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故事:德化盜匪和強人 遷單毒蜂和臭蟻

印光大師移居靈岩山寺後,在大師道德光輝的慈被下,不僅靈岩山寺僧眾能夠安居熏修,就是蘇州城內的報國寺內關房,前後始終未受影響,中外士兵足跡不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由於戰亂影響,靈岩山沿山多盜匪,附近居民夜宿墳中,不敢回家。大師慈悲持念大悲神咒加持大悲水,環山灑凈,使得盜黨絕跡,良民安居。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七七事變以後,遍地皆匪,鄉居者夜不安眠。稍能溫飽者,晚上不敢住在家裡,躲到田野間,以避禍害。蘇州四鄉也是這種情況。因此木瀆鎮靈岩山下的居民,晚上藏匿在墳墓間,每遇到刮風下雨天氣,苦不堪言。大師了解到沿山多盜匪的情況之後,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老人家乘轎下山,環山灑凈。遍告居民,不必避匿,可以安居家內,決無禍害。從此以後,靈岩山附件果然再無匪患,居民可以各安生業。在戰火之中,唯獨靈岩山上,未損一草一木。當時山上僧俗,都以印光老法師在此,可以作為生死的依靠。所以不問環境得變化,更加精進念佛。各方部隊至此莊嚴道場,肅然起敬,不敢侵擾。

圓拙老法師當年在靈岩山寺參學,他回憶了印光大師拒絕接受日軍軍官贈送大藏經的事跡。

一天,寺中的青年僧人親眼看到有人領著幾個日本軍官來寺內找印光老法師談話。最初他們談什麼,大家遠遠地聽不清楚,但是看得出老法師態度很嚴肅,有拒絕某事之意。最後,日本軍官拿出日本修訂出版的《大藏經》(它是各種版本中內容較廣泛的一種書)送給靈岩山寺青年僧眾認為是日本看得起靈岩山寺,才把他最好的大正藏經》送給我們。在日軍占我國土,殺我同胞的時期,老法師當然不能接受日本人的禮物,他老人家當時委婉地說:「我們這裡的僧眾都是念佛僧人,不是研究經文僧人,請把你們這么好的《大藏經》轉送給有關研究人員吧。」就這樣,拒絕了日本軍官的贈送。這件事,喚起了僧眾的民族尊嚴愛國主義思想,對大家啟發教育十分深刻,體會到大師「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氣節。

大師慈悲道德還化及蜂子、蟲蟻。佛經說「蠢動含靈」,的確不虛。

1938年夏的一天,報國寺藏經樓,發現無數白蟻大師在靈岩山寺聽說後,賜大悲水,令人灑之,白蟻從此絕跡。

靈岩山寺最初有鐵嘴蜂盤踞其中,損毀梵宇,臭蟻尤其多。大師移住靈岩山寺後,蜂蟻都遷移走了

無錫凈業社從民國十五年(1936年)起,在崇安寺大雄寶殿開念佛道場。宏揚佛法。不意七七事變時,大殿被毀。道場移至北禪寺。庭院中有兩棵大樹,臭蟻特別多,大家念佛時每集頭面。偶一不慎,難免殺業。社友感到苦惱。袁德常居士到靈岩山寺,把情況報告大師大師說:「此地樹上,亦多臭蟻,日前曾將大悲水灑之。蟻已他去矣。錫社亦可如法而行,必能有效也。」袁德常居士回無錫後告訴凈業社各位連友。於是在凈業社定期念佛的時候,將印光大師加持大悲水,環樹灑之。從此院子中再沒有臭蟻的打擾了。

丁丑年(1938年)的除夕,靈岩山寺平時照顧印光大師飲食的一位伙頭工人准備趕回家去過年。大師給了他數百文路費。晚餐後,伙頭工人大師告辭。大師說:「汝今夜仍當返。」伙頭工人說:「既然回家,當等到明天早晨再來。」他沒有琢磨大師的話就走出山門下山了。走到半山坡的時候,樹林中突然竄出一個強人,看樣子衣衫破舊,像是逃難的災民,他攔住伙頭工,把幾百文錢都搶走了。伙頭工人想到錢既然被搶了,回家也不好意思,不如仍返回寺里。伙頭工回到寺里,來到印光大師的關房報告自己被搶了。大師卻說:「不用著急,錢一會會送回來的。」

搶劫伙頭工人的人因為天色已晚,不便於下山,來敲山門求借一宿。伙頭工打開山門,見是林中搶劫的那位,就笑著說:「你果然送錢來了。」搶劫者一聽,吃了一驚,仔細一看,開門的人就是自己剛才搶的人,於是老實承認。伙頭工帶他去見印光大師,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兵荒馬亂,沒有出路,請求留在寺里出家和尚。印光大師他還是回家,照顧家眷,好自為人

這件事傳出之後,去靈岩山寺拜見印光大師的人更多了。次年,錢穆從西南聯大回蘇州侍奉母親。他幼年曾讀過印光大師的文鈔,聽了這件事後,也約朋友准備去拜訪印光大師。但聽說日軍紛紛往來,怕有危險,於是中止未去。後來,錢穆把印光大師的這件軼事收入了其著作《晚學盲言》。

附錄12:印光大師開示不傷蟲蟻使蟲蟻遠離的方法
接手書,備悉。汝所附問之事,實為貴地沐佛法之漸。以貴地人以橘為出產,倘能以至誠心大悲咒,咒凈水一百八遍。然後持此水向橘樹灑之。隨行隨念咒隨灑。其蟲縱有,決不至太甚。倘極其恭敬至誠,當可不生。如不會大悲咒,念准提咒,或往生咒,或心經,皆可。即全不會,但至誠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一萬聲(。預先供凈水一碗,念畢向樹灑之。)去時隨行隨念,至樹處隨行隨念隨灑。倘肯日日常念,或在樹林周圍念,其樹必定茂盛繁實。世間人不知道,唯知利。果能依此不生蟲,多結果實,則人皆肯念矣。若有蟲,則難令不捕。須令其不生,乃根本解決法。生而不捕,斷做不到。凡事順人情則易從。逆人情則不從。汝先作此法,倘真靈,然後以此勸其一鄉,則一鄉便可通沐佛化。至於宣講,甚好。然須有有工夫之人。若事務煩劇,何暇宣講。欲化導一鄉,宜先從此事起。所謂法不孤起,必有因緣,方能發起也。凡修行人,必要心地好。心地好,再加以恭敬至誠,斷無不靈者。心地不好又不恭敬,既無有感,何能得應。此事理所必然者,祈慧察是幸。(若常念,不必並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念,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即已。凡怨業病,醫不能治者,及犯鬼犯狐,念之即可解消遣散。凡刀兵水火惡獸惡人等危險,若至誠念之,即有大轉折。若心不至誠,兼有疑惑不信之心,及心存惡念,欲成就惡事者,則無效驗。汝果能真實如是行,如是化導,則汝鄉便可家家觀世音,人人彌陀佛,為佛鄉矣。)(《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