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摩法師:凈土法門的信和疑

  信和疑,是求生凈土中極為重要的二法。信是從好的方面說,華嚴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一切善法的枝葉,沒有信根不會增長。成唯識論說:「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又說:「信如清水珠,信清濁業水」。清珠投以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疑是從壞的方面說,唯識論雲:「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疑神疑鬼,猶豫不決,就會破壞了正信,故唯識宗把疑列為六種根本煩惱之一。

  大乘佛法八宗,除禪宗作下手工夫要注重疑情,其他各宗佛法都重信不重疑,且必要斷疑才能生信。至於禪宗因為要參禪,要參究各種公案或問題,如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諸法唯心,心在那裡?參「念佛是誰」?「誰在念佛」?要你找出這個誰來,所以必須要起疑情,才能參究。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其他七宗的佛法入門,都要先建立信仰,沒有信仰,便沒有基礎。正如瓔珞戒經說:「初入佛門,以信為基,住在佛家,以戒為本」。 凈土宗修行方法,以深信、切願、力行的三資糧為根本,首重於信,因

  凈土佛果功德,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如果不先深信,那切願力行, 都無從做起!如信佛陀是三覺具足,萬德圓滿的大覺聖者,沒有妄語,他在彌 陀經說:「從此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我們要相信其為事實 ,並非理想或寓言。因佛是不可思議的,凈土法門不可思議,可列出幾個特 點:

  1.蓮花化身不可思議;

  2.依正庄嚴不可思議;

  3.帶業往生不可思議;

  4.三根普被、不可思議;

  5.他力加被、不可思議

  這五個不可思議中,「依正庄嚴」與「他力加被」的兩個特點,是通於其 他多宗佛法的,其他蓮花化生,帶業往生,三根普被三種,才是凈土宗的特點 ,為他宗所無的。但我們須要深信不疑,如果有疑,就不到西方,墮在極樂佛 國邊地的疑城,因那邊有一宮殿,七寶莊嚴,若念佛的人,對凈土疑心,猶預 不定,胎生於此宮殿中,五百歲間不得聞三寶之名,為懷疑凈土所住,為胎 生之宮殿,故曰胎宮。

  凈土祖師慈照大師念佛臨終有三種疑與四個關過得,才能往生,曾撰 「凈土十門告誡」雲:「念佛之人,臨終若有三疑,不生凈土:一者疑我生作業極重,修行日淺,恐不得生;二者疑我欠人債務,或有心願未了,及貪瞠 痴未息,恐不得生;三者疑我雖念彌陀,臨命終時,恐怕佛不來接。亂失正念 ,就難以往生」。

  或有心願未了,如李祖留與僧為友,僧多次勸他學佛,都推說有三願事未 了?一有男未娶,二有女未嫁,三有祖墳未整好。待了此三願事,才來學佛。 不料不久祖留以病忽逝,家人通知僧友,請為封棺說法。僧友得知其死,頗為 傷感。乃說法道:「我的好友李祖留,勸君學佛有三願,誰知閻羅無情面,三 願未了把魂勾」!

  或有貪戀家眷,塵緣難以放下,雖然念佛求生凈土,結果亦難以成功。如 有一老媼天天早晚都在佛堂念佛,求佛慈悲,接引往生。她有個調皮的小兒子 ,聽得不耐煩。一天小兒子就神不知,鬼不覺的躲在神抬下面,當他聽到老母 念佛時,求佛慈悲,快點接引她往西方去!就裝腔作勢地答道:「好啦,我一 定大發慈悲,明天就來接你去西方啦」!老媼看看四面無人,以為是佛菩薩要 接她去了,她很怕死,就帶著哭喪的臉哀求道:「我不能去呀,我的孫兒還很 小。還有很多家事未做好呀」!如此念佛,真是佛聽到,也恐怕要笑掉大門牙 了。

  慈照大師還說,念佛的人,臨終還要過四個難關:

  第一關:凡夫的人,雖有信心念佛,但因宿世業重,合墮惡趣;而乘念佛之力,於床枕輾轉,重業輕受,若因病苦悔悟自身,當生凈土;可是無智不思 或以念佛反受苦報而成謗佛,遂不得過關,難以得生了

  第二關:凡夫持戒念佛,有些人只是口談凈土,心戀娑婆福樂,夫求出 世凈德,戀家道興隆,臨終貪生怕死,聽信家眷,求神問卜,焚燒紙馬,殺戮 眾生,緣此邪心,無佛攝護,因而墮落,即難過關。

  第三關:凡夫雖然念佛吃素,但工夫不深,或因病苦逼迫,或親友勸促, 臨終改變心志,服食葷腥酒肉,無決定信,喪失善根,就難過關,得生凈土

  第四關:凡夫臨終垂危之際,回想自己平日生活,繫念資財,愛憐眷屬, 塵心不放,正念失照,死了之後墮入鬼道,在自己家舍中為祟作怪,攪得家人 心驚膽跳,惶惶不可終日。或為慳犬蛇身,守護家產,宛如他在世之日。(如 佛在世,為白犬吠逐,就是此關難過的情形。)

  有一故事,頗可以警策我們念佛之人。從前有一隻飢餓的狐狸,深夜潛 入一戶人家的廚房去偷東西吃。因為吃得太飽,不知不覺的便呼呼大睡起來。 第二天一早,主人入廚,狐狸被驚醒了,知道逃不了,便閉起眼睛裝死。主人 望了狐狸一眼,說道:這隻狐狸尾巴甚好,斬下來做衣領頂溫暖的。狐狸 聽了害怕,但轉念一想:斬了條尾巴不致於死,忍痛由他去吧。結果尾巴被 斬斷了。接著又有人來,說狐狸的耳朵很柔軟,可以把它割下來做帽戴,再好不過。狐狸雖然畏懼,猶是姑息。它心想:割去雙耳,疼痛難忍,尚不致於亡 命。於是,耳朵又被割了。後來,又來了許多人,他們都說狐狸全身的皮價值 很高,應該全張剝下來。狐狸聽了膽戰心驚,它想斬尾割耳猶可忍痛,不致於 死,若被剝皮,老命休也。因此再也不敢猶豫裝死,乘人不備,猛的一沖,逃 出了生死關。

  人生少年不念佛,如狐狸被人尾巴;中年不念佛,如狐狸被割雙耳;老 年不念,如狐狸將被剝皮,老命休矣。如不奮力沖出生死牢關,勢必永久沉淪 ,難以解脫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