大虛融。如雲如影。不復密織堅實。少頃之間。此身透牆過壁。了無隔礙。此名心光。泄露流溢。於目前堅礙之境。特因其精研功夫逼拶之極。暫得如是虛融。隨即失之。非同聖人證果。一得永得也。若使行人遇此境時。平平坦坦。略不介意。動止尋常。不生歡喜不作證聖之心。則此境界。亦是過去宿習善根發相。未來入位開心先兆。可增信心。可誘精進。名為善境界。本無過咎也。若行人自無識見。又缺涵養。一遇此境。輒起證聖之解。則魔得其便。乘間而入。即受群邪欺誑簸弄。漸成大害。至不可救矣。

  ○近世悟人雲。上得秦公嶺。望見四部洲。從他四部洲。依然顧話頭。所謂不作聖心也。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明內徹也。阿難行人復以此惺惺不昧之心。精研妙明聞性。其身忽然內徹。五臟開明。親見蟯蛔。以手拈出。而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是精光流溢於形體。亦但精行逼出。暫現此相。不可為常。而非同聖證也。若不作聖心。則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所謂路途樂。終未到家者也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膽。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除執受身。余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音。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明內外俱徹也。前之精研。初能外虛。次能內徹。□□又以此心。合內外而精研之。至於二俱虛徹。□時除彼執受身形。安然無所遷改。其餘魂也。魄也。意也。志也。精也。神也。皆相涉入。而失其故位。故魂。則魂為主。而余為賓。乃至入神。則神為主而余為賓。如是其互為賓主。又聞空中說音聲一處說也。或聞十方同敷密義。處處說也。夫五藏內境也。空中十方。外境也。內虛。故諸臟涉入。外徹。故兩處齊聞。據其涉入賓主處。名為精魄遞相離合。或精離本位而合於魄。或魄離本位而合於精。餘四亦然。蓋離則失本位。而合則就他位也。此由初聞六根互用。薰成善種。故於定中。偶一發露。非若聖人證入圓通。一得永得也。若不作聖心。則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今夫刻意凝神。討論之極。則奇文麗藻。未嘗經意。往往煥然得於夢寐。則精苦激發。神者偶現。類可知也。此上三科。雖分合內外。皆近徹身境也。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此雲光明遍照)踞天光台。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現佛境也。行人又以此心專注反聞。至於澄露皎徹。而始覺之智融透。內光發明。而本覺之心發泄。於是十方。遍作閻浮檀色。無情遍成金界也。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有情盡作佛形也。於斯時也。忽見毗盧遮那佛。高踞金光台上。四面有千佛圍繞。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而國土蓮華。俱時出現。此何象哉。蓋因宿昔耳根。曾聞維摩華嚴等經。而心魂靈悟。所染習氣。今於反聞妙定之中。心光被研。照灼於此實報莊嚴諸妙勝界。尊特身相。夫實報深位所居。豈初心遽能親見。不過暫爾一見。轉眼即逝。非同聖人實證也。若毫不為動。而不作聖心。即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而謂真證。即受群邪矣。

