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輪回思想的幾個問題淺釋

佛教輪迴思想淺釋 

1)佛教相信天堂地獄嗎? 

    是的,佛教毫不懷疑天堂地獄的存在,因為天堂地獄都在生死范圍的輪迴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界限天堂地獄,人人都有經驗的可能,甚至可說人人都曾去過天堂地獄。修了上品五戒十善天堂,造了十惡五逆的大罪下地獄。苦報受完了,地獄眾生可以生天堂福報盡了天堂眾生可以下地獄。所以佛教相信,天堂雖好,不是究竟的樂土地獄雖苦,也有出離的日子。 

    同時,由於所修善業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於所造惡業的輕重,地獄也分層級。 

    佛教所說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接近人間的欲界天共有六層,往上的色界天共有十八層,再往上的無色界天共有四層。事實上,修善業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無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層的五凈居天是小乘的三果聖人所居,其餘都是修習禪定所生禪定天。 

    佛教所說地獄,大大小小的有無數目,那是由於獄中所受苦報的不同而分,主要則分為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的三大類,佛經中通常所稱的地獄是指根本地獄。根本地獄的主要區分,則有上下縱貫的八大炎熱地獄,以及四方連橫的八大寒冰地獄。依照各人所犯罪業的差別等次,便到應到的地獄中去受報。通俗的說下地獄是由鬼差獄卒的捉拿,就實而論,生天堂下地獄,都是由於各自的業力所感業力傾向天堂就生天界享福,業力傾向地獄便生地獄受苦。     

   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不受輪迴的限制。 

    所謂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回環。輪迴的范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五戒十善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生死范圍雖有六道眾生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併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佛教主業力的造作薰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所以,人在一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鎮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該代他布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嚮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凈土;若無重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凈土——這是教主臨終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後即是鬼,這在佛教輪迴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迴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後,也有大部分的可能生於鬼道。 

2)佛教崇拜神鬼嗎? 

    很明顯的,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唯有崇拜佛、法、僧——三寶,絕不崇拜神鬼,但是,正信的佛教並不否認神鬼的存在,因為神鬼也是六道輪迴的兩大流類。所以,佛教所說的神不是神教所說上帝佛教所說的鬼,也不是神教所說的魔鬼。佛教所說的神也是凡界的眾生佛教所說的魔是在欲界的第六天,所以佛教的魔是魔、鬼是鬼。佛教的魔,也有四種天魔五蘊魔、煩惱魔、死魔,除了天魔,其餘三魔也都出於各人自我生理心理。 

    佛教的神,通常是在天與鬼之間,大福的鬼便是神,天的扈從往往是神。鬼有多財鬼、少財鬼、餓鬼,多財大福鬼,雖在鬼道,也享天福,民間一般所崇拜的神,多半就是大福的鬼。神有天神、空神、地神,又可分天神、畜神、鬼神,民間一般所崇拜的牛鬼蛇神、草木精靈、山川等神,多是地神、畜神和鬼神。在佛經中通常提到的是八部鬼神那就是:天神、龍神、夜叉(飛空鬼)神、乾闥婆(天音樂)神、阿修羅(悲天)神、迦樓羅(金翅鳥)神、緊那羅(天歌唱)神、摩侯羅迦(大蟒)神。這八部鬼神,有善的也有惡的,善的通常是受佛教感化而來佛教護法的。因此,正信的佛教徒,並不崇拜神鬼,僅對神鬼保持若干程度的禮遇,假如一個正信的佛教崇拜了神鬼,在原則是有罪的。同時,善神都會自動地護持皈依三寶的人,故也不敢接受三寶弟子崇拜;正因為有了善神的護持,惡神惡鬼也不敢作弄或侵犯已經皈依三寶佛教信徒。 

3)佛教深信因果定律正確性嗎? 

    是的,佛教相信因果定律正確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飯可使胃囊滿足那樣的正確。 

    一般人懷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為僅僅站在下一生的立足點上,來看善惡報應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輩子,不但沒有好報,甚至還不得好死!有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卻在法律漏洞里逍遙自在,福壽雙全。 

    其實,佛教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現在一生,已有過去的無量數生,尚有未來的無量數生,現在這一生,若將過去及未來生命之流連貫起來看,實在還不及石火光影那樣的短促渺小。善惡因果是貫通了三世漸次受報的,業力的大小輕重,便決定了受報的先後等次。今生的修善作惡,未必即生受報;今生禍福苦樂,未必是由於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於往世業力果報今生所作所為,多半尚待到後世感報。若把三世看通了,心裡也就平服了。 

    再說,佛教所講的因果律,也不是像一般人所誤解宿命論或定命論。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業力不能轉變而被稱為定業之外,人是可以憑後天的努力而來改善先天的業因的。比如前世只造了窮人的業因,今世果然也感生為窮人的業果,但是,生為窮人不要緊,只要自己肯努力,窮困的生活環境是可以改造的。這是將過去的因加上現生的因,綜合起來,就是當下的果。所以,佛教因果律,不是宿命也不是定命論,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論。佛教如果落於宿命論或定命論的泥沼,眾生成佛的理論,也就不能成立,既然一切命運都是前世決定了的,人生的修善,豈不等於白費? 

