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明:如何排除禪悟之障

  如何抉擇禪法與善巧行持

  問:對於禪的悟境以及悟道禪師那種自在灑脫為人風格,的確令我神往不已,真心希望自己能早悟真性,開啟妙用,但是認識歸認識,行持是行持,理解所得的觀照力量總有限度,且時間一久便失去了鮮明感,在人生的實踐中又覺得仍舊迷妄煩憂了。而自己對於身心的抉擇,對於世間的認同,也同樣處在識心之相對二元中,不能獨契中道,妙悟寰中。因此認為光靠理解及依據識心來為人生的觀照,絕對無開悟之份,應當腳踏實地地去真參實修,方能打破業識,消泯諸妄,立證覺地。可是當要起行之時,又迷惘於禪的修法了,各禪師所倡導的禪法不僅各異,而且有相互矛盾。有的雖然很要妙卻又難以起行。因此請問不知應當如何抉擇禪法?初心行人可否經歷一個次第與善巧而入門

  答:關於抉擇禪法問題,對於初心的確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在禪師正眼之人極少的時期學人往往是依文字進行修習,故通過識心去分別,抉擇行法,便無法確定自己所適宜之法,於是形成了今日此法,明日又修它法,或者乾脆隨便一坐,不依任何一法地靜養片刻而就認為行了。有的更因沒有智慧,往往在一行法中遇到問題而退怯不修,畏難而退了。因為久久不見功效,不得深入,故時間一長,就認為禪悟很難,不易進取,於是僅以禪的觀念為人生的指南,而不發心開悟見性了。

  其實現代人對於禪法的修習,還是可以列出一條可行之路的。這一條禪修之路古人走過,現代人不妨根據自己的根性與條件也依之而行,如能以智慧無往之旨而實踐,亦必有成就之日的。

  可行性的禪法約略分為以下七種:

  1.准提禪觀法

  憨山大師雲:「今有一等好高慕異的,聞參禪頓悟,就以上根自負,不要修行,恐落漸次。在古德機緣上,記幾則合頭語,稱口亂談,只圖快便為機鋒,此等最可憐 愍者。看來,若是真實發心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門,以先用一片懇切心,故易得力耳。譚生福微,問在家修行之要,故示之以此。觀者,切莫作沒道理會,以道理誤人太多。故此法門,尤勝參柏樹子.乾屎橛也!」

  因為初心學禪之人一是業識惑障未去,二是知解道理未空,所以如果立刻去參禪必然難以相應,一定先把粗濁之業障消去,把道理解會之心空掉,方能真正契會。但在修准提法時,不可希求神通感應,一切無著,一心直持即可。在持咒中間,不必換咒換印,不須現想,只用根本一印,相續一咒,形成咒輪執持不斷即為禪觀正行,印咒結法可以參閱《顯密圓通佛心要》。一般行者每天修兩座每座一小時,連續修滿五百座就可以轉入月輪觀禪法。

  2.月輪觀禪法

  《大乘心地觀經·發菩提心品》中述此觀法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上?觀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降相,猶如清凈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者,在阿蘭若空寂室端身正念。結前金剛縛印(印為: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壓右,更相豎握,如縛著形,名金剛印)。冥目觀察臆中明月,作是思維:是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明凈,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能令眾生身心清凈,大菩提心,堅固不退。」

  此法後來成為龍樹菩薩傳示初心的方便禪觀。禪人在掃盪粗識業障之後接著進修此法,在心中觀想圓明的月輪,開始時雖然不見,習之有恆,則於隱然間有實力支持,明照不昧,時間因緣一到,隨五塵的激發,心光乍明,即得悟道。悟後重修,終至圓明無礙,則佛性全露。達摩祖師指示慧可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即是此意。在觀想時應當遠離意識不作著想見,方符禪修妙旨。如欲加修咒法,可以依師傳授。

  3.隨息禪觀法

  不以任何作意地隨息出入,內不執身心,外不住境相,內外皆空無所依倚,不生分別。因為不作分別地任運而行,故久久妄盡真觀,不期開悟自得見性。如修月輪觀不得成就,可以轉修此法。不善觀相的人也可以直接修於此法,如能隨順無住之理,於心空無系之際,頓然契入妙性。現代禪宗一些門派,常用此法引導行人深入禪觀,得到悟時往往易於保任,以其定力深湛而心地較明澈也。

