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戒是對身語行為的規范,對個人修行而言,戒幫助我們斷諸惡、行諸善,藉由這些行為的莊重來幫助我們調伏粗猛的惡業煩惱,令心安定,為進一步的專註修行打下基礎;對團體建設而言,戒能維護團體的穩定有序,譬如在世間,社會法律、學校校規、公司管理制度、團體規約……都有與戒相似之處。
網友:修佛養性是自己心靈的事,為何要那麼多的戒律呢?比如不讓吃肉不許喝酒之類,甚至不許有愛欲,應該順其自然吧?
學誠法師:如果一個人在懸崖上,馬上就要掉下去了,此時是給他一根繩索還是應該「順其自然」呢?戒律不是束縛,而是慈悲。
網友:對一些人而言,戒律可幫助他們修身養性,從習性養成慢慢質變到心性養成。戒律作為一種工具,確是慈悲。但對所有人都要有戒律嗎?守戒只是為了做示範嗎?
學誠法師:皈依三寶,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再皈依其他宗教或神鬼等;進一步,可以受戒。針對在家人的戒律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此五戒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分別受,可單受某一條,也可受某幾條或全受。
網友:關於十戒中的四口業,如何理解「綺語」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什麼樣的動機和行為,和「妄語」的區別在哪裡?
學誠法師:「綺語」指對身心成長無意義的言語,譬如以散亂心開玩笑、輕浮戲論、議論他人等,動機或貪或嗔或痴。「妄語」指故意欺騙他人的虛妄之語。
網友:雖有一定學佛的心,但工作中與五戒衝突時,如何處之?工作中不打妄語,好像寸步難行。
學誠法師:學佛從皈依開始,進一步才是受戒,不是一學佛就要求受戒。五戒也可以分開受,挑選自己能做得到的一條或幾條受。學習佛法是一個改變心與行的機會,是改變生命的開始。
網友:如果在生活中持五戒,工作中有需要少量飲酒的場合,怎麼辦呢?
學誠法師:若已受戒,則當盡全力防護。若覺得確實難以守持此條戒,可以舍戒以免犯戒。舍戒只要對能理解意思的人,包括犯戒的對象,說一遍就可以。
網友:受了菩薩戒能否給家人做肉食,這樣是否見殺隨喜?弟子曾在菩薩面前發過願,不再做眾生肉了,可家人反感,真不知怎麼辦?
網友:弟子發心吃素,不飲酒。但是由於家人朋友不理解勸我術後增加營養。工作原因不得不破戒飲酒,怎麼辦呢?
學誠法師:未受戒,就談不上破戒。發心吃素食好事,但不要因此對外界產生對立之心,那反倒是增長了自己的執著和煩惱。想得到親友、同事的尊重、理解、支持,自己首先要尊重、理解、感恩對方;進一步以佛法來改善自己的身心行為,自己成長了,自然會贏得周圍人的敬重。慢慢來,逐步改善。
網友:在家居士可以到娛樂場所唱歌跳舞嗎?是否犯戒律了呢?如果面臨單位組織硬要求佛弟子參與活動該如何善巧方便來處理?
學誠法師:若沒有受戒,也就談不上犯戒。縱情聲色、放逸散亂,貪圖感官刺激,自然是佛弟子不應該做的;但若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隨順親友的要求,抱著廣結善緣的心去,也無不可。
學誠法師:若犯了中下品罪,自責或對人懺悔,可消減乃至滅除罪障;若犯上品重罪,就喪失戒體,不可再受戒。但按大乘律,凈除罪業後,還可再受戒。可學習《以戒為師,進趣菩提》關於五戒的部分。
網友:有位師兄出國出差,把酒戒破了,她非常懊悔,不知道怎麼辦,如何懺悔?
學誠法師:應找授戒師懺悔。找授戒師困難時,可找其他知律的出家人懺悔。如果找不到出家人作懺悔,那麼殷重地自責心悔過,並自誓終不復犯,罪業可得消減乃至滅除。
網友:如果生活中出於方便,為避免尷尬,說的善意的託詞或小謊,是不是也算作犯了妄語?還有,飯前誦供養三寶的短偈,如果不是素食,餐桌上有葷腥,是否就不該再誦了?
學誠法師:未受戒談不上犯戒,但盡量不要妄語為好;供養三寶的是自己的心,佛菩薩並不會真正受用飲食。
網友:我幾年前受過居士五戒,由於當時對因果不重視,好幾條戒都犯了。現在希望自己要懺 悔和守持清靜戒律。不知道這種情況下「戒體」是否依然存在?是否需要重新受持五戒?另外,由於戒律的細微性,萬一具體的事情中守持不好,這種情況下,是否受戒也比不受戒好?我是破戒,而不是犯戒,這種情況下,戒體還在嗎?能懺悔清凈嗎?需要重受戒嗎?
學誠法師:如果犯了上品重罪,就喪失戒體,不可再受戒,但不應該自暴自棄,還應找出家人發露悔過,並依化教懺法痛切懺悔,則來生可以不墮落。依大乘律,凈除罪業後,還可再受戒。
網友:關於戒律中「偷盜」請教法師:當今社會中經常會碰到「回扣」現象,一個打工的人因為在日常工作中有機會拿到「回扣」,這算不算偷盜?
學誠法師:故意虧損、侵佔公家錢物,是犯盜,現今社會中偷稅漏稅、貪污公款、假公濟私、偷工減料等都屬於盜業。
網友:如果現在還不具備菩薩戒的條件,今後將努力做到,可以受嗎?萬一做不到,果報是什麼?
學誠法師:受戒是為了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促進自己的發心,而不是為了束縛自己。要多想如何才能做到,而不是去想做不到怎麼辦。
網友:弟子內心希求能受五戒,但又擔心自己做不到或是做不好,要是不小心犯戒後,擔心以後再受五戒又會有許多違緣,一種矛盾的心情。
學誠法師:做事之前不要總想著做不好怎麼辦,而應去想如何才能做好,這才是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