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佛了,佛是什麼?

  問:學佛了,佛是什麼?

  答:佛是佛陀的教育,佛法心法讓我們明心見性

  問:佛經裡面講的是什麼?

  答: 講的是宇宙人生真相宇宙生活環境人生是我本人,就是說我本人與生活環境真相要了宇宙人生真相,必需有真正的智慧

  問:佛法所求的是什麼?

  答:是究竟圓滿智慧佛門裡面求財、求富貴、求功名、求兒女、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到呢?不一定能求到。可是如果你能夠求到真正的智慧,那麼這些事情樣樣都可以求得到。為什麼呢?有了智慧,那一樣辦不到呢!所以智慧是第一,智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講的有求必應有求必應是建立在圓滿究竟智慧基礎上。

  問: 智慧是什麼?

  答:智慧是定心的起用;換一句話說就是清凈心起作用那就智慧。我們今天妄想執著、分別、煩惱很多,就是心不清凈,所以看人、看事、看物,雖然在面前,往往看錯,想錯,說錯,做錯,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心不清凈

  問: 智慧怎麼求?

  答:佛教給我們修行。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智慧、德能、才藝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可是現在諸佛菩薩智慧、德能流露在外面,我們的智慧、德能到那裡去了呢?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已經被「污染」了。我們今天:思想有污染、見解有污染、心地有污染。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教給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心地清凈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凈心起作用就是萬德萬能。佛法宗派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這幺多方法、門徑作什麼用的呢?都是幫助我們把精神的污染、心地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統統化除掉,把它斷掉,恢復自性清凈心。

  問: 如何修正錯誤的行為?

  答:錯誤的行為就是污染,如何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為不外乎三大類,就是身、口、意三業:身是身體的造作;口是言語;意是思想見解。這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錯誤,就把它修正過來。那麼到底什麼是正?什麼是錯?這個正的標準是什麼?佛實在是高明,實在偉大,佛沒有制訂一個標準要我們去遵守,佛給我們講,標準就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從外面來的。

  問: 什麼是業障?

  答:業障就是分別、執著。怎麼能夠把分別、執著離開呢?這個話不能聽錯,聽錯犯的過失更大。倘若不分別、不執著,父子也不分了,男女也不分了,那還得了嗎?你去打戰連敵人、自己人也不分了,這不是糟糕了!那就犯了錯了。真正的不分別、不執著就是自己心裡頭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著眾生分別而分別,隨著眾生執著執著。自己有沒有呢?自己決定沒有。這就對了,這是佛法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分別執著,並沒有破壞眾生的分別、執著;眾生有這個分別、執著,他才能建立社會的秩序,世間才不至於亂。

  問:如何打好修行基礎?

  答: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一定要以三福作基地。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無論蓋什麼式樣的房子,蓋得多高,千千萬萬種,但基地是一樣的,一定要做非常堅固的基地,從這個地基上才能夠建造各種不同的建築屋。由此可知凈業三福是修行基礎。今天我們修學,費的時間古人長,用的精神古人多,為什麼沒有古人成就呢?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把基礎疏忽掉了

  問: 怎樣讀經才能收到真實利益?

  答:讀經這個方法是修定,用讀經的方法煩惱。到你煩惱斷了,心地清凈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思維經義了,你不會把經的意思想錯了,因為智慧開了;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心不清凈,不要去胡思亂想,你所想的全是妄想,全是把佛經的意思錯解了。我們初學要讀一點古人註解,研究研究是可以的,作為補助。初學者以修定為主,修清凈心為主,一天用八小時來修清凈心,修定;研究註解註疏,研究經典的理論,一個小時,頂多兩個小時足夠了,那是補助。這個補助是怕自己老是在念,念到自己不開悟念到自己興趣沒有了,會退轉了,所以叫你讀一點註解、聽聽講,調劑調劑,目的在此地,不是叫你真正開智慧的。讀誦大乘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在什麼程度,應該要如何的修學,我們才不會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這一生當中才真正的能得到殊勝成就殊勝利益

  問: 佛經世間有什麼不同?

