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居士名家文集:一乘決疑論(彭際清)

一乘決疑論

  知歸學人 彭際清 述

  予初習儒書。執泥文字。效昌黎韓氏語。妄著論排佛。然實未知佛之為佛。果何如者也。已而究生死之說。瞿然有省。始知迴向心地。從宋明諸先輩論學書。窺尋端緒。稍稍識孔顏學脈。而於明道山陽明梁溪四先生。尤服膺弗失。以四先生深造之旨。證之佛氏。往往而合。然四先生中。獨陽明王氏無顯然排佛語。而明道象山樑溪所論著。入主出奴。時或不免。豈世出世間。其為道固不可得而同與。抑法海無邊。罕能盡其原底與。予畜疑久之。累數年而後決。蓮華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道於眾生。予讀孔氏書。得其密意。以易系無方中庸無倚之旨。游於華嚴藏海。世出世間圓融無礙。始知此土聖人。多是大權菩薩。方便示現。乃以名字不同。橫生異見。斗爭無已。不亦大可悲乎。既自信於中。又懼天下萬世之疑。不能直決也。因疏暢其說。以解諸儒之惑。以究竟一乘之旨。自四先生外。有顯然排佛者。並附論之。

  程子曰。佛學只是以生死恐動人。聖賢生死本分事。無可懼。故不論生死。知歸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然則未聞道而死。其可不謂之虛生乎。夫虛生者。聖人之所甚懼也。是故。學易而假年。發憤而忘老。其為性命之憂。豈不大哉。佛言生死事大。正欲策人聞道耳。何嘗怖死哉。故曰不生不滅。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只作尋常本分事說也。

  程子曰。傳燈錄諸人如有達者。臨死時決定當尋一尺布裹頭而死。必不肯削髮胡服而終也。知歸子曰。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到。法法空寂。法法平等。如以一尺布為實法。則世間以尺布裹頭而死者。其皆得謂之聞道邪。古之人固有斷發文身而稱中權者。又何說也。不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四大本空。尺布何有。若論佛事門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其為尺布也。多矣。即安得以我之所余。傲彼之不足也。

  程子曰。佛氏之術。其為忠孝仁義。皆以為不得已。直欲和者些秉彝都消殺得盡。然後可以為道。然而畢竟消殺不得。如人之有耳目口鼻。則須有此識。人之有喜怒哀樂。亦其性之自然。今必盡絕為得天真。是喪天真也。知歸子曰。此殆非佛氏之言也。佛言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清凈海中。本無一法。而不舍一法。忠孝仁義。感而遂通。如谷響應聲。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又孰為不得已哉。必以消殺秉匯為佛罪。則未知夫世之能報親恩者。固未有如佛者也。天佛者非他。覺圓滿而已矣。覺圓滿故。所有一眾生之類。若胎生。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之謂窮盡生之流。窮盡生之流者。舉十方世界為人子者而胥覺之矣。是之謂究竟生之原。究竟生之原者。舉十方世界為人為人母者而胥覺之矣。孝莫大焉。慈莫加焉。姑以其跡言之。凈飯王之生也。得無生忍。其歾也。生凈居天。而摩邪夫人亦且升天宮。坐道場為善童子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使佛不離王宮正位金輪。其榮施所生亦不過受宗廟之享。保子孫之祚而已。其遂能斷生死苦輪乎哉。耳目口舌之欲。喜怒哀樂之情。苟逐於物。皆私意也。絕之可也。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絕無所絕。是名如來隨順覺性。其得為喪天真乎。是故。聖之為聖。在於意必固我既亡之後。復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先。亦若是而已矣。

  程子曰。今語道。則須待要寂滅湛靜。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所貴乎智周天地萬物而不遺。又幾時要如死灰。所貴動容周旋中禮。又幾時要如槁木。知歸子曰。吾讀華嚴經。時識得此意。曹溪亦雲。第一莫著空。

  程子曰。佛以所賤輕施於人。自己不為君臣父子夫婦之道而容人為之。若以率人。是絕類也。知歸子曰。有漏國土妄想所成。聖人因幻起幻。即幻歸真。物各付物。原自一絲不掛。一毫不著。堯舜事業。如太山上一點浮雲過目。程子亦言之矣。佛方欲普度四生入無餘涅槃。又何嘗以所賤施人。使人盡從佛教。同入泥洹。不難轉五濁。成凈土。是則九品蓮台不離當處。永辭胎獄。成就莊嚴。何憂絕類邪。如謂胎生是實化生為妄。不知混沌初開。始生之人。何胎所出。虱生於肌。螢生於草。濁者既爾。凈亦宜然。微者既爾。巨亦宜然。

