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說故事5:被拔毛的禿梟

被拔毛的禿梟

佛陀在世時曾有一位名叫音悅的長者,一次有了四種歡喜福報。第一,他的夫人生了一個兒子,而且這個兒子品行端好,無人能及。第二,馬廄里無數的白馬生出許多千里馬。第三,國王派遣使者領著爵位的賞賜來到,長者恭敬的收下印璽。第四,之前派出海外采寶的船隻滿載寶物歸來。這四項同時降臨到長者身上長者歡樂無限,於是准備盛大的筵席慶祝。
佛陀來到長者家,唱了一首歌祝賀:

「現在正是長者福運昌盛的時候,以前積存的善果所化成的福報有四項,最大的善報喜慶一時間同時到達了。這種事千載難逢,各個天外的神靈都對此恭敬佩服。好啊長者領受這么多福報,像在春天播種,然後在秋天收獲一般,先做事再領受成果,並隨時留意剩餘的積蓄。」

長者看到佛陀來了,連忙拿出價值黃金千萬兩的白色細毛絨毛毯,將它獻給佛陀佛陀收下後為長者祝福祈願,祝福完便為長者解說佛法,說道:

「擁有財貨會遭逢五項危險。第一,財寶遭遇大火,事先不能預知。第二,財寶被大水沖走淹沒,無法防範。第三,財寶被搶了,卻無能為力。第四,惡劣的子孫毀棄敗壞家產。第五,財寶盜賊起了壞念頭,以至於被無情的搶劫掠奪,而導致其它損傷。」

長者聽了佛陀的話,各種善良念頭心中湧現。佛陀知道這位長者的心胸已經開悟豁達,於是便回耆闍崛山去了

這時有位外道的教士叫做不蘭迦葉,他聽說佛陀拜訪長者家,因為唱了一首歌,就獲得長者贈送價值千萬的珍貴物品,頓時起了貪念,於是來到佛陀面前,對佛陀說:

「聽說世尊長者家唱了一首歌,就得到很珍貴的寶物。我德性淺薄,沒有福報,希望世尊能憐憫我,教給我這首歌的歌詞,讓我長者為他唱頌,以得到珍貴的寶物。」

佛陀道長者後來會財寶散盡,不蘭迦葉不懂得看時機和場合,對遭到厄難的家族說這些吉祥話,一定會受到長者杖打,便說:
「你不懂得時機,說這些偈語,將來一定會遭到痛苦,所以我今天違背你的要求,不想告知你。」

不蘭迦葉心想:「哼!這和尚吝嗇到這種程度,不想讓我得珍寶。我大老遠跑來這裡,怎麼能空手回去呢?」於是更哀憐的懇求佛陀

「如果有這種榮幸學會歌詞,那麼就算痛楚來了也沒有什麼害怕的。」

佛陀看不蘭迦葉不相信自己的解釋,知道他因為前幾世所種下的惡劣因緣,應該要受到痛苦,無法逃避免除,於是便將吉祥的歌詞教給不蘭迦葉

不蘭迦葉記性非常差,花了快一年的時間才將歌詞背熟,然後高高興興的來到長者家,准備唱頌這首吉祥的歌。這時長者家裡剛遭逢大火財產珍寶全都化成灰燼,馬廄里的千里馬也被燒死,自己深愛的兒子又病死了,加上有嫉妒他的人對國王進讒言,國王就派遣使者拿回印璽,削去他的爵位,而他的商船遇上大風浪,全部沉沒海中。長者情緒惡劣到極點,不蘭迦葉在這時來到長者破落的屋外,唱著吉祥的歌:

「現在正是長者福運昌盛的時候,以前積存的善果所化成的福報有四項,最大的善報喜慶一時間同時到達了。這種事千載難逢,各個天外的神靈都對此恭敬佩服。好啊長者領受這么多福報,像在春天播種,然後在秋天收獲一般,先做事再領受成果,並隨時留意剩餘的積蓄。」

長者聽了非常憤怒,說:「這人這么無恥!在這種時候祝我吉祥,是故事意增加我的悲傷痛苦嗎?」於是舉起木杖便打,打得不蘭迦葉全身瘀傷流血,只能爬著回家。

阿難佛陀:「世尊!不蘭迦葉因為什麼因緣今生要受這樣的苦痛?」

佛陀回答:「很久以前有位國王也叫音悅。有天國王正在午睡,突然聽到一陣悅耳的鳥叫聲,便詢問左右侍衛:
這是什麼鳥,鳴叫的聲音這么美妙?快帶來給我看看!』

侍衛把鳴叫的鸚鵡抓來,國王看它羽毛鮮艷亮麗,叫聲又非常好聽,便用珠寶裝飾它的身體,並常常帶在身邊,細心寵愛著。
後來有一隻禿梟飛到皇宮,看見鸚鵡得到優厚的寵愛,便問鸚鵡

『你為什麼能獲得國王的疼愛?』

鸚鵡回答:『我飛來宮中,偶爾叫了一聲國王聽到了,覺得美妙好聽,所以寵愛我。』

禿梟聽了心裡很嫉妒,以為自己也能鳴叫,而且一定勝過鸚鵡,便趁國王午睡大聲鳴叫。國王聽到尖銳刺耳的叫聲馬上驚醒,詢問左右的侍衛:

這是什麼聲音讓我驚嚇恐怖。』

侍衛回答:『是一隻叫聲難聽的禿梟。』

國王非常憤怒,命人把禿梟抓來,並拔掉它全身的羽毛

禿梟全身痛得不得了,憤憤不平的抱怨:

都是因為鸚鵡,我才會遭到這種禍患。』

良善聲音招來福報,令人厭惡聲音招致災禍罪惡的業報都是源於自己,禿梟卻反而遷怒鸚鵡。」

佛陀繼續說:「那位國王就是今天的長者,禿梟則是今天的不蘭迦業。不蘭迦業以前嫉妒鸚鵡,使身體受到痛苦,今天嫉妒佛陀,又招來挫折。」

阿難又問:「那麼長者音悅以前種下什麼功德,可以獲得這四項福報,又因為什麼罪行而失去呢?」

佛陀回答:「音悅前幾世少年的時候,欽佩愛戴佛法和各個聖賢,並且虔誠供養祈願求得富貴,但是娶妻之後開始沉迷女色,而輕忽怠慢佛法,加上沒有慈悲心念以種下良善因緣,所以這些福報就像不實的花朵般,轉眼間便又失去,而無限的凄涼苦楚緊逼而來,直到罪孽消除才會停止。」

THE END