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恨狹隘招墮落,息嗔懺悔得解脫:蝦王往生前的告白

這是一個有關當代人面瘡的真實故事,若更準確的表達,應該是「蝦面瘡」的故事

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悟達國師人面瘡的故事①,說的是唐朝時期的悟達國師皇帝(唐懿宗)賜予沉香法座,生起名利之心,結果宿世的冤家、西漢時期被其前身袁盎屈斬的晁錯得以化為人面瘡,使其備受痛苦折磨而群醫束手無策,後蒙迦諾迦尊者三昧法水相救,解開怨結,超度冤家,得以痊癒,這就是佛教著名的《慈悲三昧水懺》的緣起

多年前剛閱讀這個故事時,我怎麼也沒有想到,我今生也會遇到類似的人和事,還會受當事眾生所託來寫相關文章。本文就是受其中的蝦王同修所託而寫,希望以此文普告大眾因果不虛,以警世人切勿再殺生吃肉,自招其殃,也把蝦王在往生前對世人所說的肺腑之言此文公布於眾。

事情要從2010年6月25日的深夜說起,當時我手機突然接到了一個長簡訊,打開一看,是相熟的華**居士的一個求助簡訊,她是湖北某地的居士林副林長,曾因邀請果卿居士赴當地弘法而與我建立了聯繫,後來又因常與我探討一些教理問題而相熟,現在廣西北海市居住。簡訊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這兩天她腰間長了一群一群的紅色小疙瘩,分成幾片,又痛又癢,如鑽心一樣,令她痛苦得難以忍受,她知道事關因果白天到海邊散步時,路過一家叫三婆廟的小廟,裡面有觀音菩薩像,就跑到像前做了懺悔,出來後望著波濤洶湧的大海,當時還打了一個妄想:「南海里真的有龍王嗎?不知道會不會有緣遇到這位護法和他眷屬們?」晚上回來後,患處疼得特別厲害,她靈機一動就到衛生間用水洗,一邊洗一邊觀想觀音菩薩甘露水在洗滌患處,這時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她自己的嘴巴突然不受自己控制的罵了起來,說到:「你這個混賬東西什麼都吃,蝦蟹吃了那麼多我是南海的大蝦王,也被你煮了吃掉,我就帶著子孫眷屬來報仇的!讓你也嘗嘗痛苦滋味!」華居士當時思維還是很清醒,低頭一看,那一片最大的紅疙瘩,竟真的就是一隻大蝦的形狀!她馬上想到自己未學佛時大吃各種海鮮的情景,當時只知大快朵頤,以為是口福,哪裡曾想到過被吃蝦蟹的痛苦?更不會知道這種行為只有一時之快,卻最終會帶來如此難以忍受的痛苦。她立刻就地跪下向蝦王和眷屬懺悔,乃至於痛哭流涕,她告訴蝦王,自己現在已學佛,明白因果、戒殺茹素,再也不會吃眾生肉了。蝦王沒有再講話,華居士看看那些紅疙瘩,顏色淡了些,但痛癢依舊,便從衛生間出來,給我發了這個簡訊,問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居士的遭遇使我一下子想到了人面瘡的故事,也聯想到現在世間流傳的種種惡疾,包括甲肝、非典、甲流等等,許多就是因為殺生傷害眾生導致的,而現代醫學中所謂的穢語綜合症(其表現也是像華居士這樣不自覺地口出穢語)、精神病等等,也正是與所傷害眾生前來附體報復有關。我囑咐華居士不僅要懺悔自己的殺業,還應該先誦持七遍地藏經幫助蝦王和眷屬們早日從惡道解脫出來,華居士說自己現在沒有工作,一天就可誦完七遍地藏經,「那就誦完後看看效果再說。」當時已近午夜,我們就沒有多說什麼。

