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如何正確理解本願、凈土真宗及本願之依據為何?

  問:如何正確理解本願、凈土真宗及本願之依據為何?

  答:本願指因位之誓願,全稱本弘誓願,又作本誓、宿願,即諸佛因中未成佛果以前為救度眾生所發起之誓願,於因位發願今日得其果,故對果位而稱本願。本願有二義:

  一者因本:對果末言,即因位之誓願,如彌陀四十八願之每一願皆是本願。

  二者根本:對枝末言,即眾多誓願中之根本誓願,如彌陀四十八願中,諸祖皆以第十八願為根本誓願

  諸佛如來因中立願,略有二種:一為總願,一為別願。總願者,一切菩薩悉發菩提心,以堅毅弘誓救度眾生,斷除煩惱,累積德行,期證佛果,此稱總願,如四弘誓願,一切菩薩,通發此願,趣向菩提,無有異路。別願者,諸佛菩薩,化他利人,志趣心願,各各不同,如《悲華經》所言釋迦牟尼佛之五百大願、《藥師經》所言藥師佛之十二大願、《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所言彌勒菩薩奉行之十善願等,皆為別願。

  今彌陀別願,指阿彌陀佛所立之誓願,阿彌陀佛在往昔為法藏比丘時,立下誓願救度一切眾生,起行成就是願方得成佛;此誓計有四十八願,稱為彌陀本願。又彌陀別願超過諸佛別願,故《無量壽經》言「我建超世願」,又言「發願諸佛」,是以彌陀別願名為超世別願,亦名別意弘願。

  此外,為本願所救濟之對象者,稱為本願正機,即指末代濁世眾生。本願所誓行之念佛,稱為本願行。

  故知,本願是眾生安心法門,故《安心決定鈔》開頭即言:「凈土真宗之行者,應先知本願之生起也;弘誓雖有四十八,以第十八願為本意,余之四十七者,為令信此願也。」

  《安心決定鈔》一開頭就說,凈土真宗之行者,應該先知道本願的生起也就是修學凈土教法的人,要先了解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生起本末

  「凈土真宗」這個名相,很多人一定會聯想到,這是日本教,這是日本親鸞大師所創立的宗派事實上這樣的認知非常的狹隘,因為凈土真宗這一個名相,並不是親鸞大師所創的。

  「真宗」這二個字是非常好的名相。《法華經》告訴我們一乘佛道,一乘佛道就是真宗真實宗派、或者真實宗旨、或者真實的宗義,都是真宗的意思。真宗這名相,在唐初善導大師著作的《觀經四帖疏》就講到。《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說:「竊以真宗叵遇,凈土之要難逢。」真實宗派真實的宗義,很難能夠遇到。真實宗派,在《觀經四帖疏》指的是凈土,所以「竊以真宗叵遇,凈土之要難逢」,把「真宗」與「凈土」這四個字合起來,就是凈土真宗,所以凈土真宗不是日本教,是中國教。

  但是,學佛的人在分別這個宗派是屬於中國教或日本教,這樣有意義嗎?佛教不是中國教,佛教印度教,釋迦牟尼佛不是中國人,是印度人,釋迦牟尼也不馬來西亞人,所以分別哪一個國家的人,哪一個國家宗派這是很沒有意義的。但是有學佛人就在這一邊計較,所以我才特地講這樣的話。

  中國凈宗祖師第四代,就是法照大師。法照大師在《凈土五會念佛法事儀贊》說了一句話,講的非常好。法照大師說:「念佛成佛真宗。」所以「真宗」這二個字,指的就是真實宗派。如果指真實宗派,指的就是凈土宗——當然天台宗將《法華經》認為是真實經典,是經王,認為天台宗是真實宗派。各宗各教的判教不同,但是在念佛這一宗而言,第十八願是真實的願力,第十八願是真實大願、是根本大願、是本願王。

  所以凈土真宗,實在講,在中國有二位祖師提到,第二代祖善導大師,第四代祖法照大師。那麼日本凈土宗,從開宗祖師法上人,乃至於法然上人下來的各流,幾乎可以說以善導大師凈土思想為修學的根據,所以日本凈土宗,一天四海皆以善導大師凈土教法修學,所以善導大師念佛他力思想,在日本可說蓬勃發展、輝煌燦爛、開花結果,所以很多人只要聽到凈土真宗很多人只要聽到本願、很多人只要聽到第十八願,都會把它當作是日本教,其實這是錯誤的。

  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法藏菩薩所發的心願。法藏菩薩成佛的阿彌陀佛,也不是我們地球人。所以我們學佛修行,一定要有一個根本的原則:凡是真理,我們就信受,是道則進;凡是非真理,我們就不接受,非道則退。這樣不分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區域,不分哪一個宗派,我們修學佛法以真理為準,這樣觀念態度就對了。

  「凈土真宗行者」,這裡所指的就是,一個學習阿彌陀佛本願的行者、一個信奉四十八願的行者、一個念佛求生的行者,應該要先了解第十八願的意義,所以剛剛我也跟大家說明,如果你很沒有時間就把第十八願的道理好好的了解,你一定會快樂安心自在念佛

  「弘誓雖然有四十八,以第十八為本意,余之四十七願,是為了令信第十八願」。《安心決定鈔》這一段話講的很好

  又雲:「若有眾生不得往生者,佛則決定不成正覺,知此謂之領解第十八願也。」

  哇!這一段話講的太好了。如果有一眾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決定不成佛。阿彌陀成佛了沒有?《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說「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那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為了十方每一個眾生,成就不可思議的願行功德,那照道理講,我們應該早在法藏菩薩成佛的當下,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成佛已經十劫了,這十劫,我們都不知道死到哪裡去,不知道到六道的哪一道輪回。

