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菩薩顯神通降伏魔王波旬

uploads/content/2022/may/aa444be076283ec9575112ad9cb30f11.jpg" />

  一日,阿難尊者告訴舍利尊者,說自己曾見過文殊師利顯現神通變化。阿難尊者說道:昔日,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的給孤獨精舍,與八百位大比丘僧,及一萬二千位菩薩同俱一處

  當時,連續下了七日七夜的滂沱大雨,無法外出乞食。其中,已得禪定解脫聲聞聖者,入禪定中,能七日不進飲食,而尚處凡夫位的諸學道人無法不吃不喝,經過五日未進飲食,飢餓羸瘦,虛弱地無法前往覲見佛,供養禮拜

  阿難尊者心想:“這些比丘們實在是太苦了,應當將此事秉白佛。”於是阿難尊者前往佛所,頂禮佛後,說道:“有眾多比丘已經五日未進飲食,極為羸瘦、虛弱。”佛告訴阿難尊者:“你可以將此事告訴文殊師利,他能讓比丘們有充足的飲食。”

  阿難尊者於是前往文殊師利的住所,詳細說明此事。當時,文殊師利正在為帝釋、梵王說法,故對阿難尊者說:“請先敷座在旁稍後,到了用齋時間,你便可擊楗槌集眾,請眾僧來用齋。”阿難尊者便敷座在一旁靜候。

  當時文殊師利正在為帝釋、梵王開示“分別一切身三昧”之妙法,一直未離開住所。見此景,阿難尊者心想:“文殊師利真的能讓比丘們有充足的飲食嗎?”阿難尊者並不知道,文殊師利為帝釋、梵王開示“分別一切身三昧之時,同時也入“分別一切身三昧”,以分身入舍衛城乞食。

  這時,魔王波旬心想:“文殊師利已演說妙法,現在正入舍衛城乞食,我應設法阻擋舍衛城中所有的婆羅門長者居士們,讓他們不能出入房舍,不令其供養文殊師利。”因此,文殊師利所到之處,家家門戶緊閉,路上也無行人

  文殊師利知是魔王波旬用幻術障蔽了城中的人,當下至誠發願:“我生生世世所積累的福德智慧,即使只取一毛孔許,恆河世界魔王福報總和也無法超越。

  若我說真實不虛,魔王障蔽人民的幻術將失效,且魔王將化作居士形像,在街道巷弄中稱揚贊頌:‘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若能布施供養文殊師利,將獲殊勝果報。若布施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眾生,經百千億年,所得福報尚不布施文殊師利一爪許所得之福來得殊勝。’”

  當文殊師利說此誓言後,天人們立即將城中所有的門戶開啟,使大家皆能前往供養文殊師利。此時,魔王波旬果真化作居士形像,在街道巷弄中稱揚贊頌:

  “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若能布施供養文殊師利,將獲殊勝果報。若布施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眾生,經百千億年,所得福報尚不布施文殊師利一爪許所得之福來得殊勝。”

  當時,文殊師利以神通力,令所持的缽能容受大家所供養的上妙飲食與餅果,且如同用不同容器盛裝,食物不相混雜。八百位比丘僧和一萬二千位菩薩所需之飲食在此缽中,但不見缽中的食物滿溢出來。

  文殊師利乞食畢,離開舍衛城時,將缽置於地上,對魔王波旬說:“你現在是凈人,可以捧著這個缽在前行。”然而,魔王波旬卻舉不起缽,頓時心生慚愧,對文殊師利說:“我無法舉起地上這個缽。”

  文殊師利說道:“你具有大威神力,為何無法舉起地上這個小缽?”魔王波旬盡使神力,依舊無法讓缽離地分毫,驚怪從未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乃向文殊師利說道:“我的神力能舉起伊沙陀山,將其放在手掌中,甚至投擲到空中,但卻無法將這個缽舉起分毫。”

  文殊師利說道:“具大願、大行、大力的菩薩所持之缽,並不是波旬你所舉得動的。”接著用一根手指舉起地上的缽,放到魔王波旬的手上,並說道:“你現在是凈人,可以捧著這個缽走在前。”魔王波旬便使盡全力,捧著缽在前而行。

  當時,自在天子一萬二千位天子,前來頂禮文殊師利,然後問魔王波旬:“你不文殊師利的侍者,為何捧著他的缽走在前面?”魔王回答:“天子!我無法和真正具有大力的菩薩相比。”天子說道:“波旬!你也具有大威神力啊!”

  此時,魔王波旬被文殊師利的神力所攝持,答道:“愚痴之力是魔力,智慧明達之力菩薩力;憍慢之力是魔力,大智慧力是菩薩力;諸邪見力是魔力,空、無相、無作力是菩薩力;

  諸顛倒力是魔力,正真諦力是菩薩力;分別我、我所之力是魔力,大慈悲力是菩薩力;貪瞋痴力是魔力,三解脫力是菩薩力;生死之力是魔力,無生、無滅、無有諸行、無生忍力是菩薩力。”

  當魔王波旬宣說此法時,在場有五百位天子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二百位菩薩成就無生法忍。

  文殊師利和魔王波旬帶回這一缽食,讓所有的比丘僧皆得飽食,而缽中的食物並未減少。

典故摘自:《大方廣寶篋經·卷第二》

  省思:

  文殊師利菩薩大乘佛教中以智慧著稱的菩薩,常以智慧開導行者,作無畏獅子吼,摧伏群魔邪說,助佛弘化。文殊師利菩薩神通,降伏魔王波旬,令知魔力終不敵菩薩之大力,並以神力攝持,令魔王波旬口說真法,令眾知何為魔力,何為菩薩力。

  愚痴、憍慢、貪瞋痴等,皆是魔力,終不敵大智慧、大慈悲、三解脫菩薩力。菩薩行者當以智慧,照破無明煩惱,真正成就大力、大慈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