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朴初老居士佛教知識答問集四


問:佛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我前面說過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痛苦之道
當時印度許多教派都是有最後解脫理想的。佛教教義的基本內容簡單地說來,
是說世間的苦苦諦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諦或稱集諦samudayasacca,
說苦的消滅滅諦nirodha」sacca和滅苦的方法道諦magga」sacca。佛教經籍非常
繁多,其實不超出這四聖諦cattāriariya」saccāni,諦的意義就是真理,而
四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paticcasamuppāda。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
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


問:緣起是什麼意思?

答:「緣起」即「諸法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
起,都是相待相對的互存關係條件,離開關係條件就不生起任何一個事
物或現象。因hetu、緣paccaya,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條件。佛曾給「緣起
下了這樣的定義: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
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四句就是表示同時的或者異時的互存關係


問:什麼是同時的互存關係

答:舉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如師生關係:有老師則有學生,有學生則有老師
老師則不成其為學生,無學生則不成其為老師這是同時的互相依存的關係


問:什麼是異時的互存關係

答:如種子和芽的關係:因為過去先有了種子,所以今天才能有芽生;也因為今
天有芽生,過去的種子才名叫種子這是異時的互相依存的關係。從另一方面看,
種子滅的時候也正是芽生的時候,芽生的時候也正是種子滅的時候,在這裡,芽
種子的生與滅現象又是同時的互存關係。總之,無論其為同時或異時,一切現
象法必然是在某種互相依存的關係中存在的,沒有任何一個現象可以說是絕待絕
對的存在。


問:異時的互存關係是否就是因果關係

答:照佛教說法,所謂互存關係都是因果關係。從異時的互存關係來說,種
子是因,芽是果,這是異時因果。從同時的互存關係來說,如以老師為主,則老
師是因,學生是果;如以學生為主,則學生是因,老師是果,這是同時因果。這
當然是簡單地舉例,其實因果關係是極其錯綜複雜的。從這一個角度看,這樣的
因產生這樣的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同是這個因會產生另外的果。如某甲,從師
關係看,他是乙的老師;從父子關係看,他是丙的父親;從夫妻關係看,他是
丁的丈夫。以甲為因,則乙丙丁和其餘一切都是果,由此而看出一因多果;以其
餘一切為因,則甲是果,由此而看出多因一果。實際上,沒有絕待的因,也就
有絕待的果。世界就是這樣由時間上無數的異時連續的因果關係,與空間上無數
的互相依存關係組織的無限的網。


問:聽說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磚上和露盤上刻有經文都是緣起教義的,
是嗎?

答:是的。那是遼代建的塔。磚上刻著一首緣起偈偈,是偈陀gāthā的簡稱,
意思就是詩或頌: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
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露盤上刻的是這首偈的梵文。其實,不只是這座塔,古代佛塔一般都刻著這
首偈當作舍利供奉。因為佛說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所以這首偈被
稱為法身舍利偈,這也是說緣起教義佛教中的重要地位。緬甸近年拆修一座
古塔,磚上也刻著這首偈的巴利文:

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m hetum tathāgato āha。
tesam ca yo nirodho,evamvadi mahāsamano。


問:緣起偈是誰作的?

答:是佛的弟子阿說示assaji,最初五比丘之一,意譯是「馬勝」說出的。有一
天馬勝比丘托缽行乞的時候,遇見了婆羅門大學舍利弗。舍利弗看見他容貌
威儀,不同常人,便問他向誰學道教義如何。馬勝比丘便說出了這首偈,舍利
聽了歡喜,回去向目犍連說了兩個人便一起歸依了佛。這首偈我國有幾種
譯文,偈中「吾師大沙門」,是指釋迦牟尼。沙門samana,簡單地意譯就是出家
修道者,當時婆羅門教之外各教派出家修道者都稱為沙門


問:在當時各教派中,緣起論是不是佛教特有的教義

答:是的。佛經中說緣起有十一個意義:1.無作者義,2.有因生義,3.離有情義,
4.依他起義,5.無動作義,6.性無常義,7.剎那滅義,8.因果相續無間斷義,9.
種種因果品類別義,10.因果更互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這些意義
是不同於其他教派教義的。


問:可否請你把這十一義簡單解釋一下?

答:十一義歸納起來,有四個重要的論點:一無造物主,二無我,三無常,四因
相續


問:無造物主是什麼意思?