  因為不作任何之想.故非觀而觀,無禪而無不禪;不作階段想.不落功行見,不期入禪得道,無求開悟成佛,一切無想,正於一切無想無念之際,恆順息性常出常入,不動不搖,湛然一片,即此之時,使得悟心見性了。

  4.真心心法

  如修月輪觀、隨息法未能悟道,則可棄相存心,直照現前。此法近代劉洙源先生提倡頗力,可作為悟道的觀修方便。劉先生《佛法要領中編》述觀心雲:

  「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幢幢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記》雲:「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想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即是真如心,觀心性即是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修此法還須注意:

  1.事忙之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松帶,從容安祥.不宜當風、不宜飽飯,坐畢,搖動其身,微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面、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時,然後下座。

  2.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備。涵養省察,尤不可疏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剎那無常都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

  5.看話參究法

  看話頭的參究方法.起源於宋初,盛行於明清,可為禪人用慧力啟悟而辟門徑,確為禪宗所獨特的修持方便。

  如果行者宜於探究性地行持,不樂於默照寂修,則可直接修於此法。但此法也需要因緣一是信心的確立;二是公案問題的引發。因為看話頭首先要起疑情.即因禪公案中的某一問題,或某一句話激活了久埋心底的靈智,而迫切地,強烈地欲解開這一不屬於知性的問題——即真如佛性本來面目等名詞背後的那一個實質,所以大慧禪師說:「把所疑一事來貼附汝眉間,個事是聖是凡?是有是無?推及此疑問,使其到窮極,不知推進至只盪盪處,而勿生怖念。如怖念一起,窮其一念起處,是果空?不空?」因此可知看話頭具有提起,提撕、舉、提攝、參、參究、體究、工夫等的含義即是把現前所疑放在眼前看.把心傾注其間而體究其義,運心去體驗它的真實一面。所以高峰原妙禪師說:

  「尋常教人做工夫看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公案,看時須要發大疑情,世間一切萬法總歸一法,一畢竟歸在何處?向行住坐卧處,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抖擻精神,急下手腳。但憑么疑:畢竟一歸何處?決定要討個分曉,不可拋在無事厘里,不可胡思亂想,須要綿綿密密,打成一片,直教如大病一般,吃飯不知飯味,吃茶不知茶味,如痴如呆,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工夫做到這裡、管取心花發明。」

  看話頭應專一而行,因此:「果欲了脫死生,先鬚髮信心,立弘誓願若不打破所參公案,洞見父母生前面目,斷微細現行生死,誓不放舍本參話頭,遠離真善知識.貪逐名利。若故違此願,當墮惡道.發此大願,防備其心。方堪領受公案。」(毒峰秀善禪師語)一旦擇定了公案,則應如古音凈琴禪師所說

  「凡作工夫,當離喧鬧,截斷眾緣。屏息雜念,單提本參話頭,至於行坐住卧,苦樂順逆,一切時中,不得忘失,念茲在茲,專心正意,切切思思,念念自究,返觀自己,這個能追能問底,是個什麼?若能如是生疑,疑來疑去.疑到山窮水盡處,樹倒藤枯處,擬議不到處,心忘境絕處,忽然疑團迸散,已華朗發,大悟現前。」

  所看的話頭有很多,如念佛是誰?狗子無佛性父母生前本來面目祖師西來意;醒時夢時的主人公等等。如果某一則公案話頭能激發內心探知的欲求,強烈地要想洞見這些句子裡面的真實面目而產生了熱烈不斷的凝思內觀,久而久之,門戶自然洞開而徹悟本性了。

  6.心密見性

  此法是以密證禪的殊勝方便,尤其適宜於有禪的根性而自力無法曉開的禪人。因為在禪的觀智下借六印一咒的行持,久久惑盡心空,立證無生,所以此法在現代社會?,大有助於禪人的真修實證,而近年來因修心密見性者也日漸增多。只是此法必賴師傳,方有實效,故得法與否全在因緣

  7.直心無住法

  此法全在悟人,不在於修與不修,因此是上根人的無住正行。此類人只要有明師指點,契會真心,不必再修以上六種禪法,只在平常心中,任運而去即是道妙,所以不管一切,直以絕對之心已而行。瑩山國師曾述此種行法雲:

  「上根坐禪者,不覺諸佛出世之事,不悟佛祖不傳之妙,飢來吃飯,困來打眠。非指萬象森羅以為自己,覺不覺俱不存,任運堂堂,只么正坐。雖然如是,於諸法不分異,萬法不昧矣!」只是不昧,正契佛智,亦正是真修也。

  以上所述七法,是目前可修可學的基本禪法,我們可以分四種情況來抉擇修持

  l.按步就班法:按照禪法的精細次第與修持的層級的需要而進行逐漸向上進修的方法。如:(1)先修准提法,修至五百座時,感到身心輕快,無一切不適感為止。(2)續修月輪觀法,修至觀力堅固定力不動為止。(3)續修隨息禪觀法,修至內外空明,無有妄相為止。(4)修直觀心地法,修至智慧明朗,覺照不昧為止。(5)瀏覽公案發現未透之言句而起參,直參至透徹無疑為止。(6)如已真實透徹,即可放手空行隨緣自在,如果仍未透徹無礙,則可繼修心密,以期真正大徹廊然,妄盡真明。(7)心地瞭然,平直無住,正入無修之妙修,終日不離這個,處處道場矣!

  2.試修驗心法:在前五種法中,可以一一次第修持三、五天,如果修在某一法時,特別安心明朗,則適宜此法,而應專心修之,不再更改,直到開悟為止。如果中途碰到障礙,而自力無力解決時,則可再試轉此五法中的一種,—一試修驗心,如果忽然內心增明,心境大異,則即可轉而修之,直至開悟。如果五種歷修多年均未能開悟,則應尋求心密,以冀最後進趣悟門。悟後可從心密轉入直心無住之行成道

  3.智慧抉擇法:根據自己的習性根器以及對於法行的因緣而進行觀察,如不樂修密入禪的可以直修禪觀。如不樂修觀想入禪的,可以直觀心性;再如不樂於觀心性相,可以看話頭而悟入。如果一切禪法都不樂用,也可以直觀無住,一切不留,便入法樂空靈妙性。通過如此抉擇粗細,就能發現自己在那一種禪行中較為宜妥了。

  4.因緣攝入法:如果自身所處與某一明眼禪師特別投緣,則此乃師、弟因緣的具備,修法必能殊勝。因此,可以敬心尊而重師教,依師修學,自己完全不必用心抉擇、分別好壞,只要一心遵師囑而修便可悟人,如果師父亦未明心,所指之法又不善巧,那又當別論,不能一味盲從了。

  綜論以上四法抉擇之規律,一般地說,掃除現業流識的粗障,以准提咒為好;攝境歸心堅固定力,以月輪觀為佳;定其內外身心應以隨息為妙;而開智見本性,則以直觀心地為自擊之要門;看話頭為它擊之關鍵。如果種種法行都未能啟悟本性,則依心密而修,必得明悟現前。如果心體本凈,懶得修法之人,則依直心無住法為顯真明體之大法,正符「參禪直參直,不用心意識」之旨。

  法之相應與否,重點還在自己用智慧去抉擇選定,並在自己的體驗上去肯定下來,即可轉入直行無滯的階段,上路之後,義無返顧,一心正行,不再徘徊不決,疑惑重重了。唯有到家之後,方是休歇時節。因此行之又行,不斷地開拓邁進也。

  四、如何排除禪行中的障礙

  問:通過對禪法的擇定,禪之正行亦已確立。但雖專一而行。因未得正悟現前,路途之中難免在心、法、境上互相矛盾,無法開脫而入無住之三昧,故請問哪些是禪行中的障礙?如何才能得以排除?

  答:禪行之障,因人而異,本無定法,但基本的宗旨仍是即法無法,住而無住.如能在禪法中直心直行,不被一切境界所轉,那麼必然在回脫心法之際悟入本性

  禪行中的消息亦可以十一喻明之:

  i.登山喻:禪人做工夫猶如登山,先須確立目標,次則抉擇路徑,再就現前之山路,穩妥上行,既不能急急趕路,也不可計量途程;或於腿酸身疲之際.亦不可貪圖休歇的痛快;山色風光雖妙,卻不應離開眼前一步而左右顧盼。如是一心只顧登山,到得山頂方是大休大歇時節,而又不可住在山頂不起身也。

  此中最大障礙,乃是因旁顧太多而使心神馳散,意志全失,落得半途而回.前功盡棄也。

  2.煮飯喻;

