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咒語的發音不同,以什麼為標準?

  問:有很多版本字的音不一樣,比如說有的念南無阿(a)彌陀佛,有的念南無阿(o)彌陀佛,那自己持這個咒語的時候,以什麼為標準呢?原來持的這個咒語已經習慣了,現在看的那個高僧大德的持音不一樣,要不要改,還是按原來的?

  答:先講經典翻譯的特點。經典的翻譯有兩大類,一類是「音譯」,音譯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咒語的翻譯,是用我們漢字發的藏語音,或者用我們的漢字發的梵語音,咒語就是這樣來的。

  還有一種是「意譯」,意譯就是用我們的漢字描述的經文的意思。比如《佛說阿彌陀經》,一看題目就知道是佛說的,說的什麼呢?說的《阿彌陀經》,馬上懂了,這就叫意譯。比如:音譯「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古印度人也這樣念,藏族人也這樣念。這是翻譯經文的兩大特點。

  古代比現代閉塞一些。由於地域的差別,語音有所差別這就生了地方口音。過去的地方口音更濃,我們現在還有普通話經常交流。由於翻譯的人的不同,發音不同,翻譯師當時用了不同的漢字去表示古印度發音,或者表示藏語的發音。這樣我們看起來就有不同版本的差別

  我們怎麼看待?這個很正常。到底是哪一個版本好?你自己下一個版本來,哪一種版本都可以。我原來舉過一個例子,膠東人發音「肉」和「油」不分。我這是聽的相聲,打了點油拿走了欠了油錢沒給。割了一快肉拿走了,欠著肉錢也沒給。老闆過了幾天要去了,這個人呢就給了他一部分,另外的一部分沒給。過了幾天老闆又急了:「你得給我錢啊?」「我給你了。」「你給了肉(you)錢,沒給油(you)錢。」你給了我肉錢,沒給我油錢。我們一聽,這不矛盾嗎,你給了油錢,沒給肉(發音you)錢,哦,他給了一部分。

  也就是說每一個版本都是對的,它只不過是語言差別,地域的差別。有差別不是錯誤。無論哪一個版本,你照一個正規的版本去讀誦就行了。如果你熟悉了,背過了 ,不必要再去改。

  藏語中有個字,一橫一豎一捺,像我們工廠的「工」字一樣,這個字藏文怎麼念?念「rea」,念這個字舌頭要在嘴裡邊顫三次以上發音正確,你用漢字來發這個音試試,你找不到了。我們翻譯這個字的時候只能是:一個「日」一個「阿」底下寫兩小字「二和」。二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上面兩個字和起來念「日阿」。「嗡啊(日阿)巴扎納德」即文殊菩薩心咒。是吧?你用漢字不出來,我們只能發近似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