  程子曰。釋氏只到止處。無用處。無禮義。又曰。釋氏子敬以直內則有之。義以方外則未之有也。故滯固者入於枯槁。疏通者歸於放肆。此佛之教所以為隘也。又曰釋氏說道。譬如以管窺天。只務直上去。唯見一偏。不見四旁。故不能處事。又曰。釋氏唯務上達而無下學。然則其上達處豈有是也。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彼所謂識心見性是也。若存心養性則無之矣。知歸子曰。程子此語。以譏定性聲聞及豁達狂禪。則諾。真見心者。體用一如。渾無內外。有內有外。則有所住矣。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寂而常照。用而常寂。初未嘗專內而遺外也。嚴凈毗尼。勤行六度。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初未嘗語上而遺下也。達磨西來。九年面壁。趙州除二時粥飯外。無雜用心。長養護持。其勤若此。謂一知而遂己乎。佛為二乘弟子沙彌比丘戒。為在家二眾說五戒八關齋戒。為大乘弟子菩薩戒。或寬或嚴。或詳或略。大要使人其所居之位。曲為之防。止惡而進善。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只務直上。豈不信然。然亦何偏之有。乃其示現入山。示行苦行。既成道已。偕諸梵侶。蘭若安居。遠離喧憒。誠以大火宅中。五欲所纏。八風所鼓。種種退緣。無時暫息。一入此門。絕無掛礙。聞法得果。直至泥洹。是為入道最勝方便。故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其不以此哉。至教相所垂。又往往與儒言相表裡。梵網經言孝名為戒。修凈業者。以孝養父母為第一福田。而以臣欺君子欺父為大惡。其他概可推矣。或謂由佛之說。一切法空。則忠孝皆為贅設。不知夫忠孝者吾固有之心。非作而致之也。解一切法空。無以後起者汩之。則忠孝亦行所無事而已。而又何贅焉。如不解一切法空。則忠孝翻成系縛。何則。殉於名。激於氣。牽於情。與清凈心不相應故。然則由佛之道。師其心。勿泥其跡。豈獨不戾乎名教。抑深有助焉。異同之論。不可已乎。

  程子論地獄曰。至誠天地。人尚有不化。焉有立偽教而人可化乎。又曰。釋氏之說。其歸欺詐。始以世界為幻妄。而謂有天宮。後亦以天為妄。卒歸之無。知歸子曰。以地獄天宮為偽教者。將謂六經所弗道邪。夫六經之嚴鬼神。炳如矣。有情焉。有狀焉。有言語詔告焉。皇矣上帝。臨下有赫。其於人也。或命之。或顧之。或憎且怒之。福極之數。有主之者矣。紫微帝庭。太乙所部。懸象著明。昭昭在上矣。非天宮之證邪。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其生天之謂矣。周公請代武王曰。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使死而無知。公之言其欺誕矣乎。至如鯀之為熊。彭生之為豕。伯有渾良父之為厲。緣業所感因果無差。是決不可得而泯滅者也。於地獄又何疑焉。夫三界罪福。都由心造。如鏡取影。妍丑在人。鏡體本虛。影何可得楞嚴經明七趣輪轉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都無所著。是故。了心則即幻恆真。迷本則全真是幻。佛說是有。有本不有。佛說是無。無即非無。坐斷有無。方明中道。豈邊見之所能測乎。

  伊川程子曰。釋氏要屏事。不問者事合有邪。合無邪。若是合有。又安可屏。若是合無。自然無了。更屏什麼。又曰學佛都要是非是非安可忘得。自有許多道理。何事忘為。人只為物所役。便苦事多。若物各付物。便役物也。知歸子曰。屏事之說。蓋為初機學人。未獲本明。多諸障礙。故令暫息塵勞。回光自照。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為入道方便。而非究竟地也。程子亦嘗教人靜坐矣。不有類於屏事者邪。若真見心者不如此。舍利弗宴坐林中。維摩詰之言。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舍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大鑒亦言。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憺怕。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是名一行三昧。具二三昧。復有何事而可屏邪。至如一切是非。當體空寂。忘則成頑。執亦是病。唯一直心。圓融法界。不起分別。成就莊嚴。物各付物。其在斯乎。詩雲。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又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何是非之可執。亦安用忘為哉。

  程子曰。聖人本天。釋氏本心。知歸子曰。後天而奉天時。是之謂本天。先天而天弗違。又將安本邪。干知大始。亦本心而已矣。

  程子曰。若謂既反之氣。復將為方伸之氣。則殊與天地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窮。如鼻息然。不必假吸以為呼氣。又曰遊魂為變。既是變。則存者亡。堅者腐。更無物也。知歸子曰。盈天地間。一靈而已矣。氣不足以盡之。靈乘氣而有生。猶龍乘雲而為雨。雲有起滅而龍自若也。氣有聚散而靈自若也。是故。幽有鬼神。明有聖人。宰制陰陽。役使群動。氣為之邪。抑靈為之邪。其必曰靈為之矣。靈為之。是決不可得而散滅者也。如日月然。今日之日。即前日之日。今月之月。即前月之月。如可得而散滅。則天地之化或幾乎息矣。且不獨人爾。飛走之走。蠢動之族。莫不柄靈以生。既柄靈以生。即皆不可得而散滅者也。然則善惡之報。升沈之果。其理自然。又何疑焉。

