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如何教育好子女?一定要與自己一起學佛修行?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個學佛人,怎樣才能教育好子女呢?我不提倡打罵的方法,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遷就孩子的一些要求嗎?我應該主要加強孩子哪些方面的修養來更好的教育孩子呢?我想這是很多家長一直困惑的問題。為此,特搜集整理網路上多篇文章供佛友們學習參考,也可留言參入討論~

  問:如何教育好子女?(作者了幻法師

  了幻法師 答:佛陀在《善生經》里,規定父母當以五事養育子女

  父母養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惡;二是教授子女正確的處世道理三是關心愛護子女;四是為子女安排好婚姻生活;五是為子女提供正常的物質條件,滿足他們的正常要求。

  現代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呢?以下四點意見可參考:

  (1)、培養子女感恩觀念:什麼是好兒女?就是他具有孝順、尊重、感恩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讓他從小培養感恩觀念,不但知道感謝父母的恩惠、老師的恩惠,也能夠感謝社會的恩惠、國家的恩惠。他有這個感恩觀念,就是他財富,有助他開創未來美好前途。

  (2)、培養子女慈悲胸懷:現在的青年兒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時之狠,賭氣、打鬥、鬧情緒,這樣的子女將來社會上是不容易獲得人緣的,所以最要緊的是兒女慈悲胸懷。例如,教育子女,要教他愛護小動物教他不欺凌弱小。使他們學會尊重生命,關愛他人。如果孩子缺乏慈悲心、博愛精神將來社會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氣。

  (3)、培養子女的忍耐力量:要養成子女的良好修養,就要教他忍耐。像兄弟姊妹相處,有時候哪裡一個兄弟姊妹多得到一點利益,多得到一點好處他不要爭,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點嫌棄、一點挫折也不要一直苦惱鬧情緒,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將來成就一切事業力量

  (4)、培養子女的服務精神:今天的社會,不是講究你個人有多少才能,有多高學歷,最主要的是社會大眾能肯定你,能接受你。子女如果有服務犧牲的精神,對社會大眾貢獻就會受到大家的肯定歡迎,才會成就人生價值意義

  問:學佛人要督促孩子的學習么?

  居士答:肯定要的。先做好人才能做佛。當然要管好孩子

  居士答:當然要督促孩子學習。學佛要有責任心。對社會、對家庭責任心孩子生下來了,要培養他。撫育他。否則就學偏了。孩子學習好了,以後有益於他學佛。記得上師說過,藏地很多人學佛因為沒有文化知識,理解佛法上就會有困難。所以,孩子有一天能走入佛門,現在要督促他好好學習。

  居士答:學佛人也要在世間表法,督促孩子學習,也是非常正常的。

  居士答:肯定的。一切眾生做過我們的父母兒女。我們可以發個心,把所有眾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用所學佛法化成救度眾生的方便,這是每個學佛人的菩薩行,應該做的。

  居士答:自然要管孩子的。學佛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修行佛法不離生活身邊眾生父母妻子兒女都是於我們最有緣分眾生學佛要從身邊做起。自己的家要觀為西方極樂世界,周圍的人都是無量光佛、菩薩等,我們修行,就要跟眾生結善緣,了緣。好好的自己的義務。做家長的,照顧好孩子生活、學習,也是義務。督促,也是在放下心態下進行,不是執著心態下進行。如果報恩來的孩子自然乖巧些。如果抱怨來的孩子,不聽話。這樣我們要深信因果,好好懺悔,抱著平和心態,盡責任義務,幫助他學習,用自己的表法影響他,慢慢讓他也學佛。慢慢他也會聽我們的話,學習好了報效眾生

  孩子不聽話,訓斥他,算不算惡口?(作者:達真堪布)

  達真堪布答:這要看你的發心動機。如果完全是為了眾生,為了對方,這樣的話肯定沒有罪過。如果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自己,摻雜著自己的某些利益,那肯定是惡語,肯定有罪過動機善就是善,動機惡就是惡,完全看你自己發心

  教育孩子時發脾氣因果嗎?(凈土法門法師

  問:如何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落實到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會發脾氣、起煩惱這是否也是著相

  凈土法門法師答:是著相。這兩句話很不容易落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法身菩薩境界,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妄的,你的心清凈你不會再妄想你也會有分別,也不會有執著只要你還有分別還有執著,你就不能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這幾天講到這個問題——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懂得了,萬緣放下你的心清凈了。幫助別人,有喜怒哀樂這個表情,但是他並不著相。為什麼,就像戲台上唱戲一樣,假的不是真的,是手段。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斷惡修善,幫助別人破迷開悟,作為教學的手段可以。你說小孩你是教他好,如果你真的動了瞋恨心,你就落到輪回里了,你是輪回心造輪回業了。所以佛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也有喜怒哀樂呀,有時候也獎勵人,很歡喜啊。有時看到弟子過失他也板起面孔發脾氣啊。你說他有煩惱嗎,他有分別執著嗎?——他沒有。他那是眾生有感,他有應。你善心感,善的心回應你;你惡心感,打罵教育的心應——感應道交。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妄想在裡面。這個功夫是上乘,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六道眾生包括天人都做不到。我們學佛應當要學這一點,這也是很不容易成就的。因此祖師大德教導我們,末法時期,除了依靠念佛往生之外,你能夠在境界上把煩惱習氣斷掉,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啊。念佛求生凈土,只要我們能夠把煩惱習氣控制住,伏住,就能夠帶業往生,我們應當在這個方面下功夫。而直接在生活中運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很難做到的。(凈土法門法師佛學答問》2004.7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問: 強迫孩子與自己一起學佛修行嗎? (作者:達真堪布)