答:是否定創造宇宙萬物主宰,即十一義中的「無作者義」。因為既承認「諸
因緣生」,就不能承認有個獨立的造作者。任何一個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個
都是緣起的,因又有因,緣又有緣。從豎的方面推,無始無終;從橫的方面推,
無邊無際。由此而得出結論:沒有絕待的一個因。緣起論者,不僅應當否認「從
口生出婆羅門」的人格化的造物主,而且也應當否認作為宇宙本源理性化的存
在。

從另一方面說,緣起論者固然不承認有一個絕待的第一個因,但同時又反對
認為一切出自偶然的觀點。他主張任何現象生起都不是無因的,而是受必然
因果律支配的,這便是「有因生義」。


問:照你這樣說,佛教很像是無神論,但是何以佛教寺廟中又供有很多的神呢?

答:我前面說過,佛教並沒有否定婆羅門教的神祗,只是看做是一種眾生,後來
有些神祗被吸收到佛教中來成為護法神,這是一方面情況。另一方面,也應當承
認到後來佛陀被神化了的事實。但是根據佛教教義,佛不是造物主,他雖然有超
人的智慧能力,但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禍福,佛也是受因果律支配的。


問:什麼是「無我」?

答:「離有情義」、「依他起義」和「無動作義」,都是說明無我道理的。「
有情」的梵語是「薩埵」satta,人和一切有情感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羅門
和其他各派主張一切有情都有一個常住的固定不變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自我
atta,意義與「靈魂」相當。緣起論則認為所謂「有情」,無非是種種物質和精
神的要素的聚合體。從身體組織來說,有情是由於地、水、火、風、空、識六
六種元素所構成的,依借前五大而有身體的機關及其作用--地為骨肉,水為血
液,火為暖氣,風為呼吸,空為種種的空隙;依借後一大識而表現種種的精神
動。再從心理的要素來說,有情組織分為色rūpa、受vedanā、想sa〖akn~d〗
〖akn~d〗ā、行sankhāra、識vi〖akn~d〗〖akn~d〗āna五蘊。蘊
khandha就是堆,把種種不同的現象分類,每類做為一堆,這就是蘊。簡單地解
釋,「色」就是各種物質,眼、耳、鼻、舌、身五根根就是人生感覺器官和色、
聲、香、味、觸五境境就是感覺對象等都屬於色。受、想、行、識四蘊包括重要
精神要素:受是感覺感覺苦、樂或不苦不樂等;想是印象攝取事物相貌,知
道是青、黃、赤、白,是長、短、方、圓,是苦是樂等;行是思維思維是推動身
心活動的力量,所以叫做行;識是了別對於所認識的對象,予以判斷和推理。佛
教根據以上兩方面的分析,說明有情不是固定的單一獨立體,而是種種要素的聚
合體,而任何要素又是剎那剎那依緣而生滅著的,所以找不到一個固定的獨立
有情」在支配著身心也就找不到「我」的存在。這便是無我簡單解釋。


問:請允許我插一句。照你所說佛教關於有情的組成要素的說法它是不是二元
論?

答:大體來說,佛教把組成有情的要素分為精神物質兩類,兩者結合便是有情
的成立。佛教對此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做「名色nāmarūpa」。名,是精神的要素,
五蘊中受、想、行、識四蘊,也就是六大中的識大;色,就是地、水、火、風、
物質的要素。地水火風空諸要素,都不能單獨生起,而必須是互相結合變化的。
簡單地說,「名色」就是身心合成的存在。從這方面看,有人說它是二元論;有
人說是一種平行論即心理生理平行;也有人說佛教認為精神物質諸要素都沒有
獨立的單元,所以與二元論和平行論都有所不同。究竟應當怎樣看,可以研究,
但是它不是唯物論則是明顯的。


問:「無動作義」如何解釋?

答:「無動作義」,就是不承認因果之間有來去緣起論者承認由因生果,而反
對因變成果的說法。譬如以燈傳燈,是乙燈的火由甲燈焰生,而不是甲燈的火跑
到乙燈去。根據這個道理佛教雖然也講六道輪迴,但是不承認有個靈魂從這個
有情身體投入另一個有情的胎里去。這個道理是從無我教義引伸出來的,以
後還可以談。


問:什麼是「無常」?

