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業會現世成熟果報呢?


瑜伽師地論&
8226;本地分》中抉擇造業有八種情況,當在現世受報。即(一)如果由增上顧戀意樂,顧戀身體財物等,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顧戀意樂,不顧戀身體財物等而作諸善法;(三)或對有情眾生,增上損惱;(四)或對有情眾生,增上慈悲;(五)或對三寶上師等對境,增上憎害;(六)或對三寶上師增上凈信,勝解意樂;(七)或對父母諸尊重等有恩的對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樂,造作不善;(八)或對父母等,由報恩的意樂所作之善法。
  以下就現法受報的八種情況列舉公案為證:
  隋朝終南山釋普安,乃一聖僧。凡他所到之處信眾雲集,人們競相設齋供養。一日至大萬村,村人田遺生,家徒四壁,十分貧寒家中四女均衣不蔽體。長女華嚴,年已二十,自顧毫無他物,只有粗布兩尺,欲供之財。痛念此生赤貧不能作福,華嚴仰屋悲嘆,這時忽見樑上孔隙之中有亂禾一團,於是取下觀察,得黃粟十粒。華嚴將谷磨去秕糠,想以此與粗布供養僧眾,但自顧無衣,不能出門。乃於黑夜匍匐前往,以布遙擲僧房又將十粒粟米親手置於飯桶中,心中默默祈願我以前世的慳貪,現在受此苦報,今於佛前,求哀懺悔,以此微薄之物供養僧眾。如我貧窮業報,從今已盡,願甑①中所炊之飯皆變黃色。祝畢掩淚而返。明晨見甑中所炊五石米飯,其色盡黃,眾皆詫異。後來人們得知此事緣由,都十分驚嘆。於是好義者,各以財物濟之,後該女出家學道
  田氏女罄其所有,以極其殷重、虔誠之心供養僧眾。境重心殷,善力極強,故而感應得以立即現前,而宿業慳貪之業也隨之竭盡。
  道攜,不修戒行,廣營田業,積累布絹綾綺,數以萬計,卻慳貪吝嗇,不拔一毛。後忽得重病,隱處閉合,便利不通。臨命終時,寺中有法師為他說法,令他稍得開悟,遂舍資財三分之一,財舍之後,他的病立見輕愈,不久病好。數日之間,道攜檢查閣上,見閣空無物,便又憶起財帛,心中顛狂,口中喊賊,說:「諸寺眾僧來動我物。」同伴勸諫,攜無醒悟,法師只得遍告諸寺,取還財物。之後,道攜叫聲方止。不過一兩日,舊病仍發,痛苦較前更劇。又請法師,重求改悔。法師呵責,勸他放下貪執,重舍前物。後病又愈,病好之後,追憶起錢物,心又懷恨,數日即死,死時目如大盞,通體紅赤。
  這是由增上顧戀意樂,貪執資財顯現的現報。
  昔年乾陀衛國有位屠夫,欲將五百小牛悉數屠宰,當時有位內官(太監),以金錢將牛贖出放生,諸牛因而免於死難。以此因緣,內官現生就恢復了男根。
  內宮對有情眾生,增上慈悲,救護幼牛,現生感得的花報就已如此殊勝,其後世的善報更是無法估量了!
