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佛學問答(一)

1. 如何懺悔業障

無論過去、現前,我們都曾造過很多業,譬如,毀謗別人、侮辱別人,這是言語的造作,殺生身體的造作,所謂「身語意」三業的造作。而懺悔是在菩薩面前說出自己所有的過失,求佛菩薩原諒。章嘉大師說懺悔真正的意義是「後不再造」,知道過去已經做錯了,從今爾後,不再重犯,這是懺悔」。

懺悔不著形式形式是屬於教學,表演給初學者及不知道懺悔的人看,讓他們有所感動,發心來學習。這種懺悔法是度化眾生,是利他的。自利懺悔是後不再造,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不貳過」,過失只能有一次,不能犯第二次,這是懺悔。因此,如果我們將自己的過失常常回憶,就是常常重復造作,罪業豈能懺除干凈?

上講,如理如教的修行,就是懺悔。八萬四千法門,哪一法不是懺悔法?我們一心念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就是每天發自內心的真懺悔。過去所做的一切善、一切惡都莫思量;現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也不去想,作到「三輪體空」,這是真的「一心稱念」。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是念佛,方能懺除業障

2. 如何才有把握往生

往生有沒有把握,並不是預知時至。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里說:「能否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念佛功夫之淺深。」印光法師是西方大勢菩薩再來他對於《要解》贊嘆到了頂點,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為《彌陀經》做一個批註,也不能超過其上。」由此可知,蕅益大師若不是阿彌陀再來,也一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所以,他的話就是佛的話,這是非常肯定地告訴我們,有深信切願就決定往生

深信切願在哪裡表現?對世間決定不染著,才是真信、真願;如果還有貪愛、留戀,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能去得了?因此,古大德凈土法門的修學是「欣厭二門」。欣是希望,歡喜求生凈土;厭是厭棄,厭離娑婆世界。把求生凈土親近彌陀,當作這一生唯一的大事,除此之外,微不足道。

我告訴大家,你能把《無量壽經》全做到,決定上品上生;做到百分之九十,上品中生;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這樣慢慢遞減,最低限度做到百分之二十也能下品下生。如果低於百分之二十的限度,往生就沒有把握了。

學佛講相應,相應就是必須具足「信、解、行、證」,即相信佛的教誨,理解佛的教誨,進而如理修行,並獲得經中所講的利益,缺一都不相應。在現前,煩惱妄想雜念減少,心地清凈智慧增長,這是淺證,少分與佛相應。待功夫純熟,自然曉得什麼時候往生

六祖惠能大師在一年前就囑咐他的學生替他預備後事。台中李炳南居士講經時,告訴大眾,他再講兩年就不講了,這個意思就是兩年以後他就要往生了。所以,功夫純熟之人,一、兩年前就知道自己何時往生功夫差一點的人,多數是一個月或三個月前就知道了。「台北蓮友念佛團」的李濟華老居士往生,就是兩個月前知道的。

往生沒有把握,說老實話,就是聽經太少。我們不聽經,就被煩惱妄想熏習。世尊當年在世「二時講經」,四十九年不中斷,二時就是現在的八小時。(當時印度時辰的分法,晝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一天是六時。現在把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時,所以古印度的一時等於現在四小時。)每天聽經八小時,才會有成就

現在講經的人少,我們想聽經可以利用錄像帶、錄音帶、cd或計算機網路方法,反復的聽,一天聽八小時,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聽掉,清凈心就現前。清凈心現前就有感應往生怎麼會沒有把握?

3. 如何在忙碌的環境當中增加定力

工作忙是我們的身體在勞碌,但工作再繁忙,心地依舊清凈,一塵不染,這就是定力。要如何做到?必須要看破、要放下要了解我們的生命非常短促世間確實是濁惡之極,經上講的「五濁惡世」,你能看到濁惡,對世間就沒有留戀。這正是一個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學習的。

4. 如何對惡人生慈悲心?

這必須要有高度智慧的觀察。惡人造作種種惡業,一種是自己直接深受其害,一種是社會大眾受其災害,我們是間接受害者。

惡人對修行人來講是逆緣里的善知識,因為他使我們對世間一切人事物不留戀,他提醒我們要趕快往生,豈不是善知識?孔老夫子講「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善人惡人和自己。善人是我的老師,他的好處善行我要學習;惡人也是我的老師,他的這些惡行讓我常常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所以,一個是正面的教導,一個是負面的教導。

你能這樣想,你的慈悲心就生起來了。你對於一切惡人,不但生慈悲心,也生恭敬心,知道他為我做出重大的犧牲,乃至於墮落阿鼻地獄把我送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是我的大恩人,慈悲心怎麼會生不起來?