  要燒飯必然要具備鍋、米、水、柴等條件條件有了,要使一鍋飯燒得好,還要注意水米的比量,然後起火燒之時,則應一氣呵成,中途不能歇火,直到水沸大開,則還須小火保持方能熟透味香。禪行也是如此,把智心行法等調攝如理後,則投入了相攝相融的專修之時身心狀態也隨著修持的久暫而改變,業識惑障也漸漸地消亡,如果在這中間又放棄正行,另緣他務,則此身心又復退轉,即不能開悟了,以後修法,又得從頭開始。因此一定要一氣呵成,中間不得放鬆停修,直到業識玄關打開,惑障頓斷,才是成熟受用的時節,只須平心養道即可。

  3.種樹喻:

  禪行者心地法用也如種樹一般,當在一土地上種下擇定的樹苗後,就一心去護養澆水施肥,妥善培植耕耘,在此之際無有執著求速之心不生盼望光顧之情,只需天天如此,日日無間,此樹自然會在每時每刻中茁壯成長,因緣時節一到便開花結果,收穫即臨。反之,如果過於用心,施肥過多,或拔苗助長,則此樹必到中途夭折,絕無成功之日。

  4.流水喻:

  流水不斷.行人無心,濁去清來,心空智現。禪人在行持中.如發現種種妄心流注,應當不生分別,不去追逐、也不必斷除,只如觀流水一般任其流去,因無心之故,則妄想之心自然不致干擾自性清凈,即妄心而非妄心矣!

  5.影子喻:

  《涅槃經》中佛說任何事物都有影子,乃主體幻現之假象,我們在用功過程中,因粗識漸離,激發了識田中的種種幻境的影視,正在諸影呈現之前,知是幻化,不作好壞之實執了知此影非從外來,不於心出,本來空寂了不可得,如是觀時,當下清涼,明照不昧矣!

  6推車喻:

  行進中的車子喻行法,能推車子之人喻心,心與法相在一起時,心用法,法帶心,形成了不斷向前的慣性作用,而此不斷加速的推進中,就愈趨輕快無滯,不再有能推所推之執受,到得懸崖邊際,一任直去,車亡人空,一切不留,此時如無怕空之念,即見性矣!

  7.尋物喻:

  禪人用功,上路之際,猶如丟了一件極其珍貴的東西,明知就在這條路上,而於一心尋找時又找不到,於是心無旁顧,忘卻身心,不覺時間,除了尋物之外,更無異念,直至於忽然之間,發現此物不在遠處,就在目前,心中歡喜無量,慶快無已矣!禪人行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際,仍然在心中如是直行無執無住,到得冥然一轉,自性光明灼然顯露之際,久久尋覓的那一個本來面目就在目前矣!

  8.螢火喻:

  禪行到得某個時節,智慧突然閃現,猶如黑暗之中,現一明點一樣,而此閃現以後,仍是黑夜。喻如螢火蟲的微光不足照明,不可長留一般,因此,禪人對於暫時的智慧閃現,不可執著,不能以此為滿足,不應停在此處而不再繼續進修,而應摒之不顧埋頭苦修,直到徹底光明,盡驅黑暗為止。

  9.夢心喻:

  日日有夢,而晚上睡著時的夢乃本於生死大夢,因此夢者是心而無關睡與不睡,只要心地絕其塵思,則諸夢即盡。禪人到了即夢無夢,即 睡無睡之地,正是本性將開,妄惑漸消之際,如能不落有無之執,不立夢覺之心,則正於無執不立之中,契人無餘矣!

  10.月光喻:

  明月當空,清涼遍灑寰環.而此月光不照而照,自然而然也。禪人用心純熟,心光自發.此中無能所之照,無分別之修,自然而然地時時如此也。因此,行者到了無心之際,不應再起無心之想,盡管覺照明了,而不落在覺照上,一任隨之,無作無受,自然打成一片,無復遮障矣!