第二天晚上,華居士發來一個長簡訊,講述了當天的情況。早晨一起來她就開始誦地藏經時至中午,她已讀完四遍,第四遍剛一讀完,蝦王就又借她的口說話了,完全是一副仇恨難消的語氣:「哼!我饒不了你!我恨你都恨到了骨頭里,恨不得現在就把你煮了,讓你也嘗嘗被煮了吃的滋味!」然後就是一大串難聽的髒話,蝦王發泄了一通,語氣又忽然一轉:「唉!其實你也不容易,丁*(稱呼筆者的俗名)讓你地藏經幫我出惡道,這些好話我還是要聽的,你好好誦,誦完經我就走。」然後,蝦王又不吭氣了。現在,七遍地藏經已誦完,病灶處已不癢了,顏色又淡了些,但依舊能看得出。我打電話囑咐華居士,應加念七遍阿彌陀經並勸導蝦王和眷屬往生極樂世界,永遠離開六道輪回的痛苦。這時,我忽然想起來應該把這件事記錄下來留個資料,就讓華居士照一張病灶照片,然後明天醫院做個診斷,看看醫學上的病名是什麼,也好將來大眾介紹。我特意囑咐華居士告訴蝦王,將來這個事例教化人的功德迴向蝦王。

第三天一早,華居士去了一家大醫院大夫問了一下病情,再一看病灶,就同她講:「這是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俗稱『蜘蛛瘡』、 『纏腰龍』,已經快好了,你得病多長時間了?」「三四天吧。」「三四天這就奇怪了!記錯了吧?帶狀皰疹哪有幾天就快好了的,這病一般先是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丘疹,一兩天後迅速演變成為水泡,快好的時候,皰壁鬆弛,皰液混濁,慢慢才會好,病程一般都在半月左右,有的還有後遺症,怎麼可能你這病灶還在丘疹初起的階段就自行好轉了?怎麼看也應該是兩周左右的情況。」華居士也不好多說什麼,拿著醫生開的葯方葯也沒拿就離開了醫院

四天,華居士很快就完成了七遍阿彌陀經的誦持,開始勸請蝦王和眷屬往生極樂凈土,這時,蝦王又借口說話了,全然忘了自己前幾天的承諾,依然是忿忿不平:「我就是恨你!在水裡被煮熟了那是什麼滋味啊!真不想這麼就輕饒了你!還有,為什麼不經我同意就拍照片?我長得那麼丑,還給我流傳出去,不是讓我丟人嗎?」看來,無論是哪一道眾生,都和普通人一樣有自尊心,而在佛法講,恰恰就是影響智慧現前的我執煩惱

這時,華居士平時護持的一位法師也趕來對蝦王進行開示,勸其釋怨往生,並和一些居士一起念佛為蝦王和眷屬迴向,可是蝦王仍然不依不饒,一些難聽的髒話不時地借華居士的嘴冒出來,大家也只有一邊勸導一邊念佛,正在糾纏之際,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蝦王的語調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我的大王來了!」「誰是你的大王?」法師問蝦王,「南海龍王!」這時,一個從未出現過的威嚴聲音從華居士嘴裡發出來:「蝦王!你這個不肖子孫!不知道恭敬三寶還這麼折騰一個修行人,連出家也不知道尊重,一點兒都不畏懼因果輪回嗎?!你難道不知道你被她吃也是宿世曾傷害她的因果嗎?!冤冤相報何時了!」如同挨了當頭一棒,蝦王一下子不吭氣了。「別人好言相勸你要聽!這麼多人為你誦經念佛,還不借著這麼好的機會求生西方極樂?!」沒有任何回答,屋裡只有大家朗朗的佛號聲,過了好一會兒,華居士忽然不由自主跪了下來,蝦王又開始借口說話了:「我要懺悔!我的嗔心害了我!現在我明白了,要跟大家一起念佛我也想去西方啊!」大家剛才都已聽到了南海龍王對蝦王的開示,一聽蝦王回心轉意,都很高興,念佛的勁頭更足了。大家看,這麼多佛弟子勸化蝦王都未成功,龍王的幾句呵斥卻可以立竿見影,說明每個人得度的因緣都與過去所結的善惡緣有關係,如昔日舍衛城中須達長者(即給孤獨長者)的女僕毘低羅老母,因與佛無緣,佛示現種種神通都無法使其信受佛法,而羅睺羅尊者因過去生曾是其善友,很快就使毘低羅老母當生證果②;又如《諸佛要集》中的離意女,文殊菩薩盡一切神力,都不能使其出定,而錦幢世界的棄諸蓋菩薩,卻能使她出定。究其因緣,因為文殊過去生是被離意女所勸發心修道的,而離意女過去生是被棄諸蓋所勸發心修道的③。如此說來,我們每個佛弟子發願「無量眾生誓願度」,欲度化無量眾生,就要從與每個眾生結善緣做起,對每個眾生都要慈、悲、喜、舍。

