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建法師:學佛人之間如何互相稱呼

  信眾師父您好!為什麼在家居都要師兄相稱,而不師姐、師妹、師弟,這在佛法上有規定嗎?

  永建法師:這里稱「師兄」,一是表示我們學佛的人都是追求覺悟的,這種生命是很偉大的,所以呢象大丈夫的行為。把追求解脫作為人生目標這是一個大丈夫的行為,這句話是有意去輕慢女性,是對我學佛人的一種贊美,有大丈夫含義。還有一個為什麼不稱師弟,因為我們相互之間都要尊重對方,同時自己很謙卑,所以稱別人師兄。如果有個人跑來「師弟師弟」,這個顯得傲慢、很貢高。喊「師兄師兄」,我們會很謙卑,把別人尊為師兄,我們甘居下位,這個是我們佛弟子的一種覺悟狀態恭敬別人,自我謙卑,一種非常好的狀態。所以一般我們佛教界都是這樣子的。有的人,他很奇怪,稱出家人師兄,這個不可以的,因為你做三寶弟子,所有僧人形象你都應該稱師父我這里是代說一句

  信眾:那麼師父啊,對方確實小,那這個時候法名嗎?

  永建法師:嗯,很多的時候都是師兄啊,稱法名也是可以的,互相的,你稱他師兄,他稱你師兄。有謙下的意思,謙卑、謙下,破除我執,你喊別人師兄,可以去除我慢,去除我執。所以稱「師兄」,本身這裡面有很多文章這本身也是一種修行

  信眾師父,那麼對方是女的,也是師兄嗎?是不是說男人女人尊貴?

  永建法師:女居士也是師兄佛教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們不可不承認男與女在生理心理狀態上仍有相異之處。一般而言,色身上,男眾較女眾勇猛強健、障礙較少;心理上,男眾比女眾少嫉妒、瞋恨、計較……。因此,我們希望女居士跳脫女眾的柔弱,學習男眾的大丈夫氣慨。且看古代花木蘭代父從軍,被稱為女中丈夫,即是一種褒揚的意思。經中亦常贊嘆出家之行:「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對於男女一律稱為「師兄」,並非表示對女眾的歧視,而是對發心修行善法(無論出家或在家)的稱揚,及贊嘆勇於擔當的精神。「兄」之一字,亦有表示尊重、恭敬對方的意思。此外,不使用其他的稱呼,是因「師」這個字,有師法、學習的意思。大眾薰修悉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能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見賢思齊,互相學習,即能進步、成長。 佛陀在《首愣嚴三昧經》中說的:「善男子!發大乘者,不見男女,而有別異。所以者何?薩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別故,有男有女。」--對於一般的凡夫俗女,一旦發起菩提心,則立即超越了男女差別,因為道心是沒有男女的。在《涅盤經》里,佛陀說:「如來性(佛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男子。」

  信眾師父,那麼如何稱出家人呢?

  永建法師:稱呼出家人,其法名特加「上下」兩字,其意義何在?割愛辭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是名沙門(梵語sramana)。出家人為了自度,必須上乞如來正法,以滋潤法身慧命,故法名加個「上」字;自度亦不夠,看眾生沉淪苦海六道往返不休,受盡無量逼迫,對下發起悲愍救度之心,普令大地一切眾生遠離苦海,度脫三界(梵語trayodhatavah),故法名加個「下」字。簡而言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出家修行者稟懷如是宗旨行道,方不負三寶恩德

  稱呼出家人師父」,可以說是在人對出家人最穩妥的一種稱呼。不論男女長幼、德行高低,只要是出家人,乃至剛剛落髮剃染的沙彌,既現清凈僧相,都理當受到在家人的尊重,都應稱為「師父」。

  如為了現場區分,在家人需稱呼出家人法號時不可單呼其號,一般要稱呼某某「法師」或某某「師父」。(此「師父」非彼「師傅」,「師傅」一詞是對世間手藝人的稱呼,對出家人應稱呼「師父」為正確。)在家人去寺院,宜稱呼出家人寺院的執事名稱,如「住持師父」、「監院師父」、「知客師父」等,也可稱呼「親某師父」。切記不能因年齡或職位的不同,稱呼出家人「大師父」、「小師父」等。對一般出家人,為易區別,可加法名,稱某某「師父」、某某「法師」。 如稱呼大德高僧,一寺長老,年長比丘(和尚),為示尊重,往往略去法名,直接尊稱為「長老」、「老法師」、「老和尚」、「上人」或「師父」、「法師」。而對年長比丘尼(尼姑)當尊稱為「師太」、「尼師」、「法師」、「師父」。

