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講經功德大,還是念佛功德大?

問:講經功德,多少於念佛功德

答:講經功德亦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講經猶如數寶,念佛猶如用寶,數寶雖多,不除貧苦,不言滅罪,不言得功德。用寶雖不多,能濟身命,得功德無量,明知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倍。又講經如磨石,雖獲少分利益,盡與他人,自損無量,為受禮拜供養,大損果報

所以《論》雲: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故知講經功德亦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倍。何以得知?如《唯識論》多破計我,講論之者,口雖說法,心多計我,不起我者,萬中無一。所以《法華經》雲: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由是事故,講論不如念佛百千萬倍。所以上世有惠感法師、智仁法師、蘊法師,皆舍講論,同歸念佛

這個問答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將念佛與講經功德做一較量,當然結論都是一樣,念佛功德多於講經功德百千萬倍。當然這是在彰顯念佛往生修因,彰顯念佛不可思議修行。但是若沒有法師,或沒有在家大德講經,當然有很多不識的人,或是對佛經不容易看懂的人,能夠得到佛法利益就少。所以古德說:

「有佛住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

當然要有法師講經說法,流布佛法,使不識的人或者是佛經看不大懂的人,能夠了解佛陀開示真理,依教奉行,所以講經說法是弘揚佛法,廣利眾生的基本方式之一。

昨晚師父也向諸位報告過了,三世十方諸佛如來廣度眾生方法之一,就是講經說法。每一部經到了經文的流通分,世尊都會勸勉佛弟子受持這部經典受持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己依教奉行,也為人演說。自己依教奉行就是自受用,為人演說就是他受用,為人演說就是講經說法。所以世尊是非常鼓勵佛弟子,將他所說經典為人演說,所以講經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

但是第二十四問答是因為念佛和講經做功德的較量,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清凈報土而言,念佛往生報土之因,講經不是往生報土之因。所以師父在講席之中也經常說,念佛能夠往生,講經不能往生,就是在說這個道理。講經的法師如果將講經的功德迴向菩提迴向西方,做為往生因,也能相應第十九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九品蓮中,看講經的目的在哪裡。

講經的法師是在大德,如果真實講經、認真講經,不貪名逐利講經,是為眾生解脫講經,那這份講經的心,和佛祖利益眾生講經的心是相應的,當然有功德。所以講經功德雖然是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倍,但是我們不可以為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這樣說,就輕視講經,或是念佛就好不必講經,這樣會誤解兩位大師的用意。兩位大師是為了要弘揚凈土法門,所以以念佛和各種的修行做一比較,有兩兩比較,當然就能顯示出勝劣。猶如兩個人來做比較,當然就能比較出高矮胖瘦,這是一定的道理

「講經猶如數寶,念佛猶如用寶。」

這個譬喻說的真好,講經如果沒照經文道理去實踐,聽經的人經文道理去實踐,這樣聽經的人所得到的佛法利益是比較大,所以講經猶如數寶。在數寶物不一定能夠得到,因為寶物是他人的,念佛猶如用寶,縱然寶物是他人的,可是由自己使用,就是自己所得到的利益

「數寶雖多,不除貧苦,不言滅罪,不言得功德。用寶雖不多,能濟身命,得功德無量。明知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倍。」

數寶就猶如銀行的行員,每天經手很多錢,可是他所經手的錢是他的是客戶的,所以不能將客人來銀行存的錢,私下放在自己的口袋裡,只能算不能用。以《阿彌陀經》而言,《阿彌陀經》你讀誦一遍之後,就是要根據《阿彌陀經》的教法實踐一心念佛。《阿彌陀經師父已經講過三遍,如果我講過《阿彌陀經》之後若沒有念佛我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講經猶如數寶,念佛猶如用寶。