  答:佛經世間書不一樣,所有聖人的經論完全沒有意思;因為它沒有意思,所以它就有無量義。譬如說我們今天是讀《無量壽經》,我們讀得很味道,裡面的東西我很懂得;我再學個一年、兩年,我的程度高了,看到裡面的意思愈看愈多,愈看愈豐富,原來它的意思是沒有止境的!所以佛經有無量義,它隨著你的心清凈的純度,隨著你境界的提升,你會看到它圓滿義理,愈看愈廣大,愈看愈圓滿經典受持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你念不厭,念不倦,道理就在此地。

  問:何謂凈業三福?

  答:一切菩薩成佛都以這三條(三福)作基礎。不管你修學那一個宗派,那一個法門,如果沒有將這個基礎修好,都不成就

  凈業正因者,共有三條:

  一者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

  二者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三條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層大樓,後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就好像這個大樓一樣,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第一層不見得包括第二層,因為第二層不蓋可以。這個基礎就非常之堅固,第一是根本的根本,這一條做不到,後面統統都沒有。我們要想成佛、成菩提假如人都沒有做好,怎麼能成佛作祖呢?那麼發菩提心是在第幾層?第八層!倘若前面七層都沒有,那來的菩提心呢?菩提心沒有,那麼念佛也不見得能往生。為什麼呢?往生的正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若修行有一半,缺了一半,這往生靠不住了!想到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明了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倘若我們的心還是糊里糊塗的,還是顛倒夢想的,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原因在那裡

  問: 菩提心是什麼?

  答: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的意思。

  問: 菩提心是什麼「心」?

  答:這個「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具體來說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菩提心,要真正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什麼是度呢?度是幫助他、協助他的意思。幫助裡面最重要的,是幫助他破迷開悟,是幫助他斷煩惱,恢復清凈心。如果把這個標準放到最低,就是幫助他,教他孝親,教他尊師重道,教給他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引接一般沒有學佛眾生。不學佛的,要用這個方法教他這是人天法。已經學佛的,要教他真正回頭,三歸依是回頭。教他守法,教他規矩對於老修,那就是要勸他「發菩提心」,一定要自行化他。

  問: 佛法所修的是什麼?

  答:的是覺、正、凈。

  問: 什麼方法修覺、正、凈?

  答: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參禪修覺正凈,持咒修覺正凈,念佛修覺正凈,讀經也修覺正凈。「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因為每一個法門統統修的是覺正凈,離開覺正凈就不佛法了;覺正凈達到圓滿程度就叫成佛

  問: 苦從那裡來?

  答:苦從「迷」來的。

  問:樂從那裡來?

  答:從「悟」來的。覺悟就樂了,就是宇宙人生真相,我統統清楚,統統明了,自然快樂了。你能夠掌握事實,能夠自在地運用和支配這個事實;而不是被環境所支配,被環境所約束。樣樣作的了主宰,他怎麼不幸福,怎麼不快樂呢!

  問: 如何辨識佛陀教育學位的名稱?

  答:佛法是教育。教育有學位,像我們在世間這個教育,最高的學位是博士,其次是碩士,再其次是學士,三種不同的學位:在佛門梩面亦復如是,名稱不一樣而已。佛法梩面最高學位叫佛陀,所以人人都可以稱佛,像我們這個世間人人都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佛陀」是學位名稱,菩薩也是學位的名稱,像碩士,比佛陀低一級;阿羅漢又低一級,像學士一樣。

  修學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 –正覺 第二階段 –正等正覺 第三階段 –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你得到正覺你就阿羅漢

  如果你修到正等正覺,那麼你就拿到菩薩的學位。

  如果再往上去修無上正等正覺你就拿到佛陀的學位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