在大家的佛號聲中過了大約一小時,蝦王說:「各位!阿彌陀佛已經來接我了,我要跟佛走了我還有幾句重要的話要說,希望借這個機會公告天下——嗔恨和心胸狹隘會招致墮落!我就吃了這個虧!希望天下修行人千萬別再我一樣被嗔恨擾亂,有這毛病的一定要改!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冤冤相報何時了!切記!切記!」……蝦王真的走了,恢復了平靜的華居士低頭看了看自己病灶處——那裡,成片的丘疹已經散去,只有淡淡的紅暈,已不再痛癢……

「嗔恨和心胸狹隘會招致墮落!」蝦王的真心告白真的是振聾發聵,也是對所有修行人的當頭棒喝!真的是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佛遺教經》中佛告誡我們說:「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法苑珠林》總結瞋恚的過患有六條:「瞋是失諸善法之根本,墮諸惡道之因緣,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禍患之刀斧。」佛還在《大寶積經》、《佛說決定毗尼經》④等經中對我們一再警示,對於修學大乘佛法菩薩們,在因貪嗔痴三毒而犯戒中,因嗔犯戒罪過最重。嗔恨的後果不僅如蝦王所說,會招致墮落,得到三惡道的苦果,《華嚴經》⑤中還說,縱然生到人間,也還會二種果報:一、常為一切求其長短:就是總被別人挑毛病,動輒得咎,這恰恰是因為前世瞋惱,心胸狹隘,不能含容的結果;二、常為眾人之所惱害:就是常被大家當做出氣筒,經常莫名其妙地就被別人沖著發脾氣這就是前世瞋惱眾人,令不安穩的結果。如果誰有上面的類似境遇,比如總遇到苛刻挑剔而又愛沖自己發脾氣上司同事眷屬乃至路人,應明了其中因果,不要埋怨別人,而要好好懺悔自己的嗔業,以忍辱心來以德報怨。

蝦王的故事講到這裡了,蝦王同修放下嗔心,往生凈土得到了解脫,可是世上還有無邊的眾生在貪嗔痴三毒煩惱的驅使下互相傷害、互相食噉,在六道苦海里難以出離。不知道有緣讀到本文的朋友們,聽了蝦王往生前的真心告白,又明白了佛說因果道理還會殺生吃肉嗎?還會動怒發脾氣嗎?——「一切以因果觀之」就是對治嗔心諸煩惱妙法
這正是:

嗔恨狹隘招墮落,息嗔懺悔解脫
因緣妙法難思議,度生無量不可說

最後,謹以世親菩薩所著的《攝大乘論釋》④中對治嗔心有殊勝效驗的五觀來結束本文:
一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
二觀一切眾生恆念念滅,何人能損何人被損?
三觀唯法無眾生有何能損及所損?
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雲何復欲加之以苦?
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雲何於中欲生損害?