「又講經如磨石,雖獲少分利益,盡與他人,自損無量,為受禮拜供養,大損果報。」

這個譬喻是指貪名逐利,受人禮拜供養的講經。但是教界有不少的出家,或在家大德講經是真心,在演講佛法要廣度眾生,而且教界不少的法師講經是真心要廣度眾生。但是講經若是為了貪名逐利、追求名聞利養,就會如《念佛鏡》這段文所說的:「又講經如磨石,雖獲少分利益,盡與他人,自損無量,為受禮拜供養,大損果報。」

所以有很多很有修養法師講經的時候,是不願意信眾禮拜。通常現在講經不像在以前叢林開大座的講經方式,不過就以師父個人而言,不管講經或辦任何活動,當為維那師若跟大家說:感謝師父講經說法頂禮三拜,感謝得戒和尚頂禮三拜,或感恩主法和尚頂禮三拜。我一定不要讓你們拜,我一定說一問訊,而且你們向我問訊,我也向你們回禮問訊。所以我不受禮拜供養,因為受禮拜供養大損自己的福報

聖人如佛菩薩是堪受眾生禮拜供養,為什麼?有道德凡夫是不堪受人禮拜供養,為什麼?沒道德師父是一位凡夫僧沒道德,所以不敢受大家禮拜供養,因此無論在講經或任何法會,我絕對不會讓你們拜,我一定說一問訊,而且向你們回禮一問訊。所以你若知道佛法修行,那我相信你會知道要如何積功累德,要如何才不會損己福報

下面善道與道鏡引用論雲:

「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

有可能是《念佛鏡》這本書,在唐朝時代經由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著作之後,後來抄寫有了錯誤,因為在此說論,並沒說哪一部論。我查了很多的經論,發覺這四句話並不是哪一部論所說的,是《華嚴經所說的。

華嚴經》雲: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

這四句話是《華嚴經》之中法首菩薩以偈頌法語,回答文殊師利菩薩所提問的,而且法首菩薩所回答的偈頌法語很多,這四句話是其中一首偈頌法語而已。在還沒說這首偈頌法語之前,法首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個人如果聽聞佛陀教法而不實行,也就是只有聞法而不實踐,這樣就如同一個貧窮的人,日夜在算別人的寶物,自己沒有半分錢。所以多聞沒有用,多聞沒有用是因為不實踐才沒有用,不是多聞佛法沒有用,是因為多聞佛法不實踐才沒有用。

猶如諸位,你若回來聽師父講經說法師父一定是將凈土念佛道理說給大家了解明白,讓大家一心念佛。我所說的無論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還是《觀經四帖疏》、《念佛鏡》、《印光大師文鈔》、《法然上人法語》,無論是任何凈土經論,一定都教導大家一心念佛。你聽完師父開示道理,回去也不念佛,這樣你多聞師父所講經的法語沒有用的。就像在算別人的寶物,自己沒有半分錢,也就是像銀行的行員小姐,有人去存錢,她經手的錢每天有可能好幾百萬,甚至好幾千萬,甚至好幾億,但是這些錢是不是她自己的錢?不是!是別人的錢

你要先了解《華嚴經》法首菩薩所說的這四句話意思,然後再來看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所說道理,這樣才不會誤會。所以論雲,其實是《華嚴經》雲,師父個人私下在想,一定是當初在抄寫的時候筆誤了。

「譬如貧窮人,數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故知講經功德亦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億倍。」

在此引用這段話四句偈,來證明講經功德也少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億倍。若就《華嚴經經文的本意,在此引用這段話是不怎麼適當的。

何以得知?如《唯識論》,多破計我,講論之者,口雖說法,心多計我,不起我者,萬中無一。

唯識論》是唯識宗的根本教典,修學唯識的人當然要好好探討《唯識論》。《唯識論》就是《成唯識論》的簡稱,有十卷,護法菩薩等所造作,唐朝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為《唯識三十論頌》的注釋書、《唯識三十論頌》的注書,就是《成唯識論》,是法相也就是唯識宗所依據的重要論書之一。