  程子論佛戒殺生之說曰。儒者有兩說。一說天生禽獸本為人食。此說不是。豈有人為蟣虱而生邪。一說禽獸待人而生殺之則不仁。此說亦不然。大抵力能勝之者皆可食。但君子不忍之心爾。先兄嘗見一蠍。不忍殺。放去。頌中二句曰。殺之則傷仁。放之則害義。知歸子曰。誠知天生禽獸不為人食。則當體天之心為心。與之並育而不害可矣。而曰力能勝之者皆可食。推是說也。苟可充庖。物無遺類矣。不忍之心安在邪。且伯子所謂仁義者。抑何其抵捂邪。仁人心也。行而宜之之謂義。以生為仁。以殺為義。大不可也。蠍無可殺之罪。放之宜矣。殺之豈獨傷仁。又且害義。而程子弗加察焉。嗚呼。吾懼夫世之託於義以果其殺者。皆自程子斯言為之鵠也。萬物一體之學荒。而仁義之塗塞。可不痛哉。

  張子曰。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若謂萬象太虛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於浮屠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本天道為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明有不盡。則誣世界乾坤為幻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知歸子曰。佛在楞嚴會上。為諸弟子說一切眾生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不知色身外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之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溟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後文所言山河國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正由迷失本心。為物所轉。攀緣前境。都成見眚。其與張子所譏。以萬象太虛所見之物。初無二指。故雲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是則山河大地。即妄全真。形性天人。通一無二。恆沙性德。當念周圓。幽明之故。神化之理。斷可識矣。不應割裂全文。乖違本意。

  張子曰。釋氏語大語小。流遁失中。其過於大也。塵芥六合。其蔽於小也。夢幻人世。謂之窮理可乎。不知窮理。而謂之盡性可乎。塵芥六合。謂天地為有窮也。夢幻人世。明不能究所從也。知歸子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天地一器耳。器有分際。即有成壞。洛下之所營。大章之所步。邵堯夫之所推。具此矣。夫孰為無窮者。其形而上者乎。性。形而上者也知性之無窮。即欲不塵芥六合。夢幻人世。得乎。故曰。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張子所譏。亦昧於道器之分矣。語其至。則道即器。器即道。本無大小。安有成壞。是故。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輪。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非盡性者其孰能與於斯。

  朱子曰。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張之為三綱。紀之為五常。此理無適而不在。儒者於此。因其自然之理。而成自然之功。若夫釋氏。惡此理之充塞無間。而使己不得一席無理之地以自安。猒此理之流行不息。而使己不得一息無理之時以自快。是以畔君親。棄妻子。入山林。捐軀命。求其所謂空無寂滅之地而逃焉。知歸子曰。吾於前文絕類之譏。消殺秉彝之說。已略剖其疑。而未盡也。華嚴法界。曰理法界。曰事法界。曰理事無礙法界。曰事事無礙法界。此四法界。豎窮三際。橫亘十虛。誠所謂充塞無間。流行不息者矣。凡夫計有。深怖法空。不知法本自空。無可怖故。聲聞滯寂。樂離生死。不知遍界為身。無可離故。皆緣不識本來自性。橫生諸見。乖隔真如。若入華嚴廣大圓融無礙之門。順一切法空。起大智願。潤物利生。世出世間。重重涉入。隱現隨緣。都無作者。法爾如然。絕諸思議。是故。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現比丘身而說法者。特釋迦應化之一隅耳。入法界品。善財童子遍參知識。或現人王身而為說法。或現長者居士而為說法。是之謂無礙。然則謂義皇堯舜周文。為千百億化身中之一身可也。所謂現人王身而說法也。謂孔子為千百億化身中之一身可也。所謂現長者居士身而說法也。張三綱。紀五常。范圍天地。曲成萬物。胥大千而經綸之。曾不滿普賢一毛孔中億萬分之一。何則。理無盡。事亦無盡。事無盡。行亦無盡。唯其無盡。是以無礙。何厭之有。何惡之有。

  朱子之論觀心也。曰。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也。以之觀物。則物之理得。今復有物以反觀乎心。則此心心外復有一心。而能管乎此心也。是以心求心。以心使心。如口齕口。如目視目也。知歸子曰。謂以心觀物者。是外心以求物也。謂以物觀心者。是外物以求心也。心無內外。故物無內外。物無內外。故觀無內外。然則以心求心可也。如空合空而已矣。以心使心亦可也。如身使臂而已矣。古德不雲乎。觀是何人。心是何物。

