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人若無思想,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問:佛門講空於定,定境思止,無有意念,即無思想;人若無思想,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與屍位素餐還有什麼區別呢?我真弄不清楚這就學佛人的追求嗎?」請為其解答,好嗎?

  答:學佛人於禪行密修中,由持戒得福,靜極而入定。定境為根塵不偶,思維停止功用身心進入另外一種生命狀態,起用心識慧觀。身心能進入這種境界,是將人生價值上升為智慧層次,覺知身體真實處於空苦無常狀態;若再發菩提心,能繼續大精進禪行密修,可入不同禪次定,慧觀萬法皆空諸法無我,漸次明了宇宙人生實相,身心禪悅法喜充滿,勝過世間欲樂千萬倍。若人身動意動,不可入定;所有意念,皆為妄想

  學佛人岀定後,雖有行住坐卧無非是禪是定的善境界,但不礙如戒、如法、如事項圓融的諸觀念;即學佛人有思想、有願求、有知見、有言行,而且活的真實不惑,義趣非同凡夫所能想像。不過學佛人的思想是在修諸善法與六度萬行的同時,正知見而不邪妄,正思維而不邪曲,正言說而不邪語,正法而不邪行,正命運而不邪執,正精進而不邪定,正心念而不邪求,正禪定而不邪習。時處依世間法而離世間法,時處在世俗中而離諸染法,若見貪慾如見猛火,若見貪婪如見洪水,若見傲慢如見痴傻,若見嗔恨如見刀劍,若見欺詐如見豺狼,若見誣枉如見蛇虺,若見怨枉如見害鬼,若見邪妄如見毒淵,若見冤害如見雷電,若見訟爭如見陰賊。

  學佛人禪行定空與屍位素餐,雖在語言字義上有相似之處,而在諸法實相義理上卻截然不同,存在著本質差別。於禪行密修人中,確有證得神識離體往生心性歸位不生不滅化生示現不來不去者,自稱活死人、墓中僧等;而留形住世如屍位,日中一食素餐,不貪眾味,只療形枯。但是,學佛人修證如此境界,是無量功德所致;即是示現佛教真實不虛,示範正法久住世間,表示眾生有善因緣福報,表現法炬慧燈輩代相傳;其義如虛空廣大無際,其理如法性周流遍至十方無邊;以巨大精神食糧,以無盡信仰法資,既利益眾生,又利益世間;以法中無我大善,以慈悲化轉不善,既身心無為,又無為法相。可屍位素餐的本義,是比喻人只佔位不作為,只會白吃飯,不能成事業心中無大志,就是混日子,或身無一能,平庸無所作等,上不能利益國家,下不能利益民眾,內不能利益自我,外不能利益他人。二者境界相異甚巨,凡聖懸殊無可比性;二者功用相去甚遠,凈染差別本質難同。

  學佛人的願求,為願求善行自利、利他、依法、持戒、善友、智慧解脫等,非世俗追求,也非私慾所求如法願求,法緣相續,三世不斷,次第成道,超越六道輪回顛倒苦受,得入常樂我凈涅槃境界世俗追求,因緣相續,欲習纏繞,業債相償,相擾相害無期,相食相殺無盡。況四大皆空,願求離名相,菩提無願求,具足功德者自證得。而紅塵翻滾,執著入巨溺,假我不見我,欲漏善法者自墮落。故證悟定空者,寧願千劫刀砍斧劈,不願沾染欲習;寧願千劫水淹火燒不願荒迷俗惡。而俗人以俗知見,去分別定空殊妙,如同痴人說夢,可笑而不可及。

  在學佛人中,能行入定空慧觀的人,相對是少數,而多數人只是理入。但能理入的人也不在貪戀紅塵,遠離名聞利養,樂習清凈定空,轉化身心業習,解脫煩惱擾害,願求出世間。2016/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