  10.劃船喻:

  禪人修道猶如船師劃船。先解其繩——放下一切系縛也;次則掌握好行駛方法——用心之善巧也;到得大海深處,驚濤駭浪,依然鎮定自如,無所懼怕——禪人在逆順諸境界中,心無取捨,不受其惑,一往直前,及至到了岸邊,則應離船而上岸,不必再依戀船上生活——行者到了真正明悟之後,再也不必依戀法境,生於法執,一心不顧,更無住著。如是行者依劃船之喻而明了從生死岸開始依法用心,到煩惱中流而不隨其動,直至涅槃彼岸,不再住於行法而登岸自在了。

  以上十喻可用一句來概括之,即無住而住也。無論修何法,無論在何等境地,只要真達無住而住之旨,任何一個禪人都能於此功行中,深入三昧,悟證本來。因為無住而住,正是般若中道妙用,一切諸佛是由此而悟證無上菩提的;一切菩薩都是依此而作觀修,一切行者如離此法就不能開俗成道矣!

  永嘉大師說:「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即是無住而住之急。三祖《信心銘》里:「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也正是般若觀照之意也。因此禪人如果在以上十喻中深達無住之旨而實施於用功過程之中,那麼,必然速離妄知而證真心無知真知矣!

  五、如何排除初悟之障

  問:初初打開,親見本性,真實體悟了這一段平平常常的孤明。這一片新天地,既非從前所理解的,亦非修行途中的種種如幻之境。正是虛明的直覺,時時親切現前,一切相待的妄惑似已消融,心中一種從未有過的寂寂法喜流遍法界,竟覺得可與佛祖把手共行,古聖之道無復余矣!但是時間一久,這種親切的了知慢慢淡化,面前仍有許多歧途,一不小心也就又入迷境,失於明靜之照。雖然如此,究竟是什麼干擾自性,自己又落在哪個關卡上,卻又不甚了了。因此請問,初悟之人應當如何保護?哪些是悟後之障?應當怎樣排除諸障而得圓明?

  答:剛開悟之人,因為還很生疏,沒有經驗,而過去的舊知解、老習氣的殘余還有極強的勢力,所以如果不善巧保養,則往往又會轉入迷途中去。

  初悟人的保護方法

  1.初悟之後,應令心平等,不隨歡喜之心而轉,不對人談論此事,一心安本來面目不動不出,使悟境在心中淡化。

  2.初語之後,由於力量持續得不一定長,故還應重修原來之法,在修法時,全用自性來轉,而不落於修心的痕跡,如是自性定力日強,即不再迷失了。

  3.保護住了之後,如有明師可就印證,如無明師當面指點,則也應於禪宗祖師著作中去印證,如依《禪海十珍》等要典印心,便可了知語境的正確與否,便可安心直入了。

  4.肯定下來之後,仍以無事無欲、無住、無求為達虛明的關鍵。因此.初語之人,不可行攀緣之善,不可急於度人說法應以無事道人自行其樂,久久則定力自強,而慧照更圓活了。

  5.隨其定慧力強,方可以在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之中.除調習氣.化轉人法的痕跡,使自心內無身心之執,外無諸境之著,一切經驗知識、覺受得統統揚棄無餘,唯於自己猶如嬰兒一般,雖然虛明常照,卻無一絲偏執

  6.煩惱盡,氣習空,則真性真達平等.六塵之中無復可染可住之處.隨處自在,任運無為,此即證入聖境,即由明語而到證語,一切神通妙用從此開發,度化眾生即有方便矣。

  7.到得入聖之地,方可涉一切境,廣施法化,無量善巧,百千變化,均由此而現前了。

  此上七條也只略示一般情況,因人的宿根與因緣的不同,保養一途就有差異,雖有差異,但畢竟殊途同歸,只在各人善用其心,自脫其縛而已!

  再就悟後的歧途障覆而言,此乃千差萬別,主要的原因與宿世中的修行習氣有關,如今雖然開悟,而過去的偏執習染仍然像影子一樣,不時地干擾正悟的平等之境,故使霍障疊出,而自己以為正悟本來如此,不復防範,結果又重人迷境矣!

  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此事:

  1.a君在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後,心地一轉.脫體空靈,徹見本來面目、此後數日心地明凈,更無復煩惱自覺與佛不二。因見一人自稱開悟而實是一種空境,為令他明白什麼是真悟故,即與之說明,而對方不服.出言激厲,於是a君在悟心裡,頓起一念無明明凈突然失去,初悟的親切體知,再也無復存在。這裡因為好辯之習染在悟後泛起,故於對境之中而起覆障,如能嘗依自性照了一切,世人無不悟者,則不起對待,自然安心無住,長保不失矣。

  2.b君在初初打開之際,忽於心中突現光明,因此落在光明之見而以為已得明悟.以後保養也全落在光明影子幻現之中,不得赤裸無住,所以既非正悟,而又偏執身光,並由生理的轉化而生貢高我慢,輕視他人,指為未悟。

  3.c君悟境剛開之際,分別忽起,即刻覆蔽,因未能一把擒住,又不了真悟之境,故於後來回憶此境時,往往以為開悟即是如此。而此時心地與正悟之心.全然不同,乃是迷人說夢話。以不了故,絕無保任之功,因其悟入非真,反謗誹他人亦是如是悟而不真.又造業矣!