所以,我們遇到惡人,縱然是直接的傷害,我們也很感激。《金剛經》上的忍辱仙人,遭受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大苦難,他沒有一點瞋恨心,而且生大慈悲心說:「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因為你是我最大的恩人,沒有你,就不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佛法修學上,是重要的關鍵,有忍辱才能得禪定,得禪定才能開智慧智慧開了,才能圓滿解決一切問題,圓成佛道。了解這個道理事實,才知道惡人對我們的貢獻大了

所以,在佛菩薩眼裡沒有敵人儒家也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一生中決定沒有冤家對頭,只有愛心佛家講一片慈悲,這個慈悲清凈平等的,是高度智慧覺悟,決不是迷惑。這樣,你的慈悲自然生起來了,你對於一切眾生自然就生尊重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你就能圓滿做到。

5. 如何念佛才能提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信心

念佛往生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蕅益大師教導我們建立信心有六點:一、信自,相信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心所變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跟識都是自己,不是別人。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謂「自性彌陀,唯心凈土」,那我們現前環境又何嘗不如是?懂得此理,信心堅定了。二、信他,「他」是指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他們所說的決定不錯,決定可信。然後再教我們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這樣信心具足了,往生真有把握。

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中,你念什麼就變現什麼,念佛就作佛,念菩薩就成菩薩,念天就生天。所以,「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往生的保證。何以多數人說死了都作鬼?因為他念鬼,他有「鬼」這個觀念,所以死了就作鬼。佛告訴我們,貪心的人作鬼,瞋恚重的人地獄愚痴的人畜生。因此,斷貪瞋痴,修戒定慧心存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能夠放下是非人我,一心念佛哪有往生之理!而且還不會生病知道自己何時能走,自在往生往生的實例很多,我們親見耳聞,還能不信嗎?

縱然別人對我們懷疑、毀謗、侮辱、陷害,全是假的。他造業,與我不相干。他造作罪業,能否傷害別人?不能。若能傷害別人,就能幫助別人。佛家講的修行是自修自度,佛菩薩也不能幫助我們,只能將這些原理原則方法教導我們,一定要靠自己建立信心願心老實念佛。不是說信了就得救,沒這個道理信佛不能得度,學佛才能得度,只要我們的「心、願、行」,學得與佛心、佛願、佛行一樣,就決定得生,這個道理必須要清楚。

6. 念佛讀經好幾年煩惱習氣仍在,對往生還是沒有把握,怎麼辦?

功夫不得力的原因何在?佛教我們做的,沒有做到;佛教我們不能做的,偏偏去做,結症就在此地。所以,儒家教導我們「克念作聖」,念是妄想雜念你能夠克服妄想雜念你就聖人凡夫為何不能作聖人?就是克服不了妄想雜念念佛必須放下萬緣,而你沒放下執著里最嚴重的是我執說得粗顯就是自私念頭。起心動念為自己,這個念頭不能克服,就是作聖最大的障礙

佛法將「善、惡」的標準,訂在為我就是惡,為人就是善,這當中有道理。「為我」是增長我執,就是增長自私自利念頭。這個念頭六道輪回的由來,只要有這一念,輪回境界就現前,就不能超越,所以為我是惡。幾時能把我、私的念頭斷了,做到「無我」,六道輪回就沒有了。若再把分別斷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就住一真法界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最重要關鍵就是有我、私,就是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如果你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你會愛人如己,你會真誠慈悲處事待人接物你不會糟蹋人,也不會欺負人,因為欺負人、糟蹋人是欺負自己、糟蹋自己。

道理明白之後,真正功夫從哪裡下手?一句佛號把分別、執著念掉;分別是所知障,執著煩惱障,一句佛號能破二障。我們雖然天天念佛念了幾年,而功夫沒有用在破障上,因此功夫不得力,生活自在

我、法二執破一分,就得一分輕安,就開一分智慧;能破二分,就得二分自在,就開二分智慧。確實身心世界一切放得下,真正覺悟三心可得」、「萬法無所有」,才是世尊所說的「無依道人」。因此,修行要著重效果效果在破障,效果在開智慧

最要緊的,還是要把自私自利念頭斷除,斷不容易,先要能淡薄、能放下。別人喜歡的,我們給他;別人用奪取、霸佔的,我們也給他,歡歡喜喜,絕不在意。如果還有一念不平之心錯了你還有「所有」。其實這都是一場空,誰要就給誰,你就會自在,你才能自在往生,沒有障礙

7. 出家修行具足什麼條件

首先,要明了出家真實意義。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為到寺廟剃頭、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實這隻是一種形象出家,而佛法著重的是實質的出家。何謂實質的家?煩惱是家,生死是家,輪回是家。佛教導我們,斷煩惱就出煩惱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脫離六道輪回,就出輪回之家形式上無關緊要,實質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這個道理,能夠斷煩惱、了生死、出輪回,就是真正出家

形式發心出家最重要條件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正如北京師大所標榜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形式出家必須具足條件。念念要為一切眾生做表率、做模範,使一切眾生看到你的行宜,聽到你的言說,能夠覺悟也能夠發出家之心,發出離煩惱、出離生死意念

因此,出家人必須要「遠離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是最低的標準。戒學裡面,基本的要求是「凈業三福」和「六和敬」。如何能夠達到?《無量壽經》教導我們,要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是總綱領,一定要認真去做。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誨。我根據佛陀的教誨,編了一本《凈宗同學修行守則》,同修們要念熟,要記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

然後要讀誦經典。凡是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聽經太少,境界念頭轉不過來,所以決定要多聽。我這一學佛能得一點受用,實在講就是四十年在講台上沒有中斷,天天勸別人,也就是勸自己,這樣才把念頭轉過來,這是為人演說。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得到效果。這樣,出家條件具足了。

8. 如何將念佛堂的功夫,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復雜人際之中?