  朱子答連嵩卿雲。所謂天地之性即我之性。豈有死而遽亡之理。不知為此說者。以天地為主邪。以我為主邪。若以天地為主。則此性即是天地間一個公共的道理。雖曰死而不亡。然非有我之得私矣。若以我為主。則只是於自己身上。認得一個精神魂魄有知有覺之物。即便目為己性。把持作弄。到死不肯放舍。謂之而不亡。是乃私意之尤者。尚何足與語死生之說。性命之理哉。若果如此。則是一個天地性中。別有若幹人物之性。每性各有界限。不相交雜。自生自死。更不由天地陰陽造化。而為天地陰陽者。亦無所施其造化矣。豈有此理乎。知歸子曰。以天地為主。不由乎我。是謂斷見。不知既已無我。誰名天地。誰為不亡。以我為主。不由天地。是謂常見。不知見有我者。即生死根。性真常中無彼我故。由前之見。世間聖人初無是說論語曰。未知生。焉知死。是謂生死無二理也。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謂人鬼無異情也。其不得以斷見測之明矣。由後之見。出世間聖人亦無是說圓覺經雲。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名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其不得以常見求之決矣。二見坐斷。生滅平等。去來一如。是則名為真解脫者。豈把持作弄不肯放舍之謂哉。至人物之性。雖同出一原。而其流各別。如月印千川。川各一月。清濁既隔。明暗迥殊。豈以一月既同。遂謂千川無別。雖則川川有別。何礙一月之同。其生既爾。死復何疑。陰陽造化。神感神應。亦物各付物而已。初何嘗有意其間哉。

  朱子雲。佛氏磨擦得者心極精細。如一塊物事。剝了一重皮。又剝一重皮。至剝得極盡無可剝處。磨弄得者心精光。他便認做性。殊不知此正聖人之所謂心。佛氏原不曾識得者理。便認知覺運動為性。如視聽言貌。聖人則視有視之理。聽有聽之理。言有言之理。動有動之理。思有思之理。所謂明聰從恭睿是也。佛氏則只認那能視能聽能言能思能動的便是性。橫來豎來。他都認做性。最怕人說者理字。都要掉了。此正告子生之謂性之說也。知歸子曰。視聽言貌。不外一心。一心之精。斯之謂睿。誠如所謂剝了一重。又剝一重。剝得盡時。天明斯復。天明既復。天則自呈。視聽貌言。從此流出。自然明聰恭從。不過其則。豈非作聖之功乎。若離此一心。別有視聽言貌之理。一以貫之。其謂之何。祖師偈雲。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具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偈指正謂但了一心。更無餘法。識字盡有工夫。正如儒家識仁之指。用力既久。豁露本明。湛寂真常。遍周沙界。是謂識心。亦名見性。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其斯之謂矣。至心性二字。本無定指。儒家所說。已自不同。孟子曰。仁人心也。或言本心。或言良心。何嘗專以知覺運動為心邪。子曰。性相近也。孟子性善。必征之於情。何嘗離心以言性邪。佛氏言心。有真心。有妄心。言性。有遍計自性。依他自性。圓成自性。又何嘗但以知覺運動為性邪。要之心性總是強名。為度群迷。曲施方便。如其達本忘情。尚不見有能證之人。所證之法。豈可橫生意見。妄說是非。若夫佛事門中。須憑建立。是故五戒之目。全體五常。十善之條。全包五事。安有外此理以為教者哉。至宗門掃蕩之談。如大黃附子。只求去病。瞑眩何傷。過誤殺人。初非葯咎。安得以末流之弊。罪立教之人乎。

  朱子曰。釋氏只四十二章是古書。余皆中國文士潤色成之。維摩經亦南北時人作。又曰達摩未來中國時。如遠肇法師之徒。只是說老莊。後來人亦多以老莊助禪。西域豈有韻。諸祖相傳偈。平仄協韻。皆是後人為之又曰圓覺經。只有三段好。後面只是強添楞嚴經本只是咒語。後來房融添入許多道理說話咒語想亦淺近。但其徒恐譯出則人易之。故不譯。又曰。佛只是說大話謾人。法華經開口便說恆河沙幾萬劫幾千劫。更無近的年代。知歸子曰。天竺只有梵書。入此土時。必假法師翻譯。其法師必華梵兼通。乃能用此間文句。演暢佛指。偈語協韻。亦復何疑。維摩法華是鳩摩羅什譯。圓覺是佛陀多羅譯。楞嚴是般剌蜜帝譯。當時文士不通梵書。安知佛指。而潤色成之邪。唯楞嚴為房融筆授。筆授雲者。不過書寫校讎之謂。非能有所增益也。使經果出融手。何乃諱自譯之名。而必假梵僧以為重。至咒系密語。但取其音。不取其義。諸經所同。謂以淺近故不翻。豈其然也。佛經之指。與老莊自別。老子雲。道法自然。佛則雲。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老子雲。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佛則雲。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朱子亦言。老氏尚理會自家一個身。釋氏渾身都不管。莊子絕滅不盡。佛絕滅盡。夫老氏謂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猶未能遺身也。佛則了陰非我。即身無身。即身無身。是名大身。是名遍法界身。絕滅盡者。非槁木死灰之謂三界惑盡。萬德周圓。常寂光中。有何剩法。是尚非十地菩薩所能究竟。何況聲聞及諸外道。而謂南北時人。智反出老莊上邪。法華雲。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時劫長短。情量所生。情量既盡。長短一如。故曰我觀久遠。猶若今日。稱性之談。豈為謾語。圓覺楞嚴。初示自性真空。後顯修行軌則。頓漸並收。初中後善。是為如來決定境界。是為十方諸佛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奈何挾輕慢心。妄加詆毀乎哉。