唯識學無論是《唯識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八識規矩頌》,這些論說都是在說一切萬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也就是佛陀大乘經典所說的,一切萬法從心想生。是不是一切萬法真是從自己的內心而生?沒錯!《六祖壇經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自性能生萬法」,這樣的道理確實就是唯識所說的萬法唯心。

萬法唯心,因為一切法從心所生,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凡夫眾生妄想心生煩惱諸佛如來心生慈悲,體一樣,用不同。諸佛如來開顯自性自性真如慈悲、有神通、有智慧、有道力,所以諸佛如來心動念在禪定之中,視一切眾生如一子,觀一切眾生應以何緣得度,即現何身說何法而度之。

當年世尊印度降生,處處時時心中在想什麼事情,諸位你去經典就知道。大乘經典說出世尊時時處處分分秒秒,心中所想的事情,就是十方的眾生。哪一個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應以何種因緣得度,應以何身得度,佛陀就化何身為其說何法而度化之。佛的心就是在想這些,我們的心裡有像佛陀心念念想說,哪一個眾生得度的因緣成就趕緊去度化他,有這么慈悲嗎?若三不五時想到了,這樣就很了不起了,對不對?對!

所以《唯識學》在說人類存在的根本之處,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第八識,是含藏識,我們的起心動念,無論是善念惡念或無記念,都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面,所以阿賴耶識的種子非常的多。由於緣起而形成,或在當時又造作未來,因而展開著宇宙的一切。所以唯識宗的行者,透過唯識學的修持研究《唯識論》,研究《八識規矩頌》、《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當然就是希望體解到自心,而了解萬法唯心所現,而轉識成智,體證諸法真理

轉識成智是唯識宗的行者修學的方法,同時也是目的。識是意識智是智慧意識生滅心,智慧涅槃心。所以每一位諸佛如來,在因地菩薩道的修行,都已經轉八識為四智,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大圓鏡智。阿彌陀佛是如此,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葯師佛也是如此,十方諸佛莫不如此。所以唯識宗的行者轉識成智,和禪宗行者開悟成佛,和密宗行者即身成佛都是一樣的修成,和念佛行者往生西方,都是同樣了辦生死

問題是道理知道了,若沒有做到有用嗎?沒有用!知道沒有做到,就是《華嚴經所說的:「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

所以念佛確實是很殊勝修行在此善道與道鏡兩位大師,引用《唯識論》說:如《唯識論》多破計我,因為《唯識論》要破掉我執修行才算成功,如果知道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知道了但是做不到,我執沒有破掉。《唯識論》有十卷,第一卷、第二卷就在說破我執的理論,知道了和做到是兩回事。諸位你我凡夫眾生有我執嗎?有!什麼人沒有?你念佛念十年、念二十年,我告訴你同樣我執還在還沒有破掉。

就算你將《唯識論》十卷讀到滾瓜爛熟,道理都完全了解了,我執就破掉了嗎?坐在莆團上一整天都不動,身體都不動,你內心妄念紛飛,這樣就開悟了嗎?開悟還沒有了辦生死,你以為念咒語念到音很標準你就三密相應了嗎?你就即身成佛嗎?我告訴你,都差解脫生死很遠,所以要破掉我執談何容易!

「講論之者,口雖說法,心多計我,不起我者,萬中無一。」

這段話《念佛鏡》的作者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說的非常的真實,講論的人不我執一萬個人之中沒有一人做的到。那念佛不必破掉我執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此來說當然是念佛功德,多於講經或講論功德百千萬倍。但是若根性很猛利的人修學唯識宗,根據《唯識論》修持,能夠轉八識成四智。念佛的人沒有真心做好往生三法信、願、行,這樣講經或講論的功德,是多於念佛功德百千萬億倍。

從前面第二十一個問答開始,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以念佛和各種的修行做一個功德較量,結論都說念佛功德,多於各種修行功德百千萬億倍。我們要了解這兩位大師為文的意義千萬不要誤解。無論修持哪一宗,無論修持哪一法,只要能夠了辦生死成就菩提站在成就道業來說功德都一樣。

能夠參禪參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是成就天台所說的,六即佛的最後究竟即佛,也就是福慧圓滿佛陀念佛能夠念到斷盡一切煩惱而成菩提,這樣念佛修行和參禪修行功德是一樣的對不對?因為通通成佛,所以重要的不是在哪一法較殊勝,哪一法較不殊勝,哪一本經較殊勝,哪一本經較不殊勝師父一再的強調這一點,重要的就是哪一本經或哪一本論,是我們這種凡夫眾生,修能成就的,哪一個法門,是我們這種凡夫眾生,修能成就的,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諸位你說是不是?是!