念佛念佛,好比學生在課堂上課一樣,如果離開了課堂,功課都丟了,這就不能有成就。真正會用功的人,真正會做學問的人,真正能夠成就德行的人功夫是不會間斷的。大勢菩薩給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相繼就是不中斷,在日常生活當中不中斷,處事待人接物也不中斷,這才能落實。凡是不能落實,就是沒有做到「相繼」。念佛真正目的是求生凈土,如果功夫中斷,求生凈土困難了。

念佛功夫不在於口念,而是心中有佛,這就是不中斷。真正念佛人在工作應酬中,佛號也不中斷。但是念出聲音,人家討厭,所以金剛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在念佛,但沒有聲音,就是「金剛持」。章嘉大師就是用這種方法,他接見任何客人,除了說話,他手上掐念珠沒有中斷,口裡持咒也不中斷,真正是二六時中不中斷,這個難得!若我們能學習這種方式,既不幹擾別人,自己功夫又保持永遠不中斷,真正是自利利他。

章嘉大師何以能做心地清涼自在?因為他的念力永遠不中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如果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除了睡覺停止念佛外,一醒過來,佛號就接續,沒有不成就的。真能這樣念下去,不必三年,可能六個月、或一年,你就會開悟雖不大悟,總是小悟,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大徹大悟將來決定有把握自在往生

佛七隻是一種形式,提供我們念佛方法,提醒我們要認真念佛,而重要的是必須將這種方法精神,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在家裡有事務,不能每天念佛,但早晚功課決定不可間斷,要依照《凈宗朝暮課誦》認真去做早課是《無量壽經》第六品,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晚課是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就是五戒十善平時沒有時間聽整部《無量壽經》,這兩段經文要多聽幾遍,你的早晚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相應。這個相應就是「信解行證」,我們相信佛的教誨,理解佛所講的道理,依照方法修正我們錯誤觀念思想、行為,就能得到佛法所說真實利益,得到利益就是證果。

所說的每部經典,其內容具足教理行果」。我們應如何去接受?要以「信解行證」來接受,這就相應,古德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法到最極究竟圓滿,是真正覺悟一切眾生就是自己,即《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才明了虛空法界是家園,家在哪裡?虛空法界如來家,一切眾生山河大地如來清凈法身。你什麼時候入這個境界你就證得究竟圓滿佛。

一個真正修行人妄想、分別、執著會逐漸消融。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天天減少,自性般若智慧就天天透露,你的道業就增長。妄想、分別、執著都是煩惱煩惱少一分,智慧長一分,這是一定之理。我們的智慧不能增長,就是煩惱沒有消除。譬如黑暗沒有去除,光明怎麼會現前?因此,我們要想智慧,沒有別的方法,就是消融煩惱而已。

用什麼方法誠心誠意念佛。譬如,開口想批評人時一句「阿彌陀佛」把批評念頭打下去。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把這些念頭打下去,這是消除煩惱方法

聽經的時間愈長愈好,讓我們整個生活都能消融在佛法之中,這種生活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唯有認真去做的人,才能得到這種享受。

9. 父母該如何教導兒女

古人教子要在年少。但現在這個時代,計算機非常普遍,家家都有,小學生已經利用計算機做功課。而計算機網路內容非常復雜,作父母在這方面要特別關心,以免兒女小小年紀心靈就被污染,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最近有些父母告訴我兒女不聽話;作老師的說學生不聽話,原因何在?都是電視看多了,網路接觸多了,他們懂得的知識超過父母老師你說一句他會說十句。雖然他們懂得很多、看得很多、聽得很多,但是沒有智慧去判斷是非利害。這個社會善良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不但兒童不會辨別,成年人有時也難以辨別。

尤其現在社會是民主自由開放,絲毫約束都不行。譬如,美國兒童天堂,在美國管教兒女相當不容易,你要是罵他、打他,他可以到警察局去告父母虐待兒童父母要吃官司。有時小孩不告,鄰居會告,鄰居看到你管教太嚴格,就打電話給警察局,告你虐待兒童麻煩大了!這與中國社會不同。因此,在美國一定要心平氣和跟小孩講理,開辯論會,必須讓他心服口服,讓他知道一切是為他好。

