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三隆教授:佛教修心思想與現代文明的互動

佛教修心思想與現代文明的互動

荊三隆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西安710071)

摘  要:中國佛教思想文化是在印度佛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2000多年來相互融合、吸收中逐步形成的,是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弘揚佛教止惡揚善、和諧圓融的人理念,推動當代社會文明,一直是佛教界學術界十分重視的熱點問題和研究課題。

關鍵詞:佛教;現代文明;互動

20世紀初期,由太虛法師提出的「人生佛教」的主張,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此基礎上,印順法師星雲法師又進一步提出「人間佛教」的理論和主張,將弘法利生的教義人間教化的實踐相結合,契理與契機並行,推動了當代佛教思想文化事業不斷走向深入,成為教界和學界共同努力方向,把佛教思想與當代社會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緊密聯系,揭示佛教思想文化與當代社會文明進程中的互動關系,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深入發掘佛教思想文化中的優秀內涵,弘揚其教化人心作用,把佛教思想中匡扶人間正氣,充溢理想情懷的理念,落實在提高民族文化素養的工作之中。

一、祛除人心妄念、證悟湛然之境

佛教重視對人的思想觀念的改造,對人心的收攝。認為一切煩惱的根本原因皆在於心,因而一切心之妄有形態皆應消除。從而以破妄有之法的般若智慧,直探心源,除妄歸真,隨幻隨滅,旨在一心,也就是人們常講的「萬法唯心」、「明心見性」的「大乘第一義諦」。

佛陀指出體用於一身的如來境界,應當遠離虛幻的妄有之心這就要求追尋覺悟智慧的人,必須要有真誠、率直的心性。要能直面現實人生,舍棄任何曲意隱瞞的態度。要脫離因緣聚合的表象,祛除心之生發的萬有形態,唯心修證。

觀悟無始的假有現象認知由各種條件聚合而產生的妄念。這種對人心的體悟,有益於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各種生活現象、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五光十色的人間萬象時,保持一種平常心態從容自若,不燥不亂。離開欲、色、無色三界的束縛,以達到自覺覺他的人生境地。一心自在,如珠之在盤,自有其妙,從而化度眾生妄有之心,漸人清凈理想之境。其離欲升華,以個人的解脫目標,以他人的解脫理想,反映了當代社會的最高倫理。為所信而堅持,為社會的普覺而努力,其本身就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佛家一切修行都要落在對治妄有之心上,認為真實心性,如磨銅鏡,去污則明。萬法唯在一心,認識世間的一切妄有心態、慾海情波都是人們意識幻影空華,從而面對充滿誘惑的世間繁華能夠多一分寧靜,少一分浮華,才能由凈心生慈悲心理性的審視人生,處理好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清凈之心多一分,則感恩之心長一分;角逐名利之念少一寸,則隨喜平安之利進一寸

參悟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的構成,是各種主客觀條件組合心法如幻,如電光石火、夕陽殘照,都終不能長久。佛教世界看法,是完整的認識淪,在現實生活中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人們的嘆息,感到人生迷惘和悲愴。尤其是社會轉型期這一特殊的歷史階段,人的價值觀受到了挑戰,市場經濟的特質,使人很容易把自身的一切行為都貼上價值商品的標簽,人們在功利現實之中,掙扎著、期待著,人情更加冷漠,一切都似乎量化為金錢利益佛家世界的認識,對人心靈的開掘,把人們從各種慾望利益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人能夠超然的面對百態千姿的生活。在貧賤面前,心定神安;在富貴面前感恩隨緣。即使厄運當頭,也懂得感恩也能體味人生的意味,活的有自信、有尊嚴。所謂思想決定行動,觀念決定人生,對人心的認識決定了人生態度,一切歸結於心