此文功德迴向龍王、蝦王及其眷屬乃至六道四生一切如母有情,普願一切大眾熄滅嗔心,生忍辱心、柔軟心、慈悲心、清凈心、菩提心,共證無上菩提!
2010-9-25

注釋:

1.悟達國師,809—882年,唐代眉州人,法名知玄,字後覺,也叫悟達、釋知玄。曾祖圖南任梓州射洪縣令。祖憲考邈皆名場不捷。母魏氏夢月入於懷。因而載誕。雖乳哺未能言。見佛像僧形必含喜色,可見宿根深厚。七歲時, 悟達法師聽了法泰法師在寧夷寺講《涅盤經》,就明悟前因,當夜夢見寺中佛像,伸金色手臂來摩他的頂。到十一歲時,就稟告祖父要求隨法泰法師出家,研習《涅盤經》,祖父知其根器也不加強留,他就此削發作沙彌。兩年後在四川大慈寺受丞相(杜元穎)之請,升 堂說法,當時緇素人眾日計萬餘,都傾心專注聽法,贊嘆不已,尊稱他為「陳菩薩」。知玄在凈眾寺從辯貞律師具足戒,復隨安國寺信法師唯識,又研習外典, 博通經籍百家之說。《宋高僧傳•唐彭州丹景山知玄傳》記載,廣明二年(881)春天,唐僖宗到四川避難,賜知玄「悟達國師」號。悟達國師生平著述較多,有《如來藏經釋疏》2卷,《勝鬟經疏》4卷,《般若心經》、《金剛經》各有疏義。在游秦、蜀之時,曾和《釋氏雜文外篇》,錄箴論碑誌歌詩為二十多卷,禮懺文6卷,共30萬言。又抄錄宗密《國覺經修證義》著成《慈悲水懺》3卷,至今流行於世。圓寂於現在彭州的三昧禪院,那裡現存悟達國師舍利塔和悟達洗面瘡的泉眼。

人面瘡的故事的是,在知玄還是雲水僧時,曾於京師叢林遇到一位身患惡疾的異僧,無人理睬,於是耐心的為他擦洗敷葯,照顧他的疾病。病僧愈後,感激知玄的德風道義,臨別時,對知玄說:「將來如果有什麼災難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隴山間兩棵松樹下找我。」
  
日後,知玄居安國寺,道德昭著。唐咸通十二年(871),懿宗親臨法席,尊稱他為國師,並欽賜沉香法座,備極禮遇,知玄亦自覺尊榮。一日,悟達國師的膝上忽然長了個人面瘡,眉、目、口、齒,樣樣齊全,每次以飲食喂之,則開口吞食,與常人無異。
  
國師遍攬群醫,都無法醫治,正在束手無策時,忽然憶起昔日病僧臨別時所說的話,獨自前往西蜀,來到九隴山。悟達國師道明來意,異僧說:「不用擔心,我這兒山岩下有清泉,明天用這清泉洗濯一下,就可以去除你的病苦。」第二天明時分,一位童子帶著 悟達國師到岩下溪旁。悟達國師正要捧起溪水洗滌瘡口時,人面瘡竟然大聲喊道:「不可洗啊!你是博通古今的人,不知可曾讀過西漢史書上載袁盎殺晁錯於東市的 事?你就是袁盎來轉世,而我就是當年被你屈斬的晁錯。累世以來都在尋找機會報仇,可是你卻十世以來都身為高僧持戒嚴謹,故苦無機會可以下手。直到現在,你受到皇帝的恩寵,生起名利之心,有失戒德,因此我才有機會為人面瘡加害於你。現在蒙 迦諾迦尊者慈悲,以三昧法水洗我累世罪業,從今以後,不再與你冤冤相纏。」悟達國師聽了,不覺汗如雨下,連忙掬水洗滌,突然一陣徹髓劇痛,悶絕過去,醒來時,膝上人面瘡已經不見了,想要禮敬聖僧,也杳然無蹤,不知去向。

悟達國師深知蒙聖者慈恩,使多生宿冤免除,誓願說法度眾,來報答聖恩。因此作成懺文三卷,早晚恭誦,畢生精修。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後來這部懺文因取尊者三昧法水清洗人面瘡,解除累世冤業,所以命名為《慈悲三昧水懺》,流傳至今。