現今子女背叛父母學生背叛老師,到處可見。這種背師叛道,欺師滅祖,都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我們不必跟小孩果報之事,因為他不會相信,你要他能理解的。這當中最重要的,父母老師以身作則,因為在子女心目中,父母是他榜樣;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他榜樣,所以一定要做個好樣子給他看。你要教孝,你必須自己孝順父母你要教敬,你必須自己敬事師長。你教孝敬,自己沒做到,他不會相信你。

因此,今天作父母、作老師,教導兒女,教導學生如果你不出道理,他覺得他比你還高明,他就看不起你。現在只有將兒女學生當作朋友看待,大家坐下來平心靜氣商量。他將所看到、所聽到的提出來,你再把是非善惡利害細細為他分析,他聽懂之後,對父母老師才會佩服,才會接受指導去做。所以,愛護兒女,培養學生,要懂得這個道理

10. 少年應以什麼樣的態度讀書、工作

儒、佛都教導我們,做任何事態度一定要真誠恭敬真誠恭敬不太容易養成,尤其現在是功利、斗爭的社會,一般觀念都是急功好利,這也是今天社會動亂天災人禍的根源。讀書是求智慧,自己在社會上,有一技之長可以謀生,維持生活,足矣!然後以清凈心觀察世間,你就能明了一切邪正、善惡因果。因此,大人要小孩做個好榜樣,要「知足常樂」,讓小孩從小懂得知足,懂得心地清凈,一塵不染,這是真正快樂

11. 如何教小孩學佛

小朋友學佛從讀經開始,我過去在美國勸導大家教小孩背誦《無量壽經》。小朋友讀《無量壽經》有四種好處︰第一,不會忘記中國語言;第二,認識中國文字,從小幫他奠定根基;第三,他學習到中國文言文;第四,他學佛了。所以教小朋友念《無量壽經》,一舉四得,不能忽視。天天督促他背誦,一定要背得很熟,他一生都不會忘記,受用無盡;到他長大之後,會感激父母教誨的恩德。一家人每天找一個時間來讀經、聽經,大人小朋友一起,天天不間斷。聽完之後,討論、講解,這是正教兒女,真正愛護兒女

12. 如何聽經?

佛法是至善美滿的教育,如何才能契入?一定要常讀經、常聽經。古人萬里從師,像世尊學生終身不離老師,即使學習成功了也不離開,就是給後學榜樣

凡夫無始劫來,煩惱習氣很重,三天不聽經,習氣毛病犯了。每次讀經、聽經是把煩惱壓一壓,但我們讀經、聽經功力不深,只能壓幾個小時,所以長時熏修很重要。這個熏習就是「隨文作觀」,讀誦、聽經時,糾正我們錯誤觀念想法。能夠講經的人也要歡喜為別人講解,因為講解一遍就是自己熏習一遍

我們一定要承認佛是正知正見,初學者首先要把自己的知見捨棄,學習佛的知見。到自己智慧開了,即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思想見解與佛完全相同,所謂「佛佛道同」。沒有見性想法看法與佛決定不同,所以要天天聽經。

《仁王經》講一天二時講經,二時是古印度時間單位,即現在的八小時佛教傳入中國祖師大德教人也是用這種方法,每天聽經八小時,如同天天在學校上課一樣。現在如果缺乏講經的人,可以利用錄像帶,每天聽八小時。只是聽,不必研究,聽懂就懂,不懂也不必去理會,一遍一遍的聽。應當怎麼聽?每天播放一個講經帶,一個帶子通常是兩小時,一天播四次。就是同樣一段經文,一天聽四次,這樣才能有印象;聽一遍馬上再換一個帶子,你得不到東西。所以,一定要懂得「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這么長的時間熏習才能產生效果,才將煩惱伏住,伏住後再將之化解,就產生效果。單單伏住,不能化解,功夫是有限的,諺語常講忍耐是有限度的。譬如,用定壓伏自己的煩惱,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定功,能支持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了,忍不住了,煩惱又起現行,就又墜落下去,所以八萬大劫是有限度的。佛菩薩用什麼方法?先忍耐,然後用智慧化解。智慧煩惱錯誤思想見解化解,就成功了。由此可知,開智慧重要。中下根性的人要開智慧,唯有讀誦、聽經、念佛,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時間愈長愈好。

李木源居士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一再建議要辦佛學院,培養弘法人才。弘法人才決不是短時期能養成的,我們預訂學習期間是七年,七年專學一部經,一生中專弘一部經,希望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只有辦佛學院,弘法的人多,講經的時間才能延長,一天講八個小時這個問題就解決了。講經、聽經每天能達到八小時念佛也能達到八小時,解行相應,定慧相資。共修的人數不拘多少,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你自己修學成功,人家看到羨慕,自然到這個道場來。這種道場,九華山仁德和尚贊嘆:「世間第一道場」!