二、關注心靈體驗,立足人生實踐

佛教思想認識不只是一種人生信仰,也是現實生活中「唯修相應」的實踐活動。我們看待佛教義理不應當只是從生活現象來認識。佛教的「宗教情懷」及其「親修實證」,是一個完整的結合體,佛法關注人心靈的感悟和體驗,其禪觀的理論和實踐方式,同樣值得現代人追尋和借鑒。一切禪觀的義理都講究從法性契人,從心性探源。所謂佛說八萬四千法,對治八萬四千心。從文化角度來考察,關注人的心靈體驗,反觀內照,探究妄有心性因果聯系,對於教化人心,提高全社會的認識水平,都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大乘佛學強調個體心靈的差異性,關注個人親身體驗的親證經歷。所謂世上沒有一棵相同的樹,沒有一片相同的葉,世間也沒有一顆相同的心,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不同的世界,也同樣具有一顆需要分別對治妄有的心,要契理契機,隨機順緣,要落實到區別對待上。禪籍《圓覺經》指出:「有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與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是三摩缽提。

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窒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鏜,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1]

這就是止、觀、禪圓融的修悟法門,也是佛家修行實踐的理論概述。所謂取靜為行,就是要求以寧靜淡泊之智,來認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思索一切精神現象物質現象的輾轉生發和無窮變化,即「思即是行」。這是對主客觀現象的一種「窮究」式的把握方式。佛與眾生心性平等,各種參悟人生方法應隨機順勢,其目的是一致的。圓融靈覺,修悟心性方法可以分三種

一為「止」,用靜慮之思反觀其心,在出塵祛妄中產生智慧,從而使身心產生輕快安祥,使佛境顯現,如鏡見影。

二是「觀」,也叫人定。以覺悟之心認識到萬法都是因緣和合的形態和表相,妄有不實。這樣,就會從「我」的圈子裡解脫出來,產生大悲之心,悲憫一切眾生。這種圓妙之識,好比在佛土中產生的「法苗」。

三稱「禪」,又稱「思維修」。是指專注於一境的正審之思。認為人的心緒寧靜專注,利於深究義理,「實了知義」,從而真實把握現象形態,「與法性相應」。這既有定慧之意,又特指禪寂。各種禪法各有區別,可因地因時而行。佛陀將圓覺靈性的25清凈輪,概括為「止」、「觀」、「禪」,表現出高度的智慧

《圓覺》三觀,並非出家人獨有的修行方式和體悟實證。這種實踐方式人類思維心智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慎思而行是人的理性的行為方式,而『『打坐」,這是人類獨有的方式。置身於一清凈處,將神經與全身的肌肉漸次放鬆,心臟的負擔也隨之減輕,心跳平穩,身心自然會感到輕鬆舒暢。在現代緊張生活節奏中,「打坐」更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閑」,實在是一種優雅的養生之道。將修止最常用的「如意吉祥坐」和「不動金剛坐」中的調息方式進行改造,形成了當今十分流行的「瑜伽」健身方法這是佛家禪修方式與現代生活互動的體現,也是一種養生之道。修正之法,在今天尚有調養身心、除病健身之功,其義理並不難解釋。如眾所知,若將紛亂之心止於一處,化有為無,專注於此,達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萬相皆無,病相安在哉?究其實,它也是一種心理疏導方式。修「止」,就是一種放下」的人生態度,將令人苟苟營營的功名利祿放在一邊,把切切思得的酒色財氣擱置一旁,人生自然就會灑脫,心底無我天地寬,碧空白雲白悠悠。「放下」的心態,本自含蘊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只要認真觀察後,就不發現,能「放下」者,才能心情舒坦,體泰神閑;只有在該「放下」時,輕鬆地放下的人,才能有所擔當;只有懂得舍棄的人才能夠最終擁有。