    可見,佛教因果定律,也是不離緣生法則的。從過去世的業因到現在世的業果,中間尚須加入許多的外緣,方能成為業果的事實,這些外緣,就是現世的努力懈怠、作善與作惡。正像一杯糖水的本質是甜的,假若加入了檸檬或咖啡便會改變那杯糖水味道一樣。 

    總之,佛教因果律是貫通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而又連結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現世承受先世的業因,成為現世的業果,現世的行為造作,既然即是後世的業因,也可加入先世的業因,成為現世的業果。 

    因果道理聽來簡單,說來並不簡單佛教,就是這么一個看似簡單而實際並不簡單宗教

4)大千世界怎麼講? 

 佛經中說,一個日月系,為一個小世界須彌山為日月環繞的中心,也就是說,一個須彌山,即是一個小世界的環繞軸心是存在天體而非直觀天體。 
 小世界的范圍,既是一個日月系,那該是指太陽系或恆星系了,因為每一恆星,均有若乾的衛星,恆星都是日,衛星都是月。對太陽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衛星也是月。 

 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圍,是由一個須彌山至色界梵天。 

 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圍,到達色界的光凈天。 

 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大世界的范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 

 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小世界,累進千倍為中千,再由中千累進千倍,一共經過三次千數的累進而成,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其實只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 

 大千世界的統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 

 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無量無數,大梵天王也有無量無數。我們這個大千世界總稱為娑婆世界,每一大世界即為一佛的化區,釋迦稱為娑婆教主原因即在於此。 

 我們所處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單位而已,釋迦為了普化他的化區所以要用千百億化身,才能應化周全,雖化千百億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個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見,佛教世界觀,該是多麼的廣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學的觀點了。  

5)佛教重視神跡嗎? 

 神跡,在佛教稱為神通。 

 佛教承認神通事實,也承認神通功用,並且,佛教神通境界,遠在其他的一切宗教之上。 

 佛教神通分為六大類,那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佛教相信一切神鬼多有由果報而得的神通,一切凡夫仙人也可以有由修禪定而得到神通(耶教的祈禱,至其心力完全統一集中時,也是定)。但是,凡夫及神鬼,只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前五通,唯有佛教已經解脫生死的大小乘聖者,才能另加一通,稱為漏盡通,那就是六通具足了。 

 可是,佛教不以神通是萬能的,在因果律的原則下,眾生生死禍福都是出於善惡業力自作自受神通功用雖大,卻不可能破壞因果的律則,凡是決定性的重大業報,縱然以佛陀神通也不能把局勢全部扭轉,否則,因果業報的理論,便將無從成立。因此佛陀在世,雖曾現過不少的神通,但不輕易現神通佛陀座下的許多羅漢弟子也多有相當神通的,佛陀卻不許他們當著俗人現神通(根本雜事卷二及律攝卷九)。因為佛陀知道,神通可使人轟動一時,如果現得不 能恰到好處便會招致相反的惡果! 

 對於神通的問題,如有興趣,可以參閱另一篇拙作「神通境界功用」。按:此文今收於「學佛知津」一書中——本社出版)  

6)佛教徒都願往生極樂世界嗎?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不會希望以生天為最終的目的這是很明確的,因為除了五凈居天及彌勒的兜率內院,生天尚在輪迴生死的凡界。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都願解脫生死,這也是很明確的,因為唯有脫離了生死輪迴才會得到永恆的安樂。 

 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佛國凈土,但在十方法界之內,有著十方的諸佛凈土,西方的極樂世界,只是無量佛國凈土中的一個。所以,佛教徒之中也有不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願往生其他世界的,比如東晉時代的道安大師,唐代的玄奘大師及窺基大師,以及近代的太虛大師,都願往生本界(大千世界)兜率內院的彌勒凈土。 

 如果是悲願宏深而信心堅強的佛教徒們,也有不願往生他方的佛土,而願生生世世在人間度化的。 

 至於南傳上座佛教區域的佛教徒,那裡的出家人,最高的期望是即生修證阿羅漢果而解脫生死,如果一生不成,期待轉生繼續修證 

 不過,極樂世界的存在,對於真常唯心一系的大乘佛教而言,乃是深信不疑的。由於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極樂凈土的蓮池之中,蓮華分為九品,即使造了五逆十惡的人,若能於臨命終時,至心稱念阿彌陀佛,令聲不絕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帶業往生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的蓮華之中,過了十二大劫之後,蓮華開放,得見觀音勢至二大菩薩為之說法開示諸法實相即緣生性空的道理(觀無量壽經)。一旦悟透了諸法實相,實證諸法實相——諸法緣生,體性本空,便可破除一切的善惡觀念,一切的善業惡業也就一時抖落。那就叫做業障消除,那就不再受到業力的牽制,不再糊塗地沉淪生死,唯有乘著各自的悲願,再來人間,自主生死,行菩薩道,稱為「不違安養娑婆」。所以,彌陀凈土的安立,確是最最安全最最方便也最最可靠的一種信仰,這也正是許多沒有自主把握者的最佳安慰與最大恩德。 

 可是,彌陀經說,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福德之緣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彌陀的願力雖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積福。否則,到了臨命終時,恐怕連念佛能力都沒有了,那時候阿彌陀佛雖願伸手救濟,也是愛莫能助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