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後應該如何去補救?

  居士問:我想去受五戒,但怕受戒後,不小心時,會破戒,比如不妄語戒。因為日常生活計劃不如變化,有時會破戒。若破戒,如何補救?因為怕犯戒而不敢去受五戒,怎麼辦?

  法師答: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前四是性戒,後一是遮戒。五戒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 是「信」,「不飲酒」是「智」,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漸漸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生了異曲同工之處

  不殺生戒。《大智度論》雲:「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類累劫以來殺生無數所造成的共業所致。不殺生不但是佛教第一條的戒律,同時也成為國家重要的法律。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慾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雲:「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任何一種形式殺生,無論是自己動手,或叫他人去殺,斷了眾生性命的,就是殺生。依佛法,任何一種形式殺生,不管以何種借口,都不為佛教所承認。

  不偷盜戒。佛教的不偷盜戒,就是讓我要去掉貪念,少欲知足,因為知足就會常樂,自然就不會犯偷盜的行為了。如果人人養成不偷的美德,社會治安自然很好,大家出門就很安全,生命財產都有保障。

  不邪淫戒。大乘佛教四眾弟子,有出家眾在家眾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現在家庭的不和睦,往往都是由於不正常男女關系而來。譬如「男人金屋藏嬌,女人紅杏出牆」等,都是由於邪淫引起,嚴重的會演變成家破人亡。古語有雲:「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不妄語戒。不妄語,《說文解字》中講:妄者,亂也,因此不妄語即是不胡亂說話,並非僅指不說謊,如妄想必定不是謊想的意思。因此,佛弟子欲要弘揚佛法,必要真修實證,必要真有真知灼見,如所言所說,不如實如義,即為妄語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凈,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調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凈。六、言無誤失。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服。

  不飲酒戒。《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

  五戒之中殺盜淫妄為根本,飲酒戒屬於遮戒。

  遮戒,亦名遮惡。遮,制止之意。指對輕罪之禁戒。相對於「性戒」而言。所謂性戒,就是不論當初佛陀是否制戒,原本即須持守之戒,例如殺、盜、淫、妄等四戒。所謂遮戒,系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較性戒為輕,即一般社會不認為罪惡,而佛教為防止世人譏嫌,避免由此引發其他犯罪,故制此戒。例如飲酒、輕秤販賣、掘地傷生等;蓋以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故佛陀特意遮止,令不毀犯,乃能守護其他之律儀。若犯遮戒則稱遮罪。

  受戒後,有時也會犯戒的時候。佛說,我們犯戒有四種原因第一個就是不明理,不知道這是在犯戒,在迷茫狀態下犯戒;第二個就是在半信半疑的狀態下,也知道這是在犯戒,但是不太相信,然後又犯戒了;第三個是也明白,也相信,但是煩惱重,嗔恨心重,沒有控制住,又犯戒了;第四個是習氣,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知不覺地犯戒了。

  受持戒律要根據自己的根基、意樂、因緣。真正的受戒,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輕鬆自在是一種解脫受持戒律不是苦,而是一種樂;你的相續境界在哪個層次里,你就受哪個層次戒律,不能勉強,佛沒有為難你。都是自然的,修行到一定程度了,瓜熟蒂落。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須具足持守的,否則就不能達到解脫目的

  居士問:如果已受五戒,破戒了怎麼補救?

  法師答:破戒後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懺悔懺悔後發誓不再破戒才行

  戒不能說破不破,只能講違反了戒,戒是不能補的,因為它不是網,也不是陶瓷做的碗,只能說重受。問題的重點在於戒應先去學習,自覺能做得到,可以求受五戒,而後才能守。否則一個從事屠宰業的人,他怎麼受不殺生戒? 如果違反了戒,自覺做不到,就到佛前懺悔、舍戒,如果自認還能持守,那麼還可去重受。五戒里若只能做得到一個戒,也可以只受一條,其他做不到的先慢慢學,以後看自己的能力,再求受戒

  居士問:因為怕犯戒而不敢去受五戒,怎麼辦?

  法師答:現在很多人都不受戒,因為怕犯戒。一部分信眾受持戒律和三皈五戒存在顧慮,怕受戒後行為受到約束,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要明白佛教戒律精神是「防非止惡,成就道業」。戒律就像大地一樣,若是沒有戒律,我們就無法修行受持戒律解脫成佛的必經之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