13. 我家裡白蟻,要是不噴葯,就沒辦法住了,噴了又殺生

我想許多人都有這個問題白蟻也是有情眾生,要以善行待它。世出世間聖人都教誡我們,真誠就能夠感通,跟這些小動物不能溝通,是我們的誠意不夠。何謂「誠」?清凈心就是誠。古人講:「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有雜念就不誠,所以就無法溝通。如果心真誠,可以請它搬家。所以自己決定要斷惡修善,才能感動這些小眾生。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里看到,印祖居住的寮房,也有蚊蟲跳蚤,他的侍者幫他清除,老和尚說:「不用清除。」侍者「為什麼?」印祖說:「我德行不夠,有它們在,可以警惕我。」老和尚七十歲以後,居住的寮房沒有一隻蚊蟲,它們都搬家了。所以,這些小動物對真修行人、有德行善心之人,也起恭敬心,不會打攪。由此可知,修德就可化解這些問題。在新加坡美國,有些同修很認真的試驗後告訴我很有效果,縱然不能完全斷絕,也減少了很多,減少就表示自己修行功夫有進步。

14. 是否能買賣佛像?出售佛像是不是「出佛身血」?

流通佛像、買賣佛像這是屬於流通,沒有過失。出售佛像,不是「出佛身血」。什麼是「出佛身血」?破壞佛像,而且是惡意的,生討厭、瞋恨心,故意毀壞,這個罪等於「出佛身血」。如果是無意間不小損壞了佛像有過失,沒有罪。

15. 被鬼壓了,該怎麼辦?

確實鬼裡面有壓鬼,常常欺負人。一個心地清凈、心行善良的人,鬼不敢欺負他,而且他受鬼神尊敬擁護。凡是被鬼壓,自己一定要覺悟,大概心地不善,行為不善。為什麼?鬼瞧不起你,來欺負你。念佛同修功夫不到家,也會被鬼壓。可是念佛人常常念佛,遇到這些事情,心裡一想到佛號夢中念佛,或念菩薩名號,鬼立刻就離開了

16. 念佛可以轉變定業嗎?

念佛轉變定業要念到理一心不亂,事一心還做不到。念佛功夫有淺深不同,但是決定轉業。功夫淺的可以轉粗重的業,功夫深的可以轉微細的業,到定業也能轉,正是百丈大師所說的:「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能轉定業。可是要曉得,不能夠消除定業,可以轉定業,把惡業轉變成善業,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念佛確實有此效果

17. 臨命終時,究竟應念地藏菩薩,還是念阿彌陀佛?

《飭終須知》教人,若病人臨終業障現前,應念《地藏經》或持地藏菩薩名號幫他消除業障。請問臨命終時,究竟應念地藏菩薩,還是念阿彌陀佛?

如果他是學佛人,也修凈土,一定要一句佛號念到底,決定不能夠夾雜。

佛法的修學,古德講得很清楚,你修行有功,自然就有德,這叫功德。覺明妙行菩薩教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功,往生不退成佛是德。《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教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是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是德。「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是凈念,相繼是不間斷。以此方式修行,就是功德

所以,如果是修凈土念佛人,家人看到他臨終業障現前,應到他處去念《地藏經》或持地藏菩薩名號迴向給他消除業障。同時可以告訴他,但是不要讓他聽見,聽見他會夾雜。在他面前,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個作法正確

如果不是學佛人,不相信凈土也沒有意願求生凈土臨終業障現前時,念《地藏經》或地藏菩薩名號給他消除業障,早生善道,這樣作法就很圓滿

18. 有人聽了師父開示,錯解意思而又到處宣揚,應該怎麼辦?

聽經怕曲解經義,斷章取義,這種毛病自古以來就常有,只有繼續「多聽」,多聽才能開智慧,不至於錯解意思。聽佛的經教也是如此,教下常說大開圓解,我們就了解一定要多讀、多聽,最要緊的是要契入境界。現代科技給我們修學帶來極大的方便,使我們有機緣多聽。大家只要長時間聽講,就能大開圓解,依教修行就能契入境界

19. 人死投鬼胎,是否和人一樣慢慢長大?陽世的眷屬祭祀他是否知道?他的靈魂還能來嗎?

凡是學佛同修能相信並肯定,鬼是六道輪回之一,人死了不一定作鬼;但是,作鬼的成分多,這是事實。因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六道法界的業因,貪心餓鬼道的業因,愚痴畜生道的業因,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所以,「貪瞋痴」也叫三毒煩惱,其果報就是餓鬼地獄畜生。鬼確實也跟人一樣,可以慢慢長大。鬼道的受身與人道不同,人道是胎生,鬼道是「胎卵濕化」都有