  陸子之判儒釋。曰義利。曰公私。唯義唯公故經世。唯利唯私故出世。儒者雖至於無聲無臭無方無體。皆主於經世。釋氏雖盡未來際而普度之。皆主於出世。知歸子曰。否否。儒固未嘗經世。佛又未嘗出世也。夫所謂世出世間者。特分別心所見耳。古之大人。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有天下而弗與。雖德被四海。功在萬世。初未嘗見有天下也。如必斤斤焉以經世為心。則是有天下而與焉也。是自私者也。是用智者也。其為方體也大矣。其為聲臭也章矣。不足以語於羲皇堯舜周文之心也決矣。佛所謂出世間者。謂出三有世間也。出五蘊世間也。切而言之。則世間雲者。一生滅心而已矣。易所謂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也。生滅情盡。則出世間矣。即生滅心。悟真常心。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之謂也。即生滅心。悟平等心。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此之謂也。未至於此。則所謂經世者。特歡虞小補雲耳。所謂出世者。特聲聞小乘雲爾。其為私與利也。豈不大哉。

  陸子曰。釋氏雖出家。亦上報四恩。日用之間。此理之根於心而不可泯滅者。彼固或存之也。然其為教。非為存此而起也。故其存不存。不足為深造其道者輕重。若吾儒則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釋氏之所憐憫者。為未出輪回。生死相續謂之生死海里浮沉。若吾儒中聖賢。豈皆只在生死海里浮沉也。彼之所憐憫者。吾之聖賢無有也。然其教不為欲免此而起。故其說不主此也。知歸子曰。一切萬法。莫不從自心中而建立。其要在知本。但得本。莫愁末。故曰溥博淵泉而時出之。中庸一書。以天命開宗。以無聲無臭為歸宿。其論學。有生知學知困知之別。有安行利行勉行之差。而同歸於一。一者何。本之謂也。知也者。知此者也。行也者。達此者也。知本則明。達本則誠。誠且明。一天道之不已而已矣。存不足以言之。由是施之人倫。推之庶物。不疑其所行。故不習無不利。篤恭而天下平。實無一法可得。故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陸子曰。人而不人道。則不足與天地並。吾亦曰。人而不天道。則安能先天而天弗違。安能范圍天地。曲成萬物。誠得其本矣。九流雜家。百工眾藝。莫不在吾范圍曲成之內。何獨至於佛而外之。有外之心。不足以達天道。不達天道。而能出生死。斷輪回。無有是處。

  敬齋鬍子曰。佛學只守向一路去。更不去天下道理。所以其學易成。只守一個念頭。便要做成佛。非若儒者智周萬物道濟天下而心常存也。儒者心與理一而存。佛學心與理離而存。知歸子曰。理無在無不在。覺之而已矣。常覺則理無不盡。時措之而宜矣。若以理為有在而以心守之。是二之也。儒者戒慎不睹。恐懼不聞。莫不歸根於獨。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亦未有不從一念為之地者。舍一念而求之萬。如無根本。如無原水。欲不枯與涸也得乎。是故。孔子默而識之。顏子如有所立。孟子求放心。周之主靜。程之主敬。延平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皆此志也。於此有覺。是謂知本。覺無所覺。是謂達本。離此求道。盡為外道。將心存理。是謂失心。

  鬍子曰。不愧屋漏。雖無一事。然萬理森然已具於中。此是體也。但未發耳。老佛以為空無。則本體已絕矣。今人只言老佛有體無用。吾謂正是其體先絕於內。故無用於外也。知歸子曰。方廣外道立空無為宗。佛教所斥。楞伽經雲。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曹溪雲。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原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住。名為般若。是故。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而曰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其有體無用邪。抑無體無用邪。且其所謂森然已具者。謂即空而具。抑離空別有。若離空別有。則有在何處。若即空而具。又何惡於空哉。但無取著空耳。

  鬍子曰。儒者敬以存心。其心體湛然在腔子里。如主人公在家。便能整治家事是個主人。釋氏默坐澄心。屏去思慮。久而至於空豁。是無主人矣。又有隻是系制其心使之存者。便死殺了他。做主不得。此則禪之下者。真空無心。是禪之上者。知歸子曰。心其無方者也。有腔子可求。有湛然者可指。則塊然一物而已。非死殺而何。真空無心。亦未究竟。古德雲。原來有心。無心盡成謗。彼以意見為有無。何啻千里

  鬍子曰。釋氏見道。如漢武帝見李夫人。非真見者也。釋氏只想像道理。故勞而無功。儒者便即事物上去窮究。知歸子曰。自格物之學不明。而人之以放其心學者多矣。大學之言格物也。前文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是謂本先而末後也。後文明本末之辨。終之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明以知本為知之至也。本者何。明德是也。知本則知止。格物之功。莫要於此。何嘗教人專求之事物邪。楞嚴經雲。精研妙明。觀察不停。精研者。儒言格致是。觀察者。儒言顧諟是。宗門教人必先參究。用力之久。一旦豁然。是名見性。何嘗以想像為道邪。