  4.d君因宿有識陰神異之執,在用功逼拶之後,心地忽然開啟,而正於此際,識陰分別之執立刻現起,又復執此明白之陽境為悟,故此保護此境,起諸識陰之用,而以為妙用無住;功行高臻,心生我慢,輕視他人未悟,不知自己正落在鬼窟里作活計,全不了真性空覺無住之德。

  5.e君數次打開之後。旋保旋失。而後因身心保養較好,身閑已定,產生了明顯的樂、明、無念之覺受,於是便住在其中,以為保任之境。而因精力漸趨旺盛,終日分別起念,取捨諸法不知疲倦,反以為自己不曾動心,去住自由,而其比較心理煩惱習氣就在無形之中,聚在心地,久久之後,樂明無念也即失去。因為是落在樂、明、無念之皮殼境為悟故,所以仍是二元心理,對此之執也特別強,並著在自己功行之中,不悟本性圓成之旨,故其不僅不得繼續進步,而且日益退轉,於開口說法時,且又害人清他矣!

  6.f君開悟之後,智慧閃現,心中湧出許多詩意,因不知此乃禪習,反而以為自己俗境高妙,宜於如此流露,不久之後,全被詩偈所轉,時時吟誦、指示他人,並貢高自舉,結果又落在妄心顛倒之中矣。因此,悟後決不可隨詩意而去,空掉發揮妙理之欲,綿綿隱其真行,在諸人中暫作聾啞人去,方能保養長大也。

  7.h君,開悟之後,已知安養心性,勤除習氣,在事事物物上也已能透過相而見性,時時明照不昧,但於古人公案不曾透過,在應機之中也不知直照對方之心,故於開口談法時,既無法接入施化,更會開口即錯,因此滯在自性不起活用。如果對古人公案綱宗—一透過,又與眾人相接之時,方便直照,則妙用活潑,隨處利人矣!

  8.j君,開悟之後,因宿為小心.不樂眾事,故偏於守寂,賴於應緣,如是久久,心念沉寂落空。若能於諸事物到來之時而不妨以「如」如之,則自性活用便得超然無住矣!

  9.k君,開悟之後,因其宿習大乘,弘法之習難忘,故未待護養力強,草草而行利他事業,結果雖則時時處處明白自性無住,但在應物之中,仍蒙有一層迷昧,心地亦不能時時清明自在,故此弘法,雖能開啟願力道行,但如落在其中,而不達即事無事,久久即迷途不返,又成瞎師去了。故雖有弘法之習,亦可藉此弘法事業而斷習,但不能離此本體而赴緣,一定要時時相應方好。如一時被事情做了去.也應很快恢復原初,依然明凈為妥。

  以上九個例子,只是隨其所見,方便舉出以作鑒別,對照而已,究其實際理地,豈有如此多般?人人之本性皆平等也。但由於諸人的習氣不同,故於悟後保養上又紛呈異象,而又豈止如上九種呢?諸人只要識得本性,腳跟不被諸習移異,則久久之後,必能穩坐菩提光明自在矣!

  六、結論

  一切佛法無一不是破障顯理的方便,因為法本無法,所以行人也不妨無法而法。如真能了達障惑本空,那麼,便悟即法無法之旨了。由於現代禪宗學人重知解,執身心,存取捨,落相待以及偏習染之故,所以禪病極多,比之古人行道的純樸真心.差之遠矣!因此,我們不妨提醒自己,應當如古人一樣,純真正行.不落於一切自生障礙而直達真實悟證之地。概括現代人學禪離障之妙要.也無非是知解而離知解,即身心而離身心,即禪法而無法.即明悟而離悟的四大要點。故此,般若無住之旨,豈不是自始至終的修行大綱,行人成道關鍵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