  稱呼「某師」、「親某師」,是直接在法名後加一「師」字的稱呼方法,一般用於出家人長輩對晚輩,或平輩道友之間的稱呼。在家人這樣稱呼出家人是正確的,犯過失。同樣身份人的相互稱呼「師兄」表示尊重。「師叔、師伯、師弟師姐、師妹」等是世俗的稱呼不宜使用。詢問出家人的尊稱法號時。一般可以這樣問:「請問師父的德號上下?」「上下」是指法號中的兩個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號叫「了緣」,那麼就是「上了下緣」。不可問師父「您貴姓」,因為出家人皆以「釋(即「釋迦」)」為姓,習慣上省去「釋」姓。

  信眾師父,請問居士之間如何相互稱呼?居士如何稱呼自己?出家人又如何稱呼自己?

  永建法師居士之間,稱呼師兄也可以稱呼對方某居士,如王居士、周居士等,除非菩薩戒誦戒等特殊場合,不宜稱呼某「菩薩」,更不可對雞狗等眾生稱呼菩薩。在家人自稱,不稱呼自己某某居士宣化上人在「莫自稱居士」中講到居士是一尊稱,具十種德才能稱為居士。因此學佛人應由別人稱自己為居士而不宜自稱為居士,以免有自贊之嫌。在師前,不可稱「我」字。當視關係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末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也不必稱不慧、不才、不佞、小可等。網名等別號不應使用佛菩薩大德等重名,也不能冠以「釋某某」。

  佛在世的時候,沒有法名沙門之間稱呼為「朋友」、「某某比丘」,《南傳大般涅盤經》:「阿難朋友一詞為現時諸比丘互相沿用的稱呼,於我去世後不應再用。阿難,年長的比丘應呼年幼比丘的名或姓,或稱朋友;但年幼者應稱年長者為「大德」或「尊者」。」

  出家為僧,不可再以世間的叔伯兄弟等稱呼人。在化齋、化緣中也是如此。雖對方布施,可以稱之為施主,但一般人還不算習慣,主要是早已被一些戲劇影視將和尚施主演得不成樣子,有人一聽很容易就聯想到演戲上了。所以一般化齋、化緣也沒有直接稱呼對方為施主

  下面二種稱呼,不適宜在家居士用來稱呼出家人:其一、稱「師兄」或「某某師兄」。出家人與出家人之間才可以互稱師兄師弟。有的在家居士,稱其皈依師的出家弟子師兄,甚至覺得自己皈依時間早而稱後來的出家弟子師弟這是正確的。稱皈依師的出家弟子,同樣稱「師父」或「法師」,因為我皈依的是三寶,並不是只皈依某一位師父。在家居士即使再年高有德,修行時間再長,也是三寶弟子,尊重三寶,方合佛制。若不依佛制,不僅慢僧,也是慢佛、慢法,身為三寶弟子,謹當避免。

  其二、直稱法名「某某」。在家居士對出家人直呼法名,大不恭敬。如世間出於對教師傳授知識的尊重,即使自己沒有在他下面親自受教,也都不直呼其名,而稱「王老師」、「李老師」等,何況身為三寶弟子對傳授佛法出家人,更應當尊重。在家居士是否恭敬尊重出家人,反映出他本身的德行品質出家人並沒有因此而得到什麼或失去什麼。

  出家人受到在家居士的恭敬尊重,應當謙下自問:「我的德行修持,是否堪為人師,值得信眾的尊重?」因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出家人受到人家的不敬,也應當反觀覺照:「我哪裡德行有失?」而不應當責怪人家不尊重我。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呢?對寺院方丈或者住持,應該叫大和尚;對受過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應該叫長老、老法師法師師父。還有按照寺院執事叫,比喻:當家師知客師、僧值師等等,或者統一叫法師也可以。對沙彌(沙彌尼),也應該叫師父。各位千萬要注意,不要叫出家人什麼師兄師弟,否則罪過很大。背後或者書信,應該稱上某下某大和尚、上某下某法師、上某下某師父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