  現在,我們今生此世,終於遇到了南無彌陀佛六字洪名,我們要不要好好一心稱念?要!那這樣我們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法藏菩薩已經為我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願行功德在六字洪名之中,所以我們領納名號真實功德,領受名號萬行萬善的功德念佛當然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已經為我成就往生功德了,所以念佛往生,人人有份。

  一聲稱念之處往生決定也

  故知吾人之安心,乃是明信彌陀已為每一眾生成就願行功德之時,佛始成正覺凡夫並藉得往生。故聞名號,頓知佛體即是我等往生之行一聲稱念之處往生決定也。

  哇!這一段結論的話,講的很好。我們了解其中的意義內心就非常安心念佛。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就是因為佛體六字南無彌陀佛,就是我往生修行,所以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怎麼修行?念南無彌陀佛。

  本願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世尊在《無量壽經》說的,你有什麼不敢說?如果說這個道理、這個名相,是我們自己亂說的,人家批評我們才是要心憚,道理如果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你有什麼不敢說?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說: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

  第二種為什麼念佛人多往生人少?

  「不生慚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義等事,心與佛背所致,過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

  這段話說到人天善法,說到三綱五常,對我們修學本願的行者來說,特別重要。不是我已經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了,所以我把三綱五常的人道理,有做好也好、沒做好也好,這樣的觀念對不對(不對)?這樣不是真實在信受。

  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個真正信受阿彌陀佛本願的人,要將三綱五常道理做好,因為這是為人的根本,因為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名號裡面,有人倫的功德。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做好仁、義、禮、智、信,做好忠孝節義。所以我們做人,如果做好三綱五常,有仁、義、禮、智、信,也就佛家所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做到不貪慾、不瞋怒、不愚痴那人天善法、三皈、五戒十善做好,你的心和阿彌陀佛相應,這樣才是人對本願的正確認知才會人對我們本願念佛人豎起大拇指,才會人對南無彌陀佛會認同。才不會讓人誤會本願是邪法對不對(對)?也才讓人不會誤會說,本願只有念佛而已什麼都不必,這樣會讓人產生誤會。

  信受阿彌陀佛願力念佛的人,要孝順父母嗎(要)?要奉事師長嗎(要)?要聽經聞法嗎(要)?要吃拜佛嗎(要)?要遵守國法嗎(要)?要聽經打瞌睡嗎(不可以)?所以你人倫綱常做好,那心與佛相應,那當然和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相應,這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問題。

  有很少部分的人就是會,「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有修學阿彌陀佛本願的人說:抽煙也不要緊;喝酒也不要緊;開葷也不要緊;破戒也不要緊,念佛就一定會往生。這樣說法不對,會讓人對本願誤解,就是因為這些對本願誤解的人,才使得有一部分的人聽到「本願」兩字就認為邪法。這是我們弘法的人,沒有把法講清楚,我們學習本願的人,沒有把身教做好讓人家誤會,過在我們,不在阿彌陀佛。

  彌陀「本願」二字之依據:

  1.《無量壽經》談到本願這二字,有三段經文

  第一段經文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第二段經文

  「皆是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第三段經文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

  2.底下看第二部經典《無量清凈平等覺經》言:

  無量覺授其決 我前世有本願

  一切人聞說法 皆疾來生我國

  3.底下看第三部經《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第一段經文

  「其佛本願力故,以不可思議威神力,遍滿十方世界,以大音聲宣布名號功德。」

  第二段經文

  「其佛本願力故,十方諸佛,皆俱贊譽彼佛名號功德。」

  4.底下引用龍樹菩薩易行品》的開示第一段文:

  第一段經文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段經文

  彼佛本願力 十方諸菩薩

  來供養聽法 是故我稽首

  5.底下第五段文,天親菩薩在《往生論》的開示

  第一段經文

  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第二段經文

  「以本願力迴向故」。

  6.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的開示,這四段文講到「本願」這兩個字,

  第一段文:

  「不虛作住持功德者,蓋是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

  第二段文:

  「凡是生彼凈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第三段文:

  「尋法藏菩薩本願,及龍樹菩薩所贊。」

  第四段文:

  「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

  7.曇鸞大師在《贊阿彌陀佛偈》所開示的,有三段文也提到「本願」這兩個字:

  第一段經文

  「除其本願大弘誓,普欲度脫諸眾生

  第二段文:

  妙土廣大超數限 自然七寶所合成

  佛本願力莊嚴起 稽首清凈攝受

  第三段文:

  七寶樹林周世界 光耀鮮明相映發

  華果枝葉更互為 稽首本願功德

  8.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開示,有兩段文善導大師,也講到「本願」這兩個字:

  第一段經文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二段經文

  「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舍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9.第九段文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贊》的開示,有五段文講到本願

  第一段文:

  願睹彌陀大悲主 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 乘佛本願生彼國

  第二段文: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彌陀佛國。」

  第三段文:

  彌陀本願華王座 一切眾寶以為成

  台上四幢張寶縵 彌陀獨坐顯真形

  第四段文: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第五段文:

  「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回六道,苦不可言,今日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舍本弘誓願攝受。」

  10.第十段文善導大師在《法事贊》所開示的:

  終時正意念彌陀 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 一念之間入寶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