  達真堪布答: 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保持適度就行。不能太過分也不能太遷就。

你想度化、幫助孩子或者周圍的人,必須要有善巧方便。要求太過分了,對方肯定受不了。根據眾生根基看他因緣、意樂在哪兒,然後通過一些適合他的非常祥和的方法來調伏他,讓他一下子就能接受。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直接就去做,肯定不行。有時候需要硬的方法,有時候需要軟的方法。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這是智慧

度自己也好,度他人也好,智慧和方便都要具足。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會有障礙。如果有障礙了,說明你還是沒有方便;沒有方便,說明你還智慧不夠。其實一切都要恆順眾生,要隨緣,但需要有智慧能做得到。

隨緣不是隨便。已經開悟、證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隨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隨緣放下和放棄不一樣。我們現在一放下,就都放棄了。難就難在這裡。《心經》里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要放下不要放棄,要認真不要執著,要隨緣不要隨便要把握這些很難。要保持適度,沒有智慧是無法分辨的,沒有修行不可能保持適度,差一點點就錯了

    孩子從出生開始身體就不好怎麼辦?(作者:達真堪布)

  問:我有一個三歲女兒身體一直不太好。生下來時,找人看過說「不宜養」。她晚上做夢總是哭,還說自己看到鬼了,按理說一個孩子不應該有這些概念。之前我曾經有一孩子,在三歲時夭折了。我有一次和現在的女兒玩時,她鄭重的對我說,「她回來了」。給我感覺,這個女兒就是那個夭折的小孩子。以前上師超度時,我給夭折的孩子做過隨喜超度我覺得應該是把那個孩子超度走了。現在這孩子身體不太好,跟以前的那個小孩有沒有關係?請上師開示

  達真堪布答:這是孩子自身的業力,也是你本身的業力,雙方都有關係。你擔心也沒有用,現在只有相信佛理,自己好好修多消業第一個孩子沒留住,第二個又是這樣,你應該懺悔孩子也是,應該為她消災,這樣的話就會好一些。主要是自己能誠心誠意、一心一意地念佛、念咒、念經、修法,這樣就能消災免難,消業積福。你要相信上師三寶力量有信心才有加持。如果自己沒有信心的話,就不一定了。

  凈土法門法師:如何教育一個孩子

中國古人嬰孩就學起,一出生就學起,學什麼?學孝道。他從哪裡學來的?他從父母那裡學來的。他看到父母孝順他的父母,看到他的媽媽孝順她的公婆爸爸孝順父母這是孝道,他天天看。看到父母家庭裡面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相親相愛;看到父母家裡面上上下下的這些人,怎麼對長輩,怎麼對晚輩,怎麼樣對童僕(家裡面請的傭人)。這些記錄下來就是《弟子規》,《弟子規》是他父母家庭生活規矩,他父母完全做到,讓嬰兒從小看到、聽到、接觸到,全學會了。父母小孩第一任老師教他什麼?教他離苦得樂。真得到了,真歡喜生活快樂幸福美滿的童年。

  這樣學了三年是紮根,他一千天養成習慣了,不需要教,自動自發他就這麼做法,一絲毫勉強都沒有。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自然」,他從出生就在學,學到三歲是一千天,就養成習慣變成自然自然而然他就這麼做法。《弟子規》教給他正確觀念正確思惟正確價值觀佛法裡面講的八正道,他從這裡學來的。六、七歲上學,老師也是這樣做老師父母一樣,身教。小孩慢慢懂事了,老師深入淺出誘導孩童跟他講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孝順公婆,為什麼要友愛弟兄。他都會做了,再講解清楚,他就懂得所以然,我應該這樣做,原來是這個道理

  蔡禮旭老師:如何教育孩子師長生起感恩之心

我們海口有幾位老師,他們全校在推廣孝道、師道的時候,很多的同事經過他們班級的時候,都覺得學生特別有禮貌,而這些班級的家長都打電話到學校去說,孩子成長很多,尤其特別在孝順方面進步特別大。

  另外一位王老師在海南師范院校附屬小學當老師,他一開始推廣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是他最早到學校一到教室之後,馬上打開《弟子規》,打開《孝經》,開始讀誦,確確實實是以身作則。所以他的學生一進教室不會拖拖拉拉的。不會還在那邊吃早餐。一進門就感受到老師好學態度,這個朗朗的讀書聲馬上就讓他的心定下來,也跟著老師一起齊讀,所以他們班的進步也特別快。

  而孩子在接受聖賢教誨之後,存心非常良善。三八婦女節,他的學生來跟這位王老師說老師,我們決定每個人買兩朵花。老師就問了:為什麼要買兩朵花?學生跟老師說老師,一朵要送給母親,一朵送給學校的女老師。他的老師一聽很高興,自己都沒想到,還是學生想到的。其實孩子在落實《弟子規》的教誨,孝道,「入則孝」,「親所好,力為具」,而且念念想著母親的辛勞,也能想著老師對他的辛勞跟教誨。所以那一天他們班的學生就在全校拿著花到處送,在送的過程,他們校長是一位女校長看了之後很感動,還親自到他們班上肯定學生所做的一切,講的過程因為太感動了,這位女老師眼淚都掉下來。

  學生真正身體力行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過程他自己內心也會得很充實,覺得很踏實,因為他在做他應該做的事。有一孩子,一個男同學,拿花去送一位女老師,回來之後很高興,就跑去跟他們老師說老師,我送出去的時候,看到這位女老師的笑容,我的內心非常喜悅。這老師接著問他:你在這個時候體會到什麼?這個孩子說:我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氣。所以這一種幫助別人的喜悅,體貼別人的喜悅,絕對不是課本裡面教出來的,而是親身去做之後體會到的。所以我們老師也好,家長也好,要讓孩子懂得去付出,懂得去關懷,他才會感受到付出跟關懷別人的喜悅在哪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