有些人雖然在人間做了不少好事,但是貪心太重來世是有福報的鬼。有福報的鬼多半是化生,沒有受身之苦。鬼有五通,這是屬於報德。陽世的親朋好友祭祀,他知道,如果有緣分他也能來。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這個道場就有很多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眾生,有些同修有特別的緣分也能見到。現在居士林一樓、二樓播放講經的錄像帶,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就是應鬼道眾生的要求而播放的。念佛有個同修被鬼附身,這個鬼提出要求,要受皈依、要聽經。他告訴這個鬼,五樓講堂天天講經,可以到這里來聽經,也可以到四樓念佛堂與大家一起念佛。鬼說:講堂念佛堂光太強了(不是燈光,是指行人都有光,法師心地清凈,光就更強),他們很難受,所以希望我們在二樓播放影帶讓他們聽經。除此之外,我在台灣有兩個道場:「華藏圖書館」與「佛陀教育基金會」,這兩個道場都供奉著同修們的祖宗牌位。這也是鬼道眾生託夢,要求聽經、念佛這都是真的。

20. 人死一次投一次胎,有三個魂,是否魂愈來愈多

死了投胎,靈魂是一個,沒有三個。何以靈魂愈來愈多,而世界的人也愈來愈多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從他方世界移民到這個世間來的。為何會移民到此地?因為他們與此地的眾生有共同的業力,所以就聚會到此地。譬如:我們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中讀到,十方世界眾生,都喜歡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說十方世界眾生,都喜歡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的人天天增加,就是這個原因。絕對不是一個死了之後會變三個靈魂,三個死了會變九個,沒有這個道理也沒有這種說法

21. 長期念佛總覺得口乾,氣力不足,要怎樣念佛才能口不幹,心平氣和,法喜充滿?

誠心誠意的念,就有感應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彌陀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學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麼學?一部《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的行宜,我們要明了經典所說道理、教訓,依教奉行,真正落實在自己思想言行之中,這一句佛號就靈了,也就能得到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冤親債主你也就不得其便。更何況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代他們求生凈土,這個冤結就化解了,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跟人結怨,你的心地才能清凈。以清凈心、平等心、覺心來念佛自然得法喜。

22. 往生極樂世界,是否可以馬上回來度眾生?還是要等到「花開見佛悟無生」?

這個問題,《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非常慈悲對於悲心很重、且法緣殊勝之人,有特別的加持。如果是發願先度眾生,後成就自己,佛也幫助他,只要往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見了面,就能得到彌陀本願的加持,無論在哪一道受生,都不會迷失自性。所以,彌陀法門不可思議,也是古來祖師大德講的「難信之法」。這個法是佛在一切經里從未講過的,一切諸佛剎土也從來沒有這些事情,唯獨西方世界有。

佛法是教育,而非宗教,我們要認識清楚。佛陀的教學與孔老夫子精神完全相同,都是「有教無類」,對一切眾生平等教化。但是夫子教學的范圍是在世間,至於天道鬼神夫子常講「敬鬼神而遠之」,只能奉祀而不親近學習。釋迦牟尼佛教學的范圍,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經中講的十法界,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至於有多少不同維次的空間,無人知曉。這樣廣大而沒有邊際的范圍,都是佛所教化的區域。佛所講的都是每個人自性本能自性就是真心,我們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德能、才藝、相好。我們常講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而大乘經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都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所以,佛說他沒有東西教人,他所教的全是一切眾生本能,只是他本能恢復了,而眾生本能被蓋覆,不起作用。因此,佛看一切眾生平等的,沒有高下,不僅「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而且「生佛平等」,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都是平等的,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是大乘經的經義,也是事實真相

為什麼世間聰明的,有愚鈍的?就是蓋覆的煩惱有輕重厚薄之不同。煩惱的人智慧就高;煩惱的人智慧就低;造作善業多的人相貌就端嚴;造作惡業的人相貌醜陋,這個境界有一定,千變萬化。跟我身體一樣,身體也是屬於境界這是現相,「相隨心轉」。所以,一個修行人斷惡修善,過幾年相貌就變得慈祥,說明他修行功夫得力。相隨心轉,境界也隨心轉。如果一個人一生都被外面境界所轉,受外面境界影響,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凡夫。要是能轉境界不受境界影響,能影響境界,就是佛。《楞嚴經》雲:「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之後,無論到什麼地方眾生,別說是人間,就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都能去,因為他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了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就有功夫。這個功夫,一方面是自己修的,更大方面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使你恆住念佛三昧才有這個功夫

我們要問,有沒有必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絕對有必要。我們肯定西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明末清初蕅益大師別號叫「西有道人」,他說極樂世界確實有,阿彌陀佛確實有,這是我們要肯定的。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決定是不同維次的空間,它是高維次,極高無上,將所有一切不同空間維次全部突破。所以,世尊贊嘆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是贊嘆阿彌陀佛的智慧能力,能將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佛中之王」是贊嘆其德行

諸佛菩薩世間示現,我們要記住一個原則,必定是針對現前社會需要,提供拯救解決的方法這對我們才真正有利益。今天社會生了嚴重的危機,我們要知道這個危機是教育徹底失敗。過去世界還能維持祥和,原因何在?雖然全世界對於道德倫理的教育疏忽了,但中國人仍重視。《十善道經》序文講,十分之一的人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沾光。中國人口佔全世界比例不止十分之一,有五分之一,五分之一里有一的人接受儒家的教育、佛法的教育,這個世界就能安定