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有能力修的,而且也修能成就的,因為很多人已經念佛成就了,在做給我們看。很多人平時修行你我同樣,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使我們明白,念佛確實是當生成就法門,是易行道。所以對我們而言,功德多於修持各種修行百千萬倍!

同樣是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辦生死修持禪宗,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對你而言,念佛功德多於參禪功德百千萬倍。就你個人而言,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可是修密,無法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對你個人而言,念佛功德多於持咒功德百千萬億倍。這樣來論功德的多少比較客觀!念佛真的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下面來說一個公案佐證,說理論再說公案,這樣比較事理圓融

凈土聖賢錄》記載,清朝有一位高士楨,字廷三,浙江錢唐人。他的祖先歷代皆居住在山陰的梅里,山陰就是現在浙江省紹興縣,因此自號為梅溪道人。年紀五十一歲的時候,有一天高士楨因為生病,進入冥府之中游歷地獄。有不少的人有這種游歷地獄經驗,還陽之後都很認真念佛修行。因為看盡地獄種種的酷刑,心中非常的害怕,如果你有因緣地獄,我相信游完地獄之後,你不必聽師父講經了,你每天會很認真的念佛,我相信你也會鼓勵別人認真念佛

高士楨游歷地獄有一地獄的冥官附囑他說:你今天回去之後,要一心念佛,一心行善,一定能出離三界苦海地獄的冥官也是和說法法師一樣,鼓勵人家一心念佛行善。高士楨很有善根,答應冥官的附囑,三日之後蘇醒過來,很不可思議竟然病也好了。從此之後高士楨發心念佛,行諸善法,真的聽從地獄冥官的話,而且所行善點點滴滴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且輾轉教人念佛。如是經過二十五年,到了七十五歲,五十一歲二十五年就七十五歲,到了臨命終之前三天,自知時至知道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緣已經成熟了。所以就向人說我現在要離開生死苦惱了,奉勸世人及早修持,才不會遺憾後悔。後來果然三天後安詳往生,當時為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一七七o年。

諸位菩薩,不管你現在是多大年紀,如果晚上你回去休息的時候,夢見你在游歷地獄地獄的冥官告訴你,你趕緊回去,你的故鄉在極樂世界,不是在這裡,從今天回去要好好回去本願山彌陀講堂念佛共修一心行善,禮拜晚上萬緣放下,回去聽信願師父說法,這樣將來你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聽冥官的話嗎?要!你明天早上醒來之後,每天就是認真念佛、認真聽經、認真行善,二十五年後,你要往生之前的三天就知道了,而且在臨終自在,勸人念佛修行,而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讓你二十五年時間,一心念佛、聞法、行善,你要嗎?要,要的人請鼓掌!我也要,所以我也自己鼓掌!

這樣二十五年的光陰,來一心念佛、聞法、行善,就能臨終前三天,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念佛修行功德大不大?大!這樣念佛修行有沒有殊勝?有!這樣二十五年的光陰用來修行有沒有價值?有!

二十五年的光陰一心念佛,就解決生生世世沒有解決的生死大業,實在很劃算,這樣的投資是一本萬利。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做菩薩了,這樣的投資是一定贏的!回來聽師父講經,不必聽冥官的鼓勵,聽師父的鼓勵就好了,因為你隨時回來講堂師父講經機會很多,你要去游歷地獄這種機會很難你去游歷地獄地獄的冥官也是叫你念佛也是叫你修行師父也是叫你念佛叫你修行,這樣你就師父的話,認真去修行就好了,何必去地獄游歷再聽冥官的鼓勵,對不對?當然!二十五年你就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好不好?太好了!