  鬍子曰。佛氏言死而歸真。殊不知生有生之理。不可謂無。以死為歸真。是以生為不真矣。知歸子曰。佛言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如是誠言。撥雲見日。何嘗於生滅法中。強生取捨。生寄死歸。世俗恆語。載稽梵冊。未之前聞。

  或問。佛氏說真性不生不滅其意如何。鬍子曰。釋氏以知覺運動為心。是氣之靈處。故又要把持此物以免輪回。愚故曰釋氏不識性。妄指氣之靈者謂性。知歸子曰。不生不滅本體如然。圓裹六虛。更無他物。知覺運動。何莫非心。本無所住。安用把持。若認氣為心。便成系縛。是生死根。何名真性

  涇陽顧子曰。三藏十二部。一言以蔽之曰。無善無惡試閱七佛偈便自可見。或曰。永嘉證道歌。謂棄有而著無。如舍溺而投火。恐佛氏未必以無為宗也。曰。此只就無善無惡四字翻弄到底。非有別義也。棄有。以有為惡也。著無。以無為善也。是猶有善有惡也。無亦不著。有亦不棄。則無善無惡矣。自此以往。節節推去。掃之又掃。直掃得沒些子剩。都是者個意頭。知歸子曰。善惡者對待之名。感於物而形焉者也。凈智妙圓。體自空寂不可以有無名。況善惡哉。孟子之言性也。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是言性之可以為善也。程子曰。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以善惡名性。皆程子所謂不是性也。有棄有著。逐物而已。非性之本然也。是故。知性者不取一法而非有棄也。不舍一法而非有著也。掃之又掃。掃得盡時。二際坐斷。圓滿覺心。遍周沙界。譬諸雲開則日現。原浚則流長。直下洞然。更無餘法。斯則一乘之了義。實列聖之元詮。若夫方便門中。不廢對治。以法身隨緣。起諸染法。必藉止觀熏修。成其凈用。是故。行則要於漸滿。惑則期於漸斷。六度齊修。萬善具足。方能凈諸國土成熟有情。經雲。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識渠善惡本空。何礙止惡行善。不到至善之地。誰證善惡本究。善惡本空。理則頓悟也。止惡行善。事非頓除也。真消真盡。真盡真消。不住中塗。直趨寶所。如其執理而遺事。或逐事而迷理。詎可議於華嚴無礙之指哉。

  顧子曰。無聲無臭。吾儒之所謂空也。無善無惡。二氏之所謂空也。名似而實遠矣。是故。諱言空者。以似廢真。混言空者。以似亂真。予皆不敢知也。知歸子曰。空一而已。謂無聲無臭為有善有惡邪。則不得謂之無聲無臭矣。謂無善無惡為有聲有臭邪。則不得謂之無善無惡矣。蓋聲臭者善惡之萌。善惡者聲臭之著。將取善以別空。亦猶取有而諱空也。顧子之意。豈不以有善無惡。是謂真空。無善無惡。終歸莽盪。以此為儒佛鴻溝之判。不知大易之文。曰虛曰寂。曰無方無體。曰何思何慮。善可得而有邪。維摩經雲。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於眾生華嚴經雲。此菩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行一切眾生。至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為無為。至一切語言音聲。願此善根亦復如是。善可得而無邪。直須坐斷有無。遠離空色。一念未生。萬善普會。繁興大用。當處寂然。斯為究竟真空。何至偏淪莽盪。若夫取善而窒空。與取空而廢善。執心未化。戲論滋多。不獨乖釋門三觀之宗。亦豈識孔氏無言之教哉。

  顧子一日游觀音寺。見男女載於道。過往來續。繩繩不已。謂弟季時曰。即此可以辨儒佛已。凡所以為此。一片禍福心耳。未見有為禍福而求之吾聖人者也。佛氏何嘗邀之使來。吾聖人何嘗拒之使去。佛氏何嘗專言禍福。吾聖人何嘗諱言禍福。就中體勘。其間必有一段真精神回然不同處。季時曰。此特愚夫愚婦之所為耳。有識者必不其然。曰。感至於愚夫愚婦。而後其為感也真。應至於愚夫愚婦。而後其為應也真。真之為言。純乎天而人不與焉者也。知歸子曰。嗟乎。愚夫愚婦之心殆非徒禍福之所能動也。夫近於人而能為禍福者。莫如城隍里社之神矣。然而城隍里社之神。能動鄉邑之人而止矣。其大者則江河海岳之神。出雲雨。見怪物。又其大者則日月星斗之神。掌罪福。主生死。然而有司者報焉。有求者禱焉。能動方域之人而止耳。若夫佛化之所及。蓋寥廓而無終極矣。豈禍福雲爾哉。誠謂證法性身。盡無明本。神感神應。非我非渠。故曰。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感應愚夫愚婦而其感應也始真。豈不信哉。且感應之理。儒亦言之。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由周而來。二千餘年。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神感神應。亦若是而已矣。

