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出家與在家修行的區別和出家的條件

  問: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的區別在何處?若要出家,應具備什麼條件?

  大安法師答:區別在什麼地方?首先從自力的角度來看,出家、在家修行就從凈土法門這一點來看,沒有什麼區別。往生這一點,無論出家、在家,都是信、願、行。只要你具足信、願、持名,都能彌陀願力加持阿彌陀佛是大平等心,可不會區別你是不是出家、在家,都能平等攝受

  但是從所承擔的責任來看,那是不一樣的。出家人建立僧團,是要住持法道,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繼承如來家業,所以對出家人有更高的要求。那麼我們所有的出家人,要自覺地承擔,一定要有持戒意識,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質。這個出家比丘四眾弟子領導階層——領眾修行,我們一定要稱職。這個續佛慧命、講經說法,一定要在智慧道德方面真正能夠說得出來。

  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讓信眾能夠心悅誠服,能夠佩服。這樣我們以一種平等的心、謙卑的心去做,自己修行力量一定要加大,要比居士修得更好。所以責任不同。在家居士就是叫外護,要護持三寶,護持正法道場,對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養,對承辦利益眾生法會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種種的準備工作。所以出家僧團的內護和居士的外護,共同推進佛法的這個發展——這是四眾弟子共同的事業

  那麼出家要具備什麼條件呢?剛才講由於出家僧團的責任重大,所以對他的素質一定要有嚴格的規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經過考試的,經過考試再給一個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這個樣子的。從明代這個朱元璋以後——他由於原來是出過家的,因慈悲心,從他那裡就開始廢除了度牒制度,這樣就使整個僧團的這個成分就不純了——龍蛇混雜了。那麼到了清代或者清代後期,這個僧團裡面進入了很多素質很差的、沒有信仰的、賴佛偷生的這些人。所以它對整個佛教形象,對僧團住持法道的力量感大為削弱。

  那麼在這個末法時候,無論怎麼樣,佛教住持還是要靠僧團。那靠僧團,僧團裡面的每個成員是要有要求的,用印祖話來說,他提出兩點。你一個出家人,首先要發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你菩提心要發得出來,不是說:「哎呀,我在社會很難混了,下崗了沒有一工作啊,據說出家趕點經懺還能賺點錢啦,乾脆我也出家吧。」等出家賺了一筆錢,他又還俗了,這些都是敗壞佛教

  然後第二,就是要有過人的天賦。你要住持法道得要有智慧,得深入經藏,對佛經要有理解。如果你一翻開佛經,這個斷句都不知道斷在什麼地方,講什麼一問三不知,你就很難做到弘法利生了。過人的天賦,就是他記憶力強,理解力強,不僅要聞一知二,不僅要舉一反三,而且要聞一知十,一聞千悟,這樣快速進入佛法,然後進入弘法的前沿,能夠左右逢源,頭頭是道,講得地涌金蓮,天花亂墜。古人都有這個水平,我們沒有辦法達到。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個素養,然後又有菩提心驅使,他就可能能做一點弘法利生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個就是:一定要有佛教深刻的、堅固信心。現在這個末法時代出家不容易,整個社會都被這種市場所污染,社會東西必然會影響寺院。如果他的信心不是很堅定,對佛菩薩的存在,對極樂世界的存在都半信半疑,甚至整個的都不知道,不了解,不去念佛。那好了他不念佛不去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以這個作為自利化他的通途正門的話,心沒有放在道上一定煩惱現前,煩惱現前他一定會破戒,一破戒他自身的道德沒有,他整個的形象也沒有,這就是佛教目前面臨的巨大的挑戰。

  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萬一煩惱重,信心達不到那個程度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學道很好。萬一撞進了僧團,自己煩惱降服不了,那也可以還俗。千萬不要穿著家人衣服去做破戒的行為,那可是地獄種子因果非常重大。這些都是我們要加以警覺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