我們仔細觀察現代的小孩,三、四歲的小孩電視,霸佔著電視家裡客廳有大電視房間有小電視父母要看的節目與他不同,父母叫他到房間去看小電視,他卻回答說:「小人看大電視大人看小電視」。這種思想言行是目無尊長,我們聽到之後提心吊膽,他長大之後怎麼辦?這是對教育的疏忽。這個問題現在要是不重視,不認真想辦法挽救,二、三十年之後,世界就沒救了。打開電視網路,裡面的內容都是殺盜淫妄,全世界眾生腦子裡都想這些,這還得了?大家都惡業惡業天天增長,果報就不可收拾,這是眾業所感。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決定有惡報

聰明人、有智慧之人在這短短一生之中,要懂得修福;對於善、惡,必須有能力、有智慧辨別。凡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是善。凡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團體,損害別人,欺騙別人,這是惡,惡的果報在三途。人在世間能活幾天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去造作罪業,墮落在三途,這個時間就長了。所以,在世間聖賢書,受良好教育,必定要克服自己的煩惱慾望,真正發心利益眾生

眾生先要度自己,自己沒有得度,怎能眾生?如何度自己?將自己的煩惱習氣全部改掉,就是度自己。《十善道經》就是標準,譬如殺生習氣煩惱,我從今爾後不殺生不懂道理時,常常看到蚊蟲螞蟻蒼蠅這些小動物干擾,有意無意就把它殺死;學佛之後,再也不殺,它也是一條命。螞蟻來這里是為了覓食、謀生,它沒有犯死罪,為什麼要殺它?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待它?以慈悲對它,要布施供養它,它找東西吃,我們放一點東西在門外院子,它慢慢就到那裡去了,以後就不再來干擾,不需要用殺蟲劑。我們可以跟它溝通,它有靈性。凡是有靈性的,你殺它,它會沒有報復心理嗎?將來它得人身,我們變螞蟻,他又來殺我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偷盜是最容易犯的,凡是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都屬於偷盜。有些人說,不損人如何能利己?這個觀念錯誤的,是迷惑的,豈不知真誠利益眾生才是真正利己。佛教我們「廣修供養」,廣是廣大沒有邊際,對一切眾生我們盡心儘力供養布施果報不可思議。你布施這個國家的人民,要是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生果報一定是在這個國家國王,因為你對他有恩惠。你要布施世界你就作輪王,這是上講的統治全世界大王世界的盟主,許多國家都情願聽你的教誨,都服從你的號令,這是布施得來的。你今天賺很多錢,是前世修財布施;你今天有智慧,是過去生中修法布施;你得健康長壽,是修無畏布施。修什麼因,得什麼果。沒有修因,今天想盡方法去得果報,得不到!

所以,真正命里有的,無論做什麼都會賺錢。做事業是緣,因緣和合,果就現前。沒有因,緣再殊勝,什麼也得不到。這些道理事實真相,唯有佛講得透徹。所以,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先要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首先要改的,是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學佛菩薩,佛菩薩沒有自己,《金剛經》上說:「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隨類化身。我到這個世間來,就是行菩薩道,為了度眾生,度自己就是度眾生。因為度自己,就要為社會大眾做好榜樣,讓大眾尊重、效法你,向你學習,你就度了他。不能度自己,決定度不了別人。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歷代祖師大德,他們做榜樣給我們看,一生唯有修善,決不作惡,只有利益眾生,絕不利益自己,眾生就是自己,利益眾生是真正利益自己。所以,心量要大,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一絲一毫的善行,如果心量大,這個善行就擴大;心量小,做再多的善事果報還是小。因此,先要把心量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遵守佛菩薩的教誨。

23. 釋迦牟尼佛示現「馬麥之報」及三天頭痛,阿彌陀佛如果到這邊來示現,是否也有這個現象出現?

有,這是教化眾生,告訴眾生因果可畏。成了佛,不能說就沒有果報,過去造的惡沒有報,成了惡報也現前。雖然現前,他知道這是還債,一筆勾消,非常快樂接受果報世間人迷惑,接受苦報不甘心,還怨天尤人。佛菩薩知道業因果報,所謂「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不昧就是對於因果清楚、明白,不是沒有因果

24. 宗教融合是一大勝事,若我們也去聽外教的經典,是否與「一門深入」相違背?對於正教教派,譬如清海、盧勝彥,當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問得好,教確實有邪正,要辨別清楚。對於深位的人他們的見解就不一樣,他們真正到了不受外境的干擾,所以邪正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凡夫,會受外面環境影響,於是邪正就必須要辨別,要遠邪親正,這是隨順根機而說的。

25. 為什麼聽《無量壽經》覺得很相應,很能契入,但聽《華嚴經》就覺得很茫然,是不是境界不夠?