  或問三世之說。顧子曰。域中有二。大道大法大道者何。綱常倫理是也。所謂天敘有典。天秩有禮。根乎人心自然而不容或己者也。有如佛氏之說行。則凡忠臣孝子。皆為報夙生之恩而來。凡亂臣賊子。皆為報夙生之怨而來。反諸人心自然而不容或己處。吾見了不相干也。於是綱常倫理。且茫焉無所系屬。而道窮矣。大法者何。黜陟予奪是也。所謂天命有德。天討有罪。發乎人心之當然而不容或爽者也。有如佛氏之說行。則凡君子而被戮辱。皆其自作之孽。而戮辱之者非為傷善。凡小人而被顯榮。皆其自貽之休。而顯榮之者非為庇惡。揆諸人心之當然而不容或爽處。吾見了不相蒙也。於是黜陟予奪。且貿焉無所憑依。而法窮矣。知歸子曰。因緣法中。果報各殊。然佛之教人。唯一心法。三世本空。因緣非有。至如辟凶趨吉。長善防非。可畏者因。難逃者果。忠臣孝子知恩報恩。即此莫之為而為。便是不容己之處。亂臣賊子以怨報怨。即此不可解之結。便在無可赦之條。君子而被戮辱。豈無戮辱之因。然其戮辱之者。自當獲傷善之報。小人而被顯榮。合有顯榮之福。然在顯榮之者。已難逃庇惡之誅。是故。君子之守。行其素位而已。王者之法。明其常道而已。三世之指。不外一心。因緣之理。不離當處。以為妨道妨法。吾不知也。

  顧子曰。吾聖人以人倫為實際。其所心性。即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中。佛氏以人倫為幻跡。其所心性。乃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外。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中。是謂體用一原。顯微無間。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外。體用顯微打成兩截矣。即口口說一原無間。其能一原無間乎否也。知歸子曰。性無內外。道無內外。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而道在焉。非有所住也。順應而已矣。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所不屬而道無不在焉。非有所遺也。默成而已矣。是謂體用一原。顯微無間必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而後可以為道。則當夫人生而靜之初。將以何者為道。即今不睹不聞之頃。將以何者為道。推之一息不屬之時。又將以何者為道。然則原其始。要其終。反求諸現在。而離道之時固已多矣。其能一原無間否邪。故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其亦識取不可離者而可矣。

  梁溪高子曰。聖人之學。所以異於釋氏者。只一性字。聖人言性。所以異於釋氏言性者。只一理字。理者天理也。天理者。天然自有之條理也。故曰天敘天秩。天命天討。此處差不得針芒。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此理在拈華一脈之上。非窮理到至極處。不易言也。知歸子曰。宋明諸儒為心性之辨者多矣。大率岐性與心而二之者也。為理氣之辨者多矣。大率岐理與氣而二之者也大學言心不言性。性即心也。中庸言性不言心。心即性也。大易論理不論氣。氣即理也。孟子論氣即論道。氣亦道也。合而言之。一心而已矣。了心者一且不立。二復何有。其見為有二者。皆不知心者也。且高子所言窮理到極至處。其可以知知。可以識識邪。可以知知。可以識識。則非天載之本然。何名極至。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吾不知與拈華一脈。有何分別。卻成高下邪。

  高子曰。佛氏夷善惡是非而曰平等。彼固曰無分別心。有分別性。我則謂有分別性。亦無分別用。使天下善惡是非顛倒錯亂。舉一世糜爛之蠱壞之不顧。其亦不仁而已矣。知歸子曰。日行於天。上者若岡若岨。下者若洿池。若溷廁。無弗照也。水行於地。細者若溝若渠。大者若江淮。若河海。無弗入也。日也水也。有是非善惡於其間乎哉。有是非善惡於其間。則其明之息也。久矣。其流之壅也。速矣。大哉平等。其天之所以為心乎。天之於人也。禍福升沈。榮枯生死。非有區之者。而適如其自取焉。亦平等而已矣。不聞其舉一世而糜爛之蠱壞之也。且夫佛之於是非善惡也。嚴矣五戒十戒。十重。四十八輕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極之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胥四眾之人。納之於清凈之域。是故。處世則為居士。為長者。為轉輪聖王。出世則為聲聞。為緣覺。為菩薩。未聞其舉一世而糜爛之蠱壞之也。然則無分別心。有分別用。是則佛之所以為佛。天之所以為天。亦聖之所以為聖也。其為仁也豈不大哉。