修「觀」,即觀想調心的一種心靈體悟,是大乘靈覺最基礎的實踐方法。通過凝神靜慮,就能洞察一切事物真實本質。佛法真如,體察人微。見微知著,觀世事以知人心,知人心而思其過、凈其心,以遠離煩惱。「圓覺三觀」中的「觀想」,是最具個人心理和意識活動的部分。它內容廣泛,與一般人們內省的方式內容有所不同,但仍不外乎「行」、「事」、「法」這三個方面。從理淪上看,「行」指行為,「事」指事理,「法」指佛法教義。如天台宗觀心法門其中就有:「歷事觀」,即將萬相運於一心,於實理成觀,知法相皆幻。「附法觀」,觀悟「四諦」、「十二因緣」的義理,領會「十二因緣」中的往觀、還觀,即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的相互邏輯聯系,凈心去妄,使萬象不息而自息,六根不凈自凈,無纖絕塵。「約行觀」,又稱「直達觀」,把一念之心,定為所觀之境,觀其為「即空、即假、即中」,謂萬境雖殊、形態萬千,但本質是「性空幻有」,一切無常,念念相續,非斷非常,外不著相,不落於有無「二邊」。這種觀想實際上是個體高度獨立性的思維活動,非窮究難得其義,舍真修難有收穫,深深地列印著修行者對理想的嚮往,對信仰真誠。對此,使人常常從內心發出由衷的讚歎。

人們了解的佛家觀想大體上有不凈觀、白骨觀、假象觀、功德自然觀。中國佛教宗派觀想方式各有差別,但總體上都具有高度抽象思維的特徵,同時假以形象思維。禪觀以理解教義、端正信念目標,具有信仰主義者的特質。但我們考察其中的許多觀想內容,則具有豐富的社會倫理內涵。諸如功德自然觀,觀想山河大地日月星光,給我們以溫暖,以生命的源泉;父母師長給我們以教誨,眾生給我們以護持。凡一切身心的呵護、大自然的給與、萬物的相互依存,都要逐一觀想,從而發感恩心、報答心、同體大悲心。這些都可以為現代社會提供有益思想資源,有助於人們注意自我心靈的陶冶,在觀想和反省自身的過程中,調節心理狀態,處理好各種關系對於自然環境也應保持一種敬畏,尊重自然規律自覺地愛護我們生存的空間。

修「禪」,是修行者「心注一境」的思維觀照。禪作為佛家修行之法,在「戒、定、慧」三學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目的在於斷惑證真,圓融無礙。這對於一般人來講,是一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親修實證,因此不易被未親證者認識。對於親證者來說,也由於氣質、根機不同,禪境亦有差異。修禪有信、願、憤、疑四個根本。一是信佛,二是要發願眾生三是發憤專一,四是心存疑問。因此,禪觀對於我們認識社會人生具有現實意義,其獨特性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l、禪觀的過程,往往需要創造出形態逼真、奇異的想像。這種想像就是人的記憶所保留的客體的表象或表現形式。這種形式思維方式藝術思維,也是創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許多禪法都是藉助於想像完成的。如不凈觀:

一是局部觀,即凝神於人體的某一部位,觀想不潔,在頭部,有發屑、油垢、鼻涕、耳屎、痰液、口臭等。二是內外觀,外為油皮一張,內包白骨一堆以及大小便、血氣、污垢,三為放大觀,將身體全部體位,置於顯微鏡下,無處不是由細菌附著,從而無一可留戀,漸次產生厭惡

總之,認知一切皆四大和合,因去緣來,輾轉生發,終將消亡,無有是處。這種禪觀的特徵是要從我、你、他的細微處去考察,並且對一切現象形態進行由表及裡、由面到點、由此及彼,由著知微的細緻觀想,在形象的徹底解構中,重新認識事物的本質,在佛義的指導下,逐步形成堅定不移的信仰

2、禪觀是人類的一種高級的綜合思維過程對於運用非此即彼、二元對立思考方式人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從思維的角度考量,禪觀更多的運用的是抽象思維,如因緣觀,要知一切人間事皆有因,識一切人皆有緣,以緣起論、無常淪為禪觀的起點,運用的是邏輯推理的方式,了知人生機緣。從認識方法上看,抽象大於形象,主觀多於客觀。

