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乾淨的靈魂需要—慎獨!

人生修行:乾淨的靈魂需要---慎獨

 

作者:夏一文

幾千年來,有個非常特殊的辭彙常掛在中國人嘴邊,那是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獨」最先見於《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禮記?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欺。要像憎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愛好美好的容貌一樣,讓自己不虧心。因此,君子必須能夠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即一個人在沒有別人在場和監督的時候,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道德、紀律和法律的事,這就叫慎獨要做慎獨是不容易的,要有很高的自覺性,要有高尚道德修養.)

馬王堆帛書及郭店竹簡《五行》中亦大講「君子必慎其獨」。

劉向《說苑·敬慎》雲: 「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

明理學中直接講「慎獨」二字。鄭玄注《中庸》,把「慎其獨」解釋為「慎其閑居之所為」.

梁漱溟先生認為「儒家之學只是一個慎獨」!

朱熹則認為「獨」是「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地」。

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又說「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

古人雲:「不知榮辱無以為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知榮辱、懂行止,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取捨、識大體、合規范、守道德。明辯是非、劃清善惡、美醜的界限,並不難,難的是能不能做到「慎獨」。

魯迅先生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和更無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禮記·中庸》中言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也就是說:於最隱密的言行上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於最微小的事最能顯示一個人的靈魂。《禮記·禮器》說: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

莊子·大宗師》說: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後漢書·楊震傳》:王密在昌邑縣令,為了官運亨通步步高升,他始終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恰巧朝廷派來的新任太守楊震和王密多少有些交情。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錯過?王密立刻跑去拉攏關係他不惜血本,竟拎著十斤黃金公然行賄,楊震憤憤地質問:「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毫不臉紅地答道:「暮夜,無知得。」意思是並非光天化日眾目睽睽,我送禮您收錢的事兒誰會知道呢?楊震既是正人君子又是清官廉吏,他哪裡受得了這番侮辱?立刻寸步不讓地挖苦說:「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 「湛湛青天不可欺」,做了枉法的醜事,不但法紀難容,連上天都要報復你!楊震由此獲得「四知太守」的雅號!

清代思想家呂坤,從這則故事引申說「暮夜無知」,此四字百惡之總根也。大奸大盜皆自無知之念充之。所有的罪惡是從「反正別人也不知道」這種想法中生出。(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其不嚴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慎獨是對人格品質意志修行的考驗。用在修行才是佛學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uploads/content/2022/may/65ffceb4f962f02559898782bfca3b92.jpg">


歷史上有一個「曹鼎不可」的慎獨故事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史,相當於現在的檢察幹部,在一次捕盜賊的時候,抓了一名絕色女賊,由於離縣衙路途遙遠,夜宿在一座廟中。月光下,女賊千方百計地以色相來引誘他。曹鼎為提醒自己抵住誘惑,寫了「曹鼎不可」四個字貼在牆上,以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失控。過了會兒,他想,在這荒郊野外,送到嘴邊的「肉」吃了誰能知曉。於是他把紙撕了下來,欲破門而入。這時,他又感到不妥,這是私慾而廢公法的行為,不能做,退回來又把紙貼上。再過一會兒,他歧念又生,他想,她是犯人,我做了壞事也不敢說,於是又把紙撕了下來。可是剛要進門的時候,良知告訴他:這樣不行,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為。又把紙貼了上去。就這樣貼了撕,撕了貼,折騰了一晚上,最後,曹鼎終於保住了清白之身。由此可見慎獨很難的,其思想斗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同盜賊兵刃相見。

 清朝雍正年間有位廉吏名喚葉存仁,為官三十餘載仍兩袖清風。離職前夜,部屬們送來一大堆禮品。原來部屬們認為葉大人平素秋毫不犯是怕別人知道,壞了自己的名聲,所以特在夜靜更深時辰前來,用心可謂良苦。葉存仁十分感慨,賦詩一首,最後兩句話是:「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後將禮品全部退回。

慎獨首先要頂住誘惑。老子說得好:「見欲而止為德」。獨處久了,邪念熏染,作姦犯科,邪淫妄語的警惕性和敏感度便開始降低,鑒別力和自控力開始弱化,是非界限和榮辱觀念開始錯位,拒腐之心開始融化,不僅不能「見欲而止」,反而縱慾而上,一發而不可收,最終滑向犯罪的深淵。如果說懂得頂住誘惑是一種清醒,那麼善於頂住誘惑則是一種智慧。它需要以高度的自覺、極大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克制自己,與各種消極東西抗爭,向腐朽的東西開火,從而達到「見欲而止」的境界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鑒》;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古今中外的文人志士的成就都不能缺少這種精神支柱——「慎獨」。「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人生路漫漫,惟「慎獨精神能幫助我們完善自我,達到人生的至境。