高士楨這個故事給我們這樣的體會,確實對我啟發念佛信心有莫大的鼓勵。下面是引用《法華經》經文,這段《法華經》的經文是原文,一字都沒改。《法華經》雲:

「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一個內心我慢的人,心當然是彎曲不實。諂媚的心、我慢的心、貢高的心,都與自性不相應,都與念佛不相應,也與任何修行不相應。修學佛法尤其是老修的人,這種毛病一定不可以犯。我慢,不管出家人或在家人,在佛門若一、二十年了,佛經看幾本就認為自己很行,猶如拿拂塵在雲上飛來飛去,不得了,不把人放在眼裡。修到最後就如師父所說的變佛棍了。

昨日佛金師才接了一通電話,某一位在家居士打電話來找師父,電話櫃台接給佛金師。佛金師說話對對方是很客氣:請問居士,你找信願師父有什麼事情?對方口氣不好,因為我正好在佛金師對面而已,我就是有事情才要找信願師父師父每天為弘法利生很忙碌,你有什麼貴事請你告訴我,真的需要請信願師父為你處理,我會幫你做安排。你就把電話接給他就對了,我就是有事情才要找他。請問居士:你什麼大名?我何必告訴你我什麼名字我就是要找信願師父我又不是要找你。有這種佛棍,在家人呢!

佛金師向他表明:我是信願師父出家弟子我是佛金師。信願師父的弘法行程,與一切事務都是我在經手辦理,我怎麼可能任何信眾打電話來我都去接電話有可能嗎?當然不可能!哪一個講經的法師會坐在櫃台,一天到晚在接信眾的電話?若接信眾的電話完全都不拒絕,他哪有時間可以修行哪有時間可以研究經典哪有時間可以講經?一天若是接上二、三十通電話,他什麼事情都不必做了!

當然每一個講經的法師,他一定要有侍者替他處理一些其他疑難雜症的事情對不對?這是一定的!為什麼你們有事情要找師父,一定要先經由佛金師?你們若是每一個人都直接來找師父,我哪裡有時間可以用功修行,我光是應付疑難雜症的事就好了。別說什麼疑難雜症,就說每一位生病的蓮友需要師父親自去關懷,我整天都無法做第二種事情了,更別說講經說法對不對?當然是這樣!

這種我慢心都是學佛修行的人容易生出來,認為自己佛經得很多了,若來聽法師講經,都是要向法師秤斤秤兩的。以為自己很行,學佛修行越久才是要越謙卑,稻穗越飽一定是越低垂。對不對?越有修行的人內心是越謙卑,謙恭自牧,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你去看法菩薩在修六度萬行恭敬一切人,你看釋迦牟尼佛,因地常不輕菩薩修行,不敢輕視任何一位眾生現代人佛經看幾本就認為自己了不起了,沒將法師放在眼裡,這種就是我慢高山之心,這種貢高我慢的心,聽經聞法是意識的分別,做學問研究不是在落實涵養心性,所以這種人很難度,《法華經》這段經文是在說這樣的道理

「由是事故,講論不如念佛百千萬倍。所以上世有惠感法師、智仁法師、蘊法師,皆舍講論,同歸念佛。」

當然若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清凈報土而言,是念佛修行,不管講經或講論,或是任何的開示,只要是為了利益眾生弘揚佛法都是了不起功德。如果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化土,不管是講經或是講論或是開示或者是去為亡者講幾句佛法鼓勵他念佛,這個亡者肯念佛,你都有無量的功德。你將講經說法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成為往生因,也能相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化土。所以論念佛功德,或講經的功德多少有這番認知,那我們自然就不誤解念佛鏡》的作者,善道與道鏡這兩位大師所說的意思。

時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凈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