  昔年有群牛販,驅牛趕路,途中糧盡,飢渴交迫,當時眾人共議:眾牛終非己物,不如割取牛舌以充饑腸。隨即將鹽塗於牛口,牛貪鹹味,伸舌便舐,牛販速以利刃截取牛舌,將牛舌放於火上燒烤,這些被活活割下的牛舌成了牛販渴望已久的盤中美餐。一頓飽餐之後,牛販相與來到水邊澡漱,他們口嚼楊枝,以楊枝揩齒之後,擘以刮舌,這時突然大禍臨頭,眾人的舌根有如爛果,一時都斷落了。

這是有情眾生增上殘害,由極重的惡業力於現身立即顯現的苦報。
  晉法橋,少時喜愛詠誦,而乏音聲。於是絕食懺悔,以七日為期,禮拜觀音,以求現報。時同學苦諫,法橋不聽。到第七日,感覺喉內豁然,索水飲之,自此經聲嘹亮,可傳一里之遠。
  這是三寶增上凈信,依凈信力禮拜而得的現世感應
  太陽侍者,是洞宗明安禪師的高足。一日琅琊廣昭禪師來訪,明安雲:「振興洞上一宗之人,非遠即覺也。」廣昭雲:「有平侍者在。」安雲:「平舊習深厚。」並以手指胸說:「此處更不佳。」又捏拇叉中表示說:「平以後會死於此處。」等明安圓寂,平居於大陽,想謀取師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的黃白物,不惜毀師靈塔。當時雖然山中耆宿也曾懇切勸阻,平不聽從。等到發塔之時,钁師顏面貌如生,薪盡儼然。眾人都驚異不已,而平又更钁破師腦,添加油薪,頃刻成為灰燼。眾人將事報於官府,告平謀取塔中之物,官判不孝令其還俗。諸方因其人品格不端,都棄之不顧。平流浪無所依,後於三叉路口被大蟲所食,竟然未免明安禪師的預記。
  平侍者昧卻天良,見利動心,忘恩負義,竟然焚毀師身,罪業極重,所以於現世即現前報應
  太和楊黼,辭別雙親,入蜀訪無際大士途中遇一老僧。僧問楊黼到何處去,楊黼答:欲訪無際大士。僧說不如去見佛。楊問:「佛在何處?」僧說:「你盡管回去,如見倒穿鞋、披某色衣的那個便是。」楊黼聽信,遂返回家。到家時天色已晚,楊黼敲門,母親聽到,急披衣、倒穿腳走出門來。楊黼一見,正好和老僧講的一樣。楊黼當下驚悟,自此之後,盡心竭力孝敬母親,並親注《孝經》近數萬言,一日硯滴將干之時,池水忽然盈滿,人們都說這是至孝的感應
  生身父母,恩重難量,是我們必須尊重的對境。《親友書》雲:「若人孝父母,其家有梵王,現召善名稱,來世天堂。」所以對父母只要略作損益,感應有如桴鼓,至為迅速。
  六朝時代,高人名士都崇信孝經》,那時的人常以《孝經》來殉葬或追薦亡靈;病時誦《孝經》,可得痊癒;爭斗時誦《孝經》,可得和解;著火時誦《孝經》,可得熄滅等等,有種種不可思議感應
  宋吳孝婦,丈夫早亡,無子。吳孝婦承事婆婆至為孝順婆婆年老,眼睛有病,念及媳婦孤單,想召一義兒。孝婦哭告婆婆:烈女不事二夫,我當竭力奉侍婆婆。當時,孝婦為鄉里緝麻絡絲,所得的錢全部用來奉養婆婆。有時得了美食,就悄藏於懷,帶給婆婆享用。一次飯還未熟時,因鄰母召呼而出門,婆婆怕飯過熟,欲將飯盛於盆中,因眼病看不清,誤將飯倒入穢桶。孝婦回來見後,一言未發,急往鄰家借飯給婆婆吃。自己卻悄悄以水洗污飯再蒸著吃。一天孝婦忽夢兩青衣童子駕雲而來,引其入朝謁見天帝,帝說:「你一村婦,能奉事婆婆,勤苦盡心,實在可欽可重,現賜你錢一千文,可拿去供膳,從今以後不須為人佣作。」孝婦夢醒,見床頭果然有錢千文,這千文錢用盡復生,綿綿無窮。
程惡子,得一子極其寵愛,但對父母卻極為凶暴。母親年老,常被打罵。一天,母抱其子,不小心將孩子落地,額頭受傷。惡子歸來,認為母親故意傷害其子,聲色甚厲。母親害怕,就去女兒家避了幾天。但惡子仍然怒氣未消,藏刀於身前去接母,惡子對母親說:「孩子傷已痊癒,可速回家。」母親便依從他,等到中途偏僻之地,惡子取刀刺母,不料刀刃反向而來,朝其肋下插入,腸子透出。後來其屍屢埋屢發,最後鴉犬食盡才算了結。
  以上兩則分別是對有恩對境報恩行善、背恩作惡所感的現世報應