附:慈悲道場水懺序
竊謂聖教經律論藏譯席所翻之外。爾後群賢製作未有無所感而為之者乎。若條陳枚舉品別而言未易紀極。即此靈文而曰水懺者請言其由。昔唐懿宗朝有悟達國師知玄者。未顯時嘗與一僧邂逅於京師。忘其所之地。其僧乃患迦摩羅疾。眾皆惡之。而知玄與之為鄰時時顧問略無厭色因分袂其僧感其風義。祝之曰。子向後有難可往西蜀彭州茶隴山相尋。其山有二松為志。後悟達國師居安國寺道德昭著。懿宗親臨法席。賜沈香為法座。思渥甚厚。自爾忽生人面瘡於膝上。眉目口齒俱備。每以飲食餧之則開口吞啖與人無異。遍召名醫皆拱手默默。因記昔日同住僧之語。竟入山相尋。值天色已晚彷徨四顧。乃見二松於煙雲間。信期約之不誣。即趨其所。崇樓廣殿金碧交輝。其僧立於門首。顧接甚歡。因留宿。遂以所苦告之。彼雲無傷也。岩下有泉明旦濯之即愈。黎明童子引至泉所方掬水間。其人面瘡遂大呼未可洗。公識達深遠考究古今。曾讀西漢書袁盎晁錯傳否。曰曾讀。既曾讀之寧不知袁盎殺晁錯乎。公即袁盎吾即晁錯也。錯腰斬東市其冤為何如哉。累世求報於公而公十世為高僧戒律精嚴報不得其便。今汝受人主寵遇過奢。名利心起。於德有損。故能害之。今蒙迦諾迦尊者我以三昧法水。自此以往不復與汝為冤矣。悟達聞之凜然魂不住體。連忙掬水洗之。其痛徹髓絕而復甦。覺來其瘡不見。乃知聖賢混跡非凡情所測。再欲瞻敬回顧。寺宇不可復見。因卓庵其所。遂成招提。迨我宋朝至道年中賜名至德禪寺。有高僧信師古作記紀其事甚詳。悟達當時感其殊異。深思積世之冤。非遇聖人何由得釋。因述為懺法。朝夕禮誦。後傳播天下。今之懺文三卷者乃斯文也。蓋取三昧水洗冤業為義。命名曰水懺。此悟達感迦諾迦之異。應正名立義報本而為之雲耳。今輒敘夫故實標顯先猷庶幾開卷。若禮若誦者。知前賢事跡之有端。由歷劫果因之不昧也。

