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德的普遍意義——惟賢法師

  一、人類進步需要道德

  人類發展到今天的文明時代,全在於人為萬物之靈,憑聰明才智的發揮,創造了文化。在世界文化百花園裡,科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道德倫理等,都是人類智慧與實踐結合的碩果。

  本文特別提出道德,是因為道德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

  依一般定義講:道德本是依靠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習慣信仰、輿論來調節人和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孟子曾說:"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所謂規範,就是說個人的行為必須循規蹈矩,有禮有節;推之於人與人、集體與集體之間,應該互相尊重,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利益,這樣,大眾安寧,生活不受到破壞。這是道德行為的基本效益。

  目前,世界已進入原子時代科學的發展,給人帶來了明顯可觀的物質繁榮,但核武器的實驗,唯武論者的軍備競爭,給人類安寧帶來極大威脅,使人心動盪不安。兩次世界大戰以後,有識者均主張以理性道德控制科學,使之為人類造福。世界各地的和平組織,其中最顯著的各種宗教和平組織,特彆強調這一點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於1989年1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世界宗教和平會議第五屆大會上指出:"佛教所強調的慈悲平等精神,對於提高人類道德的情操,促進人類和平友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呼籲和平,力爭和平,反對戰爭,這是具有善良品德宗教徒的共同心聲。

  越來越多的有識者體察到宗教社會的效益,尤其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這是因為:一、宗教信仰提倡抑制私慾貪心,可以淡化某些人一味追求錢財而忽視道德的傾向。二、宗教的自督、自責、自尊的戒律,提倡仁慈、悲憫,有助於社會穩定,降低社會的犯罪率;三、宗教主張物我一體,普敬飛潛動植物,可以創造和諧優美自然社會環境;四、宗教的利他主義無我精神,可以使人們崇尚理性,從善去惡,提高道德修養,有助於社會融洽祥和。

  設若人們失掉理性,道德淪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秩序容易紊亂,生產發展會受到妨礙,文化素質的提高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對整個世界來說,恃強凌弱,霸權代表真理,戰亂頻仍,就不會實現和平人類只有倒退到野蠻時代。因此,人類的進步繁榮需要道德

  二、佛教道德標准

  1.道德略釋

  道是理論和路徑;明確真理,實踐正道,有所悟證,功成德具,稱之曰德。

  釋尊成正覺後,於鹿野苑對五比丘四諦法,明八正道,示以首先必須具備因果緣起正見(理),修戒定慧之行(道),得到解脫(德)。故佛教的教、理、行、果,皆貫通於道德的範圍中。我國天台宗闡明的一心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境三諦(空、假、中),由三智斷三惑(見思、塵沙無明),由斷三惑而證三德(般若解脫法身),指出了大乘道德的精義。

  太虛大師說:"解之豁然大通之謂道;踐之浩然均得之謂德。"說明佛教道德是首重理智的。"解之豁然大通",明白真理,開悟後豁然開朗的胸懷,似廣大虛空,無掛無礙。再經過實踐,自利利他,福慧漸臻圓滿,無量功德。此中包括解與行並重,因與果俱融的要義。"解"是了解善惡界限,"踐"是止惡行善。七佛相傳偈語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則是佛教道德的總體精神,也是道德標准

  2.善惡定義

  善是順益義、順理義,即順益此世他世的有漏、無漏行法。性離垢穢,清凈無染,故名為善。反之,其行為對此世、他世均不順益,其性染污,純屬有漏的惡法,曰惡。

  太虛大師關於善惡的定義為:

  害他終害自,而致自他俱害,故為惡。

  利他終利自,而成自他俱利,故為善

  同時,大師還指出:利他必斷然是善,行善必斷然是明智;害他必斷然是惡,作惡者斷然是愚痴,這一善惡的定義及界限非常明確。

  佛教具體區分善惡界限大致又有四種標准:

  一、對己對他都有的是善;

  二、對己不利但對他人有利的是大善;

  三、對己對他都不的是惡;

  四、對己有利,對他不的是大惡。

  這種以他人為重的道德觀,表現在實踐上就是以慈悲為本。如《大日經》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是大乘菩薩行的精神。"慈心"為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為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為幫助他人解除痛苦。積極的人道主義,首先創自佛陀

  3.心為善惡之源

  佛經上說:"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染則國土染,心凈則國土凈。"故佛陀示人修行,首先治心,這是正本清源的妙法

  佛教講人的行為表現在身、口、意三業,業是造作義,身、口的動作是有形的,意識之動是無形的。然此無形的力量非常強大,身與口的作為都受其支配,唯識法相宗講阿賴耶識業種子的熏成在於第六意識的思心所,受戒時戒體的成就也在於思心所。

  道德罪惡表現於外,會影響社會的安寧或動亂,而其根源則在內心,它是心理現象善與惡、邪與正的兩大類。《百法明門論》列十一善心所,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痴、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此十一種顯示道德內在的成因及其具體內容。又列二十六種煩惱,即根本煩惱六:貪、瞋、痴、慢疑、惡見。小隨煩惱十: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中隨煩惱二: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八:不信、掉舉、散亂昏沉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此二十煩惱,顯示罪惡的成因及其具體內容

  佛教凈化人生社會,其正本消源,遠離罪惡,完成德業之妙道,即在斷惡修善、轉染成凈的修行法門。各宗行持不同,而其歸趣則一。

  4.因果道德關係

  揭示佛教緣起法的基本偈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佛說的十二因緣,為大小乘佛教所共許,由此而建立的三世輪回觀,是全部佛教理論的基石。