資料記載,德國的民眾始終保持著驚人的「慎獨精神,這從保護森林的細小舉動就能看出來。按照德國法規,刨一棵成材的林木必須在樹木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尤其禁止成片採伐。此外還規定,每採伐一棵大樹,必須在原地種植一株樹苗,從而確保森林良性循環,永遠鬱郁蔥蔥。就是在戰爭期間那兵荒馬亂的日子裡,令人稱奇的是,盡管沒人守衛森林,德國民眾仍一如既往地遵循原來的做法,按部就班地伐老樹種幼苗……這種人文素質,與「四知太守」的情操異曲同工,足見「慎獨」於公於私的獨特魅力。

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於郭門,有一個沒有住處的婦子來投宿,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裡,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了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就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春秋時期的宋國,有個叫子罕的人。他擔任宋國的司空一職,專門掌管建築、車馬、器械製造等事務。有一天,宋國有一個人無意中獲得了一塊美玉,他拿著美玉來到子罕的府上,要把寶物獻給子罕,想藉此討好子罕。但意外的是,子罕卻執意不肯接受。獻玉的人誤以為子罕嫌玉石不好,便連忙解釋道:「我已經請最好的玉匠鑒定過了,他們都說這是一塊難得一見的寶玉。所以我今天特意把它帶來獻給您,請您務必收下它。」子罕說:「在你看來美玉是寶,可我則認為當官的人不貪才是寶。今天如若你把美玉給了我,你便失去了寶玉之寶,而我如果真的收下你的美玉,則會丟掉我的不貪之寶,倒不如我們各自都留住自己的寶吧!」 說完,子罕便請人把獻玉者送出門。

許衡,字仲平,博學多識,教學有方,許多人士都來追隨他求學。早年時,許衡曾經跟很多人一起逃難,經過今河南省孟州市,由於行走長遠路途,天氣又熱,喉干口渴,同行的人發現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樹,樹上結滿了梨子,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摘梨來解渴,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在樹下,連動也不動,大家覺得很奇怪,有人便問許衡說:「你怎麼不去摘梨來吃呢?」許衡回答說:「那梨樹不是我的,我怎麼可以隨便去摘來吃呢?」那人說:「現在時局這麼亂,大家都各自逃難,這棵梨樹,恐怕早已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許衡說;「縱然梨樹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主人嗎?」

平日凡遇喪葬婚嫁時,許衡一定遵照風俗禮儀辦理,全鄉人士,都受感化鄉里求學的風氣,逐漸盛大。鄉內的果樹每當果實成熟,掉落在地上,鄉里小孩從那邊經過也不看一眼,鄉民都這樣教導子弟,不要有貪取的心理。許衡的德行傳遍天下,元世祖聞知,要任用許衡為宰相,但是許衡不慕榮利,以病辭謝。

由此得知,真正的「慎獨」是生命自覺,是楊震的幕夜卻金,是柳下惠的坐懷不亂,是宋子罕的以不貪為寶,是許衡的不食無主之梨。「慎獨」應該是一種內在的要求,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個人道覺悟思想品質的試金石,只有經過個人的艱苦努力修持磨鍊才能逐步做到「慎獨」。慎獨非要把自己修持神仙慎獨的成果不是打造「公眾的形象」,而是為了沐浴靈魂,保持心意上的誠然愉快狀態慎獨過程也許痛苦,但自覺地進入了慎獨境界一定很美。正如畢達哥拉斯所說:「無論是在別人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反省一下自己,我能不能在「獨處」的時候,也做得到「慎獨」呢?在沒人目的時候我是否曾隨意亂丟垃圾,在沒有監考的課堂我是否在作弊,面對撿到的錢財我是不是想據為己有?瀏覽網頁,無意看到的色情圖片、電影是否禁不住誘惑,從小事著手吧,把沒關緊的水龍頭擰緊;把樓道里的燈沒熄;沒有警察把守的路口,也不再闖紅燈。

慎獨」之警世語:

一失足難免豎目橫身  前車之鑒

早回頭快些洗心放手  凈土非遙

若不回頭  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  何須我大慈大悲

痴愛貪嗔淫佚驕奢人慾太橫流釀成水火刀兵自造滔天浩劫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佛光能普照願祝慈悲感應召回大地祥和

人莫欺心  自有生成造化

事皆由命  何須巧用機關

菩提心  因定生慧

菩提道  以戒為師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太上感應篇》


    王乎!爾死時一切受用帶不去,惟業力如影隨形,不能舍離。

——《佛說教誡國王經》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
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菜根譚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未免災及其身;
設陰謀,積陰私,傷陰騭,事事皆陰,自然殃流後代。
    ——〔清〕《格言聯璧》

一切諸報,皆從業起。一切諸果,皆從因起。

——《華嚴經

 撥無因果,斷滅善根。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親愛不願離,但終當離;

美屋思長住,而終必舍;

自身欲無病而所受用,結果身死受用空。

——無垢尊者

縱經百千劫,所作不失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百業經》
    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遠離惡因。

——《涅槃經》

學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獨上下手。既能慎獨,則邪念自消。

——印光大師

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裡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佛陀的格言》

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佛陀的格言》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法句經》

為人處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則是假善;發於內心善行是真善,裝給別人看的善行是假善;無所求而為之善是真善,有所謀而為之善是假善。

——《了凡四訓語解精編》

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酷。

禎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

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

——《法句經》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

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佛說無量壽經

勿以善小不為,勿以惡小為之。  ——《入佛子菩提行論》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法句經》

已生惡法,為欲壞之;未生惡法,為遮不起;

未生善法,為令速生;已生善法,為令增廣。

——《優婆塞戒經》

因果為律中綱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

——印光大師

凡欲語者,先觀自心,此語由貪、由嗔、由痴而發者,當止勿說。一切行動亦然,久久防護自然三業清凈

——《入佛子菩提行論》

我受比丘戒還覺易於受持,從未犯過,及受菩薩戒,因知此為心戒,較難守護,及受密乘戒,則更時時觀察,隨犯隨懺,且隨帶曼達盤,發見違失,即時坐地修懺,不知者以為瘋魔。——阿底峽尊者

聖賢之學,未有不在起心動念處究竟者。——印光大師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酷,不知邪淫報尤酷也。蓋種種受生,肇端淫慾;種種造罪,托因有生:淫為生本,生為罪本。是故三途劇苦,人世餘殃,淫意才萌,一切俱起。淫習難斷,如火燎原:於極臭處,謬為香美;與極穢處,謬為潔凈。隨處苟含,何異畜生?非道染觸,過於雞犬!             ——蕅益大師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楞嚴經》

積集皆銷散,崇高必墮落,

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律本事》

輪回非樂,偶然有樂,皆苦之因也。

——蓮花大士

六道終是苦惱,如以為樂,是大錯失,如在廁中求香氣,殊迷昧也。

——蓮花大士

毫釐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

——懺雲法師修行法語

一念欲心,是鐵床銅柱因;一念愛心,是積寒堅水因。

——蕅益大師

淫慾不斷,萬劫沉淪,念頭方動,天怒地瞋。

——懺雲法師集《修行法語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隕命,而人多樂於從事,以身殉之,雖死不悔者,其唯淫慾乎。     ——印光大師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瞋恨心。欲情顛倒,生貪著心。羨人之有,生妒毒心。奪人之愛,生殺害心。種種惡業,從此而起,故曰:「萬惡淫為首。」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始,截斷病根

 ——印光大師

殺蟲蟻者,除罪墮地獄,彼當來索命五百次。——《正法念處經》

一切受用是苦,保護亦苦,損失更苦。人何必貪?當信業果。——龍樹菩薩

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愈多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譯:聖人沒有私藏,儘其所有來幫助人民,自己反而更富有;傾其所有給與人民,自己財富反而更增多。〕

多藏必厚亡。〔譯:過份斂財必定招致極慘重的損失。〕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知足者富。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財富會毀滅愚笨的人,但不能毀滅想斷除煩惱的人;當愚笨的人渴愛財富時,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時也損了別人。

——《佛陀的格言》

諸苦盡從貪慾起,不知貪慾起於何。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懺雲法師修行法語

貿易得利,終日營求,非出家正當事業,以貿易易破戒,而妨害修學,信心漸減,菩提心難生。
               ——巴祖仁波

四種魔,雲何為四?一者、貪著財物。二者、親近惡友。三者、障礙法師。四者、於法師說陳其罪過。是等眾生由此業故當受貧窮,不見善友、遠離尊師,作邪見想、說無因果,墮於地獄,受諸劇苦。
                         ——《一切功德莊嚴王經》