  高子曰。天地間對待之理。有陽便有陰。有吾儒便有二氏。佛氏之教陰教也。觀其生於西方。譯自外國。所言皆鬼神之事。概可見矣。自古陽分中極治之世。何嘗有佛氏來陽極盛則陰生。三代之時世界已屬陰分。至孔子之時。吾道大明。其盛已極。而佛老遂並生於其間。迨後世運益下。聖道益衰。佛老司教。各以其類也。知歸子曰。陰陽二義。或名大小。或喻善惡佛法非大小之可量。非善惡之可擬。何為陰教哉。請得而究言之。儒者之教。以天命為宗。以至善為體。位之為天地。育之為萬物。一生生不已而已矣。一至誠無息而已矣。其機順。故其用常主於經世。老氏之教。以無極為宗。以希夷微為體。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其機逆而順。故其用在世出世間。佛氏之教。以一心為宗。以盡虛空法界為體。即色即空。非空非色。離四相。出三有。其機逆。故其道常主於出世。然而言天載者。以無聲無臭為至。則太極反乎無極矣。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則超乎色空矣。究竟本來。涅槃生死。俱不可得。何順何逆。非世間。非出世間。同一毗盧遮那妙莊嚴海。嗚呼。此非獨觀於昭曠之原者。孰足以知其意哉。至以西方外國為嫌。則文王非西夷之人邪。鬼神之說屢見於詩書。又何謂也。謂三代以還。世界屬陰。更非通論。治亂循環。陰陽迭運。漢明帝唐太宗太祖時。視春秋孰治。而佛教昌焉。其果陰之所召邪。

  或問知歸子曰。子儒者也。服習諸先生書舊矣。今舍而之佛。其不為背本乎。答曰。予所言者。天下之公言也。非己之所得私也。佛法行世久矣。是苦海津梁也。是眾生之眼目也。是帝天之所呵護。神鬼之所欽崇也。六師不能沮其化。三武不能遏其流。而諸先生顧欲以方隅之見辭而辟之。亦勞而少功矣。辟之者。一以為偽教。一以為異端。以為異端。是法執未忘也。以為偽教。是天眼未通也。諸先生之在今日。決定法執忘。天眼通矣。是予之所言。皆諸先生所欲言也。又何間焉。且諸先生所造。誠未易測矣。高子之入道也。閱程伯子語雲。萬變皆在人。其實無一事。當念斬然曰。其實原無一事也。至末後與人書曰。心如太虛。本無生死。抑何其言之似佛也。豈唯高子哉。陸子之言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理豈容識知哉。吾有知乎哉。此理豈容有知哉。朱子曰。非全放下。終難湊泊。是亦佛說也。明道雲。與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兩忘則澄然無事矣。伊川之將終也。曰。道著用便不是。其果能自異於佛否邪。特其平生志事。唯在扶皇極。敘人倫。故於佛氏之指。誠不暇深究。又以先入者為之主。遂流於武斷而不自知。然而此心理之同。誠不容有二。故其深造自得處。亦不能自掩。豈唯諸子哉。舜之無為。文之不顯。孔子無知。亦若是而已矣。同此之謂大道。異此之謂異端。不由乎此。而徇生執有。妄希至道。譬之迴旋於斷港絕潢中。而蘄至於海。不可得也。

  此論作於重光赤奮若之冬。閱今十一年矣。初脫稿時。汪子大紳評為決定說。又謂不獨佛氏之圓宗。亦儒門之了義。而刪去戒殺生一節。及論老莊一節。其意在和同三教。不欲有所軒輊於其間。又刪去末後兩節。一則謂法法無根。才費分疏。已成死句。一則謂心言直故。無諸委曲。直收直放。一往快然。其言亦各有指。然戒殺一事。乃儒佛共由之路。豈得謂佛好生而儒好殺邪。誠好生。又豈得以生為仁。以殺為義。以殺為義。則義乃仁之賊矣。而豈然哉。老莊之書具在。與圓覺楞嚴子細較量。同異自見。實際理也。一尚不立。何有於三。然建化門頭。不無差別。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分劑畫然。要不礙大虛之體。最後論諸先生所證。真實不虛。並無委曲。此論不明。則諸先生亦六師三武之流耳。又何能模範人倫興起百世哉。故仍依原本。而附著其說如此。乾隆五十六年九月晦際清題。

  一乘決疑論(終)

  題一乘決疑論後

  大哉毗盧海。遍滿一切處。於一毛端中。世界無量數。一一世界中。分身而普度。日月何以明。寒暑何以互。陰陽誰均調。經常誰布濩。善善與惡惡。感應何無誤。此皆毗盧海。不可思議故。起居粥飯間。莊嚴性海具。愚者昧其原。畫疆爭負固。反執儒家言。與佛相觸忤。不知古聖賢。深達菩提路。或佛親化身。或受佛屬付。隨順眾生心。欣戚與好惡。四維張綱常。庶類別舉措。因宜而製法。方便為營護。去聖忽時遙。群言並抵捂。如虱處褲中。妄測朝與莫。少讀孟子書。疑情每迸露。善信美大聖。神是誰人做分明種人。頗訝考亭注。始知三界雄。別有大徹悟法身虛空。無去亦無住。化城難久居。寶山須進步。叔父少年時。洙泗曾沿沂。因流達其原。河漢在吞吐。己覺復覺他。具見婆心苦。憫茲執迷人。張目而一呼。小子復何知。屢次蒙開諭。敢輸涓滴流。為彼汪洋助。奉告讀書人。莫復障雲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