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變害:放生存在誤區

  近兩三年來,台灣佛教居士林在佛菩薩聖誕日到來之前,總會在《聯合早報》等報章媒體上刊登文章,提醒大家“以護生代替放生”,“以素食代替放生”。換句話說,不應再盲目地延續“放生”這種風俗習慣。因為盲目放生做法有時候效果會適得其反,“放生”的結果往往就是“放死”。

  據台灣政府相關部門估計,以往被放生動物,有九成不到一個星期就死亡。而動物園的專家也指出,這些被放生動物通常是人工飼養長大的,或從外地捕捉的,它們並不能在本地的野外環境覓食與生活。因此,放生後它們會往往感染皮膚炎、鈣質不足、失去肢部或身體損傷,最終悲慘地死去。

  “放生”的做法也助長了捕捉動物行業,導致更多本來在自然自由生活動物被捕捉,供人買賣。此外,盲目地放生不同種類的動物,會給自然生態帶來破壞,甚至災害。兇猛強悍的動物魚類會消滅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無法適應野外生活而餓死病死的動物則會污染水源自然環境

  這些年來,台灣政府相關部門、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新加坡報業控股基金和新加坡動物園與夜間動物的人員和義工在各處巡邏、分派傳單,並與宗教團體合作,宣傳教育信息,就是為了提高大眾正確認識,明白到“放生”不能盲目亂放,否則反而會“害生”,根本不可能成就功德。而且真正的道德胸懷,真正的大功德是從保護自然、愛護動物素食養生等長期的修持才能得到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