2、《菩薩本生鬘論》(聖勇菩薩等造):舍衛城中須達長者有一老母名毘低羅。勤謹家業常所信用。出納取與一切委之。忽於一日長者請佛及諸比丘就舍供養有病比丘所求索。老母慳惜而生瞋恚。意不欲與。而作是言。我大長者沙門術。彼諸乞士多求無厭。何道之有。複發惡言。何時當得不聞佛名不聞法名不見剃發染衣之人。如是惡聲一人聞已展轉傳之遍舍衛城。是時王後末利夫人。聞是毀呰深生嘆訝。雲何須達仁惠周普。如好蓮華人所樂見。返為毒蛇之所守護。作是說已乃勅長者。遣汝婦來。吾欲與語。婦到命坐。即謂之曰。汝家老婢常以惡言毀謗三寶。乃至名字願不欲聞。何不擯斥。不亦快哉。時長者婦白夫人言。佛日出世破除痴暗。多所潤益一切眾生。央掘摩羅大惡之人。殺害千人取指為鬘。佛能調伏令發道心。此一老婢何足勞慮。夫人聞說心大歡喜我當請佛及比丘眾。嚴飾宮中明日供養。汝遣婢來斯可驗矣。是時長者。即以寶缾盛滿諸珍摩尼珠等。使婢齎獻助興供養。末利夫人遙見婢來。此邪見人當蒙佛化。若見此人從佛化者。我必獲得廣大法利爾時如來從正門入。難陀在左阿難居右。羅睺羅等從佛之後。老母佛心驚毛聳。實時欲退從狗竇出。老母以扇而自掩面。佛在其前令扇如鏡。回顧東視東方有佛。乃至遍觀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悉有佛。以手覆面於十指間皆有化佛。老母合目開眼還見。滿十方界皆是化佛。現此相時舍衛城中有二十五旃陀羅女。五十異見婆羅門女。並余種類五百女人。先著邪宗不信佛法。見於如來為彼老母足步虛空現無數身。心大歡喜邪見網。頭面頂禮世尊足。爾時世尊以梵音聲謂諸女言。汝今可稱我之名字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由稱我名觀我身相。即得解脫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老母暫得見佛。疾走還舍白大家言。我於今日遇斯惡對。沙門瞿曇在王宮門。多眾之前現諸妖術。身如金山目踰青蓮。有百億光不可具狀。沙門善幻世間無比。大家少年不可喜見。作是說已入木籠中。多以牛皮而覆其上。於黑暗處潛避而卧。時佛世尊欲旋精舍。末利夫人前白佛言。暫屈慈光攝化老母。佛言。彼人罪根深重於我無緣。與羅睺羅曩為善友。今日如來乘空而行。為其滅除多劫重障。乃還祇園召羅睺羅。汝詣須達優婆塞舍度彼老母。諸大弟子千二百人。咸生隨喜願同往詣。爾時尊者羅睺羅。承佛威神入如意定。禮佛畢已右遶七匝。即自變身作轉輪王。一千比丘化為千子。七寶四兵皆悉具足。時金輪寶乘蓮華台。詣須達家空中而住。時彼守宅夜叉靈祇。高聲唱言。聖王出世擯諸惡人宣揚善法。老母聞已心大歡喜。聖王出現余無所求。有如意珠願今獲得。是時聖王乘大寶輦。椎鍾擊鼓至長者家。老母聞已從木籠出。頭面作禮贊功德。今遇聖王善法攝化。必當不為沙門所惑。王則即乃遣主寶藏臣往彼女所語言。姉妹。汝有宿福應王者瑞。今欲尊奉為玉女寶。老母答言。我身卑賤。猶如糞穢。蒙王暫問喜慶無限。何當堪任為玉女寶。爾時聖王告須達言。卿家老女眾相具足。吾今欲以充玉女寶。長者對曰。唯命是從。老婢聞之喜不自已。王以珠寶令其照面。端正如願唯增愧幸。即作是念。諸沙門輩自雲有道。矜馳言論一無效驗。聖王出世利物宏廣。令我衰容為玉女寶。五體投地虔伸禮謝。時主藏臣宣王教令。修十善法調伏其心。是時尊者乃複本身。老女開悟。見諸大眾悲泣而言。佛法清凈不舍眾生。如我弊惡猶尚見度。悔過自責。懺滌前咎。求受五戒。時彼尊者為說三歸及五戒法。老女領解心安泰然。未舉頭頃證須陀洹果。地神湧出告須達言。善哉長者。裂邪見網。如來出世正為此耳。時羅睺羅。將此老母詣祇陀林。到已見佛歡喜作禮懺悔發露。願依佛教而得出家。佛勅往詣憍曇彌所。精進修習未甞懈廢。如好白毛易為染色。應時證得羅漢道。