  ○禪家謂佛來也打。魔來也打。即是此意。文喜親見文殊於笊籬上。急用飯匙打去。亦是見及此也。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空成寶色也。行人又以此心。精研反聞。照理綿密。無絲毫間斷。於過去之念。更加抑按。現在之念。更加降伏。未來之念。更加制止。深忍深定。超越二乘。及菩薩境。如是用功。鞭逼太過。忽見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或青黃赤白等色。彷彿切近寂光妙土。且此寶色。多分不礙同滿。交雜不礙各純。何緣而臻此勝妙哉。良由抑按功夫勇勝處。倍過常分。故所見妙境。非同淺淺。亦過其分。然不過定力逼發。暫得一見耳。非同聖人之一證永證也。若不作聖心。則亦寂光前兆。名善境界矣。若一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鍾雲。觀察者。審究妄心起處。抑按者。於起處遏捺之。降伏者。隨抑從順。制止者。恐後跳梁。更加防範也。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暗中見物也。行人又以此心。研究挨拶。澄徹清明。至於精光不亂。則心光凝定。不為明暗境移。忽於夜半暗室之中。見種種鬼神精魅。奇形怪狀之物。瞭然分明。不殊白晝。而此暗室中原之物。依然如故。亦不除滅。此何故哉。蓋鬼神精魅。恆雜人居。而互不相見。今由用心細密。而見亦密澄。故尋常所不見者。今皆洞見。然亦不過研究澄徹之功。暫時發露耳。非為聖證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曾聞有人在靜室中坐。忽見一人。自地而出。一人從壁中來。對語良久。各復原處。又有見三五裸形人。高一二尺。竊室中米。旁若無人。如斯之類。難盡舉也。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並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身同草木也。行人又以此心。反聞功切。虛融之極。忘身如遺。忽然四體同於草木無知。燒亦不覺。斫亦不知。惟不覺不知。故火不能爇。割肉同於削木。此何故哉。良由五塵並銷。四大排遣。純覺遺身。故無傷觸也。然亦偶爾發露。暫得如是。非如聖人證得性色真空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矣。一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又以此心成就清凈。凈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嚴。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睹界睹佛也。行人又以此心成就清凈。純理無雜。心凈之功。至此已極。忽見十方大地。皆成佛國。七寶光明具足遍滿。是見同居凈土也。又見諸佛遍滿。樓殿壯麗。是見凈土現在如來也。又見地天宮。上下無礙。是見同居穢土也。此何相哉。良由未入定前。諸經教中。聞說凈穢二土。隨起欣凈厭穢之念。凝想日深。薰習成種。今於定中。反聞逼極。心光所灼。故悉發現。雖是實境。仍同幻化。非同聖證。真得寂光土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遙見遙聞也。行人又以此心。窮極反聞。到極深極遠處。忽於中夜。心境俱靜時。遙見遠方。市井街巷。歷歷在目。親戚眷屬。咸聞其語。此何相哉。良由研究功夫。逼迫其心。逼極而心光飛出。故障隔之處。皆能見聞。此亦暫時光景。非同聖人證得無邊剎海。不隔毫端也。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交光曰。予親見河南一僧在潞。偶然靜坐。忽見鄉閭市井宛然。見其兄於路被官責打。此是白晝。計其時日。不久鄉人至潞。問之。乃分毫不爽。此必宿昔禪定善根。故偶現如此。惜其僧不知自重也。

  ○總上九科。不出四土身境。一二三六七共五科。同居近相也。四五兩科。後二土相也。八九兩科。同居遠相也。獨方便土相。未特顯著。或可該攝於同居凈土之中耳。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行人自見)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魔事發端也。上之九科。皆初心反聞。入三摩地。定心逼極。所發善境。非魔所為。要須作證。方成招魔之端。今此科是大定中。不為上之九境所遷。色陰將破。振裂動搖。魔心慌越。萃於斯時。故魔擾於是而發端也。又以此心。研究反聞。已到至精至極之地。實與諸佛心精吻合。而色陰將破之時行人忽見自家是個知識形體變移。或變佛菩薩。或變天龍羅漢。少選之間。遷改不定。此由未定之先。曾有邪心。含受邪種。至此忽然發露。非真見聖也。又或防心不密。遭天魔其心腹之中。令行人無端說法。能通達無邊妙義。既現虛影。又發狂慧。豈為聖證哉。若行人知是魔力所持。而不作聖心。則不為魔罥系縛。而魔事消歇矣。若當作真實心開。而作聖解。即受群邪矣。故用心者。不可不察也。

  ○行人用功。自淺而深。魔魅肆擾。由微而著。故此節與下受陰十境。皆且暗中入心。令自發亂。直至想陰中。方乃飛附旁人。顯然誑惑。舊說善知識即作旁人。說法亦即指彼所說。豈有發端之初。即遣實人來惑亂哉。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色陰十相而勉令覆護也。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所現之境皆是行人自己禪觀。與堅固妄想。交攻互戰。或勝或負。現此十事。如一善境現。即是觀力勝妄想。暫現復隱。即是妄想勝觀力。由互出互入。不得互融。此魔之所以乘間而入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己之見地。與佛何似。功用與佛何如。但逢此暫現因緣。迷而不悟。便謂高登聖域。是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所謂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也。色陰魔相如此。嗚乎。如來終當入滅耳。況從此以後。正法少而末法多。汝等當依如來今日之教。於如來滅後。以至末法之中。廣將此義。宣示將來修禪觀者。令彼曉了。無令天魔。得其方便。於以保任維持。遮覆護衛此大定。而共成無上道焉。我今囑汝。汝其勉哉。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止觀雙修耳門。即入流之觀。亡所之止也)色陰盡者。(於上之十境。或備經。或不備經。俱要明識。不為所惑。功夫到日。色陰自有盡時。後皆放此說之)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喻若有所得也)心觸客邪。而不能動。(喻未能用也)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即受陰盡也)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即能發自在用也。當知此不同坐脫而不能來者。彼但於前幽暗位中。憑定力以坐脫耳。所以九峰不許泰首坐也。此則色受俱開。體用俱備。去來無滯。洞山法慶等。是其人矣)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