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凡夫
定業不可轉,為什麼地藏王菩薩有滅定業真言?
問題: 定業不可轉,為什麼地藏王菩薩有滅定業真言?弘庵法師: 我們要知道“無緣不能渡
佛咒文章
滅定業咒
2022-07-22
303
大安法師:如何克服貢高我慢之心
如何克服貢高我慢之心貪、嗔、痴、慢、疑是眾生的根本煩惱。慢,就是貢高我慢,是與生俱來的,凡夫眾生都有
法師開示
2022-08-15
175
四覺觀
凡夫淫慾念。世世常遷徙。宿生為女時。見男便歡喜。今世得為男。又愛女人體。隨在覺其污。愛從何處起。
淨土宗
2022-08-05
159
讀壇經之啟示
研讀禪宗經典《六祖壇經》,學生時常拍案驚奇,感受至深,法喜充滿。現將學習體會彙報如下: 讀《六
佛經文章
六祖壇經
2022-08-03
159
慧律法師:什麼是佛法
問:什麼是佛法? 慧律法師答:佛法很深、很廣也很難。如果要講簡單的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學問答
2022-08-22
144
善導大師: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此觀經一部之內。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 第一先標序題。 第二次釋其名。 第三依文釋義
淨土宗
2022-07-26
143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慾海回狂集卷二—受持篇(周安士)
慾海回狂集卷二—受持篇 居官門(共計十科,七十有五條,多屬治國平天下之事。) [發明]萬惡之首,
大德居士
2022-07-24
141
大安法師:求生凈土之利
求生凈土之利在這個時代,要大力倡導求生凈土。我們知道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死。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不知
法師開示
2022-08-09
140
讀《壇經》之啟示
研讀禪宗經典《六祖壇經》,學生時常拍案驚奇,感受至深,法喜充滿。現將學習體會彙報如下: 讀《六
佛經文章
六祖壇經
2022-08-04
139
聖嚴法師:佛菩薩所受的因果報應與凡夫有什麼不同?
問: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聖嚴法師答:是的,成佛以後也要受報,這從世間的聖人和偉人來看,也都有
佛學問答
2022-09-09
137
達照法師:《楞嚴大義》見道之十三
《楞嚴大義》見道之十三 第三是顯見不減,不減少。這個見的性能啊,見性啊,它始終不會減少。我現在看到了
法師開示
2022-10-08
136
大安法師:四十八大願對凡夫眾生的意義所在
四十八大願對凡夫眾生的意義所在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我們還能夠在這里靜下心來,聆聽四十八大願,討論四十
法師開示
2022-08-08
136
大安法師:九品往生皆凡夫
九品往生皆凡夫 我們來了解一下九品往生者的身份,這是一個在隋唐之際爭論甚多的理論問題。三輩九品
法師開示
2022-08-09
135
能照法師:目犍連、舍利弗都逃不過業力,凡夫念佛就能消業嗎?
問:師父,大目犍連、舍利弗學佛、修佛不可謂不好,可是最終卻沒能消業,被異教徒傷害,這是為什麼?我
佛學問答
2022-08-10
135
仁清法師:拿了寺院的東西就下那麼深的地獄這也是世間真理嗎?
弟子問:關於戒律,五戒十善的制定,越是思考越感覺佛制定這個是為了眾生,但是,例如拿了(偷)寺院的
佛學問答
2022-10-04
133
隨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欲修習者不得其要,必致望洋興嘆,生退屈想。若得其要,則雖有無量法門,
淨土宗
2022-08-19
130
王雷泉教授:禪宗對「煩惱即菩提」的闡釋
禪宗對「煩惱即菩提」的闡釋 王雷泉 一、問題的提出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剛才教務長帶領我們為剛圓寂不久
大德居士
2022-09-05
127
嘎瑪仁波切:如何在空性的當下懺悔?
【問題】 頂禮嘎瑪仁波切!懺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發菩提心懺悔,另一種是在空性中懺悔。請問該如何
佛學問答
2022-10-02
120
大安法師:如何發三心、心的本質內涵
問:請問如何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答: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先決前提,圓發三心即得
佛學問答
2022-10-01
118
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 第十七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第十七講)請看經文。「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
法師開示
2022-09-04
109
上一頁
2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