3、文殊師利。問天王佛。今此女子。發無上正真道心以來久如。所行寂寞誓願高遠。定意若斯。佛言。發無上正真道意以來。不可計也。勤力懷信常無放逸。施戒忍精進心智慧。具足佛道。所行已備。隨諸佛教。於過去佛殖眾德本。供養無數億百千姟諸大聖尊。文殊師利。今此女子從三昧起。仁可問之。發道意來。為能久如。當見發遣。於是文殊師利。聞佛教詔。即從坐起。到其女所。至心彈指。謦揚大音。欲令女起。其女寂靜三昧不興。文殊師利。即如其像。變無限身益高彈指。其彈指聲。聞於十方無數世界。女亦寂靜不從定起。於時文殊即如色像。三昧正受現大神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世間人民諸天鬼神揵沓惒等。億百千姟。一切妓樂不鼓自鳴。及復亦化琴瑟箏笛萬種之妓。俱時同作演柔軟音。清明和雅悲哀之聲。其樂各各宣無數響。徹聞十方無量世界。不能令女從三昧起。……時文殊師利。不近彼女。以權方便兩手牽女。欲令起坐。乃動下方恆河沙等諸佛剎土。不能移女大如毛髮。亦不能令從三昧興。加復興顯一切勢力。欲舉彼女。恆河沙等諸佛剎土。皆拔反仰不能令女從三昧興。文殊師利。截斷其女所坐地處。舉著右掌掉擲梵天。復在梵天天上地坐。不能令女從三昧起。於時文殊復從梵天。舉其女身著其右掌。過於東方恆河沙佛土。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各恆河沙等諸佛剎土。亦復如是。十方剎土眾音妓樂悉鳴。諸山崩落音聲可畏。雨諸天華。其響暢逸無可為喻。不能令女從三昧興。於時文殊。舉女投擲遍於十方。不能令覺還安故處。……文殊問佛。誰能堪任感動此女三昧興。佛報文殊。唯有如來能令興起。復有菩薩。名棄諸陰蓋。亦能使興。 ……彼時世尊告善調菩薩。是離意女。本勸文殊令發道意。如文殊等。東方世界如恆沙等。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悉女所化。又族姓子。棄諸陰蓋菩薩大士。勸離意女使發道意。八維上下各恆沙等。亦復如是。所開化者。如離意女等無差特。今我於此得成佛道。亦轉法輪。本因族姓子亦勸化吾使發道意。乃至往久遠過去世時。須彌幡等佛。在世教化如我等類。在於十方各恆沙等如來現在。其滅度者不可稱限。皆見開化。

4、《大寶積經》:優波離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貪心相應而犯於戒。或有菩薩瞋心相應而犯於戒。或有菩薩痴心相應而犯於戒。世尊。如是菩薩於三犯中何者為重。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言。若諸菩薩修行大乘如恆沙劫。貪心相應而犯戒者。其罪尚輕。若一瞋心而犯於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貪犯戒攝受眾生。因瞋犯戒棄捨眾生。優波離。所有諸結能攝眾生菩薩於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舍眾生菩薩於此應生怖畏。優波離。如佛所說貪慾難舍為過微細。瞋恚易舍為過麁重。痴難舍離過復麁重。優波離。於煩惱中。若難舍離小犯之罪。是諸菩薩應當堪忍。若易舍離大犯之罪。如是煩惱。乃至夢中不應忍受。以是義故。大乘之人因貪犯戒。我說是人不名為犯。因瞋犯戒為大犯戒。名大過患。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佛說決定毗尼經》: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瞋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痴相應心而犯於戒。世尊菩薩犯戒。於欲相應心。瞋相應心。痴相應心。何者為重。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若有菩薩恆河沙。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或有菩薩因一瞋心而犯於戒。等住菩薩大乘之道。因瞋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瞋恚故能舍眾生。因貪慾故於諸眾生而生親愛。優波離。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此不應生畏。所有諸結能舍眾生菩薩於此應生大畏。

5、《華嚴經》:瞋惱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一切。求其長短。二者常為眾人之所惱害。

6、《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釋曰。因時由觀五義故滅除瞋恚及瞋恚。所生忿恨心五義者。一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二觀一切眾生恆念念滅。何人能損何人被損。三觀唯法無眾生有何能損及所損。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雲何復欲加之以苦。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雲何於中欲生損害。由此五觀故能滅瞋恚。瞋恚既滅故能除忿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