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學佛幾年不見心行轉化,不見證悟道次是什麼原因

  第一百零二問:「所見學佛人中,多有修行不得力者,幾年下來還是老樣子,念念佛,瞌瞌頭,不見心行轉化,不見證悟道次,是什麼原因呢?」請幫助查找一下,可以共同受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由於宗門有異,又有禪行差別,於不同道場修行人中,常見心行轉化,有見證悟道次。但以大趨勢而言,末法世中,眾生緣劫衰而未亡,正法中興初而未盛,學佛人中大多依末法修行,中少依像法修行,較少依正法修行;故而修行人中,多有不得力者,少見心行轉化,難見證悟道次。究其根源,既有內因,為因緣善根不足;又有外因,為魔法世論干擾。雖千差萬別,若具體而講,其主要原因,可略為四十八種,分別如下。

  一是所信不真,一信了之,不求其義,不詳其理;二是流於盲從,只為好奇,發心不正,不明究竟;三是隨眾心理,人雲亦雲,行無決定,不能慎獨;四是妄心難收,夾雜念佛身心不靜,難以專一;五是未求明師,自其昏昏,難以昭昭,缺乏點傳;六是外緣所擾,猶戀世俗喜歡戲論,荒廢主業;七是追求靈應,為身去病,求事順吉,樂此不疲;八是因緣不足,只有善因,不具法緣,難以實修;九是業習過重,善法難行,朝三暮四,諸障為患;十是善根不具,難行正法,末法心態,妄求往生;十一是迷執事境,求佛消業,念佛得福煩惱如故;十二是心外求法,依賴三寶不求自證,依相為真;十三是只取多聞,以多為勝,理悟圓通,少得法益;十四是貪求名聞,官階名銜,學位虛稱,以尊為榮;十五是不舍利養,多多益善,染污本心,增長業債;十六是想得名師,紛爭門戶,較量高低,為道速成;十七是不持戒律,污法破戒,人我第一,毀謗四眾;十八是半途而廢,心常退轉,空耗時光,一事無成;十九是一曝十寒,禪為消遣,終日馳逸,與道無干;二十是自生法見,妄改門規,不依傳承,意執定法;二十一是不受教化,痴迷愚頑,先入為主,一斑為豹;二十二是信心不足,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恐不證道;二十三是虎頭蛇尾,幾分熱血,越學越遠,佛在天邊;二十四是不究了義,以善為極,不明深理,如何成就;二十五是依佛吃飯,只混日子,應付撞鍾,不求甚解;二十六是樂見他過,招惹是非,人皆有失,唯我完美;二十七是心不識人,以耳為目,遇善知識,當面錯過;二十八是自心不凈,妄自猜測,他人意境,實無意義;二十九是不知謙下,疑嫉心生,輕慢初學,自障其道;三十是理障其心,以經執經,不知圓通,見思成惑;三十一是魔障其行,稍有精進,諸障現前,無法禪行;三十二是無明為實,煩惱難除,不行定空,知見顛倒;三十三是不修懺悔,難改其過,業習不消,漏失功德;三十四是以修為修,以道為道,不知放下,難入無為;三十五是不能勤行,懶散放逸,修不如法,缺乏擔當;三十六是畏懼苦行,遠離頭陀,任其受用,名為修道;三十七是不發大願,心無菩提,執著我法,妄計身後;三十八是五蘊熾盛,難辨魔境,妄解勝義,偏離正道;三十九是心無正定,邪慮為觀,冥求法諦,不離區宇;四十是數沙為寶,語言文字,名相義理,欺人誤己;四十一是色有生緣,邊解諸法,以相生心,難抵誘惑;四十二是緩急失度,緩鬆懈怠,急緊易崩,不利修行。四十三是忍辱不足,缺乏定力無明火起,毀功德林;四十四是以因為果,唯一念佛,不行他法,念有間斷;四十五是心不質直,受委不堅,曲為諂佞,難經魔考;四十六是未破定性,二乘心智疑惑佛性,不入中道;四十七是缺少智慧,得少為足,只顧自利,不能利他;四十八是諸佛不度,善神不護,昔破重戒,心行不善。

  如此講法,有依經說,有依傳承,有依德論,有依踐行。他處也有略義,唯此處專題作答,可能會有重複,但為釋義規范完整,只能順緣而為。對此如何對治,可依經論,可依宗門,可依師教,可依自調。如此知見義理難全,僅為交流,同為自勉。2016/6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