3、禪觀就本質來說,是一種再造性想像創造性思維的結合,由心識代替了客體,完成的是人本身對於我和客體的超越。禪觀追求的是達到離「文字相」的玄妙境界,雖始於妄有之表象,但經過觀想,經過佛義指導下再造的表象,已經不是現實之「形象」,而是修行心中所造的「幻境」,如《楞嚴》五十禪境,,3j對人心靈體驗的描述,既靈性飛動,又令人嘆服。

4、禪觀是一種主體改造客體心靈戰勝外相的親證,是願力的表現形式,其目的是證得涅槃清凈,完成由此岸到彼岸思維過程,最終是萬象皆無,萬念皆息,是心靈的不斷超越、不斷更新的一種心理機制。局外人看禪觀,難得其妙,所謂的表述也只能是一種「言說」罷了,如看夢幻泡影水月空花,只能是一種個人的「揣度」和「想像」。

5、禪觀本身並不是純粹的思維活動,它不僅具有個體化特徵,同時還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的活動、行為,都會給他人以啟示或告知,併產生一定的社會心理文化的不同反應,或共鳴,或異議,或通感,決非「雁過無痕」,而是「風吹水皺」,引起聯動效應。

6、禪觀也並非是單純的心靈的「內省」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種看得見、感得到的宗教實踐活動。這種宗教實踐不僅包括外在的行為舉止,也包括複雜的心理感受,以及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的生理感受。因此,其也是身心互動,主客相聯,理性感性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性很強實證

7、禪觀並不是一種程式化的實踐方式,如果說有程式化的成分,那麼也僅僅指設置一定的道場「程式」,而禪觀思慮的內容之多,也決非程式所能設定的。萬法紛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心識的變化,也不是程式化的複製。感受有共識,但體驗各有分別,如象、馬、兔過河,深淺自知。

8、禪觀的身心體驗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每個時代的特徵不同,每個人的自身條件知識水平、認識能力也各有差異。因此,禪觀也會代有傳承,代有增益,隨社會發展,隨觀念更新,是不會輕易消亡的,所以會因人而異,與時俱進。2000多年的禪學史,就是歷史的檢驗和證明。

9、禪觀是修證者必須盡平生之力、以有限的人生來躬身親證的。它是智慧和高度抽象的理論來贏得追隨者心悅誠服的尊崇,從而自願皈依並奉持。信眾在對理論的無窮探究中,用畢其一生的實證進入到信者自信,疑者自疑,既無須證實亦無法證偽的信仰境界,這也是大乘佛學中禪觀的特徵之一。

10、禪觀就是一種思維修」,它是人類思維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人類本質力量社會生活中的真實體現。同時,它也信眾不斷證明自身,超越自身,不懈進取,窮力追新的一種宗教活動,為人思維提供了另一種表現形式以及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結語

佛教對心識的認知,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在討論其修心的理論和實踐方式時,我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它深厚的現實生活基礎和睿智的思想火花。修行禪觀是對治「煩惱」的有效方法。無論從重視人心的修證,揚善止惡,使人現實中的苦海劫波中解脫使人性升華的角度來講,還是從關注人的心靈,傾心於人生的親證來看,佛教的修心都是理想信念的顯現,表現出了人類豐富的想像力,具有再造性聯想思維的特徵。佛門修心的理論及其實踐,對現實社會的人們都具有啟示作用。從生理心理來看不失為緩解生存壓力、開釋心理郁結的靜慮方法大乘佛學人心的探究,對人性的開掘,以及認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借鑒意義。其心性學說和對治妄心的實證,把人的思維推向了縝密奇異的高度,提高了我們的思辨能力心理探索能力,極大地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這里僅對禪觀的特徵略作論述,對於佛教這種複雜的修行方式的進一步認識和研究,仍有待深入。

參考文獻

[1]清·同治八年(1869)金陵刻經處大字圈點本《圓覺經》卷下[m].

[2]荊二隆.佛蘊禪思[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

來源:《五台山研究》2010年02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