有過去、今生學佛同修決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學佛每個人善根都很深厚,過去你所修學的法門這一生遇到了,就會得很投緣、很歡喜;從前沒有學過,這一生遇到了,就感覺得很生疏、很茫然。你這情形,大概過去生中修過凈土,《無量壽經》念得很多,所以一遇到就生歡喜心;可能《華嚴經》從前沒有學過,所以接觸之後就比較生疏,原因在此地。

26. 斷一分煩惱、分別、執著,就是功夫成片,這個人是什麼樣子他自己能知道嗎?這個人一定能往生嗎?

斷一分煩惱、分別、執著關鍵在這一分的標準是多少。每個人標準不相同,甚至於大小乘經里的標準也不相同。佛何以說這么多不同的標準佛說經是因人而異,佛是遷就眾生而有不同標準。至於斷了煩惱、分別、執著是什麼樣子?這個樣子很明顯,就是「煩惱輕,智慧長。」最明顯的,就是聽經有悟處,讀經能通達義理。處事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之中,會覺得比過去進步很多。過去處世待人有許多不當之處,現在這毛病都改正了,所以心情舒暢,清凈快樂這是不同之處。分別、執著的人,生活得很苦,縱然富裕也非常苦惱。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縱然窮困,也非常快樂。如孔老夫子贊嘆他的學生顏回,「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雖然過著窮困的日子,可是他快樂。由此可知,苦樂有一定標準佛法講:「苦樂在覺迷。」一念覺,轉苦為樂;一念迷,樂中就有苦。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27. 在念佛念佛,在日常生活修行,應怎樣做才相應?

念佛堂是訓練,養成念佛習慣。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心中「憶佛念佛」,能做到不中斷,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果然成片往生就有把握。所以,在念佛堂是養成,真正的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

28. 學佛後做了錯事,過後已經改過,但是不好念頭常現前,不知如何是好?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是許多同修的問題。學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境界轉不過來,毛病也在於此。自己曉得錯了,也知道改,可是改得不徹底。《十善道經》講「夾雜不善」,怎樣能做到不夾雜?印光大師教我們的方法很好,常常想到「死」,我快要死了自然放下了。印光大師念佛堂的佛像後面寫了一個「死」字,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在世一場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常常想此,萬念俱灰,才回得了頭。我們活在世間,決定不是為自己,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死,對自己、對世間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留戀。活在世間,就是為眾生、為佛法,為大眾做好樣子。別人不放下的,我統統放下。別人犯過,不能痛改;我犯過了,真正能改,做出一個知過能改的好樣子,一切為眾生,為正法久住。

學佛的人絕對不怕死死了以後,要換更殊勝境界這是智慧者的作法。如果死了墮落在三途,愈轉愈苦,這是愚痴。所以,真正想改過,就要常念死。佛在大小乘經典里,常教我們六念,六念前面是念三寶,後面是念天、念戒、念無常。過去很多修行人都將《無常經》作為早晚課誦,現在念這個經的人比較少。我們也必須用這個方法來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一才有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佛法很不容易,有這個機會決定不能錯過。

29. 請問上「佛學班」好不好

上「佛學班」要看什麼情形,現在一般的「佛學班」,學的都是一些佛學常識,如果對佛學常識想知道多一些,這個對你有幫助。如果不想知道,也不妨礙,佛法貴專精,不貴多,所謂「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夠真實利益。學得太多太雜,充其量是個佛學家、佛學學者,但對於生死、脫輪回,毫不相干。所以,你自己必須要衡量哪個重要,這個事情由自己去選擇。

30. 有些常住道場同修念佛已經有三、五年,經常出現肚子脹、打嗝、手腳腫等狀況,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治?

最重要原因,是要觀察道場衛生狀況。古代的道場對於衛生非常重視,現在日本道場還保留了古代道場傳統美德,不管是大殿房間都是一塵不染,衛生清潔工作做得令人敬佩。他們進房子都要脫鞋,穿白襪子、白衣服,從地上走過,不會有一點污染,而且陳設簡單整齊,有條不紊。所以衛生條件是第一因素

第二、與道心也有關系。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凡夫決定會受環境所轉。古來祖師大德為什麼要把道場建在山林之中,遠離都市村莊,就是曉得初學的人「心隨境轉」。環境清凈、整潔、衛生,他的身心安穩,對修學有很大的幫助。到了真正得到禪定智慧,不會為外境所轉,能轉境界就像濟公一樣,回到都市跟大家打成一片,和光同塵,幫助一切眾生,有能力不被境轉。可是這是少數人,不是多數人,多數人一定要靠環境做助緣,所以對道場的選擇不能不留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這個道場,最適合多少人修行?「一串念珠之數」,一百零八個,太多就不行了,環境條件就不夠。人太多衛生條件當然要下降,這是一定之理。到講堂念佛堂參加共修,不住在道場,就無所謂。住在道場的人,一定要注重環境道場不大,住的人就不能太多這是物質條件的限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