答:宇宙一切現象都是此生彼生、此滅彼滅的相待的互存關係,其間沒有恆常
的存在。所以任何現象,它的性質是無常的,表現為剎那剎那生滅的。這就是十
一義中「性無常義」和「剎那滅義」。佛經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就
是這個意思。「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行」是遷流變動的意思,
一切現象都是遷流變動的,所以叫做「行」。這個字的本身就包含了無常意義
生滅」二字,實際上包括著「生、異、滅」三字或「生、住、異、滅」四字
這裡每個字表示著一種相狀:一個現象生起叫做「生」;當它存在著作用的時
候叫做「住」;雖有作用而同時在變異叫做「異」;現象的消滅叫做「滅」。剎
那ksana是極短的時間佛經中說彈一下指頭的時間有六十剎那剎那生滅,就
是一剎那具足生、住、異、滅。有人問,一個人的壽命一般有幾十年,怎麼是
剎那生滅呢?佛教把人的一生從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剎那剎那相續而有的。
對一個人的整體來說,他有一期的生住異滅,即生、老、病、死;但從他的組成
各部分來說,則是剎那剎那的生住異滅。佛經說人的身體十二年全部換過一次。
一個物體的生住異滅,一個世界的成住壞空,實際都是剎那生滅相續的存在。照
佛教教義,一切現象沒有不是剎那生滅的。佛教把主張「有常恆不變的事物
見解叫做「常見」,認為是錯誤的。


問:請允許我插一句佛教本身是不是也受「無常法則的支配?

答:是的。根據佛說佛法分三個時期一是正法時期,即佛教興起時期;二是
像法時期,即演變時期,這時期開始有佛像,所以稱像法;三是末法時期,即衰
時期,佛並且曾經說過將來法滅時的情況。「諸行無常」,佛教也不例外。


問:什麼是「因果相續」?

答: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滅無常的,而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
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是就豎的方面來說的。從橫的方
面看,因果的品類有種種無量的差別。種種品類差別因果關係固然錯綜複雜,
但其間又有井然的法則,一絲不亂。一類的因產生一類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
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一類的因不能生另一類的果,如種瓜只能得瓜,不能得
豆。佛教認為因果的法則是決定的,雖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不能加以改
變的。這就是「因果相續無間斷義」、「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因果更互相符
順義」和「因果決定無雜亂義」的簡單解釋。佛教把主張「現象滅了就不生起
見解叫做「斷見」,也是反對的。關於因、緣、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緣、
五果等說法,這裡不一一介紹了。


問:關於上面所說的有關緣起的理論有什麼經論可供研究?

答:佛教經論談緣起道理地方很多,如上面所說的十一義,出自《分別緣起
法門經》玄奘譯,可以一看。又玄奘譯的《俱舍論》和鳩摩羅什譯的《大智
論》里有關部分,也可以一看。


問:聽了你根據「無造物主無我無常因果相續」四個論點來說明緣起十一
義之後,對於緣起的理論,大致有所了解。是否可以說這就佛教對於宇宙萬有
的解釋?

答:四個論點實際只是兩個論點--「無常」和「無我」。「無常」就是生滅相續
它不僅包括「剎那生滅」的意義,而且包括「因果相續」的意義。「無我」就是
沒有主宰,沒有一身之內的主宰也沒宇宙萬有的主宰。所以無造物主意義
實際包含在「無我」裡面。「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佛教宇宙萬有的總的
解釋,也可以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所以「無常」和「無我」的教義被稱為「
法印」。


問:「法印」是什麼?

答: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
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
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
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問:請解釋一下,「有漏皆苦」的意義

答:「漏」就是煩惱佛教認為眾生不明白一切法緣生緣滅,無常無我道理
而在無常的法上貪受追求,在無我的法上執著為「我」,或為「我所有」,這叫
做惑,惑使人煩惱,所以又叫煩惱煩惱種類極多,貪貪欲、嗔嗔恨、痴不知
無常我之理等等叫做痴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猶疑、惡見不正確見解,如
常見、斷見等為六根本煩惱。由於煩惱而造種種業kamma,業就是行為身業、言
語口業、思想意業的活動。煩惱和業引生未來或為天人,或為人,或為地獄、鬼、
畜生身心;於是又起煩惱,又造業,又生身心,這樣的生死輪迴samsāra,沒
有休歇。而生死輪迴是苦的。以人生而論,一般地說有八苦:生苦嬰兒在胎出胎
時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與所愛的分離、怨憎會苦與所怨憎的聚會、
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苦五取蘊即五蘊,取就是煩惱,人的色受想行識以煩惱為因
而生,又能生煩惱,所以叫取蘊。五蘊剎那遷流變壞,為生老病死等苦所集,所
以是苦。總之,佛說世間有無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來的,也不是造物
主給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緣的。上面所說因惑而造業,因業而有生死
苦,就是佛教對苦的緣起解釋,全面分析起來有「十二緣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