  《俱舍論》雲:「由田意殊勝,及定召異熟,得永離地業,定召現法果。」論中舉出定召現世果報三種情況:(一)對於殊勝福田功德所作的業;(二)造業時發心非常猛厲;(三)指相似的現法受,當修道步步升進,欲得聖果之際,往昔的業會於此時紛紛現前果報,比如修行人快要證得不來果而超出欲界時,宿世、今生所造的欲界之業紛紛成熟就會後報先受、重報輕受。這就如同一個人即將永別曾經久住之地,前往他鄉安居,這時該地的所有債主都會前來索債。
  對於功德田,《俱舍論》舉了七種情況:「於佛上首僧,及滅定無諍,慈見修道生,損益業即受。」①佛。②比丘僧團。(以下五種是對單個補特伽羅而言。)③滅定: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滅定,當安住滅定之時煩惱寂滅,相續中非常清凈,出滅定時,補特伽羅就好似從涅槃中來一樣。④無諍:入無諍定時,對無量眾生都不煩惱。⑤慈:入慈定時,對無量眾生生起不共殊勝饒益心,相續中緣無量眾生而不舍離。修無諍定與慈定,相續中緣無量眾生,明顯積累了不共殊勝功德,所以出定之後即成殊勝功德田。⑥見:即見道聖者,因其已斷見道應斷的一切煩惱。⑦修道生:即通過修道,斷盡一切修道應斷之惑而成就的無學道聖者。對以上七種功德田作損益之業,就會在當生現前果報
  昔日,不敗佛出世之時,一修道人在佛前出家,後來成為三藏法師。一日僧團之中出現爭吵,而此三藏法師幸災樂禍,由他鼓動,諍論愈演愈烈。這時另一持經藏的比丘出來使諍論平息,三藏法師見此,頓時嗔心生起,罵道:「哪位女人息此諍論。」因在僧團之中造了惡口之業,這位三藏法師現生就變為女人,而且後五百世都墮為女身。
  順後受報的例子有一屠夫七生以來常操屠業,卻不落三塗而生人天,這是由於七生之前曾經供養辟支佛一食,以此福力七生不墮惡道,但過七生之後,這七生所造殺業必次第成熟而感惡報
  或有人疑:既然因果之理真實不虛,為何有人一生行善,反遭坎坷;有人一生造惡,卻安享福祿。
  答:因為我們流轉生死,不只今生一世,過去已經歷無量世。今生行善遭禍,禍是前世惡業之報,並非今生行善感得,今生所行之善,必於將來產生安樂今生造惡享福,福是前世善業之報,並非今生造惡感得,今生所造之惡,必於將來感受痛苦。所以因果報應通於三世,如局於一生,似有不足信之處,但放眼三世,則善惡報應必無錯亂。
  又修行人雖入佛門,以為修行可使人生圓滿幸福。但不可一概而論,修行人亦有多類:一種雖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捨、斷惡修善,反於佛門之中濫用僧物、侵損常住、說大妄語、破僧和合、辱慢師長、追求世法……因其所行與佛法背道而馳,以造惡只能感受苦報,焉得三寶加持?豈可反說因果不實、佛法不靈又有一種,雖然身入佛門,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無幾時能安住於佛法上,憑此微弱善力,難以抵擋無始惡習,既然阿賴耶識上的惡業習氣種子未曾伏得半分,又欲遠禍得福,以一杯水救一車燃火之薪,豈有可能?最後一種,法融於心勇猛精進,因與佛法已得相應,所以宿世積業提前受報,使本為召感惡道、當受重苦的猛業,由於修行力量,重報輕受,以輕微的病苦等即得消盡。如人慾衝出重兵的圍困,必經一番艱苦的廝殺,一旦突出重圍,自然永得太平。所以修行愈增上,反而種種苦報愈快現前。《金剛經》說:「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修道之人,難免違緣障礙身心疾苦,但遭遇逆境之時,應作消業想,生歡喜心,因藉此身心小苦消得多重罪,故應歡喜。如此心不退轉、盡管徑直行去,自有業障永盡、得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