  佛教因果法則,是"為善受福,作惡遭殃。"種了某種性質的因,就要感受某種性質的果,所謂同類因感同類果。因是主要因素,另外還有條件(助緣),因緣成熟,即有某種現象(果)發生世界上決無無因之果和無果之因,果報的產生,是有時間性的,即三世因果

  十二因緣分流轉門和還滅門。流轉門:由無明故有行......乃至由生故有老死。還滅門:即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一是輪回六道,一是出世解脫。若否定三世因果,則善惡果報、修行成佛四聖諦教理,都被否定。生命在一世就完了,則惡人盡可作惡,善人盡可遭殃,無是非,無邪正,道德行為價值就不能得到保證,道德也無從建立。

  太虛大師根據佛典提出因果的四條定律,即:"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後受,不作不受",從個人、集體、時間、造作上,都作了精要的分析和概括,可以說是符合科學因果規律,是顛撲不破的佛教哲理。

  能明確三世因果,在行動上首先從內心深處,提高警覺,"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消滅妄念惡念,止罪惡於無形,就能真正改變低下的素質,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佛教的三世因果學說,充實了我國傳統道德內容。兩千年來,在維持社會秩序,協調人際關係,促進民族團結,發揚優秀文化,以及與鄰國教界友好往來、提高國際地位等方面,都起了良好的作用,這是不容否認的。

  三、佛教道德的積極意義

  1.以人天善淑世善民

  五戒十善是得人天善果的基礎,也是三乘之基礎六道眾生,生死輪回。六道者,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後三為三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嗔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故六道中適於修行的,唯有人道佛經中常說:"人身難得"。即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善惡業力來決定。學佛修道的人,若能奉行五戒十善保持人身,即使今生不能解脫,來生仍可繼續修持。倘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道,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五戒十善確保人天善趣。何謂五戒?

  六、正精進,求出離,趨涅盤,不懈不退,努力前進;

  七、正念,念從心起,心不離道,唯念真如實相,或佛菩薩功德相好,故稱正念,若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

  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以真智入於無漏清凈禪定,即是正定

  此八正道,可歸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為戒學,能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得身解脫正念正定為定學,修定在於治心,能消除虛妄分別,除去精神上的散亂,而達心解脫正見、正思維是慧學。慧又名智慧,由定力證得大智慧,無漏智慧,明因識果,洞察宇宙真理,破除無明障礙,得慧解脫

  真解脫就是涅盤境界。梁啟超認為涅盤含義為:"絕過清涼無熱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差別,絕對自由無系縛。"十分正確涅盤可現證,如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我國曆代也有許多高僧大德現證解脫的。證得涅盤,還要無住於涅盤,即不著生死,又不眾生,出世而住世,自己解脫也教化眾生解脫,以解脫善凈化人類心靈,凈化社會,凈化國土,使人間變為極樂世界

  3.以菩薩利人濟世

  菩薩菩提薩埵,意譯為覺有情,自利他就菩薩精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雲:"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法就是出世而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因此,佛法的究竟義,在發菩提心,發四宏誓願,修六度四攝的菩薩行,達到上求下化。具足菩薩條件大智大悲

  大智:一是觀察因緣生法之理,宇宙有無不由各種條件和合而成,法法相資,互為因緣。一個人在社會上不是孤立的,人與人之間互相依賴,資助。二是觀空理。空不是什麼也沒有了,而是空除我執,化小我為大我,處處想到他人、國家、民族的利益,以無我精神奉獻一切。緣起與性空相結合能產生大智慧,以智慧劍斷破一切煩惱,方證菩提

  大悲:佛教慈悲不是一般的愛。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分無緣慈,同體悲。無緣慈不分界限,超越時空,不論貧富貴賤,都要救度。同體悲,以他人的痛苦為我痛苦,無始以來的眾生皆是我的父母,要發願報四恩,增長悲心。

  修菩薩行的具體內容六度四攝。六度包括:

  一布施度,分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即以己資財隨方施予名財施;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得度名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名無畏施。人生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

  二是持戒度,戒有止惡修善的功能,可以清凈三業。

  三忍辱度,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慈悲豁達,以滅瞋恨心。

  四精進度,精進於斷惡修善,以度懈怠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息滅妄心,度散亂

  六智慧度,由禪定證得圓融無礙的大智,度愚痴

  四攝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愛語就是說和合語,歡喜語,誠實語。利行即以身口意諸行利濟於人,一舉一動都要利益眾生,盡義務而不求權利、享受,感化眾生共修佛道同事即與社會各階層的人共同做事,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六度四攝是菩薩自利利他的最好方法,各法相互聯繫,相輔相成,須齊修不可偏廢,能用此菩薩精神利人濟世,我們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佛教道德感化,用以勸善止惡,安定人心,消除邪惡社會上的法律制犯罪於已然,佛教道德感化,有助於防止犯罪於未然。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信教的比不信的人犯罪率大大減少。我國自南北朝隋唐以來,佛教之盛衰與國家之治亂有著一定關係,佛教盛行時,多數情況下,社會秩序較為安定

  當今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物質水乎不斷提高,道德建設也應跟上。佛教徒應奉持五戒十善,發大心,修菩薩四攝六度等法,才能修養成最完善最高尚道德,有利於人群,有利於社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