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心還不死,焉得一心。
偷心不死,活鬼拖死屍。一時不在,如同死人。

——懺雲法師修行法語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白譯:人們做事,常常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完成之時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把事情做壞了。〕——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人壽百歲懈怠精進,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進
人壽百歲,不知成敗事,不如生一日,見微知所忌。——《法句經·述千品》

施安雖小,其報彌大,慧從小施,受見景福。

施勞於人,而慾望佑,殃咎歸身,自遘廣怨。

已為多事,非事亦造,伎樂放逸,惡習日增。

精進惟行,習是舍非,修身自覺,是為正習。

——《法句經·廣衍品》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佛遺教經》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卧,漸不堪用。懶惰之人,亦復如是:一者不自策使,色力日減;二者不能勤理家業,常卧睡眠,命終受苦。——《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朋友的諂諛會敗壞一個人的品德,同樣的道理敵人侮辱有時也能矯正你的錯誤。——《佛陀的格言》

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   ——《法句經》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甚勿放逸!

——《普賢菩薩警眾偈》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說山訓》

「不睹之睹,見莫大焉;不聞之聞,聞莫甚焉。其心一動,是不睹之睹、不聞之聞也,其復之也遠矣,故君子慎其獨也。」――《復性書?中》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提出,全黨面臨「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究其根底,「四個危險」固然有外界原因所致,但更多的是某些共產黨員不能慎獨,先在內心深處「鬆了勁」。

如何才能做慎獨呢?

首先要自重。自重,即愛護自己的人格,珍視共產黨員的身份。獨身自處時,在心中捅破「無人知道」這層窗戶紙,自覺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黨的聲譽、形象聯繫在一起。從小事著眼,從細節做起,表裡如一,浩然坦盪。

其次要自省。賢者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共產黨員要對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的要求,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棄非分之想,經常反思自身言行思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此外還要自警。慎獨並不是沒有監督,而是一種自我監督,它是堅定內心信念良心前提下的自我道德約束。唯有自警,在隱處下功夫,從微處下功夫,才能使外在社會規范轉化為主體自覺意志和行為。


    獨處是人人必然要經歷的,我終於認識到能合理利用獨處時間,自律自約的人才是真正獨立的人

uploads/content/2022/may/dd169c741aa70059bcbc41a1787e90e6.jpg">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縣(今雙峰縣)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出生於一個窮山僻谷的耕讀人家。他一生勤奮好學,以「勤」、「恆」兩字激勵自己,教育子侄。謂「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事事鬆弛。」他抓住一切讀書的機會不放鬆,死前一日猶手不釋卷。曾國藩道光十二年(1842年)冬,曾給自己訂下了每天讀書的十二條規矩,它們是:
    一、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五、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十一、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十二、夜不出門。


    曾國藩的這十二條讀書規矩,前三條是為讀書作準備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條是讀書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條看起來似乎與讀書關係不大,實質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讀好書,因而這看似關係不大的規矩,卻是保證讀書質量的重要手段


    據唐詩戡所撰的《曾國藩治學之道》一文中介紹,咸豐八年(1858年)曾國藩在軍務繁忙之際,猶定申、酉、戌、亥四個時辰溫舊書,讀新書,償外債(指詩文債、字債),寫筆記。同治元年(1862年),他任兩江總督,白天忙於軍政事務,夜裡仍溫讀詩文。他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初一起寫日記,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從未間斷,數十年如一日。


    他不僅勤於讀書,而且善於讀書,深得要領,曾說:「萬卷雖多,而提要鉤玄不過數語。」其見解可謂精闢之極。曾國藩讀書注重消化歸納,從而提出自己的精當見解


    他很重視作讀書筆記,除經史外,常隨手摘記,使得他的讀書精深有用。曾國藩曾說:「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訓,不手抄則不能記。」曾國藩喜歡讀史,曾寫成《歷代大事記》數卷,以此作為重要的讀書方法曾國藩的讀書特點是:日課有程,持之以恆;博求約守,不拘門戶;提要鉤玄,善於概括;挈長補短,與時變化。曾國藩的這些讀書經驗對今天的讀書人來說,仍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